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艺术论》中的“真”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读《罗丹艺术论》嘱词部分时,因为其中用词的精简和抽象,我未能完全理解罗丹所要表达的要义,看得云里雾里。而通过对后文的阅读,则越发察觉到嘱词的发人深省,再回头重新拜读这篇嘱词时,更是感受到了《罗丹艺术论》所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罗丹一生对艺术的理解都被涵盖在这本书内,而嘱词则是涵盖了整本书的内容,本文将就嘱文结合书本正文以及罗丹生平来试析罗丹的美学思想,以及《罗丹艺术论》的深远价值。
  关键词:罗丹;真;自然;美;创作;学院派
  一、罗丹生平
  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和他的两名学生马约尔及布德尔一起,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罗丹的一生都是在和当时的法国学院派做斗争,即使受到抨击和打压,依旧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罗丹也因此创作出众多经典的作品,如《青铜时代》、《思想者》、《加莱义民》等,这些作品的轮廓都极匀称,近乎完美,体现了他精湛的技术,向我们展现了人体之“美”,同时在其内在还蕴含着深刻、永恒的精神。
  二、“真”
  1理性坚守:忠于自然
  19世纪的法国,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艺术流派,可任凭艺术新浪潮一个一个扑来,在艺术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依旧是学院派。
  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的产生一方面是受到18世纪30-40年代大量古希腊罗马遗迹的出土引发了大众对于该时期艺术成就的关注,还有就是顺应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在思想领域高举起了反宗教神权的旗帜。但到了十九世纪,酝酿新古典主义的英雄观、崇高道德感主题的社会氛围已经消散,艺术没有再承担公民革命精神、倡导公民责任的必要,于是学院派对于新古典主义中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精神、历史题材的继承也没有了正当性和必要性。
  而罗丹所坚持的“忠于自然”则是和学院派所截然不同的思想。罗丹以做一个真实的猎人,生命的侦查者要求着自己,“我完全服从自然,从没想去支配自然。我唯一的野心,就是对于自然的卑顺忠实。”
  同时,罗丹接受了他所看到的外表上的“真”,在他的刀笔之下,没有美化和欺诓。罗丹的创作以自然为标准,尊崇自然,忠于自然,即使是面对那些被世俗认作丑陋的东西,他也不会回避,因为他相信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那些在现实中被认为很丑陋的東西,在艺术上都可以是至美的。
  但在学院派中是不会有这样的“真”,学院派的创作有严格的规则和评判标准,要求构图严谨均衡,人物造型必须是完美的,空间透视也必须准确。在这样统一的标准下,艺术家不得不改造自然,安排自然,使其变得柔和,贴近他们标准中的“完美”,自然中被认为丑陋的事物也被排斥、剔除。但这样一来,每件作品的独特性被模糊掉,作品变得千篇一律。
  2感性超越:超越自然
  在罗丹的创作方式中,呈现出的是他对自然的挚爱与敬畏,听从自然。而在说到何为“自然”时,罗丹指出,内心,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诚然,虽说罗丹没有指定模特的姿态,但他的在场、介入,就已经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模特的自然状态。于是,此时即使完全还原了模特的外表,也都称不上展现出了最“真”的他,只是一种抄录自然的行为。因此,忠于自然,则不仅要坚守忠于自然的外表真,还要有感性超越,能够见到内在的真。
  就拿罗丹为巴尔扎克所铸的雕像来说,在这件作品中,罗丹不仅完美的还原了巴尔扎克外在的自然,即其身材、相貌、形态等,并且还传神的表现出了巴尔扎克的气质、精神,即其内在真。
  而因为罗丹并没有见过巴尔扎克本人,巴尔扎克也没有留下面模,所以这件作品的完成难度也是很大。为了还原巴尔扎克的形象,罗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到巴尔扎克的故乡进行考察,甚至还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打听一位曾为巴尔扎克做过衣服的裁缝的行踪……四十多件形象习作,多次的推翻与重来,最后才有了现在的这尊雕像。但是成品却和法国文学家协会所期望的形象背道而驰,其所塑造的形象并不伟岸高大,不是常规的身穿燕尾服的绅士形象。因此法国文学家协会拒绝了这尊雕像,并重新向另一位雕塑家法尔吉埃订购了巴尔扎克的雕像,最终的成品“中规中矩”,刻画出了一名身材微胖、眉目清晰、神清气爽的绅士形象,完全符合法国当时的流行审美观点。但最终成为名作,流传千古的却还是罗丹所作的雕像,甚至法尔吉埃本人在垂暮之年都坦然承认:“还是罗丹对。”
  在这尊雕塑中没有丝毫对世俗的取悦态度。但也正因为罗丹的不欺诓、不美化才让最真实的还原出巴尔扎克的面貌,并且更重要的是,因为罗丹真正了解了巴尔扎克的精神世界,才能将巴尔扎克生活的艰苦、工作的热情、伟大的胆略这些抽象的特质都通过实际的雕塑展现出来。
  3灵魂的“真”
  罗丹在嘱词的第一句“愿做美的使者的青年们啊”,就将艺人称为美的使者,而成为美的使者是要有所代价的,首先就是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挚爱,其次是用艺人的眼睛去创作,而要做到这两点的基础,也是对艺人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要甘于做美的使者,不求名利,以传播美为己任,即艺人要保持自己灵魂上的单纯和“真”。
  罗丹在书中也是在多个方面对青年艺术家提出了警示。
  首先,青年艺术家要有耐心,不焦躁,要扫清技艺上的漏洞,不将成功寄托在灵感或是机遇之上,而是要好好掌握住扎实的技巧,这样才能将内心热烈的情感表达准确,才能有灵感的闪现,才能抓住一闪而过的机遇。其次,要接受成为美的使者的代价,放弃角逐名利的机会和想法,因为这种想法的存在只会让我们在艺术上有所牺牲,再也不能专心于创作。
  艺术最感人的部分就是其超出生命之外的部分,而感人的作品只能由自由的灵魂创作出来,可见保持灵魂上的单纯与“真”是有多么重要。只有保证人格上的忠诚,艺人才能做到对自然的忠诚,才配的上“美的使者”这一职责。
  结语
  在当下这个时代,艺术依旧是人类社会物质同精神之间的粘合剂,艺术作品不仅是艺人观念的表达,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真”一字贯穿罗丹的作品甚至是他的一生,而这一品格也应当是我们探索艺术的指明灯。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徐庆平,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葛塞尔:《罗丹艺术论》.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3]常宁生:《历史的反思与修正——19世纪后期的学院派绘画与前卫思想》.美术观察,2006(12)。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古村落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发展地方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传统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本文作者以桂林市荔浦市小青山村为例,在介绍小青山村概况的基础上,就小青山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发掘和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村落;小青山村;历史文化;价值  一、小青山村概况  小青山村位于桂林市荔浦市马岭镇永明村委,因与闻名遐迩的世界溶洞奇观银子岩景区毗邻,周围群山犹如一条条龙腾
