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多元整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语文课堂、课堂内外结合、社会大课堂等途径引导小学生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优化了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从而达到优化语文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我们要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对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在充分整合各学科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要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一)用教材内容重建课堂教学、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阵地,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就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时间,课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的授课方法,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进取合作精神,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材是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凭借教材中文本的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写景的课文,教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审美、欣赏美为目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可以不再是纯语文的学习,而是涉及到语文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以及音乐感悟、图片审美等诸多方面的学习,有效尝试语文与美术、音乐的沟通和融合。为了诱发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欲望,为了突破教学 “瓶颈”,教师必须发挥导向、调控作用, 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注重多学科间结合,使学生在各科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各课任教师要多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相互了解各自的教学内容和进度,然后重新调整教学计划。音乐课上,教师可指导学生,用现成的曲子填上自己喜爱的歌词并演唱给大家听,学生必定会兴趣盎然,因此,将音乐与语文结合起来能激发起学生的创作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和乐感。
(三)课内课外结合,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张超越学科学习的框架,提倡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强调个性化的、独特的、生动活泼的课程实践,从而达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扩展学生视野。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以至于认识、思维水平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是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对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语言、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资源,让学生办借书证到图书馆借书。另外就是学生自己买书,互相借阅。这样保证了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
2、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学应当是丰富多彩、活泼充盈的,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活起来。
(1)根据课文内容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阅读课上,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给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写信、续写课文结尾、扩写课文情节、给课文配画等等。这样能使课内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提高。
(2)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实践活动。学习了第五组课文之后,我引导、启发学生根据相关课文、诗歌等等,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练习写诗;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写作实践活动,如开学初写写老师,母亲节给妈妈写一封信,根据本学期的作文《说说心里话》,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等等。
(3)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有声有色的读书活动。在学习了《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后,我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讲书中的感人故事,举办故事会,写心得、谈体会、记读书笔记,择抄好词佳句,从书中选取精彩题目。因为战争离孩子很遥远,为了让深入情境,我还专门布置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特定的时代背景等等。
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运用学用结合的学习方法,学生真正“活”起来了,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中,始终处于宽松、和谐的氛围之中;语文学习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校内校外沟通,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提高语文能力
新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引导学生以书信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很难用面对的方式解决(如学生想对老师说的话,想对父母说的话等),此时可指导学生写信,让其在信中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心声,以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当问题得到解决时,便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2、结合学校有关活动,开展语文综合学习。把学校有关活动过程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好机会。我校每年都要开展一些保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如一次“清除周边垃圾、让心灵绿起来”活动。我大胆地让学生制定班级美化方案。学生的讨论十分激烈,学生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争辩的过程,学生争辩的结果是:为了降低美化班级成本,部分学生便到市场实地考察, 回来后制定了详细的美化方案。然后全班学生分成小组,为本次活动撰写广告词,并且制作校内海报,到处张贴宣传……通过本次热闹而有秩序的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计算能力、交际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并学会了制定方案、写广告词、辩论技巧等语文综合知识。
总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多元整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语文课堂、课堂内外结合、社会大课堂等途径引导小学生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优化了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从而达到优化语文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我们要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对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在充分整合各学科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要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一)用教材内容重建课堂教学、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阵地,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就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时间,课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的授课方法,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进取合作精神,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材是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凭借教材中文本的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写景的课文,教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审美、欣赏美为目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可以不再是纯语文的学习,而是涉及到语文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以及音乐感悟、图片审美等诸多方面的学习,有效尝试语文与美术、音乐的沟通和融合。为了诱发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欲望,为了突破教学 “瓶颈”,教师必须发挥导向、调控作用, 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注重多学科间结合,使学生在各科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各课任教师要多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相互了解各自的教学内容和进度,然后重新调整教学计划。音乐课上,教师可指导学生,用现成的曲子填上自己喜爱的歌词并演唱给大家听,学生必定会兴趣盎然,因此,将音乐与语文结合起来能激发起学生的创作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和乐感。
(三)课内课外结合,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张超越学科学习的框架,提倡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强调个性化的、独特的、生动活泼的课程实践,从而达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扩展学生视野。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以至于认识、思维水平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是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对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语言、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资源,让学生办借书证到图书馆借书。另外就是学生自己买书,互相借阅。这样保证了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
2、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学应当是丰富多彩、活泼充盈的,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活起来。
(1)根据课文内容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阅读课上,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给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写信、续写课文结尾、扩写课文情节、给课文配画等等。这样能使课内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提高。
(2)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实践活动。学习了第五组课文之后,我引导、启发学生根据相关课文、诗歌等等,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练习写诗;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写作实践活动,如开学初写写老师,母亲节给妈妈写一封信,根据本学期的作文《说说心里话》,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等等。
(3)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有声有色的读书活动。在学习了《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后,我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讲书中的感人故事,举办故事会,写心得、谈体会、记读书笔记,择抄好词佳句,从书中选取精彩题目。因为战争离孩子很遥远,为了让深入情境,我还专门布置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特定的时代背景等等。
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运用学用结合的学习方法,学生真正“活”起来了,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中,始终处于宽松、和谐的氛围之中;语文学习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校内校外沟通,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提高语文能力
新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引导学生以书信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很难用面对的方式解决(如学生想对老师说的话,想对父母说的话等),此时可指导学生写信,让其在信中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心声,以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当问题得到解决时,便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2、结合学校有关活动,开展语文综合学习。把学校有关活动过程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好机会。我校每年都要开展一些保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如一次“清除周边垃圾、让心灵绿起来”活动。我大胆地让学生制定班级美化方案。学生的讨论十分激烈,学生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争辩的过程,学生争辩的结果是:为了降低美化班级成本,部分学生便到市场实地考察, 回来后制定了详细的美化方案。然后全班学生分成小组,为本次活动撰写广告词,并且制作校内海报,到处张贴宣传……通过本次热闹而有秩序的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计算能力、交际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并学会了制定方案、写广告词、辩论技巧等语文综合知识。
总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多元整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语文课堂、课堂内外结合、社会大课堂等途径引导小学生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优化了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从而达到优化语文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