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建筑的巡游与探索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ke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亚大陆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大文明,二者恰好处于大陆两端,构成饶有趣味的比照。西方是以新月沃地为起点,经由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流传下来的欧洲文明,东方是以中国为核心,涵盖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亚洲文明。一方面,由于高山和沙漠的阻隔,这两大文明独立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这两大文明又常遥相呼应。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想在同一坐标系中,梳理出东西方不同时空的建筑谱系,论述其精髓,需要对两种文化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国内的建筑史学论著虽丰,这类通论性作品却不多见。汉宝德先生对中国建筑、园林,以至山水环境都有独到的研究,他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建筑、艺术学位,对西方建筑有密切的接触;他本人既是建筑史的研究者,具有理论深度,又是建筑设计的实践者,拥有从业经验。这使他成为一名理想的人选,他的《东西建筑十讲》正是这样一部融会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贯通之作。
  《东西建筑十讲》面向的是关心建筑的知识分子与普通公众,因此很重视通识性。但这部书的底子,是作者在大学主讲过的“中国建筑史”“西洋建筑史”和“近代建筑史”,因此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十讲的内容里,前面七讲为古代部分,后面三讲为现当代部分,基本的纲要虽以年代为架构,具体的论述则围绕文化变迁展开,从灿若繁星的中外经典建筑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鉴赏解读并论述其背后的文化基因,使这部著作超越了一般的建筑史教材,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书中第一讲题为“中西建筑分道扬镳”,可以说,从一开始中西建筑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汉先生认为,这是由于两大文明的先祖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了不同的建筑材料。两大文明“都是雨量适中、林木繁茂、适于居住的地方,可是对于建筑的创立,最重要的是地质构成。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山岭是石材构成,而黄河上游则基本是黄土堆积而成”,因此西方建筑选择了石,东方建筑选择了土。这两种材料构成了不同的建筑,也塑造了不同的精神。石材与土木的区分是20世纪中西建筑争论的重要议题,梁思成、童轠等第一代学者都曾提出精辟的见解,《东西建筑十讲》以此开篇,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各章对于东西建筑的叙述,并非从物质或技术层面出发,而是将建筑看作反映文化的明镜,从中窥见不同阶段的社会精神。中西建筑在材料上“分道扬镳”之后,在公元前后的五个世纪,不约而同进入了帝国时代,第二讲“壮丽的帝国建筑”即由此展开。但东西方的政治背景虽然相近,文化根基却有差异:东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宫殿和陵墓,体现了帝王的强力征服;西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浴室和剧场,反映的是市民的福祉。同样的,第三讲“宗教建筑形式的开拓”也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即“东、西两大帝国都是在柔性的宗教力量下瓦解,开启了一种新的世界”,但两个世界的命運却截然不同,东方的佛教被人民和平地接受,西方的基督教则经过激烈的冲突和抗争,由此影响到建筑传统的连续或断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明之处:他善于从文化的高度把握东西方历史进程的相似点,进而从中拈出关键性的差异,将其落在建筑实体的解读上。因而作者能够做到在讨论文化的同时,兼顾造型、结构、装饰等技术性的分析。
  前七讲的古代部分,东西建筑并驾齐驱,平行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唐宋时期中国甚至压倒性地胜过了西方。然而进入现代却发生了逆转,建筑世界成为西方的天下。汉先生不禁提出疑问:“我们中国是怎么回事?当西方现代快速发展时,中国是停滞的。东方这个泱泱大国仿佛不理会他们,却于此时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得落花流水。”现代时期落了下乘的东方,开始走上西方化的历程,在充满乡愁的后现代,借助地域主义和乡土风格对抗现代主义的潮流,并试图从绿色建筑中寻找未来。全书以对于现状的忧思和对于未来的展望结尾,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通读全书,不难体会到作者基于东方的立场,他对东西建筑了解愈深,心情愈为沉痛。书名虽为“东西建筑十讲”,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讨论西方。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作者已著有《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对东方建筑做过精辟的阐释;二是作者对于东西建筑的宏观认识,将整个过程视为“自双方的各自发展,到东方的西方化”。就目前的状况看,正如书中所论“现代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在心理上已经彻底西化,使他们宁爱西洋的风土,抛弃本土风情”,东方建筑的西方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读者从本书所收获的,不只是对于东西方建筑的巡游与鉴赏,还有对于未来出路的探索:东方建筑师如何让自己的地域主义全球化,是更重要的课题。
其他文献
