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学立意,历史教学,鸦片战争,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53-05
常州金坛区“丁苏霞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决定由我开设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也都非常熟悉,是一堂标准的“老课”。怎样把它上出新意,是我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立意的确立
很显然,按照传统的做法,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来组织教学,学生不会感兴趣,更谈不上参与教学了。从传统的历史观来看,学生容易出现狭隘的民族情绪,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民族心理。因此,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才能上好这一课。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我觉得必须找出这一课的灵魂,既能统摄全篇,又不落入俗套。为此,我苦苦思索过,甚至困惑过。
好在,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新史观的运用,人们对这一课题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这是“旧课”上出新意的决定性因素。于是我又认真阅读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力量研究》、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书籍。这些经典著作像黑夜中的灯塔一样,让我对前面的道路看得越来越清晰。最后我决定以“社会转型的阵痛”立意。我认为这个立意以近代化为参照,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重新审视鸦片战争,他们应该感兴趣。教学立意确定后,我就围绕这一立意精选史料,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的展示
导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苦难史、屈辱史,因此我们现在对于这段历史要有更理性的态度。首先,我们不能抱有人大教授张鸣所说的“三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你们从头到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比窦娥还冤。总是在哭,总是在闹。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
“泼妇心态”.凡事讲打,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个反抗的过程虽然可歌可泣,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充其量就是挠人一把,还挠不到脸上。
“情妇心态”殖民历史也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这种心态其实有点变态,类似于病理学上讲的“斯德歌尔摩综合症”,也就是受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了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绪。被殖民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屈辱的,不论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其次,我们也不能把历史当作自己的孩子,怎么漂亮怎么打扮,自己孩子长得丑也不许别人说,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不是寻找问题、批评教育,而是千方百计地护短、掩饰等。
我们对待这段历史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正视。对外国的侵略我们要大力谴责,对我们这个民族犯下的错误也要进行认真的批判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意图:由于这是单元模块的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先和同学们讲明对这一段历史的应有态度,使学生对此能有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定下这一课的基调:既要批判列强的侵略,也要反思我们当时存在的种种问题。
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大家对鸦片战争又了解多少?
同学们很踊跃,列举出虎门销烟、林则徐、《南京条约》……
出示电子课件:
CHINk HAS BEEN CONOUERED BY AWOMAN
还没等老师问呢,学生就纷纷回答:中国被一个女人征服了。
师很好。这是《南京条约》签署后,英国一个军官在回忆录中最后写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英国打败了中国,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女人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实际上是两种文明的对抗。英国是工业文明的代表,政治上是民主政体,经济上是市场经济,文化方面强调理性与科学,外交上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而中国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政治上是君主专制,经济上是小农经济占主导,文化上儒学居统治地位,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朝贡贸易。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也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但由于当时的国人对世界形势知之甚少,所以这一转型注定是漫长的、痛苦的,必然要经受种种阻力。
意图凋这样的开头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揭示这一课的教学立意。
问题一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
同学们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至于原因,也能根据教材的表述进行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后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贸易,而清政府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又闭关锁国,所以战争不可避免。可见,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较好的了解。教师补充,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利益的较量,更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出示电子课件:
鸦片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冲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观念之间的不兼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
师异质文明相遇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战争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呢?
看着同学们茫然的表情,我简单讲了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因为不愿对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而不欢而散,1816年阿美士德访华因为同样的问题,甚至都没有见到嘉庆皇帝就被赶了回来。英国和平通商的努力受挫,就恼羞成怒,决心找机会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这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同时把这场战争的原因向前回溯,更符合历史事实。 问题二这场战争中国有取胜的可能吗?
