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西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深层次的心理因素主导着“民工潮”向“民工荒”,的历史性转变。从农民工心理特征着手,理解农民工,留住农民工,或是企业有所作为的一条捷径。
曾几何时,大量农民工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被形象地称为“民工潮”。伹如今,这股强劲的“民工潮”变为“民工荒”。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当前珠三角地区缺工超过200万,部分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员工流失最严重的是传统制造业中的操作人员。珠三角地区不少制造业企业离职率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0%。对于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吸引和留住农民工成为首要的管理问题。很多地方和企业开始改变用工策略,比如从本地招聘工人和管理人员,降低外地员工流失带来的损失。同样以制造业为主的江苏昆山地区,就没有因招工而出现盲流潮,原因是企业多聘请本地人,即使因本地人手不够而需要聘请外地工人,也是有组织招聘来的。此外,有的企业采用了“老少边穷扶持策略”,每年到内地老区特别是较贫穷的山区和边远地区,与当地政府合作招聘。
我们对珠三角地区几家制造企业的深度追踪研究发现,农民工高离职率有其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与城市生活的隔阂、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性压抑、过度劳作产生的工作倦怠、粗暴管理产生的不公平感,以及农民工自身人格特点等种种因素,都与农民工的离职高度相关。
“我们不属于城市”
农民工大多渴望摆脱乡村,成为城市的一分子。但事实上,即使在城市工作多年的农民工,也并未真正融入城市,有调查显示,83.0%的农民工人际交往基本局限于老乡和工友,仅11.3%的人表示也结交了一些城市居民。“我们不属于这里”、“没什么机会跟城里人做朋友“……这些真实的想法,反映了农民工仅仅把城市看作是短暂的栖息地和赚钱之所,自己仅仅是城市的匆匆过客。除非他们改变这种过客的心态和身份,否则返乡回流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农民工要融入城市,要过的一个心理关就是能否适应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包含三层涵义:一是系统层面的整合,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及制度系统四者相互衔接,目前农村流动人口仅仅从经济系统上被接纳;二是社会层面的整合,即在行动、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没有明显区别,融入现代时尚生活;三是心理层面对于城市的认同,产生归属感。
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化水平,一个关键的方法是帮助其逐渐扩张原有同乡社交网络,建立起新的城市社交网络。相对于那些偶尔和本地居民交往或者从不与本地居民交往的农民工,经常与城市本地居民交往的农民工更加倾向于留在城市。
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浙江某企业开放内部休闲场所给附近居民,鼓励当地人与企业员工一起进行文娱活动。在上海,某些学校采用“混合编班制”,让农民工子女和上海户籍学生一起就读,帮助农民工下一代融入城市。东莞某外资企业和当地政府合作,在工作区外开辟大片生活用地,兴建宿舍和体育场、绿化公园、歌厅、游戏厅,将企业变成一个各类功能齐全的“小城区”,丰富了农民工的生活,促使其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型。
“我每天在紧张中度过”
看过卓别林《摩登时代》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著名场景:巨型生产线上,工人配合着生产流水线,不停地重复简单的装配动作,人最终被异化,即使交班休息,也停不住地震颤身体、抖动手脚。这就是传统工业生产“去人性化”的特征。这不失为中国农民工的真实写照。在中国的制造型企业中,农民工面临同样巨大的心理和生理挑战。
这种不适应,在刚入职的农民工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刚入职的时候,工长安排我去学焊接。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一切都不懂,让我非常地难受”;“工厂里使用的是流水线,我总是不适应工作的节奏,跟不上它,压力特别大”;“我什么都不懂,也害怕去问别人。流水线跟不上,总是拖后腿,几乎每天都是在紧张中度过的”……以上是广东某企业流水线上农民工的真实写照。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又没有足够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进行迅速的调适,导致农民工干一段时间就很容易产生离职念头,以此获得一时的心理缓解。
如果企业能使管理更人性化、精细化,通过工作重组、工程再造等方法改进生产方式,将有助于留住员工。某些成熟的制造企业成立了小型的卓越中心,负责技术方面的改进和提升,减少生产中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序,降低对工人生理上的要求。一些日本企业通过岗位轮换来培养工人的适应能力,工人在班组内、班组间甚至部门间定期、平等地轮换岗位,很少有人只从事单一产品、工序、工位的工作。此外,企业还需要给予员工心理上的支持和辅导,缓解包括宋自工作、生活乃至家庭问题的压力。东莞一家外资企业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和员工辅助计划(EAP),提供针对个人或团体的适应性训练,帮助农民工度过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难关。
“工作倦怠,情感耗竭”
农民工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尽管如此,不少员工仍乐于选择加班加点工作以挣取高额加班费。一位农民工谈到。“如果不加班,在这边闲着也是闲着。加班之后每月工资能多好几百块,还不如多加班”。不少农民工比较短视,在他们眼里,外出就业只是“挣房子和彩礼钱”的手段。由于平时加班能拿到150%的工资,周末加班能拿到200%的工资,所以经常拼命加班,长此以往,会感到身体疲惫和心理失衡。
