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分制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之必然,它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挑战:由于选课制的推进,学生的自由度大大增加,活动空间更加宽泛,原有的班级体制和管理模式被打乱,对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对学分制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管理、教育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分制 高职 学生管理 问题 策略
学分制是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即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学习进程,这符合高职院校生源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及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学校,于2010年对2010级新生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但实施学分制,学生的自由度大大增加,活动空间更加宽泛,原有的班级体制和管理模式被打乱,对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1 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 管理制度及其宣传滞后,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虽然学院制订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规定》等与学分制有关的教学管理文件,但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公寓管理、评奖评优等仍沿用以前的管理制度,这些在学年制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总体上已不合时宜,因为学分制改变了原有学年制固定的管理模式,学生可免听与免修某些课程,还可以提前或推后毕业,增加了学生管理的复杂性与难度。另外,对新制订的管理制度宣传不够,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对学分制的规定还不太清楚,当学生问及免听、免试、评优等一些问题时,教师不能准确按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解释。
1.2 教学资源不足,对学生的积极性和思想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学分制对教学资源的要求比学年制要高。首先,由于增加各类选修课的数量,必然使有限的教学资源更显捉襟见肘,这在学生选课、排课期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学生能选到的不一定是自己想选的科目、老师和时间段。另外,必须有一个好的学分管理网络平台,改变网络平台不能满足学生在网上选课的现状。个别学生诙谐地说,不是我选课,而是课选我。因为网络繁忙,根本进不去,进去的时候,想选的已选满,或与其他课程冲突不能选。这对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想稳定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1.3 打乱了自然班级建制,学生管理活动缺少固定的载体和平台。班级作为学生的基层组织形式,对于加强学生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集体活动和同学互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分制下,随着学生每学期选修课程的不同,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散与差异,打破了传统班级的概念,使在学年制下赖以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载体和平台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日常事务管理难以进行,如相关的教学信息、管理规定、通知等难以传达,学生评优办法难以执行,班级活动难以开展,容易导致学生集体荣誉感、归属感的缺失;由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增大了,原来的班规现在似乎失去了约束,少部分学生由于脱离辅导员的视线而放松自己,编造谎言缺课甚至旷课,易导致学生行为习惯的滑坡与失范;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甚至是不同的年级,而每门课程学习的教学班又不同,一个学期就有可能在十来个不同的教学班之间奔走,同学之间互不了解,彼此的关系和感情变得疏远和冷淡,学生之间便容易发生矛盾与摩擦。这些给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4 行政班级与课程班级并存,易造成管理真空。行政班级是同一年级、同一个专业的学生组成的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基本单位。课程班级就是在学分制下因为选课而暂时结合起来的学生组合,这种组合一般以一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为期限。实施学分制后,出现行政班和教学班共存的現象。辅导员、导师针对行政班进行学生管理,而任课教师面对的是课程班级。因学生自由选课,一个课程班级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级,分别由多个辅导员、导师负责;一个辅导员、导师负责的学生可能分散在很多个课程班。这不仅增加了辅导员、导师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也增加了与任课教师联系的难度,这使绝大部分辅导员、导师很少或不去与科任老师沟通和联系,极易造成管理真空。而科任老师,尤其是公共素质课教师,因其教学任务的多变性,导致其所教班级经常变动,造成了管理对象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是大班制授课,减弱了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师生关系处于一种生疏离合状态,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1.5 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一些特性,不适应学分制下的管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学转向大众化教学,高职院校学生总体状况是:生源多样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有的学生还缺乏组织纪律性。学分制给学生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学习选择和个人发展空间,同时也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律性、自主性,原本基础差、自律性差的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拉大,因学不懂或失去兴趣而退课,退课不成则捣乱课堂秩序或逃课,甚至引发其他的违纪事件,教育和管理难度增加。而且,他们之前接受的都是学校统一安排课程的学习,所以许多高职学生可能缺少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能力。一跨入高职大门就要面对选课程、选教师、选方向这些问题,他们很难按照学分制的要求,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发展需要,理智地选择课程,独立地设计出实现自我目标的学习方案,导致课程选择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容易避难或从众,这必然影响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给学校在学生管理上造成极大的困难与压力。
2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是大势所趋,但在学生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可能成为制约学分制全面实施的瓶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新模式。
2.1 完善并宣传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认识。学分制对学生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灵活可操作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在实施学分制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不但要建立健全《学分制管理办法》、《学分制实施细则》、《学籍管理办法》等制度,还要制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发展的如《学生守则》、《宿舍管理细则》、《评优细则》、《社团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学分制所具有的功能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有必要通过校园网络、公告栏、入学教育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学分制下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教师及教学辅导人员形成统一的认识,恰当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根据学分制实施办法、选课办法、毕业学分要求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手册等内容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为全面推行学分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合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满足学生需要。由于学分制条件下生均教育资源标准必须高于学年制条件下生均教育资源标准,因此,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必须增加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教学配套设施,加大教学管理系统的研制和引进;开发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选课,提高选修课程的可选度,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需要。另外,选拔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个人发展计划、合理选课和计算学分、学分绩点,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避免选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2.3 行政班与课程班管理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辅导员、导师、任课教师要加强对行政班和课程班的管理和指导,以行政班管理为主,以教学班管理为辅。辅导员主要承担行政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导师主要是指导学生的学习,任课教师主要是针对教学班进行学科教学,三者的工作职责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辅导员要与任课教师联手,及时掌握学生上课、出勤、学习成绩等情况,特别是对那些经常缺课的同学要及时谈话,了解情况,排除不良影响,提高课堂到课率和参与率。导师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任课教师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到教室上课,还要多和辅导员、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根据学生所选专业的不同,及其今后的理想和就业方向结合起来,在所教授的课程中融进更多的元素,使学生愿意倾听、领会知识,主动学习。总之,辅导员、导师和教师应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使“传道”与“授业”相辅相成。
