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致力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开放,从内容角度看,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砥砺能力。
凭借语文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应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即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单元专题探究活动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大胆设计“单元专题探究活动”(简称“专题探究”)的方案。该方案由“选择探究专题一设计活动方案一搜集加工处理信息一开展多样活动一交流、评判成果”五个部分,便于操作实施。下面就五个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1.选择探究专题——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师生共同协商,确定一个学习探究专题。专题以单元的主题为中心,结合自然、社会、学生的学习生活来确定。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组织专题探究小组,决定探究内容,学生围绕专题从自己关注的问题进行探究。
2.设计活动方案——确定专题后,主要从活动目的、活动步骤、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去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步骤一般分四步:
(1)准备(2)活动(3)交流(4)总结围绕某一内容(活动内容)开展合适的活动(活动方式)。全班交上活动方案后,挑选出最切实可行的,或进行汇总,把活动方案告诉学生,以使搜集资料、开展活动。
3.搜集加工处理信息——围绕专题从活动内容去搜集资料。可以在自己家中搜集,也可从社区、学校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实物等。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归类、比较的方法加工处理信息,仔细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出规律性的观点。这些信息为活动、论文作准备。
4.开展多样活动——依照活动方案开展活动。我们开展过的活动有演讲、辩论、朗诵、采访、赛诗会、故事会、图片展、设计比赛、宣传活动和当一回导游等,方式生动多样,内容丰富精彩,且能做到人人参与。
5.交流、评判成果——全班汇总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和评判,学生交流在活动中的收获、感受、参与程度、成功经验、不足之处,教师总结学习活动得失,以表扬鼓励为主。
下面以专题“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为例来具体解说该方案的实施过程。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根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把探究专题定为“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然后按设计的方案开展活动。教学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进行调整的,在中秋节学习了《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让他们在月夜赏月,吃月饼,体会节日的氛围,学生主持了猜灯谜、字谜活动。又上网搜集了咏月诗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选了五首咏月古诗背诵,选择其中一首配画,改成散文,朗诵,最后汇编成《中秋咏月专集》。这样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感受到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其余的三篇文章利用一周学完。在国庆之际,开展“模仿秀”活动
学习名家的写法,为祖国母亲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同时利用国庆放长假进行社会调查
人们对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国外节日的看法,从而使学生不很成熟的看法逐渐完善起来。为期一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资料有文字(传统节日的由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图像资料(春节联欢晚会的光盘、《良宵》的磁带等)、实物(灯笼、饺子、压岁钱袋子等),只要开动脑筋,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找到与之相应的资料。由此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各不相同,让学生为节日用修辞手法分别写三句最优美的话,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编了一部句典。最后请同学谈对节日的看法,并撰写论文。在学这一单元时,同学们动手、动脑去找资料、实物,兴趣很浓,等把他们的成果集中展示一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更是意犹未尽。
在布置成充满节日气氛的教室里,光吃的就有:粽子、月饼、重阳糕等;用的物品:中国结、招财童子、张贴的对联等;还有看的听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刊物、光盘等。成果展示课拉开帷幕,共分五个版块——第一版块:花落谁家(知识竞猜)由学生主持,小组开展竞赛活动,组员要通力合作,场上气氛很活跃。这些题是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出的,围绕传统节日这个点向四周辐射,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版块:出神入化(佳作欣赏),佳作有学生的漫画《春联的来历》《中秋咏月专集》,习作《我与祖国同生日》《观龙城吉祥》,二胡独奏《良宵》。学生欣赏完后谈一下自己的感受。第三版块:锦句佳话(节日句典),选取汇编的《句典》中的一部分句子让同学朗读,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优美,体会一下为完成《句典》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第四版块:智慧火花(宣读论文)同学们在论文中表达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抒发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精华、热爱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由同学自编自演的相声《中西结合疗效好》,在一阵阵笑声中,学生明白了对传统节日和国外节日应持的态度。第五版块:满汉全席(实物竞说)请同学就搜集的实物说一说怎样搜集到的,为什么要搜集这一物品,同学纷纷抢说自己搜集的实物。最后请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收获,这一成果展示分享课充分显示了学生杰出的才华,潜在的能量,这些都是老师无法估量的。
通过专题探究活动,师生感受最深的是生活处处有语文,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回生活中去,这也就达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标。
