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县市气象站1961~201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黔东南地区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复杂地形的影响,黔东南地区雾日分布不均,出现雾日较多的区域是北部的三穗至东部的锦屏一带和西部的雷山、丹寨,形成2个高值区;较小的是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形成2个低值区;年雾日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以0.26 d/a的幅度下降;雾日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上半年(春夏季)少、下半年(秋冬季)多, 1月和7月为过渡阶段。经综合分析,雾天地面气象要素多表现为高湿、弱风(静风概率较高)、均压;有利于黔东南大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为移动性槽脊型、副热带高压型以及塞高压和横槽型等。
关键词 黔东南;雾;气候特征;气象要素
中图分类号S1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205-03
大雾是黔东南州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出现机率高、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近年来黔东南州的经济、交通快速发展,大雾天气对高速公路、航空、铁路、农业生产等的危害越来越明显。雾天使能见度降低,常使飞机起降受阻,高速公路关闭,甚至还会发生交通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失。有很多学者对雾的成因、预报做了大量的研究[1-6],如刘小宁等对我国雾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年际变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温湿等气候因子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与区域性浓雾日数的变化密切相关[6-8];张天锋等就形成雾的原因和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了辐射雾和平流雾分别对应2种截然相反的天气件,要根据形成雾的天气系统环流典型场采取不同的预报思路,着重分析天气系统的演变,还要分析当地湿度、温度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场的变化特征[9];金秀珍等对贵州省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大雾产生时,低层和近地层出现相对湿度很大、静风与偏南气流的特征[10]。笔者利用黔东南16个县市气象站1961~201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对大雾天气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掌握其变化特点及发生规律,对及时准确预报大雾天气、提前预防、降低大雾天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根据气象观测规范[11]定义,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1.0 km的天气现象。所用资料为黔东南州16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主要包括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雾以观测记录为准,仅统计出现日数,不计次数,即1 d内出现2次以上雾,仅按1个雾日统计,雾如果跨日(以20:00为界),按2个雾日统计。
2 黔东南州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
2.1大雾天气的地理分布
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上(25°19′20″~27°31′40″ N、107°17′20″~109°35′24″ E),境内为海拔落差较大的山区(海拔137~2 187 m ),中部苗岭主峰雷公山(主峰海拔2179m)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形复杂,江河纵横,清水江自西向东横贯黔东南州中部地区,南部临都柳江,北部又处于舞阳河与乌江、舞阳河与清水江分水岭之间。黔东南州拥有如此独特的地理分布,大雾日数也具有其显著的地理分布特征。从1961~2010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50年年平均大雾日数分布情况(图1)可看出,出现大雾较多的地区是黔东南州北部的三穗至东部的锦屏一带和西部的雷山、丹寨,形成2个高值区,年平均雾日为52.1~66.2 d;其次是两高值区周边区域的麻江、台江、天柱、榕江、剑河,年平均雾日为30.1~49.9 d;较小的是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形成2个低值区,年平均雾日为9.2~27.9 d;全州大雾年平均日数分布有2个高值区、2个低值区,呈“马鞍场”形式;三穗的雾日最多(66.2 d),黄平最低(9.2 d),差值较大。
