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源:《书屋》
给中国社会、民族和人民带来重大灾难的“大跃进”已经过去整整五十年了,而以解散“人民公社”、实行“联产承包制”为先导的改革开放至今也已整整三十年了。在这样的时刻,重新审视“大跃进”确有意义。
首先,当然是民主 ——无论是党外民主还是党内民主——的缺乏。经过“反右”之后,党外人士已难提不同意见,这时,党内民主便至关重要。从“大跃进”的历程可以看出,在发动 前有周恩来、陈云等的反对,其后有彭德怀的批评,但以他们的地位、威望之高不仅未能阻拦灾难的发生,反遭到不同程度的批评甚至批判。其次,与不民主相关的 便是信息完全被“领导意图”掌控,只有符合领导意图的信息才能发送,最后是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使最高领导自己也被虚假信息误导。那时达到顶峰的用形式主 义、弄虚作假以应付领导的检查似已形成“文化”,至今仍屡见不鲜。事实再一次说明,不许反映真实的信息自由、公开地流动,最终会酿成大祸。再次,各级领导 干部之所以在各种指标上“层层加码”最后互相攀比到荒谬地步,还是干部评价、升迁标准所致,如果这种以“唯上”作为干部评价的标准不变,此类事便难以禁绝。最后但最重要的是,“大跃进”的巨大悲剧说明了如果人为地制造一个“乌托邦”将带来何等可怕的结果。当“社会”消失,人们连在哪里吃饭的自由都没有, 不仅不能有“自留地”甚至连锅碗瓢勺都不许拥有时,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如果农民能保有一小块“自留地”,如果拥有最低限度的“人权”——任何人无权任意到农民家里搜尽最后一粒米、拿净锅碗瓢勺——怎么也不会有以“千万”为单位的人饿毙。财产权、人权,确实是公民的“命根子”。
质疑“两炮”论
■作者:朱维铮 来源:《金融时报》中文网
半世纪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总是这样描述“近代”与“现代”两个历史开端:
一曰,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依仗“船坚炮利”,把封闭的中国打得门户洞穿,迫使清朝签订丧权辱国的江宁合约,从此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二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醒悟了,决心“走俄国人的路”。
按照“两炮论”,没有英国炮舰打遍中国万里海疆无对手,满清道光皇帝岂肯同意白下之盟吗?没有“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陈独秀、李大钊等岂能在苏俄特使指导下建党吗?据此逻辑,中国进入“近代”,当然是被英国大炮“轰入”的,而中国能够进入“现代”,当然也是遥远的阿芙罗尔号大炮轰出苏俄的回应。
单看逻辑,都可通。问题在于逻辑应与历史相应。中国开始告别中世纪,是自行“走出”,还是被外来侵略者“轰出”?一字之差,却涉及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1840年的清英鸦片战争,满清的万里海疆,居然被区区数十艘英国桅帆船,其船也不坚,炮未必利,打得没有招架之力,难道可证中国没有能力自行走出中世纪吗?中外历史早已表明,那次战争中国的失败,不败在军事,不败在技术,败在哪里?败在满清专制体制的腐朽,尤其败在满清道光帝的“遥制”,于前敌无所知而坐在紫禁城中瞎指挥。以后清法、清日战争惨败,直到挟植义和团而导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罪魁祸首必定要追究到慈禧太后,历史理由也正在于体制的彻底腐败。
至于“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是否将中国“轰出”近代,那是别一问题。从历史来看,由1917年到1949年,那三十多年的内外战争史,便不可能令人相信“轰出”论。
清末的中国疆域,历经沙俄、日本的侵夺,已较康熙时代的大一统帝国疆域缩小很多,但仍比斯大林强夺外蒙及唐努乌梁海以后的民国疆域大得多。那以后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汉族虽属人数最多的民族,但如周恩来所谓,非汉族的边疆民族,分布区域实占今日中国面积的百分之六十。而我们的近代史或现代史,常将非汉族置诸度外,这合理吗?
