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造林密度在杨树造林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密度是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的重要因素,密度一旦确定,在林分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作用,影响林木生长、采伐年龄、木材产量和木材规格。确定合理的密度时,应考虑到杨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林木个体间的关系,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高产和希望培育的材种的径级,同时还要考虑所培育的材种的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杨树;造林密度;效益研究
  杨树是喜光的阳性树种,生长快,树体高大,树冠庞大, 为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在地上和地下都需要比较大的空间。作者在美国田纳西州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美洲黑杨,年龄在 150-200年之间,胸径2.31米,树高45米。在美国理想的立地上,黑杨派的栽培品种最大树高可达39米。在我国集约栽培的南方型美洲黑杨和欧美杨,在12年时,胸径可以超过40厘米,树高达20多米。由此可知,在适宜条件下,我们通常见的黑杨栽培品种 都能长成这样粗大的树木。只要给够空间杨树是适合培育成大径材的树种,这是杨树的本性(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但是这个自然规律经常被忽视,舍不得给够杨树必需的空间,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过密的杨树林,生长被严重抑制,生长潜力不能发挥。
  我国杨树栽培中一直存在着造林密度过大的倾向,农民偏爱密植,以为株数越多,收入越多,实际上经常事与愿违,造成减产和少收。不少地区由于密度偏大,中小径材过剩,大径材很少或没有。有的地方农民建房减少,中小径材滞销,价格下降到300~400元/立方米。由于胶合板生产的发展,大径材紧缺,大径材的价格高达800~900元/立方米。有些县有数万亩杨树林,但不能满足本县小规模胶合板厂对大径材的需要,还要由远处购进大径材,这种产销脱节,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符的问题,都与造林密度选择不当择有关。
  山东莒县发展杨树丰产林30多年,全县拥有杨树10万亩左右,几年前,天津某铅笔厂欲订购一批杨树大径材,莒县没有大径材资源,失去了商机。近年在中原地区、华北和东北,杨树造林仍主要延用3米×4米和3米×3米这类生产中小径材的密度,应引起注意。在立地条件能产出大径材的地方,生产大径材的密度应占一定比例。
  黑龙江省杨树面积不少,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胶合板工厂对杨树大径材的需要不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优越,适于培育杨树大径材。作者曾看到,路旁或渠旁有的杨树林带,立地条件良好,但株距只有1.5-2米,长不成大材,经济上受损失,很可惜。其原因是单位面积上的株数超过了1-2倍,实际上杨树林带的株距应在4-5米之间。不少片林的株行距小于5米×6米(培育大径材的低限),这种情况应该改变。以为株数多,收入就多,结果恰好相反。
  密度一般对树高的影响不很大,但对林分平均胸径和材积影响很明显,随着年龄增大,密度的作用愈加明显。单位面积蓄积量受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材积和年龄因素的制约。生产小径材,单位面上株数多,平均单株材积较少,林分的数量成熟较早,采伐期较早;生产大径材则相反,单位面上株数少,平均单株材积较多,林分的数量成熟较晚,采伐期比较晚。数量成熟龄是用材林在单位面积上每年生产材积数量最多时期的年龄。这个时期也是林木平均生产量最大的时期,因此也叫平均生长量最大成熟龄。在林分初期,幼林阶段,单位面积株数对产量起主要作用;在林分后期,近熟林和成熟林阶段,单株材积的作用由弱变强,取代单位面积株数,对产量起主要作用。因此,培育大径材要为林分后期单株材积的增大提供足够的单株营养面积(30-64 m2)和较长的轮伐期(12-15年)。
  根据我们的试验研究,培育胸径12-18cm的小径材可选用2×3m和3×3m和3×4m的株行距,轮伐期 4-6年。培育胸径20-26cm的中径材可选用3×5米、3×6m和4×6m的株行距,轮伐期 7-9年。 培育胸径30-40cm的大径材可采用5×6m米、4×8m、6×6m株行距,单株营养面积在30m2以上,轮伐期 10-12年。如果要培育更粗的大径材(胸径50-60cm), 30多m2的单株营养面积仍不足,株行距应扩大到7米×7米和8米×8米。
  I-69杨、I-72杨一类的美洲黑杨和欧美杨的速生特性明显,但只有在稀植条件下速生潜力才能充分发挥,10年多形成大径材。在密植的条件下,由于地上地下空间的限制杨树生长,只能生产小径材和中径材。
  目前我们所栽培的多数是适合培育大径材的黑杨派的栽培品种,如果立地条件适宜,采用7×7m(每亩13.6 株)和8×8m(每亩 10.4 株)的株行距,十多年就能长成胸径超过 50-60 厘米的大径材,其经济效益不一定比培育胸径小的差。据报道,江苏省睢宁县苏塘林场有两行I-69杨、I-72杨和I-63杨大树,共236株。平均胸径 90cm,最粗的胸径达105cm,每株可产木材约7立方米。东北林业大学杨树课题组在帽儿山的试验林,12年生的I-69杨、I-63杨和、I-72杨,株行距8×8m, 平均胸径相应为46.7、46.2和51.5cm,平均单株材积相应为2.0、1.88、2.33m3,年均每亩材积生长量相应为1.77、1.63和2.03m3。年均每畝蓄积生长量均超过1.5m3/亩.年 比较高的丰产水平。12年培育出46-50cm的大径级材,又有相当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是好的。大径的杨树,下部可提供大径材,中部和上部分别提供中径材和小径材。稀植的大径级的杨树,能满足各种材种的需要;密植的小径杨树则不能,小材不能大用。