2.2大雾日数的年际、年代际变化
从黔东南州16个站1961~2010年大雾年平均日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图2)可以看出,黔东南地区大雾日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以0.26 d/a的幅度下降,通过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黔东南地区50年年平均雾日为波动变化,其中1961~1971年为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971年,为53.1 d;1972~2010年为下降趋势,最小值出现在1992年,为23.8 d。黔东南地区20世纪60年代平均大雾日数最多,70~80年代显著下降,90年代略有上升;70年代~2010年大雾日数在低值区变化较小。
2.3大雾日数的月际变化
由图3可知,黔东南州一年四季各月均有雾出现,雾天气出现日数为上半年少、下半年多, 1月和7月为过渡阶段,2~6月为少雾阶段,月平均雾日数占全年的32.2%;8~12月为多雾阶段,月平均雾日数占全年的51.1%。月平均雾日数11月最多,占全年11.5%;2月最少,占全年的5.6%,约为最多月的1/2。黔东南州雾日的月变化呈三峰三谷型,第1个峰值出现在4月,为2.6 d/月;第2个峰值出现在8月,为3.7 d/月;第3个峰值出现在11月,为4.1 d/月;峰/谷值逐个增大,然后由最大值降至最小
3雾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3.1雾与风场的关系
风对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12]。风有利于水汽的输送,使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形成雾;风速大时也会带走空气中的水汽,甚至把雾抬升成云,阻碍雾的形成和发展。适宜的风对雾的形成、雾的浓度、雾的厚度有重要影响。由于黔东南州为海拔落差较大的山区,各县市形成雾的风向风速各不相同。大部分县成雾时风的共同点就是出现静风概率大(表2)。静风时空气中凝结的小水滴不易被吹散,使悬浮与近地面的小水滴累积得越来越多,所以只要有足够的水汽就易形成雾。 从表2可以看出,剑河、施秉和从江形成雾的最大风速为3.0 m/s,而丹寨形成雾的最大风速可达10.0 m/s;全州各县成雾时的风速临界值相差较大,盛行的风向也各不相同,在各个风向均可能有雾的生成。这与黔东南州地形地貌复杂、各县市气象站所处的周边地形地貌不一有关。成雾时静风概率最高的为天柱(85.4%),在55%以上的有凯里、岑巩、三穗等12个县市,<55%的只有丹寨、麻江、黄平和施秉4个县。
3.2雾与湿度场的关系
湿度是雾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雾是由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近地层空气中的湿度越大,越有利于雾的形成[13]。从表2可看出,黔东南州各地形成雾的相对湿度临界值均在60%以上。图4显示,黔东南州雾日相对湿度临界值较低(60%~70%)的区域为州西部到南部区域,雾日相对湿度临界值较高(80%以上)的区域为州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其他区域雾日相对湿度临界值为70%~80%。
3.3雾与温度场的关系
由表2可见,黔东南州雾形成时温度的临界值各不相同,对温度的要求并不高。气温在-8.1~27.8 ℃均可有雾生成。但当温度过高时,不利于辐射冷却或冷却不到水汽凝结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时也不利于雾的形成,这可能是水汽凝华成小冰粒所致[14]。对雾生成起决定作用的是温度露点差,而非气温绝对值[15]。
3.4雾与气压场的关系
气压过低,天气形势上表现为暖低压控制,或具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大气层结不稳定,不利于雾的形成,即使有雾生成也可能被气流的上升运动抬升为云;当气压过高时,一般为强冷空气过境,地面图上表现为有强大的冷高压控制,也不利于雾形成[14]。因此,气流强烈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均不利于雾的形成,均压场则有利于雾的形成。黔东南州各站形成雾时的气压临界值各不相同,且变化范围大,最大与最小临界值差值基本上在30~40 hPa(表2)。
4影响大雾的天气形势
大雾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天气环流形势下产生的[16]。通过对黔东南州2008~2010年(一天内有3个县、市出现大雾天气)181个大雾日的前一天20:00 500 hPa天气形势分析,有利于大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为移动性槽脊型(112次)、副热带高压型(45次)以及阻塞高压和横槽型(9次)等。
4.1移动性槽脊型
