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深秋10月,故宫武英殿后的一座两层新式小楼变得热闹起来。一群扛着摄像机、三脚架的人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探究着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
9年前,这座宫殿曾迎来过一批类似的过客,他们在这座城里行走、观看,2年后,把对这座城的情感溶进一部名为《故宫》的纪录片。拍摄完成后,曾执导过《故宫》第三集《礼仪天下》、第五集《皇帝的家》的王冲霄于2006年将自己的文化手记结集成一本《故宫过客》。忧伤、低沉、落寞——这本书中的关键词,也正是那一批过客存留在影像和内心深处的关键词。
而这一次,行走在古老宫殿中的新过客,正在努力地用他们的方式去看、去听、去触摸。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寻找代表这个“新过客”群体的关键词。
它毕竟是个好东西
执导过《故宫》的“70后”导演王冲霄已是《故宫100》的执行总导演。据他介绍,此次《故宫100》分集导演团队中,除一两人外,全是“80后”。
曾欣,《故宫100》中太庙、社稷坛、养心殿等集的分集导演,1980年出生,用他的话说,正好算得上“80后”。曾欣说他有“故宫情结”,“当时我到故宫团队时,第一部《故宫》已经拍完了,所以后来出去基本都说我们以前拍过故宫。但其实跟我没有什么联系,所以总是有情结在那儿。”
跟曾欣的故宫情结相比,1986年出生的吴小满,坦承在拍摄故宫以前对这座宫殿的感情算不上强烈。他回忆起小学时参加夏令营,从江苏来到北京进入故宫时的情景,“那时候对中国的建筑美学没有什么基础。后来随着年龄增大,就觉得这些东西越看越有味道,就像小时候去故宫画了一根线条,这次看完之后给它上色,上色之后就会考虑更多细节。或许等我20年后再拍故宫,可能把它从线描画成水粉画,接着再画成版画。对它的情感变化应该是与日俱增的,它毕竟是个好东西。”
这件“好东西”在吴小满的眼里是有生命的,“有一天早上我来得特别早,坐在位于武英殿后的办公室,看着天渐渐变蓝,站在屋檐上的乌鸦醒过来,没有游人,也没有那么嘈杂的声音。这时应该是故宫悄悄展示自己生命力的时候。”
万马扎西,2011年7月进入尚未正式组建的《故宫100》摄制组,担任箭亭、雨花阁、如意馆、天街分集导演。他说能进入故宫拍摄,很幸运。因为有宗教信仰,万马扎西说他去宫中最大的佛堂雨花阁拍摄时会感觉到它强大的气场,“它们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屋顶上还是那个年代的灰尘。”在他眼里,这座宫殿就是一个立体的记忆,“古迹也好,名胜也好,它们可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个人对这种时空的的感受都不一样。你一个人走进那么个场景,没有现代人跟着你,没有游客,你一个人站在故宫里,其实就已经穿越了。在别的城市,不会有这种时间跨度。”
拍就行了,拍了再说
《故宫100》的拍摄中,曾欣选用了来自哥伦比亚的摄影师Rodrige Escobar-Vanegas。对于曾欣的选择,王冲霄一开始有些担心,因为这个摄影师此前以拍故事片和广告片为主,加之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我们也有区别,“但后来我们同意这种尝试,是希望能带来新的东西,结果发现的确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对于这个略微有些冒险的选择,曾欣有他的考虑,“故宫团队(成立)好多年了,以前拍的镜头都是按照中国式审美去拍,我的初衷就是换一种视角。”
和外国摄影师的合作也让曾欣对自己的审美观产生了怀疑。“有时候他找的那个角度,我当时觉着不是很好,但同时我会怀疑,是不是我太格式化了。是不是我认为这个不是美的,但是站在外国人的角度,这样更容易打动像他这样的外人。所以我会一直拷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趣味。”
而吴小满,更希望自己去看、去感受这个大院。《故宫100》中,吴主要负责长青宫、御花园和神武门分集,它们“都是故宫尾巴上的建筑”。作为团队的“新人”,他底气十足,“其实我们有很多东西跟着上一辈,基本属于近亲繁殖,但是我们的思维模式还没有成型,正在寻找突破。年轻人嘛,敢用,敢拍。我觉得自己想拍就行了,拍了再说。不要在拍摄的时候过于考虑之后的剪辑。”
谈及自己记忆最深刻的拍摄场景,他讲起了模拟拍摄当年17岁的溥仪逃出宫的情景,“当时,我拿着手持机器跟拍,走得气喘吁吁,觉得到宫门的这段路特别长。我就想我在17岁的时候面临不到这样的压力,说我要抛弃自己的事业,抛弃自己的家庭,要出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该是多大的压力啊。”