同学们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有同学回答落后就要挨打,这显然太空洞了,还有同学说落后的封建制度敌不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回答得很正确,但需言之有据,教师这时就可以适时通过史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具体细节。
出示鸦片战争期间中英数据对比:
战争花费:鸦片战争清政府总共花费军费约3000万两白银,而英国仅花费1263万两。
投入兵力:中国投入陆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英军最多时出动20艘军舰,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
伤亡人数鸦片战争期间,清军伤亡人数共计约4600人(约死3300人),英军伤亡人数共计401人(死59人,失踪3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11人,其中从一品三人,正二品六人,从二品一人,从三品一人,而英军牺牲的最高军官只是一名陆军中校。
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教师讲解这次战争的花费将近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可谓是尽其能力,倾其财力。牺牲这么多高级将领,清军将士也尽力了。但仍然惨败,说明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更根本的制度问题。继续出示电子课件:
世界军事史表明,在正规作战中,对近代化的敌人只能用近代化的手段来取胜。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笔者先以中古的军队为例论证蒋廷黻先生的论断:当时的清军还不是纯粹的国防军,还要行使警察、内卫部队的职能,分散于各地要冲。而且不像现在这样驻扎在军营,而是居住在家里。由于工资低再加上被克扣,士兵常从事第二职业,比如帮人种田、摆地摊、到澡堂给人搓澡,等等,甚至会在业余时间当土匪。这样的士兵遇到训练有素而又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哑然失笑。
师鸦片战争中国不会取胜,这是我们后来得出的认识。但当时的人们却不这样想,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是林则徐早早被撤,中国是不会失败的。这是“奸臣误国”的论调,这样的认识会模糊人们的视线,看不清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
意图:由于同学们对这一历史非常熟悉,所以没有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进行纠缠,通过这一系列对比,把以前一些空洞的、教条的结论落实在具体的事实之中,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真相。
问题三:如果取胜无望,我们还要不要抵抗?清军将士的鲜血怎样才不白流?
说实话,要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难度很大。按照一般思维,既然取胜无望,尽早与英国签订一项和约然后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按照这一假设,清政府就不应当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马上就投降。如果这样,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看得出,他们对这个问题很困惑。为了化解难度,我引用日本的例子帮助同学们分析。1853年佩里叩关,德川幕府在武力逼迫下,接受了美国的条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沦为半殖民地。但日本此后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
当然这种假设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实现的可能。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虚骄自大,国人看不清自己的问题,再加上儒家义利观的熏陶,要我们不战而降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在与英军接触以前也都是主战的,但在事实面前,他们才主和的。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但长期以来却被扣上“投降派”的帽子,大加批判,这不但是他们的个人悲剧,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
最后向同学们强调:一个失败的民族在战后认真思过,幡然变计,实现近代化,不再挨打,是对殉国者最好的纪念。只有这样,清军将士的鲜血才不会白流。
意图.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构成同学们的认知冲突,使他们深度思考。并提供道德评价以外的价值评价,使同学们突破“主和”等于“投降”,“投降”等于“卖国”的思维定势,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师(过度)对于取胜无望的战争,越早结束越有利。从《南京条约》开始,中国与列强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问题四这些条约不平等在何处?
同学们能回答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教师进行补充,这些条约是在资本主义的炮舰下被迫签订的,因而是不平等的。就《南京条约》来说,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和要求中国政府释放“汉奸”是不平等的,但第一款讲中英结束战争状态,最后一款讲条约批准的程序,谈不上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废除行商制度对中外贸易发展是有利的,五口通商从短期看弊大于利,但从长期看,则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讲条约平等与否,而要具体条款具体分析。出示《南京条例》条款: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师第十款内容什么意思?
生:协商关税。
师:从条文里能看出“协商关税”的意思吗?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出示电子课件:
师这是《南京条约》中的英文本,哪位同学能帮我翻译一下?
