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已达成共识。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事工作十余载,我对教学内部规律不断探索,认为农村与城市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差距逐渐拉大,区域性差异越来越明显。而目前许多言论,网站对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已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我认为农村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农村娃娃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学习效率 教风 明察暗访 学习习惯 淡泊明志
一、针对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效率方法的研究,我对某农村学校初一新生做了一项测评实验。
测评内容有:A当堂达标情况,B课后作业完成情况,C练习册完成情况,D课后检测情况。A完成90%以上,B 掌握80%以上,C 掌握60%以上,D 完成50%以上60%以下,E完成50%以下。
二、通过测评结果横纵向比较不难发现:
学生各科完成情况与测评情况成正比。学生在各科的作业、练习册、课堂掌握出现A级的极少;B级、C 级占大多数;小部分学生处于D级、E级水平。通过学生的质量检测得到的测评结果与前述学生的三项学习习惯等级基本趋于吻合。
等级层次分明。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堂学习目标,课后作业,这部分学生人数占87.5%;小部分学生需教师督促或借助他人帮忙完成;极少数同学学习内容与年级基础严重脱节。
三、通过上述分析比较总结如下:
农村基础教育滞后,与现行的素质教育严重脱节,应常抓不懈。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据某教委统计各学区小学教职工年龄平均47岁之多。其中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模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填鸭式”教学。更有部分教师是民办转正,家校工作两不误,部分科目、课程教师安排好作业后离开教室做其他事务,布置作业则是某一部分抄十遍、二十遍。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与年级层次严重脱节更谈不上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了。
上级主管部门的失控。学校校风建设是学校领导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上级部门提供的考核依据,结合本校的实际,学校主要责任人应严肃校风、教风、学风,从教师的基本功及《教师职责》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抓起。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教师的授课形式及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明察暗访,一经查处,严惩不贷。
农村家长思想文化的局限性。从许多家庭的教育来看,望子成龙的家长为数不少,尽管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却忽视了正确的指引、教导方式。概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以下三种:其一,家长文化层次低,没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故而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教育,造成本末倒置,事倍功半。其二,家长对孩子过份娇惯溺爱,有求必应,舍不得批评,养成孩子唯我独尊的任性性格。这种做法,导致了孩子长期不能从自我中解脱出来,个性心理脆弱,学习毅力差,意志不健全。其三,部分家长思想出现偏激,甚至畸形,认为孩子来学校就是为了长身体,强体格,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春耕、秋收忙季时每逢双休日孩子回家后,父母不但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还抢占孩子的自由时间——让孩子下地帮忙劳动。冬闲时节,部分家长则三五成群地打扑克、下象棋、搓麻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习惯有待培养。由于部分学校教师管理松懈,总报有“山高皇帝远”的侥幸思想。导致学生学习常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堂常走神,做小动作,课后抄作业等不良习惯也萌生于学生之间。学生刚到初中时不知道怎样学习,课堂应该怎样预习,准备上课;课堂应坐正,聚精会神听讲,积极讨论,回答问题;课后查缺补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需有待培养。
四、怎样才能克服“农村”这个区域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上级主管部门应勤观察,勤下访,勤组织农村学校优质课的观摩活动,勤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因地制宜地制定校本、地方课程,规范学校的校风、校纪,对于违反《教师职责》等法律法规的应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教师要淡泊明志,求实创新,以身作则,推己及人。
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明确职责,扎扎实实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在教育工作这一行业有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如:陶行知、叶圣陶、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他们为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并取得一定成效。在我们中间也不乏这样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园丁。教师既要宁静致远,又要淡泊明志。不追求功名利禄,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新课程、新理念的捷径之路。
要做到家校合一,共同关注。家长是学生的首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学生耳濡目染。教师要与家长经常联系,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生活习惯。
教师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理念,努力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新课程的改革春风是否吹遍全国各地,官方统计不明。教师要遵从“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规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教师培训,以学辅教,教学相长。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易转移,教学要兴趣先行,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规律不等,引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参次不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量身编制学生的学习钟。对于性格活泼、热情、善于交往的小学生容易得到教师与其他学生的接纳,欢迎和帮助。而对于性格内向,孤僻,以我为中心,娇生惯养等个性特征的学生教师要个别关注,不仅要在学习上帮助,辅导,还要在心理,生活等方面更加关心,关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能踏入成功者的殿堂。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复习计划;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本,提前翻阅练习册的习惯;培养课堂认真听讲,书写笔记,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培养课后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认真分析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总结的习惯……总之,教师培养学生的习惯要做到一丝不苟,面面俱到。