拍摄天街的万马扎西,因为等光而享受到了美景,“天街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皇宫的庄严。”拍摄天街的日子定在2011年9月5日。在故宫拍摄,时间上有很严格的限制。拍摄时间定好之后,就只能靠运气,兴许会遇上好天气,但也可能是坏天气。但万马扎西很幸运,拍摄当天是晴天。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光,“我们希望在早晨4点到早晨7点的时间段和晚上6点到8点的时间段拍摄,这个时间,光线最舒服,最适合拍建筑。那天光线特别漂亮,夕阳三十度打在天街的地板上,发出橙黄色的光,那时候就觉得皇宫的光线来了,皇宫庄严的感觉都出来了。”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从总导演徐欢,到执行总导演金明哲、王冲霄,三人在接受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了赵广超,谈到香港团队带来的新观念。
赵广超是《故宫100》的艺术创意顾问。在《故宫100》中,赵广超和他的团队主要从事动画设计及艺术创意策划方面的工作。他说,我们的文化里实在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但传递出去的太少了。
“我们不是要每个人都喜欢,但是如果有人喜欢,我们就要给他养分。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用简单的方法。拍摄过程中我就提议,在这个节目里应该包括一些不用说话、不用语言别人就能明白的画面。这个最好的就是动画。”赵广超把动画比喻成“一个小小的包裹,一份礼物”,他希望能以包裹的形式把信息“送”出去,而不是硬销。
徐欢很感谢赵广超团队的加入,“他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心灵的和大脑的窗户,让我们视野更开阔。我们的表达方式在改变,对故宫的情感也有一些变化。”她解释道,“或许我们的历史包袱太重了。我们从来都对紫禁城这样一个充满皇权色彩的地方带着批判的眼光。而赵老师把它看成一个中国文化集萃之地,他就是很美好、很阳光、很童真地去看待它。他让我们站在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充满情感的、更亲近地去看待故宫。”
9年前,这座宫殿曾迎来过一批类似的过客,他们在这座城里行走、观看,2年后,把对这座城的情感溶进一部名为《故宫》的纪录片。拍摄完成后,曾执导过《故宫》第三集《礼仪天下》、第五集《皇帝的家》的王冲霄于2006年将自己的文化手记结集成一本《故宫过客》。忧伤、低沉、落寞——这本书中的关键词,也正是那一批过客存留在影像和内心深处的关键词。
而这一次,行走在古老宫殿中的新过客,正在努力地用他们的方式去看、去听、去触摸。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寻找代表这个“新过客”群体的关键词。
它毕竟是个好东西
执导过《故宫》的“70后”导演王冲霄已是《故宫100》的执行总导演。据他介绍,此次《故宫100》分集导演团队中,除一两人外,全是“80后”。
曾欣,《故宫100》中太庙、社稷坛、养心殿等集的分集导演,1980年出生,用他的话说,正好算得上“80后”。曾欣说他有“故宫情结”,“当时我到故宫团队时,第一部《故宫》已经拍完了,所以后来出去基本都说我们以前拍过故宫。但其实跟我没有什么联系,所以总是有情结在那儿。”
跟曾欣的故宫情结相比,1986年出生的吴小满,坦承在拍摄故宫以前对这座宫殿的感情算不上强烈。他回忆起小学时参加夏令营,从江苏来到北京进入故宫时的情景,“那时候对中国的建筑美学没有什么基础。后来随着年龄增大,就觉得这些东西越看越有味道,就像小时候去故宫画了一根线条,这次看完之后给它上色,上色之后就会考虑更多细节。或许等我20年后再拍故宫,可能把它从线描画成水粉画,接着再画成版画。对它的情感变化应该是与日俱增的,它毕竟是个好东西。”
这件“好东西”在吴小满的眼里是有生命的,“有一天早上我来得特别早,坐在位于武英殿后的办公室,看着天渐渐变蓝,站在屋檐上的乌鸦醒过来,没有游人,也没有那么嘈杂的声音。这时应该是故宫悄悄展示自己生命力的时候。”
万马扎西,2011年7月进入尚未正式组建的《故宫100》摄制组,担任箭亭、雨花阁、如意馆、天街分集导演。他说能进入故宫拍摄,很幸运。因为有宗教信仰,万马扎西说他去宫中最大的佛堂雨花阁拍摄时会感觉到它强大的气场,“它们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屋顶上还是那个年代的灰尘。”在他眼里,这座宫殿就是一个立体的记忆,“古迹也好,名胜也好,它们可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个人对这种时空的的感受都不一样。你一个人走进那么个场景,没有现代人跟着你,没有游客,你一个人站在故宫里,其实就已经穿越了。在别的城市,不会有这种时间跨度。”