2.4 以学生宿舍为重点,加强学生生活园区建设。完全学分制打乱了自然班的建制,作为学生休息、业余休闲和平时自习的多功能场所——宿舍,成为学生之间接触和交流比较多的平台。因此,宿舍也就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宿舍日常管理和文明建设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制订顺应时代发展的宿舍管理制度,并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宿舍管理人员要每天检查,做好记录,并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辅导员和相关部门,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学生,要按校规校纪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又要以学生为本,管理过程中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还应经常组织开展以活跃气氛、培养情趣、强身健美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活动,如宿舍文化节活动、内务大比拼、宿舍设计大赛和文明寝室评比活动、楼层间球赛等,加强园区文化与宿舍文明建设。
2.5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識。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和带头人,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在高职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分制实行以后,学生群体的变动性、流动性增大,学生干部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一方面通过学生干部将学院和辅导员的指示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时刻与学院和班级保持联系;另一方面,班干部与普通同学朝夕相处,他们能最快地了解到班级同学中的一些思想动态和想法,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这些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策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因此,建立一支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遵循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选拔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学生的带头人,他们的行为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选用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为学生干部,会对整个班风、学风的建设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其次,应切实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对学生干部既明确其任务,也教给其工作方法。再次,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干部主体性的充分发掘、辐射,带动其他学生,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效果。
当前,学分制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需要不断研究、解决和完善,从而保障和促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为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向阳.对高职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2]姜继红.积极探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3]郭涛,丁丹青.全面学分制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4]刘树海,陶永玲.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8).
关键词:学分制 高职 学生管理 问题 策略
学分制是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即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学习进程,这符合高职院校生源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及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学校,于2010年对2010级新生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但实施学分制,学生的自由度大大增加,活动空间更加宽泛,原有的班级体制和管理模式被打乱,对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1 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 管理制度及其宣传滞后,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虽然学院制订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规定》等与学分制有关的教学管理文件,但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公寓管理、评奖评优等仍沿用以前的管理制度,这些在学年制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总体上已不合时宜,因为学分制改变了原有学年制固定的管理模式,学生可免听与免修某些课程,还可以提前或推后毕业,增加了学生管理的复杂性与难度。另外,对新制订的管理制度宣传不够,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对学分制的规定还不太清楚,当学生问及免听、免试、评优等一些问题时,教师不能准确按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解释。
1.2 教学资源不足,对学生的积极性和思想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学分制对教学资源的要求比学年制要高。首先,由于增加各类选修课的数量,必然使有限的教学资源更显捉襟见肘,这在学生选课、排课期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学生能选到的不一定是自己想选的科目、老师和时间段。另外,必须有一个好的学分管理网络平台,改变网络平台不能满足学生在网上选课的现状。个别学生诙谐地说,不是我选课,而是课选我。因为网络繁忙,根本进不去,进去的时候,想选的已选满,或与其他课程冲突不能选。这对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想稳定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1.3 打乱了自然班级建制,学生管理活动缺少固定的载体和平台。班级作为学生的基层组织形式,对于加强学生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集体活动和同学互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分制下,随着学生每学期选修课程的不同,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散与差异,打破了传统班级的概念,使在学年制下赖以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载体和平台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日常事务管理难以进行,如相关的教学信息、管理规定、通知等难以传达,学生评优办法难以执行,班级活动难以开展,容易导致学生集体荣誉感、归属感的缺失;由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增大了,原来的班规现在似乎失去了约束,少部分学生由于脱离辅导员的视线而放松自己,编造谎言缺课甚至旷课,易导致学生行为习惯的滑坡与失范;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甚至是不同的年级,而每门课程学习的教学班又不同,一个学期就有可能在十来个不同的教学班之间奔走,同学之间互不了解,彼此的关系和感情变得疏远和冷淡,学生之间便容易发生矛盾与摩擦。这些给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4 行政班级与课程班级并存,易造成管理真空。行政班级是同一年级、同一个专业的学生组成的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基本单位。课程班级就是在学分制下因为选课而暂时结合起来的学生组合,这种组合一般以一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为期限。实施学分制后,出现行政班和教学班共存的現象。辅导员、导师针对行政班进行学生管理,而任课教师面对的是课程班级。因学生自由选课,一个课程班级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级,分别由多个辅导员、导师负责;一个辅导员、导师负责的学生可能分散在很多个课程班。这不仅增加了辅导员、导师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也增加了与任课教师联系的难度,这使绝大部分辅导员、导师很少或不去与科任老师沟通和联系,极易造成管理真空。