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回顾上世纪我国对小学教育就提出的口号,不免有些羞愧,二十年过后,小学教育有起色,但没有质的飞跃。小学教育至关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迫在眉睫。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规范小学教育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关键词: 学习效率 教风 明察暗访 学习习惯 淡泊明志
一、针对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效率方法的研究,我对某农村学校初一新生做了一项测评实验。
测评内容有:A当堂达标情况,B课后作业完成情况,C练习册完成情况,D课后检测情况。A完成90%以上,B 掌握80%以上,C 掌握60%以上,D 完成50%以上60%以下,E完成50%以下。
二、通过测评结果横纵向比较不难发现:
学生各科完成情况与测评情况成正比。学生在各科的作业、练习册、课堂掌握出现A级的极少;B级、C 级占大多数;小部分学生处于D级、E级水平。通过学生的质量检测得到的测评结果与前述学生的三项学习习惯等级基本趋于吻合。
等级层次分明。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堂学习目标,课后作业,这部分学生人数占87.5%;小部分学生需教师督促或借助他人帮忙完成;极少数同学学习内容与年级基础严重脱节。
三、通过上述分析比较总结如下:
农村基础教育滞后,与现行的素质教育严重脱节,应常抓不懈。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据某教委统计各学区小学教职工年龄平均47岁之多。其中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模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填鸭式”教学。更有部分教师是民办转正,家校工作两不误,部分科目、课程教师安排好作业后离开教室做其他事务,布置作业则是某一部分抄十遍、二十遍。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与年级层次严重脱节更谈不上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了。
上级主管部门的失控。学校校风建设是学校领导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上级部门提供的考核依据,结合本校的实际,学校主要责任人应严肃校风、教风、学风,从教师的基本功及《教师职责》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抓起。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教师的授课形式及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明察暗访,一经查处,严惩不贷。
农村家长思想文化的局限性。从许多家庭的教育来看,望子成龙的家长为数不少,尽管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却忽视了正确的指引、教导方式。概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以下三种:其一,家长文化层次低,没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故而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教育,造成本末倒置,事倍功半。其二,家长对孩子过份娇惯溺爱,有求必应,舍不得批评,养成孩子唯我独尊的任性性格。这种做法,导致了孩子长期不能从自我中解脱出来,个性心理脆弱,学习毅力差,意志不健全。其三,部分家长思想出现偏激,甚至畸形,认为孩子来学校就是为了长身体,强体格,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春耕、秋收忙季时每逢双休日孩子回家后,父母不但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还抢占孩子的自由时间——让孩子下地帮忙劳动。冬闲时节,部分家长则三五成群地打扑克、下象棋、搓麻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习惯有待培养。由于部分学校教师管理松懈,总报有“山高皇帝远”的侥幸思想。导致学生学习常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堂常走神,做小动作,课后抄作业等不良习惯也萌生于学生之间。学生刚到初中时不知道怎样学习,课堂应该怎样预习,准备上课;课堂应坐正,聚精会神听讲,积极讨论,回答问题;课后查缺补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需有待培养。
四、怎样才能克服“农村”这个区域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上级主管部门应勤观察,勤下访,勤组织农村学校优质课的观摩活动,勤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因地制宜地制定校本、地方课程,规范学校的校风、校纪,对于违反《教师职责》等法律法规的应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教师要淡泊明志,求实创新,以身作则,推己及人。
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明确职责,扎扎实实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在教育工作这一行业有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如:陶行知、叶圣陶、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他们为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并取得一定成效。在我们中间也不乏这样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园丁。教师既要宁静致远,又要淡泊明志。不追求功名利禄,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新课程、新理念的捷径之路。
要做到家校合一,共同关注。家长是学生的首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学生耳濡目染。教师要与家长经常联系,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生活习惯。
教师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理念,努力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新课程的改革春风是否吹遍全国各地,官方统计不明。教师要遵从“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规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教师培训,以学辅教,教学相长。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易转移,教学要兴趣先行,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规律不等,引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参次不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量身编制学生的学习钟。对于性格活泼、热情、善于交往的小学生容易得到教师与其他学生的接纳,欢迎和帮助。而对于性格内向,孤僻,以我为中心,娇生惯养等个性特征的学生教师要个别关注,不仅要在学习上帮助,辅导,还要在心理,生活等方面更加关心,关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能踏入成功者的殿堂。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复习计划;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本,提前翻阅练习册的习惯;培养课堂认真听讲,书写笔记,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培养课后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认真分析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总结的习惯……总之,教师培养学生的习惯要做到一丝不苟,面面俱到。
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回顾上世纪我国对小学教育就提出的口号,不免有些羞愧,二十年过后,小学教育有起色,但没有质的飞跃。小学教育至关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迫在眉睫。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规范小学教育体系建设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