生: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师地就是说……
生:英国只是要求清政府制订一部公平的关税则例,并没有协商关税的内容。
师非常对。 值得注意的是,在由信奉新教的理查德·格拉夫顿设计、理查德·马尔卡斯特撰写剧本的露天戏剧表演中,伊丽莎白被塑造成了“黛博拉”(Debo-ra)的形象,以扫除自身的身份障碍,并对国王与议会的新型关系做出新的展示。根据《圣经》所述,黛博拉是一位驰骋马上的妻子、法官、女先知和母亲,打击以色列的敌人,为她的人民带来了四十年的和平。戲剧的场景中出现了厄弗拉因(Ephrain)山村,并用一颗人造的棕榈树为“黛博拉”遮阳,一位女演员坐在王座上,“作为一位女王,穿着议会长袍,手中握着节杖”。在这里,国王以身着“议会长袍”的形象出现,暗示着伊丽莎白作为帝国的“黛博拉”将按照议会的规则施政。此外,在表演中,伊丽莎白从她父亲和弟弟那里继承了帝国王权的斗篷,旁边站立者是两位从议会的三个等级中选出的代表。这也表明英格兰女王不能单独执政,而要与三个等级组成一个独特的混合体。总之,他们着力塑造的是一位议会女王的形象,亦即在制定法令时,国王要承认议会英明的决策和权威。更重要的是,随着议会制度的发展与权力的增大,国王不是凌驾于议会之上而是成为议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国王与议会的合作下,王权开始了由中世纪封建制度金字塔顶端向近代主权国家首脑的转变。
当伊丽莎白到达修道院时,施法诺亚形容说当时用“管风琴、横笛、喇叭和鼓进行演奏”,“钟声响彻整个伦敦”,“看起来似乎世界都到了尽头”。在伊丽莎白的正式加冕礼中,誓词是她和权臣塞西尔非常关心的事情。从常理分析,就其自身信仰和治国理念而言,伊丽莎白不可能继续沿用玛丽的誓词。当1559年1月16日(星期天),伊丽莎白的正式加冕仪式开始时,宣誓用的文本并不在仪式执行人卡莱尔主教欧文·奥格莱索普(OwenO glelhorp)手上,而是由塞西尔持有誓词文本。在仪式进行到适当的时候,塞西尔从加冕舞台的一侧出现,并将誓词文本“交给”奥格莱索普,这被认为是“整个表演中最具象征性的举动”。那么,塞西尔是否修改了伊丽莎白的加冕誓词?由于誓词的文本从未出现过,因此难于下一定论。但有学者从后来的詹姆斯一世誓词中,发现有一段与爱德华六世及之前的誓词不同,因此认为极有可能是在1559年的仪式中被添加的,其中便包括一些关于法律方面的新词语,如君主要“根据上帝的律法,以及在这个王国建立的真正的福音内容”行事。这无疑反映出一种新教的意味。如果这一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塞西尔就算不是这一添加内容的作者,也至少对这一插入内容负有责任。
在涂油礼中,伊丽莎白也用了与玛丽同样的油,但据说她认为这种油涂起来和闻起来都有些问题。而伊丽莎白真正关心的还有一项便是弥撒仪式。她从三个重要方面修改了传统的仪式:首先,使徒书和福音书被用英语朗读,篇二,在拉丁语祝圣中,司仪神父是伊丽莎白小礼拜堂的主持牧师乔治·卡鲁,在她接受圣餐礼之前,该牧师为伊丽莎白提供了一场本国语言的准备仪式。上述两项都显现出了英语作为主权国家官方语言的地位,篇三,在正式的圣餐礼上,她“以稍微违反规定的方式,接受了两样食物”。由于圣餐礼一直是新教和天主教争论的焦点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种“方式”究竟为何,因其极其隐蔽,在场者除卡鲁外都无法看到,但他却未留下任何记录,因而也使后人始终无从得知。
伊丽莎白一世的加冕礼之所以引起关注,主要因为当时人们觉得这一仪式可能会包含她的宗教解决之道,而她刻意隐藏了关键仪式内容,也表明其不想贸然偏于一方的稳妥的执政理念。但无论如何,这场加冕礼还是完整而清晰的展现了具有新教意涵的帝国王权,它构成了一种已然开启的新政治进程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教共同体的进程,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改变帝国王权。
都铎王朝后期的国王加冕礼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典礼,既是对都铎王朝前期加冕仪式的延续,又会根据所处时代的具体情形而有所变动。加冕礼在展现王权性质、宣示执政理念乃至转变宗教信仰等方面传递了重要信息,是观察这一时期英格兰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玛丽一世加冕礼着力在列队行进、加冕圣油等方面的变化,为其实现英格兰历史上第一次女性为王及回归天主教信仰奠定了基础:而伊丽莎白一世加冕礼凸显了其“黛博拉”的女王形象,在戏剧表演等场合使议会元素进一步显现。两次加冕礼是展现国家的宗教取向、政体安排的重要场合,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国家的观念也并未因玛丽女王的加冕而被过度削弱,而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礼则标志着王权开始了由中世纪封建制度金字塔顶端向近代主权国家首脑的转变。这些都表明建立民族国家实乃那一时代最为显著的政治潮流。进而言之,政府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举行加冕礼,说明它不仅在展示王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从其被安排的时机和效果来看,甚至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王权的来源。