拍就行了,拍了再说
《故宫100》的拍摄中,曾欣选用了来自哥伦比亚的摄影师Rodrige Escobar-Vanegas。对于曾欣的选择,王冲霄一开始有些担心,因为这个摄影师此前以拍故事片和广告片为主,加之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我们也有区别,“但后来我们同意这种尝试,是希望能带来新的东西,结果发现的确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对于这个略微有些冒险的选择,曾欣有他的考虑,“故宫团队(成立)好多年了,以前拍的镜头都是按照中国式审美去拍,我的初衷就是换一种视角。”
和外国摄影师的合作也让曾欣对自己的审美观产生了怀疑。“有时候他找的那个角度,我当时觉着不是很好,但同时我会怀疑,是不是我太格式化了。是不是我认为这个不是美的,但是站在外国人的角度,这样更容易打动像他这样的外人。所以我会一直拷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趣味。”
而吴小满,更希望自己去看、去感受这个大院。《故宫100》中,吴主要负责长青宫、御花园和神武门分集,它们“都是故宫尾巴上的建筑”。作为团队的“新人”,他底气十足,“其实我们有很多东西跟着上一辈,基本属于近亲繁殖,但是我们的思维模式还没有成型,正在寻找突破。年轻人嘛,敢用,敢拍。我觉得自己想拍就行了,拍了再说。不要在拍摄的时候过于考虑之后的剪辑。”
谈及自己记忆最深刻的拍摄场景,他讲起了模拟拍摄当年17岁的溥仪逃出宫的情景,“当时,我拿着手持机器跟拍,走得气喘吁吁,觉得到宫门的这段路特别长。我就想我在17岁的时候面临不到这样的压力,说我要抛弃自己的事业,抛弃自己的家庭,要出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该是多大的压力啊。”
拍摄天街的万马扎西,因为等光而享受到了美景,“天街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皇宫的庄严。”拍摄天街的日子定在2011年9月5日。在故宫拍摄,时间上有很严格的限制。拍摄时间定好之后,就只能靠运气,兴许会遇上好天气,但也可能是坏天气。但万马扎西很幸运,拍摄当天是晴天。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光,“我们希望在早晨4点到早晨7点的时间段和晚上6点到8点的时间段拍摄,这个时间,光线最舒服,最适合拍建筑。那天光线特别漂亮,夕阳三十度打在天街的地板上,发出橙黄色的光,那时候就觉得皇宫的光线来了,皇宫庄严的感觉都出来了。”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从总导演徐欢,到执行总导演金明哲、王冲霄,三人在接受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了赵广超,谈到香港团队带来的新观念。
赵广超是《故宫100》的艺术创意顾问。在《故宫100》中,赵广超和他的团队主要从事动画设计及艺术创意策划方面的工作。他说,我们的文化里实在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但传递出去的太少了。
“我们不是要每个人都喜欢,但是如果有人喜欢,我们就要给他养分。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用简单的方法。拍摄过程中我就提议,在这个节目里应该包括一些不用说话、不用语言别人就能明白的画面。这个最好的就是动画。”赵广超把动画比喻成“一个小小的包裹,一份礼物”,他希望能以包裹的形式把信息“送”出去,而不是硬销。
徐欢很感谢赵广超团队的加入,“他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心灵的和大脑的窗户,让我们视野更开阔。我们的表达方式在改变,对故宫的情感也有一些变化。”她解释道,“或许我们的历史包袱太重了。我们从来都对紫禁城这样一个充满皇权色彩的地方带着批判的眼光。而赵老师把它看成一个中国文化集萃之地,他就是很美好、很阳光、很童真地去看待它。他让我们站在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充满情感的、更亲近地去看待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