高强度、高节奏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员工势必产生工作倦怠感。突出的表现包括“情感耗竭”。比如感觉一天工作之后身心疲惫,面对新一天的工作时压力巨大、快要崩溃;其次是“去人格化”,对工作以及个人的贡献越来越不感兴趣,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最后是“成就感降低”,觉得自己不能有效地解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和有效完成工作等。
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工作倦怠所造成的危害性,因而在企业文化、农民工生活和生产环境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例如,东莞一家大型外资制造企业平均工资比周边高出30%,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在工厂内开设福利超市和KTV,每月举办生日晚会和各种体育比赛。有研究表明,放声歌唱和有氧出汗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无法忍受主管的虐待”
我们对东南沿海制造型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对员工的粗暴管理普遍存在,虐待行为严重影响下属 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公正感,造成员工离职意愿上升。许多员工往往是慕组织之名而来,却因为无法忍受主管的虐待而离开。
我们从广东的一些制造企业了解到,大多数一线管理者是从工人中提拔的,本身素质不高,没有机会学习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更无从谈及领导艺术。因此,一线主管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甚至是粗暴的虐待型管理,比如用言语嘲弄下级员工,认为员工的想法或感受是愚蠢的,在别人面前贬低或者说下属的坏话,指责员工的能力不足等。这些主管是用消极的惩罚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这违背了管理心理学中组织公正的另一个纬度——“互动公正”,“互动公正”分为人际公正和信息公正两个方面。前者包括主管对员工的态度是否礼貌,是否尊重和关心下属,避免对于下属不合适的评论;后者则是在信息交流方面,是否能够坦率地交流,对决策过程进行彻底和合理的解释,是否会及时与员工交流细节问题,关注员工个人的具体需要等。我们的研究数据发现,如果农民工知觉到的互动公正感低,就会产生较高的离职意愿。
广东一家大型外资制造企业每年离职率达3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公司人力资源部成立员工关系组,每人重点针对一到两个部门的离职人员进行面谈,逐月分析离职原因,对公司离职面谈记录的分析发现,除个人原因(结婚、生病等)以外,影响农民工离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上级和下属的关系,其中包括上级的虐待、辱骂、嘲弄等。为此,该企业将一线主管的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干预培训列为重点工作,有计划地改进、提升主管的工作方式,并把降低下属的离职率作为考核的关键指标。研究表明,培训一线主管的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比单纯给员工加工资更能有效地降低离职率,成本也低得多。
“想不开就走人”
农民工离土不离乡的观念根深蒂固;即使离乡外出打工,也没有比较长久地扎根的心理准备。尤其一线蓝领女工,到了适婚年龄多会回乡结婚生子。另外,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目的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经济压力较小,挣钱并不是唯一目的,工资不再能完全左右其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今的农民工稍有想不开就走人,其人格特性是重要因素。对广东几家制造型企业进行的离职原因分析发现,开放性高、情绪稳定性低的农民工更容易离职。开放性高的人好奇心强,总保持对外界的新鲜感,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不喜欢简单枯燥、过于机械性的工作,因此往往干不多久就想离职。另一方面,情绪稳定性低的人容易产生羡慕和嫉妒心理,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持久而枯燥的工作环境中难以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批评或不公正,容易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和冲动行为,稍有想不开就吋白屁股走人”。
针对这一特点,制造型企业应该针对自身工作性质,设计合理的招聘方案,筛查应聘者的人格特点。广东一家外资企业在农民工招聘时采用国际通行的“大五人格”测验进行筛选。剔除那些开放性高、情绪稳定性低的应聘者,有效降低离职率。
此外,我们的研究表明,农民工想不开就走人的另一个心理原因是组织承诺慼较低。农村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主要由家族和血缘关系维系。而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需要对企业形成忠诚感和建立新的心智模式,但他们往往对新型的契约关系认知不足,缺乏“爱厂如家”的心态。因此,企业还需要培养农民工的组织承诺。加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慼,对工人身份的认同感。例如注重员工关怀,及时给予工作上的指导,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特别是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关注员工疾苦,适时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以及合理的分配与利益分享等。
