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关键在课堂,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重要的艺术手段,应用自如地驾驭教学语言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选。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质量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探索课堂语言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首选。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从语序可知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彩,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语文教学是用恰当的语言艺术把课文中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活的人,每一句入浅出的话,通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张扬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试着把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归纳为课堂语言的准确规范性、生动形象性、幽默风趣性、体态语激励性四个层面特征。
1. 语言的准确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在课堂上所讲的每句话、每个字都须做到发音准确。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发音准确学生才听得明白,不误解老师的意思。另方面学生语言的模仿能力极强,只有发音准确的老师才能教出字正腔圆的学生。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的“南腔北调”,又可使学生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要做到表情达意准确无误 ,一忌说话含糊其辞、二忌说话拖拖拉拉、三忌各種“口头禅”、四忌文白相杂不伦不类,、五忌方言满堂。
2. 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教师欲想课堂语言对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注重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2.1流畅连贯或如行云流水,感情充沛或气势磅礴,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正所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苏轼语)。
2.2要有抑扬顿挫。教师语言应该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或讲课的特殊氛围需要,体现出恰如其分的变化。该扬则扬,当抑必抑。比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三段时最好先“扬”后“抑”。 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老师语速语调的起伏,其注意力便会格外集中,对文中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准确、深刻。
2.3富有激情,渲染引力。遣词造句运用感染力较强的优美词句,妙语连珠,修辞巧用在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和总结全文时尤为重要,这样就很快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
2.4语言形象,情景交融。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应形象。形象的语言,就能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风趣。听说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理论问题。听于漪老师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
3. 语言的幽默风趣性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众所周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很受广大学生欢迎。教师在授课中,可根据教学进程、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授课语言。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堂对于生性好动、探欲好奇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恰当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内容的兴趣。语文教师的语言只要做到形象、生动、饶有情趣,就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调动自如地适时引入课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在乐学中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
4. 课堂的体态语激励性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有时一句简单激励,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假使能亲切和蔼地激励,使他有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当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出入较大时,老师和风细雨地鼓励和引导,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运用口头语言之外,还可运用体态语言。它主要有眼神和手势两种。(1)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眼神可以向学生传达很多的信息,特别是在不方便说话的时候,更是如此。比如发现有同学上课开小差,而老师又正在讲解中,你就可以一边讲,一边用眼神紧紧盯着他,提醒他。 (2)手势语:手势语的运用就更广泛了。如,以鼓掌表示鼓励;以手的左右平摆要求学生安静;以手臂的上下移动要求学生朗读时声音或高或低;甚至还可以用手指做成对与错的形状告诉学生答案。此外,恰如其分的微笑和点头、摇头等也是使用频率很高且行之有效的体态语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就是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生动、具体、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愿课堂语言艺术最终成为缤纷教坛一朵常开不败的夺目奇葩!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质量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探索课堂语言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首选。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从语序可知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彩,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语文教学是用恰当的语言艺术把课文中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活的人,每一句入浅出的话,通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张扬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试着把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归纳为课堂语言的准确规范性、生动形象性、幽默风趣性、体态语激励性四个层面特征。
1. 语言的准确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在课堂上所讲的每句话、每个字都须做到发音准确。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发音准确学生才听得明白,不误解老师的意思。另方面学生语言的模仿能力极强,只有发音准确的老师才能教出字正腔圆的学生。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的“南腔北调”,又可使学生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要做到表情达意准确无误 ,一忌说话含糊其辞、二忌说话拖拖拉拉、三忌各種“口头禅”、四忌文白相杂不伦不类,、五忌方言满堂。
2. 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教师欲想课堂语言对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注重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2.1流畅连贯或如行云流水,感情充沛或气势磅礴,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正所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苏轼语)。
2.2要有抑扬顿挫。教师语言应该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或讲课的特殊氛围需要,体现出恰如其分的变化。该扬则扬,当抑必抑。比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三段时最好先“扬”后“抑”。 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老师语速语调的起伏,其注意力便会格外集中,对文中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准确、深刻。
2.3富有激情,渲染引力。遣词造句运用感染力较强的优美词句,妙语连珠,修辞巧用在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和总结全文时尤为重要,这样就很快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
2.4语言形象,情景交融。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应形象。形象的语言,就能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风趣。听说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理论问题。听于漪老师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
3. 语言的幽默风趣性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众所周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很受广大学生欢迎。教师在授课中,可根据教学进程、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授课语言。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堂对于生性好动、探欲好奇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恰当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内容的兴趣。语文教师的语言只要做到形象、生动、饶有情趣,就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调动自如地适时引入课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在乐学中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
4. 课堂的体态语激励性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有时一句简单激励,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假使能亲切和蔼地激励,使他有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当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出入较大时,老师和风细雨地鼓励和引导,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运用口头语言之外,还可运用体态语言。它主要有眼神和手势两种。(1)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眼神可以向学生传达很多的信息,特别是在不方便说话的时候,更是如此。比如发现有同学上课开小差,而老师又正在讲解中,你就可以一边讲,一边用眼神紧紧盯着他,提醒他。 (2)手势语:手势语的运用就更广泛了。如,以鼓掌表示鼓励;以手的左右平摆要求学生安静;以手臂的上下移动要求学生朗读时声音或高或低;甚至还可以用手指做成对与错的形状告诉学生答案。此外,恰如其分的微笑和点头、摇头等也是使用频率很高且行之有效的体态语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就是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生动、具体、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愿课堂语言艺术最终成为缤纷教坛一朵常开不败的夺目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