作为如今全球最大的民族复合体,中华民族早就在走自己的道路。论民族或族群的数量,中国或不及印度或苏俄,但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何“近代”中国没有如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为何“现代”中国没有如苏联那样膨胀而突然解体?当然是全球史研究的最大悬案。
三十年前的政治和解
■作者:崔卫平来源:《南方都市报》
回溯三十年前社会转型的起点,有一个维度被抑止了下去,但是它并非不存在,这就是政治的维度。可以说,转型之初的第一步,是从政治上的松动开始的,是以政治面向来带动其他面向的。政治实际上发挥着一个引擎的作用。
这个最早的起点可以称之为“政治和解”。这场“和解”最初的和最重要的一个举措,是邓小平本人获得重新工作。当然没有邓小平,便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但是如果没有人坚持排除障碍,及时将邓小平从被污名与软禁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便没有后来的整个局面,至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实际上,在经过1976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四五运动”之后,又一次被打倒的邓小平同时也成为全社会的某个象征,代表着中国是否要走现代化道路,以及是否通过此项努力使得国家再度强大起来。因而几乎社会各界人们都在翘首以待——邓小平能否再度出山,成了这个国家能否出现新转机的一个试金石。在这件事情上,一些如今被人们淡忘的名字如叶剑英功不可没。
而在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之后,那些与邓小平“同难”的1976年天安门广场“四五运动”的参与者,他们的政治身份及处境,却仍然晦暗不明。直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在这之前可以说存在着一个为“四五运动”正名的小小运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组16名教师(署名“童怀周”)自发搜集并以油印的方式传播“天安门诗抄”、上海工人宗福先写作了《于无声处》的剧本并在上海、北京上演、《中国青年》杂志复刊第一期上刊登北京青年工人韩志雄在“四五运动”中的事迹(很快被汪东兴严厉批评、该杂志被收回)等。完全可以说,“四五运动”得到正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次自下而上的努力争取。王思睿先生这样的说法应该是十分中肯的:“严格地说,为四五运动平反才是争取民主的运动。”
如果说,这两件互相关联的事情得到解决,打开了中国社会通向未来的前景(现代化与民主),那么,由当时的中组部部长胡耀邦亲手督办的一系列“平反冤假错案”,则进一步释放了这个社会中有关人权及正义的能量。那些从年青起就投身中国民主进步事业的人们,大多出生入死,当他们被非法取缔工作及遭到非法人身监禁之时,也是这个国家的人权状态全面瘫痪之日。当身处高位的人们不能保护自己,那种混乱失序的状态客观上不能使任何人得到切实保障。
从政治上恢复公民平等身份的努力,也体现在1977年恢复高考上面。因为家庭出身而将年轻人拦在大学门外,这在文革之前就开始了。当年龄参差不齐的77级、78级进入学校,高校的教学秩序渐渐得以恢复,学校里教师和知识的尊严也得以建立。1978年春天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令人感到那真是一个解冻时期的来临,知识分子可以将自己的专长和国家建设这个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原来不敢想象的事情成了现实。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和解,可以说是在“政治和解”的带动之下,与整个社会进行和解的重要一步。
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也可以看作与千万个破碎的家庭和解,与那些儿女失散多年的父母们和解。此举背后,或许还意味着多年的革命及运动,愿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面前低下头来,愿意承认亲情与家庭伦理的合理性,这是与人们自己身上的人性和解。
包括“真理标准的讨论”,包括在平反中不能不遇到的历史真相,都帮助促成了那样一种与真理、与真相和解的气氛。如此一系列新的举措,几乎涉及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方面感到解放和受益。人人感到从此往后可以大口地呼吸,感到压在自己身上多年的符咒被解除,感到回到社会和人群中来,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社会的善意被空前地激发出来,沉睡多年的能量得到释放。