移动性槽脊型分为两槽一脊型和多槽脊型2种情况影响大雾天气。两槽一脊型,在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之间为一高压脊,两侧各为一低压槽,主要锋区处于105°E以东;东亚经向环流较明显,黔东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地面有冷锋或静止锋活动,但天气演变比较和缓,天气表现为多云或晴,偏南风。黔东南地区50%的大雾天气就在此型控制下产生,是冬季和春季大雾主要天气的形势。多槽脊型,一般属于短波系统,在40°~140°E范围内有5个左右的槽脊,槽脊系统以≥10个经度/d的速度东移,冷空气活动周期短,一般有3~5 d。天气反映与青藏高原东部的槽脊系统有关,常是晴雨相间,变化不定,易出现降温、降水、霜冻和雾天气,13%的大雾天气就在此型控制下产生,此型影响大雾天气是在秋春季节。
4.2副热带高压型
副热带高压型也主要分为2种形势影响大雾天气。一种是西槽脊型,西太平洋高压脊由海上西伸,控制贵州省大部分地区,脊线在25°N附近,高压西侧有冷槽或南北向切变线,影响贵州省西部地区;在副高西伸、东退过程中,会给黔东南地区带来降水,出现雨后雾的天气;此型影响下产生雾天气占14%,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初。另一种是青藏高压型,青藏高压东移,控制贵州省,西太平洋高压位置偏东,在我国大陆东部有南北向低压带;该型控制前期,贵州省上空为偏西北气流,天气晴朗,昼暖夜凉,易形成雾;此型影响下产生雾天气占9%,多出现在秋季。
4.3阻塞高压和横槽型
此型一般出现在冬季,表现为乌拉尔地区为一阻塞高压或较稳定的脊,亚洲西部或新疆、蒙古一带有横槽或低中心,亚洲地区环流平直。此型在横槽内有冷空气酝酿过程,由于阻塞高压的稳定维持,冷空气在槽中逐渐堆积,形成较强的冷中心。地面静止锋结合青藏高原上小波动不断东移,常形成黔东南持续阴寒降水天气。此型影响下产生雾天气占5%,多出现在冬季。
43卷10期
张锦勇等黔东南地区雾的气候特征
5小结
(1)黔东南各地均有大雾出现,出现雾日较多的区域是北部的三穗至东部的锦屏一带和西部的雷山、丹寨,形成2个高值区;其次是两高值区周边区域的麻江、台江、天柱、榕江、剑河;较小的是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形成2个低值区。
(2)1961~2010年黔东南地区雾日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以0.26 d/a的幅度下降。其中1961~1971年为上升趋势,1972~2010年为下降趋势。黔东南州一年四季各月均有雾出现,但季节变化明显,为上半年(春夏季)少、下半年(秋冬季)多, 1月和7月为过渡阶段。
(3)成雾时大部分县市静风概率在55%以上,<55%的
只有丹寨、麻江、黄平和施秉4个县。大部分县(市)相对湿度>60%,就可能有雾形成;黄平、施秉、镇远和天柱四县形成雾时要求湿度条件较高,相对湿度需在80%以上。
(4)有利于黔东南地区大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为移动性槽脊型(冬春季)、副热带高压型(夏季和秋初)以及阻塞高压和横槽型(冬季)等。
参考文献
[1]
黄朝迎.雾对公路运输影响的初步研究[J].气象,2000(2):2-3.
[2] 李子华,黄建平,孙博阳,等.辐射雾发展的爆发性特征[J].大气科学,1999(5):623-631.
[3] 朱平,蒋瑞宾. 辐射雾中震荡现象的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1995(2):228-231,233-234.
[4] 许彬,王欢,李玉芳,等.江西省雾日统计、地区分布及形成原因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1(3):18-20.
[5] 李玉芳,许彬,张安云,等.江西大雾的天气条件和形势特征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1999(1):9-10.
[6] 刘小宁,张洪政,李庆祥,等.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J].应用气象学报,2005(2):220-230,271.
[7] 周自江,朱燕君,姚志国,等.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6(5):567-573.
[8] 王丽萍,陈少勇,董安祥.气候变化对中国大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6(5):527-536.
[9] 张天锋,王位泰,黄斌,等.甘肃庆阳市雾的气候特点及其预报思路初探[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4):562-566.
[10] 金秀珍,林易.贵州省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J].贵州气象,2009(5):22-24.
[1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12] 王正旺,庞转棠,张磊,等.长治市大雾气候特征及预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9(3):79-86.
[13] 何友江,朱彬,马力. 重庆市冬季雾生消的物理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6):821-828.
[14] 贺皓,吕红,徐虹. 陕西省大雾的气候特征[J]. 高原气象,2004(3):407-411.
[15] 童尧青,银燕,许遐祯,等.南京地区雾的气候特征[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1):115-120.