*****
解决民工荒问题不仅需要企业理解农民工的需求和特点,改进管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更需要政府与企业互动,共同培育留住农民工的社会土壤,系统化的软硬环境改造和企业管理持续改进,才能让农民工视厂为家,扎根当地。
中西部崛起 天平反方向倾斜
中西部崛起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最重要的经济背景。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前驱性开发和超前发达,在过去20多年曾吸引了大量内地民工。但随着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力等成本的提高,众多产业开始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以成都为例,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2005年决定在此开设工厂,一大批信息科技和科研开发区的建设也得到了推动,其他知名科技厂商也涌人成都。中西部的产业发展就地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遏制了农民工的东移潮。
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信息显示。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 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 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
每个民工心中都有一个天平,外出打工和就近就业处于天平的两端。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有限土地上劳动力过剩,一部分不满现状的农民打起行囊外出闯荡。由于当时沿海地区工资高、机会多,农村一度出现了“送出一人,全家脱贫’的诱人景象。所以,这个时期即使背井离乡在外漂泊,许多人都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离家之路,天平中外出打工的一端重重地压下。
但是。如今的局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中西部新兴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本地就业岗位,许多中西部务工人员开始选择就近打工。正如一位从江西到东莞的务工人员所说:“江西现在也有很多工厂,消费也不高,比跑来跑去方便多了。”沿海地区对于普通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正逐渐降低,尤其是以往最重的筹码一工资。十几年来东部地区普工的工资虽有增加。但物价上涨也不小,例如,广东地区普工月工资基本在1000~1500元,虽然曾远高于内地,但该地区消费高,再加上每年回家过年来回奔波的费用,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积蓄有限。相对而言。现在中西部的工厂也能给出1000元左右的月薪,当地生活成本低,最终一年的积蓄与在外辛苦奋斗没有太大区别。此时,离家近、能照顾父母等因素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天平倒向了就近就业一端。
曾几何时,大量农民工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被形象地称为“民工潮”。伹如今,这股强劲的“民工潮”变为“民工荒”。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当前珠三角地区缺工超过200万,部分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员工流失最严重的是传统制造业中的操作人员。珠三角地区不少制造业企业离职率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0%。对于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吸引和留住农民工成为首要的管理问题。很多地方和企业开始改变用工策略,比如从本地招聘工人和管理人员,降低外地员工流失带来的损失。同样以制造业为主的江苏昆山地区,就没有因招工而出现盲流潮,原因是企业多聘请本地人,即使因本地人手不够而需要聘请外地工人,也是有组织招聘来的。此外,有的企业采用了“老少边穷扶持策略”,每年到内地老区特别是较贫穷的山区和边远地区,与当地政府合作招聘。
我们对珠三角地区几家制造企业的深度追踪研究发现,农民工高离职率有其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与城市生活的隔阂、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性压抑、过度劳作产生的工作倦怠、粗暴管理产生的不公平感,以及农民工自身人格特点等种种因素,都与农民工的离职高度相关。
“我们不属于城市”
农民工大多渴望摆脱乡村,成为城市的一分子。但事实上,即使在城市工作多年的农民工,也并未真正融入城市,有调查显示,83.0%的农民工人际交往基本局限于老乡和工友,仅11.3%的人表示也结交了一些城市居民。“我们不属于这里”、“没什么机会跟城里人做朋友“……这些真实的想法,反映了农民工仅仅把城市看作是短暂的栖息地和赚钱之所,自己仅仅是城市的匆匆过客。除非他们改变这种过客的心态和身份,否则返乡回流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农民工要融入城市,要过的一个心理关就是能否适应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包含三层涵义:一是系统层面的整合,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及制度系统四者相互衔接,目前农村流动人口仅仅从经济系统上被接纳;二是社会层面的整合,即在行动、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没有明显区别,融入现代时尚生活;三是心理层面对于城市的认同,产生归属感。
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化水平,一个关键的方法是帮助其逐渐扩张原有同乡社交网络,建立起新的城市社交网络。相对于那些偶尔和本地居民交往或者从不与本地居民交往的农民工,经常与城市本地居民交往的农民工更加倾向于留在城市。