  综上所述,密度是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的重要因素,密度一旦确定,在林分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作用,影响林木生长、采伐年龄、木材产量和木材规格。确定合理的密度时,应考虑到杨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林木个体间的关系,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高产和希望培育的材种的径级,同时还要考虑所培育的材种的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上杨树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在不少盛产杨树的县几乎找不到胸径超过30-40-50 厘米的杨树。大径材的效益并不差,应该重视大径材的培育,尤其在那些习惯密植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黄桂平,李素若.杨树造林的关键是确定造林密度[J].北京林大学报.2007,56(6).
  [2]姬君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规划.东北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28.
  [3]殷传杰.杨树造林的研究[J].中国林业.2008.9.
其他文献
名师名家的语文课堂能够“简单”是授人以渔,是基于对课程内容的深刻领悟。要从教学的困惑中走出来,必须理清楚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加强林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循环种养就是合理而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运用先进的优良品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将这些因素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该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食用菌废料、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等进行开发利用。温室阳面(南面)冬季栽培反季节甜瓜(草莓),阴面(北面)作为栽培耐荫作物食用菌;春夏季利用食用菌废菌棒养殖蚯蚓,温室阳面改造成鸡舍,仿野生散养草鸡,蚯蚓用来喂鸡。
英语听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首要地位,它是学生从事语言交际的一项基本能力,而听力在听说读写中是最难掌握的一项,它需要听者对信息在瞬间反应,并作出判断. 它是学生学习英语
一、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完成1-3题.美丽的嘉荫rn苇岸rn①踏上嘉荫的土地,我便被它的天空和云震动了.这里仿佛是一个尚未启用的世界,我所置身的空间纯净、明澈、悠远,事物以初
1.育苗纸筒的选用  育苗纸筒:选直径1.9厘米,长15厘米,适于垄作的纸筒。每册纸筒均为1400个纸筒,每亩地约需纸筒4册。  2.育苗场地的选择  育苗场地应选择向阳背风、平坦、排水良好,便于管理和运输,以及不易受禽畜为害的地方。最好上年秋季即把场地铲平备用。育苗塑料棚的式样基本有单拱棚、土坯或砖墙棚、竹木结构的或无立柱钢筋结构大棚等,可根据条件选用。  3.育苗土的准备与消毒  3.1育苗土
内容摘要: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社会学理论并被众多学者用于翻译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惯习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从惯习的定义、特点及其与规范、场域和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剖析,旨在挖掘惯习这一概念对翻译研究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布迪厄 惯习 关系 翻译研究  一、布迪厄及其社会学理论
内容摘要:文章主要分析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改革与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放教育模式,改革策略包括深化对少数民族地区开放教育模式改革的认识;注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文化价值引导;加强互动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开放教育 教学模式 改革探索 汉语言文学  1.引言  随着我国开放教育的不断发展,有效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融合,逐渐成为一校多区资源共享、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
农田杂草是指那些生长在农田、分布很广、危害农作物、极需铲除、非人工有意栽培的植物。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环境中适应性最强、最繁茂的植物。农田杂草是在与农作物的相互竞争过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产物。  1.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1.1农田杂草结实量大  杂草具有多实性、连续结实性甚至更多。一株看麦娘、马唐、牛筋草,可以产生10-20个分蘖,每个蘖穗可结30-500粒种
内容摘要: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无法重演。历史课堂是传递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课堂 提高效率  历史是民族之根本,“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历史不仅仅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它更多的让我们了解自己及所在社会的存在意义。赫尔巴特曾说:“历史应当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