这就是被称之为“共识”的那个时期。种种“和解”不仅没有造成社会的混乱,而且给当时的政权提供了合法性,增强了它的说服力,拓宽了其统治的基础,同时无疑提高了全民的凝聚力,造成了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的那种珍贵氛围。
而曾经做过的事情,正是开启了当下的道路;曾经拥有的起点,正是可以用来打造今天的空间。
给中国社会、民族和人民带来重大灾难的“大跃进”已经过去整整五十年了,而以解散“人民公社”、实行“联产承包制”为先导的改革开放至今也已整整三十年了。在这样的时刻,重新审视“大跃进”确有意义。
首先,当然是民主 ——无论是党外民主还是党内民主——的缺乏。经过“反右”之后,党外人士已难提不同意见,这时,党内民主便至关重要。从“大跃进”的历程可以看出,在发动 前有周恩来、陈云等的反对,其后有彭德怀的批评,但以他们的地位、威望之高不仅未能阻拦灾难的发生,反遭到不同程度的批评甚至批判。其次,与不民主相关的 便是信息完全被“领导意图”掌控,只有符合领导意图的信息才能发送,最后是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使最高领导自己也被虚假信息误导。那时达到顶峰的用形式主 义、弄虚作假以应付领导的检查似已形成“文化”,至今仍屡见不鲜。事实再一次说明,不许反映真实的信息自由、公开地流动,最终会酿成大祸。再次,各级领导 干部之所以在各种指标上“层层加码”最后互相攀比到荒谬地步,还是干部评价、升迁标准所致,如果这种以“唯上”作为干部评价的标准不变,此类事便难以禁绝。最后但最重要的是,“大跃进”的巨大悲剧说明了如果人为地制造一个“乌托邦”将带来何等可怕的结果。当“社会”消失,人们连在哪里吃饭的自由都没有, 不仅不能有“自留地”甚至连锅碗瓢勺都不许拥有时,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如果农民能保有一小块“自留地”,如果拥有最低限度的“人权”——任何人无权任意到农民家里搜尽最后一粒米、拿净锅碗瓢勺——怎么也不会有以“千万”为单位的人饿毙。财产权、人权,确实是公民的“命根子”。
质疑“两炮”论
■作者:朱维铮 来源:《金融时报》中文网
半世纪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总是这样描述“近代”与“现代”两个历史开端:
一曰,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依仗“船坚炮利”,把封闭的中国打得门户洞穿,迫使清朝签订丧权辱国的江宁合约,从此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二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醒悟了,决心“走俄国人的路”。
按照“两炮论”,没有英国炮舰打遍中国万里海疆无对手,满清道光皇帝岂肯同意白下之盟吗?没有“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陈独秀、李大钊等岂能在苏俄特使指导下建党吗?据此逻辑,中国进入“近代”,当然是被英国大炮“轰入”的,而中国能够进入“现代”,当然也是遥远的阿芙罗尔号大炮轰出苏俄的回应。
单看逻辑,都可通。问题在于逻辑应与历史相应。中国开始告别中世纪,是自行“走出”,还是被外来侵略者“轰出”?一字之差,却涉及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1840年的清英鸦片战争,满清的万里海疆,居然被区区数十艘英国桅帆船,其船也不坚,炮未必利,打得没有招架之力,难道可证中国没有能力自行走出中世纪吗?中外历史早已表明,那次战争中国的失败,不败在军事,不败在技术,败在哪里?败在满清专制体制的腐朽,尤其败在满清道光帝的“遥制”,于前敌无所知而坐在紫禁城中瞎指挥。以后清法、清日战争惨败,直到挟植义和团而导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罪魁祸首必定要追究到慈禧太后,历史理由也正在于体制的彻底腐败。
至于“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是否将中国“轰出”近代,那是别一问题。从历史来看,由1917年到1949年,那三十多年的内外战争史,便不可能令人相信“轰出”论。
清末的中国疆域,历经沙俄、日本的侵夺,已较康熙时代的大一统帝国疆域缩小很多,但仍比斯大林强夺外蒙及唐努乌梁海以后的民国疆域大得多。那以后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汉族虽属人数最多的民族,但如周恩来所谓,非汉族的边疆民族,分布区域实占今日中国面积的百分之六十。而我们的近代史或现代史,常将非汉族置诸度外,这合理吗?
