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作为一名正经历成长与蜕变的年轻教师,本人对教师的专业化也有一些拙劣的看法,仅从学科专业性、课堂组织专业性、职业道德专业性三个大方面五个小方面阐释了自己对专业化成长的一些感悟。希望可以迎接时代挑战,渐丰羽翼,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关键词】专业化;历史教育;新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以历史学教育为例:
一、教师的专业化体现在学科知识的专业性。
教师与医生、律师、神甫职业等并称为“四个伟大的传统专业”。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历史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应具备掌握历史学专业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才能。历史学毕业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景重要的理论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趋势,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技能。作为专业的历史学教师不仅要以史学工作者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更应该以师者的身份将最专业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将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真正得到专业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物质财富。“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培养出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身心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是作为一名史学教育者的责任。
二、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备课的专业性。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新课改理念下,单纯备教材已经与时代脱节了,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备学生、备学情缺一不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班级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包括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所谓“因材施教”,“因地而制宜”,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盲目教学即使再多努力也许也只是无用功。如何教的轻松,学的透彻,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应明确教学不是项机械性的活动而是需要智慧与技巧。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可以使教学的开展更具目的性、导向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在各类学生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准备自能从容应对学生中出现不同状况,同时教师的从容同样可以感染到学生,使他们更加信任你,从而使课堂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场所,更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园地。
三、教师的专业化体现在教学方法的专业性。
教师在专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统历史教学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这种状态下必然出现以教师讲为主的“一枝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教师须潜身心钻研教材,精心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变化的要求,设问置疑,努力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为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另外巧妙的创设教学情景也至关重要,这里更需要教师具有极强表演能力,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入戏般投入的状态,引领学生进入一种轻松却又不失实效的情景之中,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似乎比单纯传授历史知识来的更为重要。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起承担着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的任务,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就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同时更是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大势所趋,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而历史教学正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巩固教学效果的专业性。
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讲易产生疑惑,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将这些内容加以组合,借助表格的形式比较清晰明了,也可以在布置复习或预习某一部分知识的作业时让学生自己来整理这一部分知识的脉络结构特别是理清知识的线索,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体系,形成系统化、整体化,又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知识的逻辑性。在学生做练习方面。强调一个“巧”字,“巧”在习题少,目标高,负担轻,效果好。根据大纲的要求,可大胆地对课后练习题进行增删,并吸取有关练习题的精华,将每课中的重点、难点编成有份量、有代表性的几条小题,让学生做练习。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更应带领学生走进书本,走出题海。另外巩固教学效果更为有效的手段我认为更多的在于课堂,要做到精讲,少而精,便于学生短时间快速理解并记忆,教学的有效性中课堂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听、说、读、练缺一不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真正使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天地。听,指听讲,这是体现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教师应设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吸收专业的知识。说,指反馈,课堂早以不是教师的“一言堂”,鸦雀无声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只有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在热烈的讨论中深化并细化知识,才能达到知识深入的效果。读,指记忆,记忆是学生历史的有效手段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所以当堂给学生记忆的时间及明确记忆的任务,尽管有些“匠气”,但的确不失效果。练,指习题,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除去现实意义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五、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职业道德的专业化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主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影响的菪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节操观、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等思想观念的内在基础,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和态度。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的修养,是教师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稳定的特征。教师的道德素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热爱教育,终生授徒,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何保持住一份教师特有的单纯。如何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教师的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起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交往的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见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的提高显得特别重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不屡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素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拼搏是雄鹰的阳光,照它冲上云霄;顽强是梅花的阳光,伴它凌寒怒放;勇敢是菊花的阳光,陪它笑迎风霜;专业是教师的阳光,使我们茁壮成长。让我们用自信的泉水浇灌感恩的土壤,用无私的风鼓起自信的帆,怀着感恩、自信、无私的心,在新课改的试场上交上满意的答卷。
【关键词】专业化;历史教育;新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以历史学教育为例:
一、教师的专业化体现在学科知识的专业性。
教师与医生、律师、神甫职业等并称为“四个伟大的传统专业”。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历史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应具备掌握历史学专业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才能。历史学毕业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景重要的理论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趋势,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技能。作为专业的历史学教师不仅要以史学工作者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更应该以师者的身份将最专业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将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真正得到专业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物质财富。“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培养出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身心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是作为一名史学教育者的责任。
二、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备课的专业性。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新课改理念下,单纯备教材已经与时代脱节了,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备学生、备学情缺一不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班级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包括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所谓“因材施教”,“因地而制宜”,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盲目教学即使再多努力也许也只是无用功。如何教的轻松,学的透彻,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应明确教学不是项机械性的活动而是需要智慧与技巧。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可以使教学的开展更具目的性、导向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在各类学生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准备自能从容应对学生中出现不同状况,同时教师的从容同样可以感染到学生,使他们更加信任你,从而使课堂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场所,更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园地。
三、教师的专业化体现在教学方法的专业性。
教师在专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统历史教学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这种状态下必然出现以教师讲为主的“一枝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教师须潜身心钻研教材,精心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变化的要求,设问置疑,努力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为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另外巧妙的创设教学情景也至关重要,这里更需要教师具有极强表演能力,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入戏般投入的状态,引领学生进入一种轻松却又不失实效的情景之中,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似乎比单纯传授历史知识来的更为重要。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起承担着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的任务,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就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同时更是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大势所趋,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而历史教学正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巩固教学效果的专业性。
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讲易产生疑惑,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将这些内容加以组合,借助表格的形式比较清晰明了,也可以在布置复习或预习某一部分知识的作业时让学生自己来整理这一部分知识的脉络结构特别是理清知识的线索,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体系,形成系统化、整体化,又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知识的逻辑性。在学生做练习方面。强调一个“巧”字,“巧”在习题少,目标高,负担轻,效果好。根据大纲的要求,可大胆地对课后练习题进行增删,并吸取有关练习题的精华,将每课中的重点、难点编成有份量、有代表性的几条小题,让学生做练习。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更应带领学生走进书本,走出题海。另外巩固教学效果更为有效的手段我认为更多的在于课堂,要做到精讲,少而精,便于学生短时间快速理解并记忆,教学的有效性中课堂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听、说、读、练缺一不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真正使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天地。听,指听讲,这是体现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教师应设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吸收专业的知识。说,指反馈,课堂早以不是教师的“一言堂”,鸦雀无声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只有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在热烈的讨论中深化并细化知识,才能达到知识深入的效果。读,指记忆,记忆是学生历史的有效手段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所以当堂给学生记忆的时间及明确记忆的任务,尽管有些“匠气”,但的确不失效果。练,指习题,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除去现实意义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五、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职业道德的专业化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主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影响的菪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节操观、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等思想观念的内在基础,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和态度。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的修养,是教师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稳定的特征。教师的道德素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热爱教育,终生授徒,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何保持住一份教师特有的单纯。如何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教师的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起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交往的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见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的提高显得特别重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不屡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素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拼搏是雄鹰的阳光,照它冲上云霄;顽强是梅花的阳光,伴它凌寒怒放;勇敢是菊花的阳光,陪它笑迎风霜;专业是教师的阳光,使我们茁壮成长。让我们用自信的泉水浇灌感恩的土壤,用无私的风鼓起自信的帆,怀着感恩、自信、无私的心,在新课改的试场上交上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