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ohu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最佳、最有效的时期,而高中化学教学又以其内容丰富、与生活联系密切等优势,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极宜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学科。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关注问题的程度和敏锐的提问过程,并且让学生喜欢解决问题,是发展学生化学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前提,这对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化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传统的授课基础之上,要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要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要求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且极其必要。本文就此探讨了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73-02
  化学是高中理科重要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则是在培养学生散发思维能力。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标的深入影响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及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与学科素养。但由于高中化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化学公式,还要掌握重要的化学反应特征。为此,学生常感到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为满足新课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帮助其奠定良好的综合素养。本文则主要阐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个方法,旨在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催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主要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紧密联系性,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依据与途径,若教师仅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单一的化学内容,则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使其产生厌烦心理。针对此情况,教师便可深入化学教材内容,挖掘与生活有关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在深入探究中提高学习主动性,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素质基础。例如,在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一课内容后,教师便可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如:“应如何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或是“在新闻播放的重大事故中,如桥梁塌陷、石油管道破裂的主要原因都与金属腐蚀有关,那么技术人员是怎样防止金属腐蚀的?”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产生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的习惯,还能让学生拓展知识面,有效培养其创新意识。此外,教师还可提出与学生前概念有所偏差的问题,让学生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在深入思考中开拓思维能力。
  二、营造氛围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要想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就应提供给学生一个熟悉、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缓解学生学习压迫感;让学生在自由、积极活跃的状态下主动思考并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在实际教学中拉近与学生间的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與学生被动状态,提高其学习热情与信心。例如,在学习《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中的“乙烯的性质”这一内容时,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为证明乙烯是加成反应这一结果,教师都会利用乙烯与溴水进行化学反应实验。实验原理为:若乙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那乙烯在与溴水产生化学反应后便会生成两种物质,且所生成的HBr物质可使石蕊试液变红。但实验结果显示,石蕊试液并没有发生变红的现象,提示乙烯与溴水反应后并没有生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HBr,并由此证明上述结果。若教师直接给出乙烯加成反应的证明原理,则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故教师可先给出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能力,猜想乙烯在与溴水产生反应时会发生什么独特现象。通过独立思考,部分学生便会发现两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仅生成了一种物质,并延伸出更多的疑问:“乙烯与溴水产生的加成反应为什么与取代反应不一样?”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猜想,逐步探索乙烯与溴水加成反应的原理,继而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思维创新中掌握化学知识。
  三、加强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只有通过亲自设计实验步骤,才能掌握化学反应的特点,并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弥补与纠正中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及方法。在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掌握重点知识。例如,在进行“氨气喷泉实验”时,教师便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探究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事先收集好装有氨气的圆底烧瓶,并将双孔塞塞在瓶口,在一个孔内插入玻璃管,另一个孔内插入胶头滴管;在将圆底烧杯牢牢固定在铁架台上后,将玻璃管的一端插入事先已加入水与酚酞的烧杯中。而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让滴管中的水流入烧杯,并出现红色的喷泉现象。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利用这一实验原理,设计其他喷泉实验。有的学生便会对原来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去掉胶头滴管,但其他装置不变。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利用热毛巾或其他物品将烧瓶底部捂热,在打开止水夹后形成喷泉。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化学实验的原理,加深记忆,还可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满足当前新课标要求,实现高效化学教学课堂。
  总之,教师要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就应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探究化学知识;在自主实验探究中拓展思维能力,并积极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达到高效化学教学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丽.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3(21).
  [2]鲍居宇,赵建国.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措施[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
  [3]马宗怡.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04).
  [4]张勇.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初探[J].宿州师专学报,2004(03).
  [5]陈惠平.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S1).
其他文献
对低海拔、高温高温地区气候特点,制丝设备进行分析、写实,采用单因素质量评价方法对制丝关键工序进行工艺水平分析及工序质量评价,并对关键工序参数优化联机实验,结果表明:(1)关键
【摘要】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高校思政教育虽然重视了思政教育的德育功能,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重视心理教育的疏导功能,进而注重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实现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中,既要有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教学,又要调动起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首先对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管理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0
首先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未的巨大危害和给气象中心带来的潜在威胁。其次气象中心同络对预防病毒的要求。最后分析了ESETNOD32企业版的杀毒软件给气象中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天生参与分娩过程的能力。近年来有资料报道产科医务人员介入分娩日益增多,国外施行会阴切开缝合术达85%~95%,我国重庆报告为96.8%,剖宫产比例大幅
【摘 要】本文浅析了现代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意义、构建。  【关键词】现代课堂教学;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01-01  在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深入,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实际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而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实现知识的生成
有一位留学的中国学者发现,在国内如果提出一个问题,10个学生的答案往往都差不多,而在国外这种现象是决不会发生的,他们10个学生或许会讲出20种答案。尽管有些答案非常离奇,里面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