长期以来,关于英国王权性质问题,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有些学者认为,英国的集权君主制是最虚弱的、最短命的绝对君主制。另有一些学者认为英国不属于绝对君主制。若从加冕礼仪式的要素组成而一窥都铎王朝后期的王权性质,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的王权并非一种典型的绝对王权。在加冕礼中,代表等级君主制因素的自治城市、议会扮演了重要角色,表明了这一时期王权所倚重的统治基础。根据麦可·曼的观点,绝对君主制的形式特征主要有两个:一为君主是世间的唯一法律来源,二是君主凭借着常备军和官僚机构进行统治。反观都铎王朝后期,玛丽女王的加冕身份得益于议会的肯定,其对枢密院的控制力较为有限:伊丽莎白一世在诸如加冕礼誓词等方面受到枢密院大臣的重要影响,议会元素也在其仪式中体现的非常充分。因此,都铎王朝后期的王权并不具备绝对王权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个都铎王朝时期,绝对王权仅在亨利八世后期昙花一现,而并非一种具有延续性的制度安排。
[作者简介]张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中世纪史、英国史。
[中图分类号]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53-05
常州金坛区“丁苏霞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决定由我开设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也都非常熟悉,是一堂标准的“老课”。怎样把它上出新意,是我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立意的确立
很显然,按照传统的做法,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来组织教学,学生不会感兴趣,更谈不上参与教学了。从传统的历史观来看,学生容易出现狭隘的民族情绪,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民族心理。因此,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才能上好这一课。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我觉得必须找出这一课的灵魂,既能统摄全篇,又不落入俗套。为此,我苦苦思索过,甚至困惑过。
好在,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新史观的运用,人们对这一课题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这是“旧课”上出新意的决定性因素。于是我又认真阅读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力量研究》、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书籍。这些经典著作像黑夜中的灯塔一样,让我对前面的道路看得越来越清晰。最后我决定以“社会转型的阵痛”立意。我认为这个立意以近代化为参照,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重新审视鸦片战争,他们应该感兴趣。教学立意确定后,我就围绕这一立意精选史料,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的展示
导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苦难史、屈辱史,因此我们现在对于这段历史要有更理性的态度。首先,我们不能抱有人大教授张鸣所说的“三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你们从头到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比窦娥还冤。总是在哭,总是在闹。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
“泼妇心态”.凡事讲打,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个反抗的过程虽然可歌可泣,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充其量就是挠人一把,还挠不到脸上。
“情妇心态”殖民历史也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这种心态其实有点变态,类似于病理学上讲的“斯德歌尔摩综合症”,也就是受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了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绪。被殖民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屈辱的,不论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其次,我们也不能把历史当作自己的孩子,怎么漂亮怎么打扮,自己孩子长得丑也不许别人说,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不是寻找问题、批评教育,而是千方百计地护短、掩饰等。
我们对待这段历史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正视。对外国的侵略我们要大力谴责,对我们这个民族犯下的错误也要进行认真的批判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意图:由于这是单元模块的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先和同学们讲明对这一段历史的应有态度,使学生对此能有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定下这一课的基调:既要批判列强的侵略,也要反思我们当时存在的种种问题。
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大家对鸦片战争又了解多少?