受访人: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教授(LawrenceGrossberg)是国际著名的文化研究学者。他于1968年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之后,跟随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及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接受训练以及参与研究工作。在霍尔教授的推荐下,他回到美国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修读传
期刊
时下,印刷业日益发达,出版变得更加容易,但同时一个现象也越来越常见:许多作品的出版之日就是被抛入废纸堆之时。无他,内容乏善可陈而已。可是,如果有一天你读到一本年纪比自己还大的书,还能被它吸引,心怀愉悦,一气读完,那么,这本书一定有过人之处———《黎族古代历史资料》即是。这本书编印于1964年,半个世纪之后,它第一次以典雅的面容出现在世人面前,堪称惊艳。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什么促使《黎族古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可谓长篇小说的“大年”,诸多作家在这一年捧出了新作:贾平凹《极花》[1]、方方《软埋》、格非《望春风》、薛忆沩《希拉里,密和,我》、张炜《独药师》、徐则臣《王城如海》、葛亮《北鸢》、张忌《出家》……这批作品一方面构筑起我们有关文学和生活的“常识”,另一方面,又以“反常识”的姿态解构现实。综观这些长篇小说,尽管所叙故事迥异,叙事上也各具风格,但仔细追溯其文学脉络,仍旧可在芜杂中
期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系统规划了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伟大宏图。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权力运行方式、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全方位革故鼎新,其价值可横亘时空,但其难度亦超乎想象。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每一个法律人都不应置身其外,而应当对其做出思考。然而两年来,几经翻来覆去,我却很难获得一本给人带来惊喜的法治理论书籍,直到一天发现了《法治的中国道路》这本书。从前到后,细细品读,
期刊
读黄蓓佳的长篇新作《童眸》,感觉是在读当代版的《呼兰河传》,又觉得是在读中国版的《布鲁克林有棵树》,而这部《童眸》本身亦有其独特的童年光影与力量。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界,难得有儿童小说能把童年的生活写得如此充满人间烟火气,不刻意渲染童年的诗意,不刻意夸张童年的游戏,也不刻意挖掘童年的哲思,抒情、象征、隐喻等那些能使小说变得优雅和高深的常用手法似乎都可以被搁置,而那真实的童年———繁衍着笑与泪、爱与恨
期刊
随着研究范式的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代文学就开始呈现出“从史料再出发”的趋向。《当代参考资料与信息》在1991年第2期曾以“面对历史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学史料学研究笔谈”为题发表了韩毓海、孟繁华、张颐武等人的笔谈,对“建设当代文学史料学”这一“迫切需要”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研究者意识到史料工作之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于是主动“从‘前沿’状态抽身退却,不参与各
期刊
由韦勒克主笔的堪称20世纪西方最为流行、经典的文艺学教材《文学理论》在其开篇便抛出了一个关于文学研究的基本论断:“问题在于如何对艺术,尤其作为文学的艺术,做理智性的探讨。”[1]韦勒克当然肯定这种理智性的方法是可能的,并且自信他的这本书能够开启对文学的理智性探讨。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才可能”。韦勒克的观点极具启发性,因为对于众多的文学研究者来说,进行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自然是研究展开的首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又迎来了长篇小说大年。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匿名》、张炜的《独药师》、曹文轩的《蜻蜓眼》、格非的《望春风》、孙慧芬的《寻找张展》、刘继明的《人境》、张翎的《流年物语》等,赋予了长篇小说更为丰富的意蕴。70后作家中路内的《慈悲》、葛亮的《北鸢》、付秀莹的《陌上》、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和80后作家张悦然的《茧》等都在2016年问世。相较于长篇小说的“先声夺人”,2016年的短
期刊
纵观文学史,动物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地穿插其中。史前壁画、部落图腾和蛮荒神话,无不昭示着人类文化萌芽之际与动物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公元2世纪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开始,具有突出动物形象的西方文学作品可谓层出不穷。塞万提斯《双犬对话录》、霍夫曼《雄猫穆尔的生活观》、麦尔维尔《白鲸》、海明威《老人与海》等,虽然具有较为鲜明的动物描写,但将人凌驾于动物之上,动物不过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传声筒。19至2
期刊
作为西方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卡夫卡从未踏足过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但却创作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有关中国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卡夫卡在布拉格著名的黄金巷22号创作了这篇小说,并将其看作他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写作于1917年3、4月间,没有完成。1919年12月,卡夫卡在《乡村医生》结集出版时将其中的一个片段抽出来,以《一道圣旨》为题先行发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说稿本是卡夫卡的朋友布洛德编辑整理的,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