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大家十分熟悉的数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对14个地区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约50%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约30%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检测还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他们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都不如同期毕业的同学。另外,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小学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城市多于乡村,而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小学男教师。此外,广州、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师心理调查,结果一致显示,教师中具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现象已较为突出,教师心理状况堪忧。
于是,民进中央在政协会议的提案中呼吁:要尽快建立教师心理素质评测机制,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可由卫生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发放心理健康证,取得教师资格证并获得心理健康证的公民,才能受聘于教育部门。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的教师应强制暂离教育岗位,进行治疗。”
一时间,教师再次成为一种新的弱勢群体一心理弱势人群!(这之前是政治地位的弱势、经济地位的弱势)尽管不少教师认为,这项提案对早已不堪重负的老师来说,无疑又是雪上加霜。我们无法否认,教师的心理状况,确实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1 面对学生,做一个从容、真诚的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蜡炬成灰泪始于;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是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教师要“甘愿吃苦、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些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将教师放到了一个神圣的位置,扮演的是为人楷模的角色。当教师长期被放在一个神圣的位置去扮演某个角色时,势必造成心理的疲惫,出现心理问题也就难免了。所以,教师必须学会从那个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做一个从容、真诚的人。国外有许多教师,喜欢坐到学生中间去讲课,这其实就是教师从角色到人的形象的回归。
2 当然,教师的从容、真诚源于对自身人格的自信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较高人格修养的人,一定是传道与授业并重的人,他不仅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他必然会将一个真实的自我放在学生面前,以真诚面对学生。这份坦诚、这种勇气,正是源于教师对自身人格修养的自信。做人失去真诚,不仅会失去别人信任,而且也会失去自信,做老师更是如此。所以说,一个能够从容、真诚地面对学生的老师,一定是对自身人格有信心的人。一个从容、真诚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3 面对压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一直以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任务、目标及考核的项目繁多,各种名目的量化评比,各种形式的排名比较,使得教师们整日紧张兮兮,疲于奔命。加上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很多,知识面广,很多东西比老师知道的还多,掌握新知识速度快,这对老师的权威构成一种挑战,面对这些来自学校和学生的压力,教师必须学会自我调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通常,我们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归结于各种压力所造成,例如,为应付来自学校社会升学的压力,来自责任心和时间紧迫感的压力,来自用人制度改革,教师面临落聘、下岗的压力……然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由于所持的信念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会导致截然不同两种情绪反应。
由此可见,我们以往都错误地以为,学校的某些不合理的措施或者是学生某些不良行为导致了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即A引起C,而忽略了我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即B,也就是说,教师对事物的看法、想法最终决定了教师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可见,培养合理的信念,正确地看待、解释和评价一些现象,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是我们保持良好心理的关键所在。
那么,怎样才能持有合理的信念呢?应该是拥有平和的心态,宽容的态度,开阔的胸襟,理智的思考,快乐的心情是最好途径,才会有利于健康情绪的养成。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都成了乐趣;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作为教师,他们应该是快乐而崇高的,当人们看到教师都是有力而神气的时候,那么他(她)一定是一位心理健康的老师;当教师是“我愿意”而不是“我不得不”去写下真理,擦去功利的时候,那么他(她)一定是一个心里阳光的人;而一个能够用真心去感受崇高、感受美好、感受爱、感受知识力量,感受诲人快乐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心态平和,愉悦健康的教师!
于是,民进中央在政协会议的提案中呼吁:要尽快建立教师心理素质评测机制,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可由卫生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发放心理健康证,取得教师资格证并获得心理健康证的公民,才能受聘于教育部门。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的教师应强制暂离教育岗位,进行治疗。”
一时间,教师再次成为一种新的弱勢群体一心理弱势人群!(这之前是政治地位的弱势、经济地位的弱势)尽管不少教师认为,这项提案对早已不堪重负的老师来说,无疑又是雪上加霜。我们无法否认,教师的心理状况,确实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1 面对学生,做一个从容、真诚的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蜡炬成灰泪始于;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是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教师要“甘愿吃苦、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些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将教师放到了一个神圣的位置,扮演的是为人楷模的角色。当教师长期被放在一个神圣的位置去扮演某个角色时,势必造成心理的疲惫,出现心理问题也就难免了。所以,教师必须学会从那个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做一个从容、真诚的人。国外有许多教师,喜欢坐到学生中间去讲课,这其实就是教师从角色到人的形象的回归。
2 当然,教师的从容、真诚源于对自身人格的自信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较高人格修养的人,一定是传道与授业并重的人,他不仅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他必然会将一个真实的自我放在学生面前,以真诚面对学生。这份坦诚、这种勇气,正是源于教师对自身人格修养的自信。做人失去真诚,不仅会失去别人信任,而且也会失去自信,做老师更是如此。所以说,一个能够从容、真诚地面对学生的老师,一定是对自身人格有信心的人。一个从容、真诚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3 面对压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一直以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任务、目标及考核的项目繁多,各种名目的量化评比,各种形式的排名比较,使得教师们整日紧张兮兮,疲于奔命。加上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很多,知识面广,很多东西比老师知道的还多,掌握新知识速度快,这对老师的权威构成一种挑战,面对这些来自学校和学生的压力,教师必须学会自我调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通常,我们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归结于各种压力所造成,例如,为应付来自学校社会升学的压力,来自责任心和时间紧迫感的压力,来自用人制度改革,教师面临落聘、下岗的压力……然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由于所持的信念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会导致截然不同两种情绪反应。
由此可见,我们以往都错误地以为,学校的某些不合理的措施或者是学生某些不良行为导致了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即A引起C,而忽略了我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即B,也就是说,教师对事物的看法、想法最终决定了教师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可见,培养合理的信念,正确地看待、解释和评价一些现象,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是我们保持良好心理的关键所在。
那么,怎样才能持有合理的信念呢?应该是拥有平和的心态,宽容的态度,开阔的胸襟,理智的思考,快乐的心情是最好途径,才会有利于健康情绪的养成。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都成了乐趣;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作为教师,他们应该是快乐而崇高的,当人们看到教师都是有力而神气的时候,那么他(她)一定是一位心理健康的老师;当教师是“我愿意”而不是“我不得不”去写下真理,擦去功利的时候,那么他(她)一定是一个心里阳光的人;而一个能够用真心去感受崇高、感受美好、感受爱、感受知识力量,感受诲人快乐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心态平和,愉悦健康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