同学们很踊跃,列举出虎门销烟、林则徐、《南京条约》……
出示电子课件:
CHINk HAS BEEN CONOUERED BY AWOMAN
还没等老师问呢,学生就纷纷回答:中国被一个女人征服了。
师很好。这是《南京条约》签署后,英国一个军官在回忆录中最后写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英国打败了中国,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女人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实际上是两种文明的对抗。英国是工业文明的代表,政治上是民主政体,经济上是市场经济,文化方面强调理性与科学,外交上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而中国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政治上是君主专制,经济上是小农经济占主导,文化上儒学居统治地位,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朝贡贸易。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也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但由于当时的国人对世界形势知之甚少,所以这一转型注定是漫长的、痛苦的,必然要经受种种阻力。
意图凋这样的开头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揭示这一课的教学立意。
问题一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
同学们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至于原因,也能根据教材的表述进行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后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贸易,而清政府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又闭关锁国,所以战争不可避免。可见,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较好的了解。教师补充,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利益的较量,更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出示电子课件:
鸦片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冲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观念之间的不兼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
师异质文明相遇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战争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呢?
看着同学们茫然的表情,我简单讲了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因为不愿对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而不欢而散,1816年阿美士德访华因为同样的问题,甚至都没有见到嘉庆皇帝就被赶了回来。英国和平通商的努力受挫,就恼羞成怒,决心找机会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这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同时把这场战争的原因向前回溯,更符合历史事实。 问题二这场战争中国有取胜的可能吗?
同学们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有同学回答落后就要挨打,这显然太空洞了,还有同学说落后的封建制度敌不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回答得很正确,但需言之有据,教师这时就可以适时通过史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具体细节。
出示鸦片战争期间中英数据对比:
战争花费:鸦片战争清政府总共花费军费约3000万两白银,而英国仅花费1263万两。
投入兵力:中国投入陆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英军最多时出动20艘军舰,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
伤亡人数鸦片战争期间,清军伤亡人数共计约4600人(约死3300人),英军伤亡人数共计401人(死59人,失踪3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11人,其中从一品三人,正二品六人,从二品一人,从三品一人,而英军牺牲的最高军官只是一名陆军中校。
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教师讲解这次战争的花费将近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可谓是尽其能力,倾其财力。牺牲这么多高级将领,清军将士也尽力了。但仍然惨败,说明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更根本的制度问题。继续出示电子课件:
世界军事史表明,在正规作战中,对近代化的敌人只能用近代化的手段来取胜。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笔者先以中古的军队为例论证蒋廷黻先生的论断:当时的清军还不是纯粹的国防军,还要行使警察、内卫部队的职能,分散于各地要冲。而且不像现在这样驻扎在军营,而是居住在家里。由于工资低再加上被克扣,士兵常从事第二职业,比如帮人种田、摆地摊、到澡堂给人搓澡,等等,甚至会在业余时间当土匪。这样的士兵遇到训练有素而又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哑然失笑。
师鸦片战争中国不会取胜,这是我们后来得出的认识。但当时的人们却不这样想,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是林则徐早早被撤,中国是不会失败的。这是“奸臣误国”的论调,这样的认识会模糊人们的视线,看不清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
意图:由于同学们对这一历史非常熟悉,所以没有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进行纠缠,通过这一系列对比,把以前一些空洞的、教条的结论落实在具体的事实之中,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真相。
问题三:如果取胜无望,我们还要不要抵抗?清军将士的鲜血怎样才不白流?
