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垦体制改革回顾与辨析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国有农场改革的历程.20多年来,国有农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国有农场内部,实行了农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与职工身份转换改革、政企社企分开(主要是内部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精简管理机构、并队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改革,其成效是明显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1.关于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 印度的中国学研究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末。1937年,泰戈尔在游历了中国和日本之后,于圣提尼克坦建立了中国宫(Cheena Bhavana),并劝说谭云山加入,开辟印度的中国学研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感兴趣的领域主要是佛教、语言、艺术、文学和中印之间的历史联系。后来,在阿帕多拉伊(Appadorai)教授的倡导下,印度国际研究学院于1948年建立,其中设置了一个东亚分部。1958年,在德里大学的佛教研究系也开始开展对中国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韩国的中国学研究者们开始探讨关于“中国研究”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进入90年代,随着韩国国内区域研究热潮的到来,关于中国的研究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特别是关于中国政治社会的研究。
国史学理论包括国史理论和国史学理论。国史理论即国史学历史理论,是考察国史发展过程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史主线及其分期、国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评价等内容。国史学理论是反思国史学自身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史学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等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讲,中国是先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而后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先有实践而后才有初级阶段论。
1949年3月5~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行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历史性中央全会,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举行的一次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
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国关系重新调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日趋恶化,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为了抵御侵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战备措施:针对脆弱的战争支持系统,集中力量进行三线建设,建立起了国防战略大后方,战略物资储备初具规模;根据反侵略作战的需要,完善了国防工程体系的建设;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国防交通体系、全国通信网络和后勤保障体系;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对中国实行全面贸易禁运,企图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判断美国贸易禁运是否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减弱了参加朝鲜战争的能力可以考察中国1950~1959年的GNP或GDP。把1959年作为考察截止日期是因为那一年西欧和日本实质上已放弃了贸易禁运而急切地恢复了对华贸易。
1.研究条件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美国的中国学家几乎没有人到过中国,他们能够看到的只是极少数的中国官方报纸、公开出版物和通过秘密途径找到的政府文件,中美学者之间也没有学术交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家的任务是如何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报刊、图书和大量的文件进行筛选、分析研究,另外,他们还可以直接到中国开展实地调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与中国学者的合作研究也不断增加.2.研究队伍的变化:20世纪下半叶开始,以传教士身份出现的中国学家逐渐绝迹;女性中国学家在美国中国学研究中已经争取到一席之地;中国学家的汉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