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近几年来,高中语文随着新一轮的课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一、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可以当作一个教学范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课内,而是要注重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一篇或一组文章以后,学生掌握的不应仅仅是这一篇文章的学法,而应是这一类文章的学法。要培养学生以教材为指导,积极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目标。
新课程理念要求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教学中,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完善与补充。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以教材为指引,使研究性教学向纵深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二、利用网络拓宽阅读面
网络中可以搜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大型图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中获得各种知识。例如学生应该了解的名著名篇,比如国内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鲁迅的《呐喊》,等等;国外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等。这些名著,学生可能难以搜集齐全,有的在市场上可能也难以买到,无法全面涉猎。有了网络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在网上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一次读不完可以选择时间再读,有许多名著已经被搬上了银幕,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也可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有效拓宽知识面。
三、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1.前引后连,自然过渡。
由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有必要扶一扶,拉一拉。针对入学新生,应注意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教师、新教材。在教学中前引后连,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如教《记念刘和珍君》,不妨总复习一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七篇作品,借此对鲁迅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如教朱自清的《散文两篇》,也可先复习《春》,以使学生更充分领会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下“景”和“情”的关系。这样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教学环境,在知识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度广度也得到提升。
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靠死记硬背记住了所学内容,只能说明有一定基础,往往不能灵活运用。高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我认为,除坚持初中养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
(1)多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朗读、默读、精度、略读,兼而有之。读的内容也要杂,课本要读,报纸要读,科技文章也要读。什么书籍都应有所涉猎。
(2)多写。据统计,一个人要达到文通句顺,至少要写够十万字。显然,初中一期按规定写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总计约两万字,即使加上小学阶段作文、考试作文等,写作量也是远遠不够的。写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日记、周记、笔记、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同时还要注意,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互相评改,以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3)多说。传统教学多强调先生讲,学生听。学生明白了,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换一篇文章,又不知所云。应提倡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讲,可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课末五分钟质疑等活动,提供说的舞台。
四、做好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教学的有效性
应该说有效的课堂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一位朋友说:待在教室里不觉得课长,就是一节好课。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让学生觉得漫长甚而痛苦的课,肯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现状”,充分体现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性的地位。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注重课堂对话。因为学生的价值不在于帮助教师证明已有知识和真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而是和教师在对话中一起成为知识和真理的发现者和征服者,而学生的生命价值就在这一次次的发现和征服中得以彰显和提升。
如果用于漪老师的话说,八个字就概括透彻了——胸中有书,目中有“生”。当教师腹有诗书,能够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地处理教材,而且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他的课堂将会摆脱低效、无效的状态,逐步走向有效、高效。
五、要着眼于阅读,复归于言语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祖国母语,通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来灵活自如地运用汉语,使之成为人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摒弃语文教学的应试理念,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推到首要的地位。中学语文的听说读写教学,有两个途径是不可逾越的:一是阅读,二是言语的科学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基本方法。培养语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而阅读正是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阅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默读的过程有思维的参考,伴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过程由于声音的干扰,不利于思索,但容易激发情感,有助于对课文情境的体验。二者都可增强语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教学中应改变对课文重思想分析和语法分析的习惯作法,求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默读和朗读上,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有意识地扩大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感就能得到明显加强,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会相应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把阅读放在首位,教师的工作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简单地说,语言的基本构成是词汇和语法等,表现为一个民族语言的基本材料和运用规则;言语则是个体对前者的运用过程及其结果。语言带有相对抽象的理论色彩,而言语则是生动活泼的,与每一个个体心理特点相联系的听说读写行为及其结果(如文章、作品)。因此,现行的语文应试教学,实际上是把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等这些主要属于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当作了中学生的学习重点,或是把生动个体的言语活动及其成果(如课文)分解成毫无生气的语言材料和抽象理念(如中心思想等),这对于中学生学习语文而言,无疑是痛苦而事倍功半的。中学生的任务应该是通过学习言语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是学习课文,学会听说读写,而非学习语文理论。当然在学习言语过程中要通过语法、词汇这语言规则和材料来进行,但孰主孰次应是一目了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言语分析,即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句子的言语语意,了解课文、句子的表意方法,了解它的言语交际功能及特点,以至于掌握文章的做法,而不要再在思想内容和语言符号上打转,不要以解题的技巧训练来代替语感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言语分析应成为语文教学走出迷途的路标之一。