[16] 刘德,周国兵,向波,等.重庆雾的天气成因[J].气象科技,2004(6):461-466.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县市气象站1961~201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黔东南地区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复杂地形的影响,黔东南地区雾日分布不均,出现雾日较多的区域是北部的三穗至东部的锦屏一带和西部的雷山、丹寨,形成2个高值区;较小的是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形成2个低值区;年雾日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以0.26 d/a的幅度下降;雾日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上半年(春夏季)少、下半年(秋冬季)多, 1月和7月为过渡阶段。经综合分析,雾天地面气象要素多表现为高湿、弱风(静风概率较高)、均压;有利于黔东南大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为移动性槽脊型、副热带高压型以及塞高压和横槽型等。
关键词 黔东南;雾;气候特征;气象要素
中图分类号S1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205-03
大雾是黔东南州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出现机率高、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近年来黔东南州的经济、交通快速发展,大雾天气对高速公路、航空、铁路、农业生产等的危害越来越明显。雾天使能见度降低,常使飞机起降受阻,高速公路关闭,甚至还会发生交通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失。有很多学者对雾的成因、预报做了大量的研究[1-6],如刘小宁等对我国雾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年际变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温湿等气候因子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与区域性浓雾日数的变化密切相关[6-8];张天锋等就形成雾的原因和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了辐射雾和平流雾分别对应2种截然相反的天气件,要根据形成雾的天气系统环流典型场采取不同的预报思路,着重分析天气系统的演变,还要分析当地湿度、温度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场的变化特征[9];金秀珍等对贵州省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大雾产生时,低层和近地层出现相对湿度很大、静风与偏南气流的特征[10]。笔者利用黔东南16个县市气象站1961~201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对大雾天气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掌握其变化特点及发生规律,对及时准确预报大雾天气、提前预防、降低大雾天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根据气象观测规范[11]定义,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1.0 km的天气现象。所用资料为黔东南州16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主要包括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雾以观测记录为准,仅统计出现日数,不计次数,即1 d内出现2次以上雾,仅按1个雾日统计,雾如果跨日(以20:00为界),按2个雾日统计。
2 黔东南州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
2.1大雾天气的地理分布
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上(25°19′20″~27°31′40″ N、107°17′20″~109°35′24″ E),境内为海拔落差较大的山区(海拔137~2 187 m ),中部苗岭主峰雷公山(主峰海拔2179m)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形复杂,江河纵横,清水江自西向东横贯黔东南州中部地区,南部临都柳江,北部又处于舞阳河与乌江、舞阳河与清水江分水岭之间。黔东南州拥有如此独特的地理分布,大雾日数也具有其显著的地理分布特征。从1961~2010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50年年平均大雾日数分布情况(图1)可看出,出现大雾较多的地区是黔东南州北部的三穗至东部的锦屏一带和西部的雷山、丹寨,形成2个高值区,年平均雾日为52.1~66.2 d;其次是两高值区周边区域的麻江、台江、天柱、榕江、剑河,年平均雾日为30.1~49.9 d;较小的是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形成2个低值区,年平均雾日为9.2~27.9 d;全州大雾年平均日数分布有2个高值区、2个低值区,呈“马鞍场”形式;三穗的雾日最多(66.2 d),黄平最低(9.2 d),差值较大。
