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从陕西省科技厅获悉,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全国56个高新区最新指标排名,2009年西安高新区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总额三项指标排名均进入全国前三位,与上年相比有了较大提升。
2009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133.78亿元,排全国高新区第3位,位居北京、上海之后;工业增加值640.91亿元,排全国高新区第3位,居北京、武汉之后;税收总额169.72亿元,连续三年居北京、上海之后,居全国第3位。
2010年15月,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全区实现营业收入1208亿元、工业总产值794亿元,增加值240亿元,同比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2亿元,同比增长34.48%。
据悉,西安高新区经济指标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区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处于产业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是高新技术成果研发日趋活跃。西安高新区坚持科技引领,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在电子通讯、太阳能光伏与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大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2009年,西安高新区申请专利5836件,占陕西省专利申请量的37.5%,其中发明专利2483件,占到全省专利申请量的4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4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出效益日趋明显。西安高新区不断强化园区主导产业的培育,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税收的持续增长。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01亿元,其中工商税收占比重89.5%,保持了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高新区3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实现营业收入89.54亿元、税收4.85亿元,工业用地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194.11亿元,略低于北京中关村(213亿元),处于全国开发区第2位。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日趋优化。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在找准定位、调整结构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确立了80平方公里的主体区、20平方公里的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和7平方公里长安通讯产业园。确立了“两带四区七园(基地)”、“打造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条万亿元产业带”的产业功能布局,为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日报》
2009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133.78亿元,排全国高新区第3位,位居北京、上海之后;工业增加值640.91亿元,排全国高新区第3位,居北京、武汉之后;税收总额169.72亿元,连续三年居北京、上海之后,居全国第3位。
2010年15月,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全区实现营业收入1208亿元、工业总产值794亿元,增加值240亿元,同比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2亿元,同比增长34.48%。
据悉,西安高新区经济指标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区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处于产业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是高新技术成果研发日趋活跃。西安高新区坚持科技引领,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在电子通讯、太阳能光伏与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大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2009年,西安高新区申请专利5836件,占陕西省专利申请量的37.5%,其中发明专利2483件,占到全省专利申请量的4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4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出效益日趋明显。西安高新区不断强化园区主导产业的培育,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税收的持续增长。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01亿元,其中工商税收占比重89.5%,保持了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高新区3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实现营业收入89.54亿元、税收4.85亿元,工业用地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194.11亿元,略低于北京中关村(213亿元),处于全国开发区第2位。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日趋优化。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在找准定位、调整结构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确立了80平方公里的主体区、20平方公里的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和7平方公里长安通讯产业园。确立了“两带四区七园(基地)”、“打造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条万亿元产业带”的产业功能布局,为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