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走了,教育思考留下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中考铃声的最后响起,万千学子们终于可以走出6月这个至关重要的考试月,挥手向紧张的中高考作别了。因为,无论考场上“砍瓜切菜”也好,还是“雪拥蓝关马不前”也罢,都无法改变已定的事实。既如此,何妨“鞍鞯收起、马放南山”呢?
  不过,考试可以暂时走开,思考却不能不紧随而至。当然,思考的主体不应是学生,而应是教师、学校以及教育决策部门和研究者们。因为,中高考貌似考查学生学什么,实际上也考查老师教什么;貌似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实则更考查学校的课程体系以及教改在教育实践层面的落实情况。至于学子们在考场上的表现如何,以及面对考试和分数的态度等等,更间接考查了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教学观、分数观乃至成功观。
  所有这些,都是超出考试知识层面的理性认知,没有这些思考和认知,就无法超越知识和技巧的层面,就无法看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和教育教学自身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而缺少这些认知,一方面教育改革就无法继续前行,另一方面自身的教育教学也仍将处于“盲人摸象”状态。
  有句名言说,“忘掉知识之后,剩下的才是教育。”今天,我们只有透过并穿越中高考试题内容和技巧的外在,才能触摸到教育改革大潮律动的内核,才能看清制约教育改革的真正问题,才有可能转变观念,付出行动,早日改革激流潮头立,把握航向不走偏,及时准确地找到教育教学改革前进的指南。
  以今年北京中高考为例,今年北京的中高考试题,都在清晰地向学校、家长、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读书不应局限于书本,学习不应局限于学校,教育不能隔绝于生活。于是我们看到,试题中学科边界模糊了,内容范围拓展了,形式层次丰富了,和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更关联更贴近了,过去的那种“艰难险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灵活宽变”。这背后传递出什么?
  从人才的知识结构看,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超出了知识记忆的范畴,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机器和考试机器,而是对诸多信息的甄别、整理、创新和创造型人才,需要的是能协调、善沟通,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宽领域、综合素养高的人。
  从社会发展层面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唯精英、唯尖子生的观念虽在不少地方仍根深蒂固,但培养身心健康、思维活跃、训练有素的合格公民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将日渐成为育人共识和时代的方向标。
  于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不仅是教育自身,而是时代向整个教育界提出的命题,而回答这一命题的除了政府决策部门和研究人员,更结结实实地落在了身处一线的广大教育者身上。
  而要解答好这一命题,需要转变的不仅是教育者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学校的课程结构和育人模式,更要转变育人理念等教育价值观的深层次问题。教育者们应该认识到,教育已经不再简单担负改变人命运的功能,也不能不應只服务于“关键少数”,它应和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教育人都应为建立这样的平台,提升这样的平台的品质或顶层设计,或出谋划策,或投身实践,或摇旗呐喊。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尤其需要具备魅力。当然,也可以说是这个人因为具有领袖的魅力,所以被推举为领袖人物。领袖人物与魅力可以说是互为因果的。企业家最重要的是如何培养魅力,
婆婆驾到  剖宫产手术前一天,婆婆驾到。一见到我,她那堆满风霜的脸上便挤出羞涩又略带讨好的笑,从包里掏出一袋煮鸡蛋,说:“你吃一个吧,纯绿色食品。”  未等我回答,老公指着床头的禁食标签说:“明天就开刀,现在不让吃东西。”  婆婆一听这话,便把那兜鸡蛋塞回提包里。病房不大,摆着三张床,再加上陪护和行李,显得有些拥挤。婆婆无处落脚,又怕自己碍事,便缩在角落里,有点儿不知所措。  陌生的场合、陌生的人
半年前,文友老于的一篇回忆母亲的万字长文,在朋友圈传播很广,不少人读之落泪。老于祖籍山东,靠着父母四处借债才读完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皇城根下。再往后,他忙着成家、立业、升官、
什么样的人最高级?  说话得体的人。  那什么样的话才是得体呢?  听起来舒服、不尴尬的话就是得体。  很喜欢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家新开的理发店,门前贴着副对联,“磨刀以待,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而另一家理发店门前的对联则是:“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前者内容暗含磨刀霍霍之意,读来令人心惊肉跳;而后者上联取“弹冠相庆”之典故,含有准备做官之意,符合进门脱帽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兴趣;激发;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5—0122—01  一、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興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允许学生的兴趣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例如,在国画课上,有部分学生握着毛笔手就发抖,不敢动笔,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运
年夜饭喷香无比,就像父亲此时的心情。父亲吃得津津有味,因为全家人今年终于团聚齐整。  饭毕,大家围坐一圈,孙儿们高兴地领取了爷爷发放的红包。  大哥提议说,我们做儿女的,也该给父亲送点礼物,一年难得团聚嘛。其他几个都笑着应和。  大哥率先捧出一件貂皮大衣,呈给父亲说:“儿子不孝,远在国外,三年没回家,只希望这份礼物能够弥补我的愧疚!”那件貂皮大衣毛色光滑,熠熠闪亮。  父亲捧着大衣,笑说:“只要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兴趣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拓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深入地挖掘各种有趣
贫穷到极致的生活,太容易暴露人性中的恶。挣扎在最底层的人,为了蝇头小利可以头破血流,为了直接利益可以罔顾人命,置人于死地。  一  去年暑期,我们全家去大连旅游,在海边见到职业渔民,当地人管他们叫海碰子。他们抓螃蟹,如果抓到一只,肯定会把竹篓盖起来,抓到一群的话反而不用盖了。碰海人解释说,一只螃蟹会爬上来逃走,如果两只或者以上,不论哪只想爬上去,其他的都会伸出蟹爪把它扒拉下来。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教育理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9—011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生活化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俗话说得好,
【关键词】 体育教学;美育;渗透;优势;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67—01  将美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可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当然,这不仅要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同样也要贯穿到体育教学乃至一切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