说实话,要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难度很大。按照一般思维,既然取胜无望,尽早与英国签订一项和约然后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按照这一假设,清政府就不应当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马上就投降。如果这样,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看得出,他们对这个问题很困惑。为了化解难度,我引用日本的例子帮助同学们分析。1853年佩里叩关,德川幕府在武力逼迫下,接受了美国的条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沦为半殖民地。但日本此后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
当然这种假设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实现的可能。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虚骄自大,国人看不清自己的问题,再加上儒家义利观的熏陶,要我们不战而降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在与英军接触以前也都是主战的,但在事实面前,他们才主和的。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但长期以来却被扣上“投降派”的帽子,大加批判,这不但是他们的个人悲剧,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
最后向同学们强调:一个失败的民族在战后认真思过,幡然变计,实现近代化,不再挨打,是对殉国者最好的纪念。只有这样,清军将士的鲜血才不会白流。
意图.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构成同学们的认知冲突,使他们深度思考。并提供道德评价以外的价值评价,使同学们突破“主和”等于“投降”,“投降”等于“卖国”的思维定势,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师(过度)对于取胜无望的战争,越早结束越有利。从《南京条约》开始,中国与列强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问题四这些条约不平等在何处?
同学们能回答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教师进行补充,这些条约是在资本主义的炮舰下被迫签订的,因而是不平等的。就《南京条约》来说,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和要求中国政府释放“汉奸”是不平等的,但第一款讲中英结束战争状态,最后一款讲条约批准的程序,谈不上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废除行商制度对中外贸易发展是有利的,五口通商从短期看弊大于利,但从长期看,则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讲条约平等与否,而要具体条款具体分析。出示《南京条例》条款: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师第十款内容什么意思?
生:协商关税。
师:从条文里能看出“协商关税”的意思吗?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出示电子课件:
师这是《南京条约》中的英文本,哪位同学能帮我翻译一下?
生: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师地就是说……
生:英国只是要求清政府制订一部公平的关税则例,并没有协商关税的内容。
师非常对。 值得注意的是,在由信奉新教的理查德·格拉夫顿设计、理查德·马尔卡斯特撰写剧本的露天戏剧表演中,伊丽莎白被塑造成了“黛博拉”(Debo-ra)的形象,以扫除自身的身份障碍,并对国王与议会的新型关系做出新的展示。根据《圣经》所述,黛博拉是一位驰骋马上的妻子、法官、女先知和母亲,打击以色列的敌人,为她的人民带来了四十年的和平。戲剧的场景中出现了厄弗拉因(Ephrain)山村,并用一颗人造的棕榈树为“黛博拉”遮阳,一位女演员坐在王座上,“作为一位女王,穿着议会长袍,手中握着节杖”。在这里,国王以身着“议会长袍”的形象出现,暗示着伊丽莎白作为帝国的“黛博拉”将按照议会的规则施政。此外,在表演中,伊丽莎白从她父亲和弟弟那里继承了帝国王权的斗篷,旁边站立者是两位从议会的三个等级中选出的代表。这也表明英格兰女王不能单独执政,而要与三个等级组成一个独特的混合体。总之,他们着力塑造的是一位议会女王的形象,亦即在制定法令时,国王要承认议会英明的决策和权威。更重要的是,随着议会制度的发展与权力的增大,国王不是凌驾于议会之上而是成为议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国王与议会的合作下,王权开始了由中世纪封建制度金字塔顶端向近代主权国家首脑的转变。
