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中“观点提炼”题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透视
  
  “观点提炼”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阅读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最后概括归纳出符合命题要求的观点。这样的试题在中考阅读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它一般都是中考阅读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常常会被考生轻视,认为答案的要求比较宽泛,答题的随意性大,容易得分。可这样一类题型,是对考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生不能天马行空,答题必有规范技巧。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笔者发现此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抽取观点型
  例1:200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最美好的时刻》第10题: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又如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人生可以创新》第1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抽取观点题。这类题型在各种文体的阅读题中都有出现,主要考查考生整体感知阅读的能力,考生需要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提取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文章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先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宏观把握,然后提炼出答案。
  参考答案: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受夜的宁静。(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人人可以创新”或“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
  二、延伸观点型
  例2:200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携一身轻盈》第23题:本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什么现象写的?读完本文,你有何启示?
  解析:这是一道延伸观点型题。解答此题,不仅要从整体上去感知全文,恰当提炼出作者的观点,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精心组织语言表述一个有深度、有价值的正确观点。解答第一小问,考生须通读全文弄懂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即到底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来写的。解答第二小问需要运用作者的观点,从玉兰花的落地现象中提炼出自己的生活感受。
  参考答案:①本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太多的顾忌,太多的背负,忘记了生活中原本的美好和诗意而写的。②玉兰花的落地告诉我们,要具有玉兰花平和从容的品质,要学会“舍得”,学会放弃,舍弃很多的身外之物,如财富、荣誉、情感、纷争等。有时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三、参与观点型
  例3: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约会荷花》第21题: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
  解析:本题是要求考生参与观点讨论,考生可以依照作者的观点进行阐述,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解答本题,考生可以从简单即美、美的创造是曲折的这两个角度来谈,只要是从正面来说,以积极的态度来写就可以。
  参考答案:示例一: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示例二: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遭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四、选择观点型
  例4:2009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知乐者常足》第28题:“知足者常乐”和“知乐者常足”是两种人生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由。
  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选择,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会有怎样的结论。所以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观点,只要阐述的理由充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1)选择“知足者常乐”的人生态度。理由:人应该拥有平常的心态,淡泊名利,不斤斤计较,这样,人生就会快乐。(2)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理由:人应该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理想有追求,在快乐中追求远景,永不满足,这样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获得更快乐的人生。(3)年轻的时候应侧重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因为青年时期正是为理想奋斗的大好时光,所以不应该有太多的满足;而到了老年,年轻时的奋斗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少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快乐,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五、比较观点型
  例5:2009年陕西省中考卷现代文阅读《陕北的山》第13题: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章《安塞腰鼓》)
  (1)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
  ……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杨朔《画山绣水》)
  (2)面对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你的想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比较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只要将两文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陕北的山和“安塞腰鼓”均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2)不同。因为陕北的山是雄壮的(磅礴的、强劲的),而桂林的山是瘦峭的(玲珑的),所以想象是不同的。
  六、探究观点型
  例6:200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汉语,我为你不平》第22题:你怎样看待“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这种现象?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认识和思考。(至少写出3点)
  (1)日前,西北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提出的取消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许多与会的著名教授坚决反对,他们列举了许多“学历越高,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提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2)如今,现代汉语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汉风”、“华流”、“中国热”正在全球兴起。到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需要500万,而目前只有4万人,汉语教师的缺口将非常大。
  解析:本题为探究性观点提炼、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探究问题、归纳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命题者从文本阅读中拓展出去,把考生带到社会生活中去,引领考生对身边的社会热点进行关注。从题型上看,相关链接中所给的材料,其实就是给考生的一些论据,要求考生根据这些论据,提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示例:①人类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必然,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有必要掌握其他种语言。②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汉民族的文化标志,是我们的根。学好汉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并与中国开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所以,出现“汉风”、“华流”、“中国热”的现象是正常的。④我们要努力学好汉语,使自己成为向世界传播汉语,传播汉文化的使者。⑤我们的学校教育要走出语言教育的误区,加强母语教学。⑥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七、点评观点型
  例7: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生活中的减法》第33题: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观点,为“指路大王”谢亮写几句点评文字。
  链接材料: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他自然感到气愤,但他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9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的《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解析:这是一道点评观点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提炼概括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明的观点,其次就是弄懂链接材料的主要内容,最后运用作者的观点对老人进行中肯的点评。
  参考答案:示例:老人用自己的热情、耐心、宽容增进了社会的和谐,完美了自己的人格,他的胸怀、品德标志着他的立身高度和处事眼光。
  
  技法点拨
  
  解答观点提炼题,要注意三点。首先,要认真研读题干内容,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这是答好此类试题的前提条件。其次,答题时要纵观全文,对整篇文章或作者的观点有个全面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将观点提炼表述出来。再次,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运用作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加以表述,不要游离于作者的观点之外。
  
  误区提醒
  
  许多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随心所欲地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句子,结果失分严重。这是因为这些考生没有掌握解答这类题的基本原则,即要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运用作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加以表述,不要游离于作者的观点之外。另外,许多考生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不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拿过题就做,结果一做就错。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答题方向,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意识和措施。
  
