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乡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才能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进程。要对土地资源合理规划、严格控制,才能避免违法占地、违法用地、违法建筑问题的发生,并形成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良好的土地资源供应状态。本文对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措施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的前提是要处理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合理使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土地的功能价值。但就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实际来看,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有关部门应全面分析现有的土地管理问题,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1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要求与土地利用方式
1.1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要求
(1)依法报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将已经报废的工矿企业用地、废弃的学校用地都置换成城乡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体的改革管理,新增的耕地可以直接用于农用地转用指标。(2)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3)实现城乡统一规划,建立统一的土地收购整理机构,先征收集体土地,纳入政府用地储备,并制定相关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现城乡土地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统筹。
1.2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利用方式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利用方式: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2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措施分析
2.1切实落实好城乡规划建设用地
城乡规划建设工程开展过程中,要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土地资源科学利用,最大程度发挥土地资源应有的价值。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土地供应量。要严把土地审批手续关,切实提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土地建设用地政策;其次,要进一步做好相关执法工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监督执法工作,要深入一线,开展违法打击,对违法使用土地资源的要及时进行惩处。在城市规划用地时,要对土地规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型开发机制。
2.2建立完善的土地规划法律保障机制
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各个地方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规划总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土地规划利用进行有效的约束。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要结合城乡规划建设总体要求,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尽量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土地使用责任人和相关法人代表责任,并向社会公布土地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从而确保城乡每一个居民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为城乡高效发展,地区经济建设不断提升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3 完善规划方案,拓展建设空间
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规划方案,并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城乡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使得城乡建设工程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确保土地资源利用整体规划科学合理是促进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使用总量、结构、布局的调控,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农业生产用地。要切实做好村集体和乡镇土地规划工作,将土地资源利用和整体规划工作有效衔接,制定完善的、科学的专项规划方案,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转变传统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2.4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要实现城乡规划建设就必须要能够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拓展资金的来源,从而可以有效确保土地开发的前提,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要能够切实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多方面的融资,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投资者的不同目标和心态,以土地开发为核心有效地将政府、企业以及个人这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方位、立体化。从城市系统的角度可以看出,要想不断完善土地规划制度,能够与城市建设的方向、速度可以更好地适应,就必须要能够强调城市内涵形象、杜绝形象工程,从全方位规划好土地管理工作。
2.5切实做好城乡生态规划工作
要想切实做好城乡生态规划工作,就应该从城乡规划建设基本要求出发,在工程建设之前,要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会对周遭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于已经造成破坏的,要确保在短时间内将其恢复,从而有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规划建设高效开展环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评价、激励、监督、保护机制,有效控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城乡规划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总之,城乡的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各级部门在各方面予以全力的配合与支持,方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效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针对我国当前城乡规划建设以及土地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应积极研讨解决方案,并在现有的基礎上予以不断的改进,如此方能在确保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之间协调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翔.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 南方农机. 2018(04)
[2] 罗乐民.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15)
[3] 倪宏斌.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分析[J]. 科技风. 2018(20)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措施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的前提是要处理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合理使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土地的功能价值。但就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实际来看,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有关部门应全面分析现有的土地管理问题,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1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要求与土地利用方式
1.1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要求
(1)依法报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将已经报废的工矿企业用地、废弃的学校用地都置换成城乡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体的改革管理,新增的耕地可以直接用于农用地转用指标。(2)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3)实现城乡统一规划,建立统一的土地收购整理机构,先征收集体土地,纳入政府用地储备,并制定相关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现城乡土地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统筹。
1.2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利用方式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利用方式: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2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措施分析
2.1切实落实好城乡规划建设用地
城乡规划建设工程开展过程中,要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土地资源科学利用,最大程度发挥土地资源应有的价值。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土地供应量。要严把土地审批手续关,切实提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土地建设用地政策;其次,要进一步做好相关执法工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监督执法工作,要深入一线,开展违法打击,对违法使用土地资源的要及时进行惩处。在城市规划用地时,要对土地规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型开发机制。
2.2建立完善的土地规划法律保障机制
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各个地方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规划总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土地规划利用进行有效的约束。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要结合城乡规划建设总体要求,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尽量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土地使用责任人和相关法人代表责任,并向社会公布土地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从而确保城乡每一个居民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为城乡高效发展,地区经济建设不断提升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3 完善规划方案,拓展建设空间
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规划方案,并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城乡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使得城乡建设工程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确保土地资源利用整体规划科学合理是促进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使用总量、结构、布局的调控,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农业生产用地。要切实做好村集体和乡镇土地规划工作,将土地资源利用和整体规划工作有效衔接,制定完善的、科学的专项规划方案,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转变传统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2.4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要实现城乡规划建设就必须要能够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拓展资金的来源,从而可以有效确保土地开发的前提,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要能够切实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多方面的融资,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投资者的不同目标和心态,以土地开发为核心有效地将政府、企业以及个人这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方位、立体化。从城市系统的角度可以看出,要想不断完善土地规划制度,能够与城市建设的方向、速度可以更好地适应,就必须要能够强调城市内涵形象、杜绝形象工程,从全方位规划好土地管理工作。
2.5切实做好城乡生态规划工作
要想切实做好城乡生态规划工作,就应该从城乡规划建设基本要求出发,在工程建设之前,要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会对周遭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于已经造成破坏的,要确保在短时间内将其恢复,从而有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规划建设高效开展环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评价、激励、监督、保护机制,有效控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城乡规划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总之,城乡的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各级部门在各方面予以全力的配合与支持,方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效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针对我国当前城乡规划建设以及土地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应积极研讨解决方案,并在现有的基礎上予以不断的改进,如此方能在确保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之间协调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翔.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 南方农机. 2018(04)
[2] 罗乐民.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15)
[3] 倪宏斌.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分析[J]. 科技风.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