作为如今全球最大的民族复合体,中华民族早就在走自己的道路。论民族或族群的数量,中国或不及印度或苏俄,但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何“近代”中国没有如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为何“现代”中国没有如苏联那样膨胀而突然解体?当然是全球史研究的最大悬案。
三十年前的政治和解
■作者:崔卫平来源:《南方都市报》
回溯三十年前社会转型的起点,有一个维度被抑止了下去,但是它并非不存在,这就是政治的维度。可以说,转型之初的第一步,是从政治上的松动开始的,是以政治面向来带动其他面向的。政治实际上发挥着一个引擎的作用。
这个最早的起点可以称之为“政治和解”。这场“和解”最初的和最重要的一个举措,是邓小平本人获得重新工作。当然没有邓小平,便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但是如果没有人坚持排除障碍,及时将邓小平从被污名与软禁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便没有后来的整个局面,至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实际上,在经过1976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四五运动”之后,又一次被打倒的邓小平同时也成为全社会的某个象征,代表着中国是否要走现代化道路,以及是否通过此项努力使得国家再度强大起来。因而几乎社会各界人们都在翘首以待——邓小平能否再度出山,成了这个国家能否出现新转机的一个试金石。在这件事情上,一些如今被人们淡忘的名字如叶剑英功不可没。
而在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之后,那些与邓小平“同难”的1976年天安门广场“四五运动”的参与者,他们的政治身份及处境,却仍然晦暗不明。直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在这之前可以说存在着一个为“四五运动”正名的小小运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组16名教师(署名“童怀周”)自发搜集并以油印的方式传播“天安门诗抄”、上海工人宗福先写作了《于无声处》的剧本并在上海、北京上演、《中国青年》杂志复刊第一期上刊登北京青年工人韩志雄在“四五运动”中的事迹(很快被汪东兴严厉批评、该杂志被收回)等。完全可以说,“四五运动”得到正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次自下而上的努力争取。王思睿先生这样的说法应该是十分中肯的:“严格地说,为四五运动平反才是争取民主的运动。”
如果说,这两件互相关联的事情得到解决,打开了中国社会通向未来的前景(现代化与民主),那么,由当时的中组部部长胡耀邦亲手督办的一系列“平反冤假错案”,则进一步释放了这个社会中有关人权及正义的能量。那些从年青起就投身中国民主进步事业的人们,大多出生入死,当他们被非法取缔工作及遭到非法人身监禁之时,也是这个国家的人权状态全面瘫痪之日。当身处高位的人们不能保护自己,那种混乱失序的状态客观上不能使任何人得到切实保障。
从政治上恢复公民平等身份的努力,也体现在1977年恢复高考上面。因为家庭出身而将年轻人拦在大学门外,这在文革之前就开始了。当年龄参差不齐的77级、78级进入学校,高校的教学秩序渐渐得以恢复,学校里教师和知识的尊严也得以建立。1978年春天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令人感到那真是一个解冻时期的来临,知识分子可以将自己的专长和国家建设这个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原来不敢想象的事情成了现实。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和解,可以说是在“政治和解”的带动之下,与整个社会进行和解的重要一步。
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也可以看作与千万个破碎的家庭和解,与那些儿女失散多年的父母们和解。此举背后,或许还意味着多年的革命及运动,愿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面前低下头来,愿意承认亲情与家庭伦理的合理性,这是与人们自己身上的人性和解。
包括“真理标准的讨论”,包括在平反中不能不遇到的历史真相,都帮助促成了那样一种与真理、与真相和解的气氛。如此一系列新的举措,几乎涉及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方面感到解放和受益。人人感到从此往后可以大口地呼吸,感到压在自己身上多年的符咒被解除,感到回到社会和人群中来,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社会的善意被空前地激发出来,沉睡多年的能量得到释放。
这就是被称之为“共识”的那个时期。种种“和解”不仅没有造成社会的混乱,而且给当时的政权提供了合法性,增强了它的说服力,拓宽了其统治的基础,同时无疑提高了全民的凝聚力,造成了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的那种珍贵氛围。
而曾经做过的事情,正是开启了当下的道路;曾经拥有的起点,正是可以用来打造今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