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浙江某企业开放内部休闲场所给附近居民,鼓励当地人与企业员工一起进行文娱活动。在上海,某些学校采用“混合编班制”,让农民工子女和上海户籍学生一起就读,帮助农民工下一代融入城市。东莞某外资企业和当地政府合作,在工作区外开辟大片生活用地,兴建宿舍和体育场、绿化公园、歌厅、游戏厅,将企业变成一个各类功能齐全的“小城区”,丰富了农民工的生活,促使其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型。
“我每天在紧张中度过”
看过卓别林《摩登时代》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著名场景:巨型生产线上,工人配合着生产流水线,不停地重复简单的装配动作,人最终被异化,即使交班休息,也停不住地震颤身体、抖动手脚。这就是传统工业生产“去人性化”的特征。这不失为中国农民工的真实写照。在中国的制造型企业中,农民工面临同样巨大的心理和生理挑战。
这种不适应,在刚入职的农民工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刚入职的时候,工长安排我去学焊接。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一切都不懂,让我非常地难受”;“工厂里使用的是流水线,我总是不适应工作的节奏,跟不上它,压力特别大”;“我什么都不懂,也害怕去问别人。流水线跟不上,总是拖后腿,几乎每天都是在紧张中度过的”……以上是广东某企业流水线上农民工的真实写照。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又没有足够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进行迅速的调适,导致农民工干一段时间就很容易产生离职念头,以此获得一时的心理缓解。
如果企业能使管理更人性化、精细化,通过工作重组、工程再造等方法改进生产方式,将有助于留住员工。某些成熟的制造企业成立了小型的卓越中心,负责技术方面的改进和提升,减少生产中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序,降低对工人生理上的要求。一些日本企业通过岗位轮换来培养工人的适应能力,工人在班组内、班组间甚至部门间定期、平等地轮换岗位,很少有人只从事单一产品、工序、工位的工作。此外,企业还需要给予员工心理上的支持和辅导,缓解包括宋自工作、生活乃至家庭问题的压力。东莞一家外资企业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和员工辅助计划(EAP),提供针对个人或团体的适应性训练,帮助农民工度过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难关。
“工作倦怠,情感耗竭”
农民工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尽管如此,不少员工仍乐于选择加班加点工作以挣取高额加班费。一位农民工谈到。“如果不加班,在这边闲着也是闲着。加班之后每月工资能多好几百块,还不如多加班”。不少农民工比较短视,在他们眼里,外出就业只是“挣房子和彩礼钱”的手段。由于平时加班能拿到150%的工资,周末加班能拿到200%的工资,所以经常拼命加班,长此以往,会感到身体疲惫和心理失衡。
高强度、高节奏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员工势必产生工作倦怠感。突出的表现包括“情感耗竭”。比如感觉一天工作之后身心疲惫,面对新一天的工作时压力巨大、快要崩溃;其次是“去人格化”,对工作以及个人的贡献越来越不感兴趣,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最后是“成就感降低”,觉得自己不能有效地解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和有效完成工作等。
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工作倦怠所造成的危害性,因而在企业文化、农民工生活和生产环境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例如,东莞一家大型外资制造企业平均工资比周边高出30%,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在工厂内开设福利超市和KTV,每月举办生日晚会和各种体育比赛。有研究表明,放声歌唱和有氧出汗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无法忍受主管的虐待”
我们对东南沿海制造型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对员工的粗暴管理普遍存在,虐待行为严重影响下属 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公正感,造成员工离职意愿上升。许多员工往往是慕组织之名而来,却因为无法忍受主管的虐待而离开。
我们从广东的一些制造企业了解到,大多数一线管理者是从工人中提拔的,本身素质不高,没有机会学习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更无从谈及领导艺术。因此,一线主管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甚至是粗暴的虐待型管理,比如用言语嘲弄下级员工,认为员工的想法或感受是愚蠢的,在别人面前贬低或者说下属的坏话,指责员工的能力不足等。这些主管是用消极的惩罚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这违背了管理心理学中组织公正的另一个纬度——“互动公正”,“互动公正”分为人际公正和信息公正两个方面。前者包括主管对员工的态度是否礼貌,是否尊重和关心下属,避免对于下属不合适的评论;后者则是在信息交流方面,是否能够坦率地交流,对决策过程进行彻底和合理的解释,是否会及时与员工交流细节问题,关注员工个人的具体需要等。我们的研究数据发现,如果农民工知觉到的互动公正感低,就会产生较高的离职意愿。
广东一家大型外资制造企业每年离职率达3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公司人力资源部成立员工关系组,每人重点针对一到两个部门的离职人员进行面谈,逐月分析离职原因,对公司离职面谈记录的分析发现,除个人原因(结婚、生病等)以外,影响农民工离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上级和下属的关系,其中包括上级的虐待、辱骂、嘲弄等。为此,该企业将一线主管的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干预培训列为重点工作,有计划地改进、提升主管的工作方式,并把降低下属的离职率作为考核的关键指标。研究表明,培训一线主管的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比单纯给员工加工资更能有效地降低离职率,成本也低得多。