(作者单位:西藏定结县中学)
(责任编校:石良)
凭借语文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应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即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单元专题探究活动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大胆设计“单元专题探究活动”(简称“专题探究”)的方案。该方案由“选择探究专题一设计活动方案一搜集加工处理信息一开展多样活动一交流、评判成果”五个部分,便于操作实施。下面就五个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1.选择探究专题——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师生共同协商,确定一个学习探究专题。专题以单元的主题为中心,结合自然、社会、学生的学习生活来确定。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组织专题探究小组,决定探究内容,学生围绕专题从自己关注的问题进行探究。
2.设计活动方案——确定专题后,主要从活动目的、活动步骤、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去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步骤一般分四步:
(1)准备(2)活动(3)交流(4)总结围绕某一内容(活动内容)开展合适的活动(活动方式)。全班交上活动方案后,挑选出最切实可行的,或进行汇总,把活动方案告诉学生,以使搜集资料、开展活动。
3.搜集加工处理信息——围绕专题从活动内容去搜集资料。可以在自己家中搜集,也可从社区、学校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实物等。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归类、比较的方法加工处理信息,仔细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出规律性的观点。这些信息为活动、论文作准备。
4.开展多样活动——依照活动方案开展活动。我们开展过的活动有演讲、辩论、朗诵、采访、赛诗会、故事会、图片展、设计比赛、宣传活动和当一回导游等,方式生动多样,内容丰富精彩,且能做到人人参与。
5.交流、评判成果——全班汇总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和评判,学生交流在活动中的收获、感受、参与程度、成功经验、不足之处,教师总结学习活动得失,以表扬鼓励为主。
下面以专题“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为例来具体解说该方案的实施过程。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根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把探究专题定为“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然后按设计的方案开展活动。教学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进行调整的,在中秋节学习了《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让他们在月夜赏月,吃月饼,体会节日的氛围,学生主持了猜灯谜、字谜活动。又上网搜集了咏月诗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选了五首咏月古诗背诵,选择其中一首配画,改成散文,朗诵,最后汇编成《中秋咏月专集》。这样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感受到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其余的三篇文章利用一周学完。在国庆之际,开展“模仿秀”活动
学习名家的写法,为祖国母亲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同时利用国庆放长假进行社会调查
人们对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国外节日的看法,从而使学生不很成熟的看法逐渐完善起来。为期一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资料有文字(传统节日的由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图像资料(春节联欢晚会的光盘、《良宵》的磁带等)、实物(灯笼、饺子、压岁钱袋子等),只要开动脑筋,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找到与之相应的资料。由此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各不相同,让学生为节日用修辞手法分别写三句最优美的话,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编了一部句典。最后请同学谈对节日的看法,并撰写论文。在学这一单元时,同学们动手、动脑去找资料、实物,兴趣很浓,等把他们的成果集中展示一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更是意犹未尽。
在布置成充满节日气氛的教室里,光吃的就有:粽子、月饼、重阳糕等;用的物品:中国结、招财童子、张贴的对联等;还有看的听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刊物、光盘等。成果展示课拉开帷幕,共分五个版块——第一版块:花落谁家(知识竞猜)由学生主持,小组开展竞赛活动,组员要通力合作,场上气氛很活跃。这些题是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出的,围绕传统节日这个点向四周辐射,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版块:出神入化(佳作欣赏),佳作有学生的漫画《春联的来历》《中秋咏月专集》,习作《我与祖国同生日》《观龙城吉祥》,二胡独奏《良宵》。学生欣赏完后谈一下自己的感受。第三版块:锦句佳话(节日句典),选取汇编的《句典》中的一部分句子让同学朗读,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优美,体会一下为完成《句典》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第四版块:智慧火花(宣读论文)同学们在论文中表达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抒发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精华、热爱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由同学自编自演的相声《中西结合疗效好》,在一阵阵笑声中,学生明白了对传统节日和国外节日应持的态度。第五版块:满汉全席(实物竞说)请同学就搜集的实物说一说怎样搜集到的,为什么要搜集这一物品,同学纷纷抢说自己搜集的实物。最后请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收获,这一成果展示分享课充分显示了学生杰出的才华,潜在的能量,这些都是老师无法估量的。
通过专题探究活动,师生感受最深的是生活处处有语文,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回生活中去,这也就达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标。
(作者单位:西藏定结县中学)
(责任编校: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