期刊
摘 要:中国山水畫是对自然山川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魏晋时期的哲学家王弼最早提出“得意忘象”的命题,其清晰的阐释了绘画的的精髓在于画中之“意”,画面之“象”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画之意境。中国山水画萌芽于魏晋时期,画之技法愈加成熟,纵观山水画发展,其辉煌时期在于宋元。宋元山水画从“无我之境”到“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再到“有我之境”无不受“得意忘象”理论潜移默化之影响。  关键词:得意忘象;山水画;意境  
期刊
当文明出现,而人们对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懵懂的认知状态并且充满畏惧的时候,通过一定神秘形式理解当下并且预测将来的行为,成为原始先民必不可少的精神活动。这一点,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体现为占问,又因其占问用具为龟甲和蓍草所以被称为卜筮。卜筮在上古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承担着相当重要的社会生活角色,而这些实例的记载最早出现于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左传》之中,因此《左传》中关于卜筮的思想观念有着相当重要的研究
期刊
摘 要:积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在全球信息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主体性与相关性思维方式、多样化与交互性信息选择、便捷性与复杂性数据内容等。应当紧密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从系统上作规划、形成重点与难点、注重培育路径与方式创新、坚持落细落小落实,从而不断深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期刊
摘 要:在电视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中,声音、画面等都是重要的信息直接传播手段,因此人们接受电视媒体的信息时,会受到声音文字的综合化影响,其中摄像记者所负责的部分即在电视画面中视频、图片信息,文字记者负责的部分在于电视中的声音、文字信息。因此,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配合是信息传递中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基本的电视记者角色分析,来详细的解释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的如何实现有效的配合。  关键词:摄像记者;文字记
期刊
摘 要:春秋决狱是一种引用儒家经义作为案件的审判依据,起于汉武帝时期,独特的审判方式以及原心定罪、亲亲相隐、功过相抵的裁判原则等不仅在当时解决了很多法律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对我们现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春秋决狱;原心定罪;亲亲相隐;功过相抵  一、春秋决狱概述  (一)春秋决狱的含义  春秋决狱,又叫“引经决狱”,就是当汉代官员遇到疑难案件无法从现有
期刊
摘 要:以中国翻译界传统标准—信、达、雅为出发,分析广告自身的特点、广告翻译的原则和枝巧,定义出适用于广告翻译的信、达、雅标准。“信、达、雅”本为文学翻译之理念。无论何种类型的优秀文案,都必然强烈体现出“信、达、雅”的理念。此观点在广告翻译中中提及次数较少。将此观点提出并加以诊释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广告翻译;信;达;稚  一、“信、达、雅”  “信、达、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十!897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在《共產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同时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世界的文学”概念。随着自给自足的民族经济走向世界,民族的艺术也走向世界的艺术,各民族艺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发展。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在融合中不断发展,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同时也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统一体。  关键词:艺术;民族性;世界性;马克思
期刊
摘 要:口译员在國际会议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人们对译员的素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德国功能主义学派提出目的论,指出翻译目的是译员的最终标准,译员应灵活取舍。笔者以习近平主席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为例,分析目的论对国际会议口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目的论;国际会议;口译  一、引言  一直以来,国内对口译的研究远远少于笔译,对会议口译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口译实践中,更是存在很多跨文化的障碍和口译
期刊
摘 要:不同的民族的藝术有不同的色彩和芬香,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艺术上的特殊性,不同的艺术作品反映的生活内容具有民族特征,继承与创新、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民族性;世界性;继承;创新;融合  一、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不同民族的艺术有不同的发展,在奴隶社会时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出现的国家,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