“想不开就走人”
农民工离土不离乡的观念根深蒂固;即使离乡外出打工,也没有比较长久地扎根的心理准备。尤其一线蓝领女工,到了适婚年龄多会回乡结婚生子。另外,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目的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经济压力较小,挣钱并不是唯一目的,工资不再能完全左右其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今的农民工稍有想不开就走人,其人格特性是重要因素。对广东几家制造型企业进行的离职原因分析发现,开放性高、情绪稳定性低的农民工更容易离职。开放性高的人好奇心强,总保持对外界的新鲜感,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不喜欢简单枯燥、过于机械性的工作,因此往往干不多久就想离职。另一方面,情绪稳定性低的人容易产生羡慕和嫉妒心理,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持久而枯燥的工作环境中难以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批评或不公正,容易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和冲动行为,稍有想不开就吋白屁股走人”。
针对这一特点,制造型企业应该针对自身工作性质,设计合理的招聘方案,筛查应聘者的人格特点。广东一家外资企业在农民工招聘时采用国际通行的“大五人格”测验进行筛选。剔除那些开放性高、情绪稳定性低的应聘者,有效降低离职率。
此外,我们的研究表明,农民工想不开就走人的另一个心理原因是组织承诺慼较低。农村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主要由家族和血缘关系维系。而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需要对企业形成忠诚感和建立新的心智模式,但他们往往对新型的契约关系认知不足,缺乏“爱厂如家”的心态。因此,企业还需要培养农民工的组织承诺。加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慼,对工人身份的认同感。例如注重员工关怀,及时给予工作上的指导,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特别是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关注员工疾苦,适时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以及合理的分配与利益分享等。
*****
解决民工荒问题不仅需要企业理解农民工的需求和特点,改进管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更需要政府与企业互动,共同培育留住农民工的社会土壤,系统化的软硬环境改造和企业管理持续改进,才能让农民工视厂为家,扎根当地。
中西部崛起 天平反方向倾斜
中西部崛起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最重要的经济背景。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前驱性开发和超前发达,在过去20多年曾吸引了大量内地民工。但随着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力等成本的提高,众多产业开始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以成都为例,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2005年决定在此开设工厂,一大批信息科技和科研开发区的建设也得到了推动,其他知名科技厂商也涌人成都。中西部的产业发展就地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遏制了农民工的东移潮。
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信息显示。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 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 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
每个民工心中都有一个天平,外出打工和就近就业处于天平的两端。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有限土地上劳动力过剩,一部分不满现状的农民打起行囊外出闯荡。由于当时沿海地区工资高、机会多,农村一度出现了“送出一人,全家脱贫’的诱人景象。所以,这个时期即使背井离乡在外漂泊,许多人都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离家之路,天平中外出打工的一端重重地压下。
但是。如今的局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中西部新兴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本地就业岗位,许多中西部务工人员开始选择就近打工。正如一位从江西到东莞的务工人员所说:“江西现在也有很多工厂,消费也不高,比跑来跑去方便多了。”沿海地区对于普通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正逐渐降低,尤其是以往最重的筹码一工资。十几年来东部地区普工的工资虽有增加。但物价上涨也不小,例如,广东地区普工月工资基本在1000~1500元,虽然曾远高于内地,但该地区消费高,再加上每年回家过年来回奔波的费用,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积蓄有限。相对而言。现在中西部的工厂也能给出1000元左右的月薪,当地生活成本低,最终一年的积蓄与在外辛苦奋斗没有太大区别。此时,离家近、能照顾父母等因素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天平倒向了就近就业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