2.2大雾日数的年际、年代际变化
从黔东南州16个站1961~2010年大雾年平均日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图2)可以看出,黔东南地区大雾日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以0.26 d/a的幅度下降,通过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黔东南地区50年年平均雾日为波动变化,其中1961~1971年为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971年,为53.1 d;1972~2010年为下降趋势,最小值出现在1992年,为23.8 d。黔东南地区20世纪60年代平均大雾日数最多,70~80年代显著下降,90年代略有上升;70年代~2010年大雾日数在低值区变化较小。
2.3大雾日数的月际变化
由图3可知,黔东南州一年四季各月均有雾出现,雾天气出现日数为上半年少、下半年多, 1月和7月为过渡阶段,2~6月为少雾阶段,月平均雾日数占全年的32.2%;8~12月为多雾阶段,月平均雾日数占全年的51.1%。月平均雾日数11月最多,占全年11.5%;2月最少,占全年的5.6%,约为最多月的1/2。黔东南州雾日的月变化呈三峰三谷型,第1个峰值出现在4月,为2.6 d/月;第2个峰值出现在8月,为3.7 d/月;第3个峰值出现在11月,为4.1 d/月;峰/谷值逐个增大,然后由最大值降至最小
3雾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3.1雾与风场的关系
风对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12]。风有利于水汽的输送,使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形成雾;风速大时也会带走空气中的水汽,甚至把雾抬升成云,阻碍雾的形成和发展。适宜的风对雾的形成、雾的浓度、雾的厚度有重要影响。由于黔东南州为海拔落差较大的山区,各县市形成雾的风向风速各不相同。大部分县成雾时风的共同点就是出现静风概率大(表2)。静风时空气中凝结的小水滴不易被吹散,使悬浮与近地面的小水滴累积得越来越多,所以只要有足够的水汽就易形成雾。 从表2可以看出,剑河、施秉和从江形成雾的最大风速为3.0 m/s,而丹寨形成雾的最大风速可达10.0 m/s;全州各县成雾时的风速临界值相差较大,盛行的风向也各不相同,在各个风向均可能有雾的生成。这与黔东南州地形地貌复杂、各县市气象站所处的周边地形地貌不一有关。成雾时静风概率最高的为天柱(85.4%),在55%以上的有凯里、岑巩、三穗等12个县市,<55%的只有丹寨、麻江、黄平和施秉4个县。
3.2雾与湿度场的关系
湿度是雾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雾是由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近地层空气中的湿度越大,越有利于雾的形成[13]。从表2可看出,黔东南州各地形成雾的相对湿度临界值均在60%以上。图4显示,黔东南州雾日相对湿度临界值较低(60%~70%)的区域为州西部到南部区域,雾日相对湿度临界值较高(80%以上)的区域为州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其他区域雾日相对湿度临界值为70%~80%。
3.3雾与温度场的关系
由表2可见,黔东南州雾形成时温度的临界值各不相同,对温度的要求并不高。气温在-8.1~27.8 ℃均可有雾生成。但当温度过高时,不利于辐射冷却或冷却不到水汽凝结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时也不利于雾的形成,这可能是水汽凝华成小冰粒所致[14]。对雾生成起决定作用的是温度露点差,而非气温绝对值[15]。
3.4雾与气压场的关系
气压过低,天气形势上表现为暖低压控制,或具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大气层结不稳定,不利于雾的形成,即使有雾生成也可能被气流的上升运动抬升为云;当气压过高时,一般为强冷空气过境,地面图上表现为有强大的冷高压控制,也不利于雾形成[14]。因此,气流强烈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均不利于雾的形成,均压场则有利于雾的形成。黔东南州各站形成雾时的气压临界值各不相同,且变化范围大,最大与最小临界值差值基本上在30~40 hPa(表2)。
4影响大雾的天气形势
大雾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天气环流形势下产生的[16]。通过对黔东南州2008~2010年(一天内有3个县、市出现大雾天气)181个大雾日的前一天20:00 500 hPa天气形势分析,有利于大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为移动性槽脊型(112次)、副热带高压型(45次)以及阻塞高压和横槽型(9次)等。
4.1移动性槽脊型