  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10个字)
  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回答说:“好妈妈,一点儿也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提炼信息,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对某区一所中学初三(3)班49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己求过或家长帮助求过护身符的占96%;经常到网上占卜浏览的占34%;相信命由天定的占11%;相信自己的幸运花、幸运石、幸运数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占78%……
  材料二:在某搜索网站输入“占卜”二字,可检索到34.4万个网页;输入“星座”二字,可检索到267万个网页。从搜索结果看,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内容充斥网页。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为青少年出版一些好书,多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场所,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旨。(答案不超过30个字)
  几个人喝同一井里的水,有人用金杯盛着喝,有人用泥碗舀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捧着喝。用金杯者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碗者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甘甜的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众所周知,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但是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权的除了克罗克之外,还有一个荷兰人。
  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相比之下,克罗克比较愚蠢,他只开麦当劳店,加工牛肉、养牛的钱都任由别人赚去了;而荷兰人却非常聪明,他不仅开麦当劳店,而且所有的赚钱机会都不让别人染指。他投资开办了牛肉加工厂,使加工牛肉的钱也流入自己的腰包;后来他想:我干嘛买别人的牛,让别人赚走养牛的钱呢!随后他自己办了一个养牛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克罗克把麦当劳开遍了全世界,而那个荷兰人呢?人们找啊找,终于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找到了他,他什么也没有,就养着200头牛。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感悟?请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你的感悟提炼出来,分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每条不超过60个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给蜗牛妈妈写一句安慰、激励小蜗牛的话。要求:富有一定的哲理,不超过25个字。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答题。
  父亲很关心儿子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班的情况,他想了解儿子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学习的。
  一次,他问儿子:“自习课的时候,你们教室里有多少人?”
  “如果老师在的话一共有45人。”
  “那么老师不在的话,又有多少人?”
  “一个人也没有。”
  ①通过“儿子”的回答,你觉得他所在班的学习环境(学风)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这个班的情况,请你给这个班的老师或同学提一点建议,你将怎么说?(不少于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材料,并作为反方代表写下你的观点。
  鞋匠站在一位画家身后,仔细琢磨画家的画。鞋匠忍不住了,向画家指出他画的靴子有些问题。画家听后连连点头,赶紧拿起画笔,把靴子上的差错细心地改过来。接着,鞋匠又提出两点意见:一是画上人物的脸有点歪,二是人物衣服的皱褶太多。画家被他搅得心烦意乱,再也画不下去了,就对他说:“朋友,你的评论请不要超过那双靴子。”
  正方:鞋匠实在是“班门弄斧”,不懂绘画艺术偏要指手画脚,而且不尊重别人,很没礼貌,随意打断别人的工作。遭到驳斥是自讨苦吃。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
  在某地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是万丈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挑着东西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你的探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胜者败论
  姚 明
  有一阵子,在国内每六周就有一本关于我的新书出版。这些书把我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好像我是一个神而不是一个人。事实呢?我失败过许许多多次。我不担心在NBA第一年就遭遇失败,我只想试一试。第一年结束后的夏天,我对失败有顾虑了,因为目标变了。我不知道美国球迷怎么想,但在中国,当你得了30分,球迷就想让你得40分。当你拿了40分,他们就要50分。我在NBA的第一个赛季刚结束,中国报纸就已经开始谈论我需要多少年拿总冠军,多少年成为最有价值球员,所以我会想到失败。这些目标太大了,如果我不能实现,人们就会把我当成失败者。
  对于失败的看法,我跟许多人不同。如果成功的可能性不高的话,我的许多同胞或许根本不会去尝试。而我,无论成败,我觉得我都要从过程中去学很多东西。
  中国有一句两千年前的格言:胜者王侯败者寇。很多人把它当成人生信条。这说明中国人很在乎结果。这是中国和美国的另一大区别。在美国,迈克尔·乔丹和查尔斯·巴克利都是英雄。巴克利从未赢得年度总冠军,但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凭这点,我尊敬他。这就是美国,只要你努力过了,即使不成功也能够出名。中国历史漫长,比美国长得多。在中国,只有胜者或未捷身先死的人才能扬名,败者会被人遗忘。
  有一本武侠小说帮了我:金庸的《笑傲江湖》。我喜欢书中英雄的处世方式。他行事非常有原则,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他不是不苟言笑,他常开玩笑,很放松,即便是在临死的时候。我知道这只是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如果我能够追求一件事,那就是当我身处困境时,也能像书中英雄那样放松。