而科任老师,尤其是公共素质课教师,因其教学任务的多变性,导致其所教班级经常变动,造成了管理对象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是大班制授课,减弱了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师生关系处于一种生疏离合状态,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1.5 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一些特性,不适应学分制下的管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学转向大众化教学,高职院校学生总体状况是:生源多样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有的学生还缺乏组织纪律性。学分制给学生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学习选择和个人发展空间,同时也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律性、自主性,原本基础差、自律性差的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拉大,因学不懂或失去兴趣而退课,退课不成则捣乱课堂秩序或逃课,甚至引发其他的违纪事件,教育和管理难度增加。而且,他们之前接受的都是学校统一安排课程的学习,所以许多高职学生可能缺少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能力。一跨入高职大门就要面对选课程、选教师、选方向这些问题,他们很难按照学分制的要求,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发展需要,理智地选择课程,独立地设计出实现自我目标的学习方案,导致课程选择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容易避难或从众,这必然影响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给学校在学生管理上造成极大的困难与压力。
2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是大势所趋,但在学生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可能成为制约学分制全面实施的瓶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新模式。
2.1 完善并宣传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认识。学分制对学生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灵活可操作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在实施学分制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不但要建立健全《学分制管理办法》、《学分制实施细则》、《学籍管理办法》等制度,还要制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发展的如《学生守则》、《宿舍管理细则》、《评优细则》、《社团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学分制所具有的功能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有必要通过校园网络、公告栏、入学教育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学分制下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教师及教学辅导人员形成统一的认识,恰当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根据学分制实施办法、选课办法、毕业学分要求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手册等内容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为全面推行学分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合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满足学生需要。由于学分制条件下生均教育资源标准必须高于学年制条件下生均教育资源标准,因此,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必须增加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教学配套设施,加大教学管理系统的研制和引进;开发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选课,提高选修课程的可选度,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需要。另外,选拔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个人发展计划、合理选课和计算学分、学分绩点,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避免选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2.3 行政班与课程班管理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辅导员、导师、任课教师要加强对行政班和课程班的管理和指导,以行政班管理为主,以教学班管理为辅。辅导员主要承担行政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导师主要是指导学生的学习,任课教师主要是针对教学班进行学科教学,三者的工作职责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辅导员要与任课教师联手,及时掌握学生上课、出勤、学习成绩等情况,特别是对那些经常缺课的同学要及时谈话,了解情况,排除不良影响,提高课堂到课率和参与率。导师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任课教师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到教室上课,还要多和辅导员、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根据学生所选专业的不同,及其今后的理想和就业方向结合起来,在所教授的课程中融进更多的元素,使学生愿意倾听、领会知识,主动学习。总之,辅导员、导师和教师应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使“传道”与“授业”相辅相成。
2.4 以学生宿舍为重点,加强学生生活园区建设。完全学分制打乱了自然班的建制,作为学生休息、业余休闲和平时自习的多功能场所——宿舍,成为学生之间接触和交流比较多的平台。因此,宿舍也就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宿舍日常管理和文明建设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制订顺应时代发展的宿舍管理制度,并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宿舍管理人员要每天检查,做好记录,并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辅导员和相关部门,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学生,要按校规校纪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又要以学生为本,管理过程中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还应经常组织开展以活跃气氛、培养情趣、强身健美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活动,如宿舍文化节活动、内务大比拼、宿舍设计大赛和文明寝室评比活动、楼层间球赛等,加强园区文化与宿舍文明建设。
2.5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識。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和带头人,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在高职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分制实行以后,学生群体的变动性、流动性增大,学生干部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一方面通过学生干部将学院和辅导员的指示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时刻与学院和班级保持联系;另一方面,班干部与普通同学朝夕相处,他们能最快地了解到班级同学中的一些思想动态和想法,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这些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策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因此,建立一支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遵循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选拔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学生的带头人,他们的行为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选用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为学生干部,会对整个班风、学风的建设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其次,应切实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对学生干部既明确其任务,也教给其工作方法。再次,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干部主体性的充分发掘、辐射,带动其他学生,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效果。
当前,学分制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需要不断研究、解决和完善,从而保障和促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为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向阳.对高职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2]姜继红.积极探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3]郭涛,丁丹青.全面学分制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4]刘树海,陶永玲.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