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中“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释疑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7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六国论》(苏洵)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对"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一句,书中注解为"燕赵同时为秦所灭,此时韩魏皆已灭亡,故称‘革灭殆尽之际’。革,改变,除去”。对“革”一字的解释,笔者认为“革”,通“亟”,这样讲更合乎“信”、“达”的标准。
其他文献
在现今这个世界,孤芳自赏者有之,沽名钓誉者有之,巧言令色者有之.拉大旗作虎皮的更非稀见,真正才华横溢而厚德、节义之士反倒弥足珍贵。所幸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还能邂逅长生这
在很多理科生心目中,语文就是风干的丝瓜,干瘪瘪的,全是经脉,毫无风味可言;而一旦教师被学生的情绪感染,在教师的心目中,本来鲜活的语文学科,也会变成风干的丝瓜!如何让高中语文理科班教学现状有所改观,让这根丝瓜丰满、青绿,是值得从事理科班语文教学的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理科班语文教学现状的成因  1.语文课程的学科特征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是该学科的大部分知识都不是显性的,而是依托于文本
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南省淅川县博物馆配合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在丹江库区沿线的下寺、和尚岭、徐家岭、七女冢、杨河、毛坪、吉岗、文坎、东沟、长岭等古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彩陶双连壶(图1、2),酒具或水器。新石器时代,1972年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通高19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5厘米,整体面宽23.5厘米。造型相同的两个壶体连为一体,腹部连接处有一椭圆形孔相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
柯世仁作为福州木雕“象园派”名匠,较早地创用黄杨木雕刻,他集前辈艺人传统技法于大成,善于雕刻古代人物、动物等圆雕作品,以俊迈豪宕、气势雄健而闻名。福建博物院收藏的伏狮罗
早在周代衣冠制度即有了比较完整的定制,自天子至大夫、士卿,服饰各有区别。至魏晋时期,王公贵族虽然“服无定色”,但仍有八品以下不得着罗、纨、绮等高级丝绢织物的规定。唐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