移动性槽脊型分为两槽一脊型和多槽脊型2种情况影响大雾天气。两槽一脊型,在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之间为一高压脊,两侧各为一低压槽,主要锋区处于105°E以东;东亚经向环流较明显,黔东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地面有冷锋或静止锋活动,但天气演变比较和缓,天气表现为多云或晴,偏南风。黔东南地区50%的大雾天气就在此型控制下产生,是冬季和春季大雾主要天气的形势。多槽脊型,一般属于短波系统,在40°~140°E范围内有5个左右的槽脊,槽脊系统以≥10个经度/d的速度东移,冷空气活动周期短,一般有3~5 d。天气反映与青藏高原东部的槽脊系统有关,常是晴雨相间,变化不定,易出现降温、降水、霜冻和雾天气,13%的大雾天气就在此型控制下产生,此型影响大雾天气是在秋春季节。
4.2副热带高压型
副热带高压型也主要分为2种形势影响大雾天气。一种是西槽脊型,西太平洋高压脊由海上西伸,控制贵州省大部分地区,脊线在25°N附近,高压西侧有冷槽或南北向切变线,影响贵州省西部地区;在副高西伸、东退过程中,会给黔东南地区带来降水,出现雨后雾的天气;此型影响下产生雾天气占14%,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初。另一种是青藏高压型,青藏高压东移,控制贵州省,西太平洋高压位置偏东,在我国大陆东部有南北向低压带;该型控制前期,贵州省上空为偏西北气流,天气晴朗,昼暖夜凉,易形成雾;此型影响下产生雾天气占9%,多出现在秋季。
4.3阻塞高压和横槽型
此型一般出现在冬季,表现为乌拉尔地区为一阻塞高压或较稳定的脊,亚洲西部或新疆、蒙古一带有横槽或低中心,亚洲地区环流平直。此型在横槽内有冷空气酝酿过程,由于阻塞高压的稳定维持,冷空气在槽中逐渐堆积,形成较强的冷中心。地面静止锋结合青藏高原上小波动不断东移,常形成黔东南持续阴寒降水天气。此型影响下产生雾天气占5%,多出现在冬季。
43卷10期
张锦勇等黔东南地区雾的气候特征
5小结
(1)黔东南各地均有大雾出现,出现雾日较多的区域是北部的三穗至东部的锦屏一带和西部的雷山、丹寨,形成2个高值区;其次是两高值区周边区域的麻江、台江、天柱、榕江、剑河;较小的是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形成2个低值区。
(2)1961~2010年黔东南地区雾日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以0.26 d/a的幅度下降。其中1961~1971年为上升趋势,1972~2010年为下降趋势。黔东南州一年四季各月均有雾出现,但季节变化明显,为上半年(春夏季)少、下半年(秋冬季)多, 1月和7月为过渡阶段。
(3)成雾时大部分县市静风概率在55%以上,<55%的
只有丹寨、麻江、黄平和施秉4个县。大部分县(市)相对湿度>60%,就可能有雾形成;黄平、施秉、镇远和天柱四县形成雾时要求湿度条件较高,相对湿度需在80%以上。
(4)有利于黔东南地区大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为移动性槽脊型(冬春季)、副热带高压型(夏季和秋初)以及阻塞高压和横槽型(冬季)等。
参考文献
[1]
黄朝迎.雾对公路运输影响的初步研究[J].气象,2000(2):2-3.
[2] 李子华,黄建平,孙博阳,等.辐射雾发展的爆发性特征[J].大气科学,1999(5):623-631.
[3] 朱平,蒋瑞宾. 辐射雾中震荡现象的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1995(2):228-231,233-234.
[4] 许彬,王欢,李玉芳,等.江西省雾日统计、地区分布及形成原因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1(3):18-20.
[5] 李玉芳,许彬,张安云,等.江西大雾的天气条件和形势特征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1999(1):9-10.
[6] 刘小宁,张洪政,李庆祥,等.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J].应用气象学报,2005(2):220-230,271.
[7] 周自江,朱燕君,姚志国,等.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6(5):567-573.
[8] 王丽萍,陈少勇,董安祥.气候变化对中国大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6(5):527-536.
[9] 张天锋,王位泰,黄斌,等.甘肃庆阳市雾的气候特点及其预报思路初探[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4):562-566.
[10] 金秀珍,林易.贵州省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J].贵州气象,2009(5):22-24.
[1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12] 王正旺,庞转棠,张磊,等.长治市大雾气候特征及预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9(3):79-86.
[13] 何友江,朱彬,马力. 重庆市冬季雾生消的物理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6):821-828.
[14] 贺皓,吕红,徐虹. 陕西省大雾的气候特征[J]. 高原气象,2004(3):407-411.
[15] 童尧青,银燕,许遐祯,等.南京地区雾的气候特征[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1):115-120.
[16] 刘德,周国兵,向波,等.重庆雾的天气成因[J].气象科技,2004(6):46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