  我从这套书学到的第二点是他的功夫——我不是说自己想练武功,只是对背后的哲学感兴趣。正如所有门派的打斗,你准备进攻和防守前可以有许多不同站位。如果我想打你的脸部,开始时会握紧拳头,在你面前高高举起。但如果我什么动作都不做,你就猜不出我要打击的部位了。你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反应,因为无法揣摩出我的意图。
  我就这样打篮球,出击的时候我不先出手,我要让你猜我将会做什么。对手如何反应会向我透露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他一定会显示他的强项,然后我就能据此设法回应。你得用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打球,或者用你比对手感觉舒服的方式打球。
  我一直相信,假如我成功,将会是个巨大的成功,假如我失败,也将会是一败涂地。试图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很有意思,就像去自己从未到过的地方探险,每件事都那么新鲜、令人激动,不管怎样都能学到很多。不论你身处何地、从事什么职业,实现一个目标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就好比要上楼得一步一步来。
  如果你知道目标在何方但还很遥远时,就不要老是回头张望。只要看着脚下,走你的路。终于有一天你抬起头,伸出手,发现目标已近在咫尺。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看待“失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班准备开展以“胜者王侯败者寇VS只要努力过,不成功也是英雄”为题的辩论赛,请你选择一方观点,阐述理由。
  (1)胜者王侯败者寇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努力过,不成功也是英雄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习题。
  雷同时代
  邓扬威
  生活中雷同的事儿实在太多,我们大概是跨入雷同时代了。
  先说行为:为健康过去齐齐打鸡血针,如今齐齐食螺旋藻,为凑热闹黄金周齐齐旅游,为过年除夕夜齐齐返家齐齐看春晚,患者手术前齐齐送医生红包,开发商齐齐提房价,都很雷同。雷同的不止普通人,还有贪官:他们作廉政报告无一不慷慨激昂,受贿包养情妇如出一辙。
  行为雷同带来问题:公鸡失血瘦骨嶙峋食之无味,螺旋藻品牌良莠不齐,景点堵塞人山人海、春运紧张一票难求、房价狂飙造就大量房奴等,都是。贪官更不消说:他们侵蚀国家肌体败坏社会道德,令民怨沸腾。
  再说语言:过去问候全是“吃了吗”?如今全是“在哪发财”?球场上国骂声齐刷刷响彻云霄,至于学生作文,全班雷同得如军训穿衣般,不是新闻。
  作文雷同有后果:学生长大后不用练就能麻利地说空话套话了!
  不过麻利归麻利,空话套话却是坏东西:它雷同,并非发自肺腑;它泛滥,格式人的思维——不说它会议怎开,生意怎侃,恋爱怎谈?如今人皆懵然了。
  雷同言行下的人逐渐不易辨认:能从说空话套话干雷同事儿的张三李四王五六麻子中辨认出谁谁谁吗?难!因为他们已类型化,变为张三张四张五张六了。
  这么说或不够清楚,举个例子吧:书法家麦华三的弟子中,学得最雷同老师的人称麦华四,其次为麦华五、麦华六……要从书艺中辨出陈李张王何?甭想!
  人变得雷同无个性彼此难辨,有好有坏:好的是大家从众就成,不必费神思考惹上帝发笑;坏的是与创造性对着干,民族振兴遥遥无期。
  (选自2009年6月28日《重庆时报》)
   (1)作者在本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请概括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文,再联系下面的名言和事例,请把你的探究结果用一组排比句写出来。
  材料一:作为电脑汉字产品中唯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联想汉卡,不仅遍布全国,甚至还远销欧、美、亚乃至联合国和中国驻外机构。
  材料二:罗素:“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材料三: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①身教重于言教;②责人不如责己;③己所不能,勿责于人。2.示例:(1)当今社会有些青少年非常迷信。(2)某些网络媒体里充斥着大量的迷信邪说。(3)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为之创设良好的环境,多读好书,从而抵制迷信思想的侵蚀。3.只有不受外物左右,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真味,享受到生活的乐趣。4.(1)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反之,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或者:精力集中、全心全力地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能干得出色,如果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太大,将一事无成。)(2)事情要大家一块干,钱要大家一起挣,才能赚得盆满钵满;如果太贪心,什么钱都想自己挣,到头来反倒两手空空。5.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6.示例:①学习风气不好,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②示例:语言要得体,言之有理即可。7.示例:创作的目的就是让大众欣赏,而欣赏的标准也会因人而异,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意见多了就听不进去。而且画家的语言比较粗暴,是缺乏礼貌的表现。8.人生的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9.(1)就算失败,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只要努力过,即使失败了也很伟大。(2)言之有理,语言顺畅,观点明确即可。10.(1)几个“齐齐”通过事实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雷同时代”的种种现象,加强了语气,增强了令人信服的效果。(2)示例:太阳创造了光明,太阳被万物景仰;母亲创造了婴儿,母亲受世人崇敬。贝多芬作古了,他的精神因《命运》而不朽;罗丹仙逝了,他的思想在《思想者》中永恒。
其他文献
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曾经无数次这样追问自己:当家长满怀期待地把可爱的孩子交到我手中时,我该怎样履行教育的职责?应该还之于家长一个怎样的孩子?应该为社会培养出怎样的人才?  我深深地知道,那绝对不是应试的本领,不是骄人的成绩,不是求生的技能和过人的智慧。我希冀我的学生有健康的体魄,有健全的人格,有美好的情感,有幸福的人生;我希冀我的教育温润如玉,柔情似水,随风
目的:探讨云南滇西不同海拔地区健康人群血常规参数的差异。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的2 471例按地区海拔高度分为大理组、维西组、香格里拉组和德钦组4组。采用日本Sysmex 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