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新课改高考从2009年至今已有四个年头了,综观近两年福建高考历史选考题,除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能力考查,其之命制还凸显了高考考纲所要求的“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指导原则。
2009年和2010年的福建高考选考题和必考题可谓“泾渭分明”,必考题不会超纲考选修史的内容,选考题只要依托选修课本和所选材料就能回答得好。但2011年和2012年的选考题就不一样了,除了立足选修教材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所提供的材料,还渗透了必修教材的相关知识及中外联系等相关内容。有鉴于这种命题特点和趋势,笔者以近两年福建高考选考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高考题)为例,试作探析,以求教于同行和助力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和复习。
一
(一)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
此题的第一问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只要对材料一、二进行比较,就不难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现代宪政的主要内容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助下行使立法权,统帅陆海军。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渗透了必修一专题七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内容,通过对选修和必修史相关内容的比较,可知两国政体的差异在于君主的实际权力不同:日本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同样是比较,一问以材料及选修史为基础即可;一问则要联系必修史的相关内容才能回答得完整。
(二)2012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售这么大?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不难得出马丁·路德的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第二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二“公开书”可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一——改革史第58页第一段末行“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对都会普遍不满,整个德国与都会的矛盾非常尖锐”得出原因之一: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而原因之二:“印刷技术的应用”则必须联系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第26页末二行:“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以及27页的资料卡片:“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才能得出。这就既需要选修与必修史相关知识的联系,又需要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才能答好问题。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联系改革史所学可知引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由此得出理解之一: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则要联系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人性的复苏95页倒数第二段最后二行: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得出结论: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而这在选修课本上根本就没有提及。第二个问项其他力量可联系选修课本中马丁·路德改革的作用去发散思维: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二
由上述两年高考历史选考题的参考答案不难看出,其命制的答案不仅依托所引材料及选修本教材,还联系必修本教材及中外相关知识,且有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向。这不仅体现了高考考纲“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等方面能力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同时也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提出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里,多种途径可理解为既包含选修的,又包含必修的,还要联系中外的史实。
因此,我们在教学和复习时就要注意选修和必修教材中同类相关知识的综合、渗透、和中外联系,而这也正是学生的薄弱之处。如在学习选修改革史专题一“梭伦改革”时,注意联系必修一专题六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中的“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全面、细致地把握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同时将其与同时代的中国的“商鞅变法”相比较,以及与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大的方面相比较。又如在学习改革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时,注意联系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节“人性的复苏”中“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以及联系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的四大发明的成熟及外传对世界的贡献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对宗教改革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考试时才能融会贯通,有备而来,灵活应变。再如学习改革史专题九“戊戌变法”时,与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的“维新变法”相联系,以及与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相比较,全面把握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近两年福建高考历史选考题的命制有从选修史向必修史渗透的特点和趋势。如果能在平时教学和复习时有所备和有所联系,必定会对提高高考成绩有一定的帮助。
2009年和2010年的福建高考选考题和必考题可谓“泾渭分明”,必考题不会超纲考选修史的内容,选考题只要依托选修课本和所选材料就能回答得好。但2011年和2012年的选考题就不一样了,除了立足选修教材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所提供的材料,还渗透了必修教材的相关知识及中外联系等相关内容。有鉴于这种命题特点和趋势,笔者以近两年福建高考选考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高考题)为例,试作探析,以求教于同行和助力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和复习。
一
(一)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
此题的第一问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只要对材料一、二进行比较,就不难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现代宪政的主要内容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助下行使立法权,统帅陆海军。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渗透了必修一专题七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内容,通过对选修和必修史相关内容的比较,可知两国政体的差异在于君主的实际权力不同:日本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同样是比较,一问以材料及选修史为基础即可;一问则要联系必修史的相关内容才能回答得完整。
(二)2012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售这么大?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不难得出马丁·路德的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第二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二“公开书”可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一——改革史第58页第一段末行“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对都会普遍不满,整个德国与都会的矛盾非常尖锐”得出原因之一: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而原因之二:“印刷技术的应用”则必须联系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第26页末二行:“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以及27页的资料卡片:“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才能得出。这就既需要选修与必修史相关知识的联系,又需要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才能答好问题。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联系改革史所学可知引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由此得出理解之一: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则要联系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人性的复苏95页倒数第二段最后二行: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得出结论: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而这在选修课本上根本就没有提及。第二个问项其他力量可联系选修课本中马丁·路德改革的作用去发散思维: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二
由上述两年高考历史选考题的参考答案不难看出,其命制的答案不仅依托所引材料及选修本教材,还联系必修本教材及中外相关知识,且有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向。这不仅体现了高考考纲“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等方面能力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同时也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提出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里,多种途径可理解为既包含选修的,又包含必修的,还要联系中外的史实。
因此,我们在教学和复习时就要注意选修和必修教材中同类相关知识的综合、渗透、和中外联系,而这也正是学生的薄弱之处。如在学习选修改革史专题一“梭伦改革”时,注意联系必修一专题六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中的“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全面、细致地把握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同时将其与同时代的中国的“商鞅变法”相比较,以及与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大的方面相比较。又如在学习改革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时,注意联系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节“人性的复苏”中“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以及联系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的四大发明的成熟及外传对世界的贡献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对宗教改革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考试时才能融会贯通,有备而来,灵活应变。再如学习改革史专题九“戊戌变法”时,与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的“维新变法”相联系,以及与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相比较,全面把握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近两年福建高考历史选考题的命制有从选修史向必修史渗透的特点和趋势。如果能在平时教学和复习时有所备和有所联系,必定会对提高高考成绩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