当伊丽莎白到达修道院时,施法诺亚形容说当时用“管风琴、横笛、喇叭和鼓进行演奏”,“钟声响彻整个伦敦”,“看起来似乎世界都到了尽头”。在伊丽莎白的正式加冕礼中,誓词是她和权臣塞西尔非常关心的事情。从常理分析,就其自身信仰和治国理念而言,伊丽莎白不可能继续沿用玛丽的誓词。当1559年1月16日(星期天),伊丽莎白的正式加冕仪式开始时,宣誓用的文本并不在仪式执行人卡莱尔主教欧文·奥格莱索普(OwenO glelhorp)手上,而是由塞西尔持有誓词文本。在仪式进行到适当的时候,塞西尔从加冕舞台的一侧出现,并将誓词文本“交给”奥格莱索普,这被认为是“整个表演中最具象征性的举动”。那么,塞西尔是否修改了伊丽莎白的加冕誓词?由于誓词的文本从未出现过,因此难于下一定论。但有学者从后来的詹姆斯一世誓词中,发现有一段与爱德华六世及之前的誓词不同,因此认为极有可能是在1559年的仪式中被添加的,其中便包括一些关于法律方面的新词语,如君主要“根据上帝的律法,以及在这个王国建立的真正的福音内容”行事。这无疑反映出一种新教的意味。如果这一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塞西尔就算不是这一添加内容的作者,也至少对这一插入内容负有责任。
在涂油礼中,伊丽莎白也用了与玛丽同样的油,但据说她认为这种油涂起来和闻起来都有些问题。而伊丽莎白真正关心的还有一项便是弥撒仪式。她从三个重要方面修改了传统的仪式:首先,使徒书和福音书被用英语朗读,篇二,在拉丁语祝圣中,司仪神父是伊丽莎白小礼拜堂的主持牧师乔治·卡鲁,在她接受圣餐礼之前,该牧师为伊丽莎白提供了一场本国语言的准备仪式。上述两项都显现出了英语作为主权国家官方语言的地位,篇三,在正式的圣餐礼上,她“以稍微违反规定的方式,接受了两样食物”。由于圣餐礼一直是新教和天主教争论的焦点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种“方式”究竟为何,因其极其隐蔽,在场者除卡鲁外都无法看到,但他却未留下任何记录,因而也使后人始终无从得知。
伊丽莎白一世的加冕礼之所以引起关注,主要因为当时人们觉得这一仪式可能会包含她的宗教解决之道,而她刻意隐藏了关键仪式内容,也表明其不想贸然偏于一方的稳妥的执政理念。但无论如何,这场加冕礼还是完整而清晰的展现了具有新教意涵的帝国王权,它构成了一种已然开启的新政治进程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教共同体的进程,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改变帝国王权。
都铎王朝后期的国王加冕礼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典礼,既是对都铎王朝前期加冕仪式的延续,又会根据所处时代的具体情形而有所变动。加冕礼在展现王权性质、宣示执政理念乃至转变宗教信仰等方面传递了重要信息,是观察这一时期英格兰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玛丽一世加冕礼着力在列队行进、加冕圣油等方面的变化,为其实现英格兰历史上第一次女性为王及回归天主教信仰奠定了基础:而伊丽莎白一世加冕礼凸显了其“黛博拉”的女王形象,在戏剧表演等场合使议会元素进一步显现。两次加冕礼是展现国家的宗教取向、政体安排的重要场合,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国家的观念也并未因玛丽女王的加冕而被过度削弱,而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礼则标志着王权开始了由中世纪封建制度金字塔顶端向近代主权国家首脑的转变。这些都表明建立民族国家实乃那一时代最为显著的政治潮流。进而言之,政府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举行加冕礼,说明它不仅在展示王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从其被安排的时机和效果来看,甚至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王权的来源。
长期以来,关于英国王权性质问题,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有些学者认为,英国的集权君主制是最虚弱的、最短命的绝对君主制。另有一些学者认为英国不属于绝对君主制。若从加冕礼仪式的要素组成而一窥都铎王朝后期的王权性质,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的王权并非一种典型的绝对王权。在加冕礼中,代表等级君主制因素的自治城市、议会扮演了重要角色,表明了这一时期王权所倚重的统治基础。根据麦可·曼的观点,绝对君主制的形式特征主要有两个:一为君主是世间的唯一法律来源,二是君主凭借着常备军和官僚机构进行统治。反观都铎王朝后期,玛丽女王的加冕身份得益于议会的肯定,其对枢密院的控制力较为有限:伊丽莎白一世在诸如加冕礼誓词等方面受到枢密院大臣的重要影响,议会元素也在其仪式中体现的非常充分。因此,都铎王朝后期的王权并不具备绝对王权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个都铎王朝时期,绝对王权仅在亨利八世后期昙花一现,而并非一种具有延续性的制度安排。
[作者简介]张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中世纪史、英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