一、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可以当作一个教学范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课内,而是要注重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一篇或一组文章以后,学生掌握的不应仅仅是这一篇文章的学法,而应是这一类文章的学法。要培养学生以教材为指导,积极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目标。
新课程理念要求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教学中,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完善与补充。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以教材为指引,使研究性教学向纵深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二、利用网络拓宽阅读面
网络中可以搜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大型图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中获得各种知识。例如学生应该了解的名著名篇,比如国内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鲁迅的《呐喊》,等等;国外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等。这些名著,学生可能难以搜集齐全,有的在市场上可能也难以买到,无法全面涉猎。有了网络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在网上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一次读不完可以选择时间再读,有许多名著已经被搬上了银幕,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也可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有效拓宽知识面。
三、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1.前引后连,自然过渡。
由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有必要扶一扶,拉一拉。针对入学新生,应注意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教师、新教材。在教学中前引后连,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如教《记念刘和珍君》,不妨总复习一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七篇作品,借此对鲁迅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如教朱自清的《散文两篇》,也可先复习《春》,以使学生更充分领会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下“景”和“情”的关系。这样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教学环境,在知识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度广度也得到提升。
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靠死记硬背记住了所学内容,只能说明有一定基础,往往不能灵活运用。高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我认为,除坚持初中养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
(1)多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朗读、默读、精度、略读,兼而有之。读的内容也要杂,课本要读,报纸要读,科技文章也要读。什么书籍都应有所涉猎。
(2)多写。据统计,一个人要达到文通句顺,至少要写够十万字。显然,初中一期按规定写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总计约两万字,即使加上小学阶段作文、考试作文等,写作量也是远遠不够的。写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日记、周记、笔记、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同时还要注意,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互相评改,以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3)多说。传统教学多强调先生讲,学生听。学生明白了,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换一篇文章,又不知所云。应提倡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讲,可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课末五分钟质疑等活动,提供说的舞台。
四、做好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教学的有效性
应该说有效的课堂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一位朋友说:待在教室里不觉得课长,就是一节好课。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让学生觉得漫长甚而痛苦的课,肯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现状”,充分体现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性的地位。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注重课堂对话。因为学生的价值不在于帮助教师证明已有知识和真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而是和教师在对话中一起成为知识和真理的发现者和征服者,而学生的生命价值就在这一次次的发现和征服中得以彰显和提升。
如果用于漪老师的话说,八个字就概括透彻了——胸中有书,目中有“生”。当教师腹有诗书,能够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地处理教材,而且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他的课堂将会摆脱低效、无效的状态,逐步走向有效、高效。
五、要着眼于阅读,复归于言语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祖国母语,通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来灵活自如地运用汉语,使之成为人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摒弃语文教学的应试理念,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推到首要的地位。中学语文的听说读写教学,有两个途径是不可逾越的:一是阅读,二是言语的科学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基本方法。培养语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而阅读正是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阅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默读的过程有思维的参考,伴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过程由于声音的干扰,不利于思索,但容易激发情感,有助于对课文情境的体验。二者都可增强语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教学中应改变对课文重思想分析和语法分析的习惯作法,求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默读和朗读上,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有意识地扩大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感就能得到明显加强,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会相应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把阅读放在首位,教师的工作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简单地说,语言的基本构成是词汇和语法等,表现为一个民族语言的基本材料和运用规则;言语则是个体对前者的运用过程及其结果。语言带有相对抽象的理论色彩,而言语则是生动活泼的,与每一个个体心理特点相联系的听说读写行为及其结果(如文章、作品)。因此,现行的语文应试教学,实际上是把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等这些主要属于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当作了中学生的学习重点,或是把生动个体的言语活动及其成果(如课文)分解成毫无生气的语言材料和抽象理念(如中心思想等),这对于中学生学习语文而言,无疑是痛苦而事倍功半的。中学生的任务应该是通过学习言语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是学习课文,学会听说读写,而非学习语文理论。当然在学习言语过程中要通过语法、词汇这语言规则和材料来进行,但孰主孰次应是一目了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言语分析,即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句子的言语语意,了解课文、句子的表意方法,了解它的言语交际功能及特点,以至于掌握文章的做法,而不要再在思想内容和语言符号上打转,不要以解题的技巧训练来代替语感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言语分析应成为语文教学走出迷途的路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