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把《小时代》划入作者电影的阵营,理由是郭敬明的主业为写作,这不尽科学。郭敬明在青春文学领域有他自己的一套,但不能因为他以写作为主业,就判定他拍的电影是作者电影。对于《小时代》的归位,还是粉丝电影比较精准些。
真正的作者电影,渊源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无声电影,第一波高潮则是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1958年特吕弗执导的《淘气鬼》和夏布洛尔执导的《漂亮的塞尔日》,都是代表作品。正如“新浪潮”主将戈达尔所言:“拍电影,就是写作。”这批电影的拍摄状态与作家写作酷似,个人创作风格鲜明,因此被称为作者电影。此外,与“新浪潮”并起的“左岸派”,因为作家直接参与电影制作,也被称为作者电影,代表作有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和亨利·科尔皮的《长别离》。
试图将郭敬明放进作者电影箩筐的家伙,把问题想简单了。以“左岸派”的阿伦·雷乃为例,自幼酷爱文学和心理学,14岁就迷上了电影并尝试创作,随后进入巴黎一所电影学院深造,毕业后还做了多年副导演,是个电影专业人士。而他的“左岸派”好友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尝试导演前,不仅写小说盛名在外,还已有《广岛之恋》和《长别离》两个成功剧本的经验,一生出版了多部戏剧集。这批导演对文学和电影的态度,都不是一个青春文学作者可以望其项背的。
最近可算得上是作者电影的,只有王超的《幻想曲》,非常讲究文学结构和手法的运用。但这类电影就像刘震云针对中国作者电影说的一席老话:“看这些电影不耽误睡觉,一觉醒来,相互都没损失什么。”
有郭敬明高票房的《小时代》系列横在那里,晚一步动手的韩寒似乎有点尴尬,往作者电影方向走得深点,不计票房得失,不是不可,但票房落后太多难免收获诟病;若往市场走得太远,又可能失掉他韩帅的气质,收获媚俗的批评。韩寒小说的文学性比郭浓点,但深度也有限,恐怕这两位年轻偶像型的作家,都难当作者电影的头衔,而《后会无期》也同样难脱粉丝电影的范畴。
粉丝电影艺术价值不大,《小时代》和《爸爸去哪儿》都是影响时代的商业产品,无法用学院派的电影尺度来衡量。事实是,前两部《小时代》如潮水般的批评,无法影响郭小四前行的小碎步,累积7亿的票房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继续粉丝电影的捞金。眼下的青春文学,本来就少营养多投机,多一份影像后续产品,换取白花花的银子,这是文艺鉴赏和电影批评无法干预的现实。据说比照前两部,第三部的情节还稍微强点,看来郭小四也不是一个听不进批评的人,至少他在故事性上吸收了少许的批评。而沒有看前两部,直接看第三部的我,感觉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多的“高冷”POSS,甚至还糅进了少许的喜剧。
影片用了几位女闺蜜来构架主梁,但郭小四的醉翁之意显然不在美女,而是美女背后的那票男色。相比女主角还算线性的叙事,男主们更加碎片,一个个都像精美的画片,嵌在了奢华的橱窗里,与观众保持相对距离。郭敬明的镜头语言,本来就只是欣赏性的,而不是交流性的,所以无需他们释放太多表演,当好模特就行。帅哥们从造型到衣着到表情,都是郭敬明自己日常情趣的体现,也都是郭敬明自己的美丽倒影。从某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角度讲,《小时代3》就像是郭敬明的一个男色集中营,镜头里“关押”着一票供他镜头赏玩的中性美男。
对上不了道的人来讲,只能捏鼻子飘过,对上道的看官来说,这是一种俗人不能理解的幸福。
真正的作者电影,渊源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无声电影,第一波高潮则是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1958年特吕弗执导的《淘气鬼》和夏布洛尔执导的《漂亮的塞尔日》,都是代表作品。正如“新浪潮”主将戈达尔所言:“拍电影,就是写作。”这批电影的拍摄状态与作家写作酷似,个人创作风格鲜明,因此被称为作者电影。此外,与“新浪潮”并起的“左岸派”,因为作家直接参与电影制作,也被称为作者电影,代表作有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和亨利·科尔皮的《长别离》。
试图将郭敬明放进作者电影箩筐的家伙,把问题想简单了。以“左岸派”的阿伦·雷乃为例,自幼酷爱文学和心理学,14岁就迷上了电影并尝试创作,随后进入巴黎一所电影学院深造,毕业后还做了多年副导演,是个电影专业人士。而他的“左岸派”好友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尝试导演前,不仅写小说盛名在外,还已有《广岛之恋》和《长别离》两个成功剧本的经验,一生出版了多部戏剧集。这批导演对文学和电影的态度,都不是一个青春文学作者可以望其项背的。
最近可算得上是作者电影的,只有王超的《幻想曲》,非常讲究文学结构和手法的运用。但这类电影就像刘震云针对中国作者电影说的一席老话:“看这些电影不耽误睡觉,一觉醒来,相互都没损失什么。”
有郭敬明高票房的《小时代》系列横在那里,晚一步动手的韩寒似乎有点尴尬,往作者电影方向走得深点,不计票房得失,不是不可,但票房落后太多难免收获诟病;若往市场走得太远,又可能失掉他韩帅的气质,收获媚俗的批评。韩寒小说的文学性比郭浓点,但深度也有限,恐怕这两位年轻偶像型的作家,都难当作者电影的头衔,而《后会无期》也同样难脱粉丝电影的范畴。
粉丝电影艺术价值不大,《小时代》和《爸爸去哪儿》都是影响时代的商业产品,无法用学院派的电影尺度来衡量。事实是,前两部《小时代》如潮水般的批评,无法影响郭小四前行的小碎步,累积7亿的票房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继续粉丝电影的捞金。眼下的青春文学,本来就少营养多投机,多一份影像后续产品,换取白花花的银子,这是文艺鉴赏和电影批评无法干预的现实。据说比照前两部,第三部的情节还稍微强点,看来郭小四也不是一个听不进批评的人,至少他在故事性上吸收了少许的批评。而沒有看前两部,直接看第三部的我,感觉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多的“高冷”POSS,甚至还糅进了少许的喜剧。
影片用了几位女闺蜜来构架主梁,但郭小四的醉翁之意显然不在美女,而是美女背后的那票男色。相比女主角还算线性的叙事,男主们更加碎片,一个个都像精美的画片,嵌在了奢华的橱窗里,与观众保持相对距离。郭敬明的镜头语言,本来就只是欣赏性的,而不是交流性的,所以无需他们释放太多表演,当好模特就行。帅哥们从造型到衣着到表情,都是郭敬明自己日常情趣的体现,也都是郭敬明自己的美丽倒影。从某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角度讲,《小时代3》就像是郭敬明的一个男色集中营,镜头里“关押”着一票供他镜头赏玩的中性美男。
对上不了道的人来讲,只能捏鼻子飘过,对上道的看官来说,这是一种俗人不能理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