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类抓手,着力构建语文深度阅读模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自古即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尤其在“得阅读者得语文”教育大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备受社会上下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换句话说,如何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着力构建现代深度阅读模式,是当前语文学科活动体系中一项孜孜以求的重大实践课题。笔者历经一段时期的教学探究与反思,初步取得了一些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现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主要从“问题法、图表法、互动法、体验法、迁移法”等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问题法”深度语文阅读模式的有效性构建
   古语云:“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这一流传甚远的信条式经典之言,意在强调“疑”对于“思、学”的重要性。其中这个“疑”,就是通常所说的“问题”现象。在学校教育中,“问题教学法”主要包括两大层面,一是来自教师的“教学提问”,一是来自学生的“质疑问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善“问”,学生才会“善思与善疑”。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结果。比如“教学提问”,是教师拥有的一种“常规武器”。科学而有艺术性的“巧妙提问”,既可充分发挥“激励与唤醒”“暗示与启迪”的正引领作用,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活力现象。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提出如下问题:本篇课文中前后共提到了几处地方?这些地方相互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前者简单明了,从题目中即可获得答案;后者则需要学生经过认真阅读与思考才能进行回答。所以说,这看似简简单单的“教学提问”,不仅有层次上的区别,而且能够在“不经意”间有效激发课堂的良好阅读期待,引领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进入阅读、思考和探究状态。
   二、“图表法”深度语文阅读模式的有效性构建
   众所周知,人的感知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其中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它一旦远离或者摆脱“实践”这种物质性基础,势必会因此最终陷入“镜花水月、虚无缥缈”的枯竭境地。初中学龄的语言理解能力与体悟能力相对薄弱,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向抽象思维”的重要发展阶段。“图表演示”法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阅读内涵,包括工具性知识和人文性情感,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他们“手、口、眼、脑”各类感官协调共进的意识和能力。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为例。这篇经典说明文的重点和难点现象,集中地体现在——“理清文路和说明顺序,把握园林整体特点”。教师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呈现除了从“拙政园”到“怡园”的真实景象,引导学生在“视文互动”中加强实际感知;接着,让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依据文本所说的语言描绘,相互合作用简笔画形式“画”出六种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然后在梳理好文路基础上,把课文中的各类说明方法列成“图表”形式。既实现“化繁为简”目标,又培养了自主阅读能力。图表法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三、“互动法”深度语文阅读模式的有效性构建
   就初中语文阅读来说,“互动法”内容是丰富深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以生活链接为主要形式的“内外互动”,以体现课程基本特点为目标的“德智互动”,以攫取双赢效益为根本的“读写互动”,等等。无论哪种互动形式,都有利于不断增强语文深度阅读活动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在《秋天的怀念》《散步》《背影》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课文所写的人物现象投放到社会现实背景下,并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在个体阅读、自我体悟基础上,通过“多人小组+集体范围”形式,积极开展“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系列化互动活动。由于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生活话题,又是他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际经历,所以学生不仅谈兴甚浓、谈得甚多,而且他们谈得朴实、谈得动情。上述几种“互动”现象,或可单用,或可套用。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互动法”与阅读活动相互渗透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增强阅读教学的深厚度,而且有利于攫取令人期待的“读写双赢”效益,同时能够增强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四、“体验法”深度语文阅读模式的有效性构建
   “学”固然重要,“做”更为必要。只有善于把“学”与“做”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宋代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说正是这种道理和现象,它与伟人倡导的“实践出真知”是异曲同工之义。以《沁园春·雪》阅读教学为例。首先,播放古筝演奏下的“北国雪景”配乐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视听盛宴”加强“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选择与词作中所描绘的四组对应雪景,让全班以多人学习小组形式,通过图文互动开展“研读赏析”;接着,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各自想象力,借助语言形式描绘“所看、所想、所悟”;最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集体范围内的交流、共享和共建活动。人常言“阅读是阅读者的阅读,”就是在强调“阅读主体”在阅读活动中的“亲身实践与自主体验”。换句话说,“体验法”具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实质性。除上述外,“体验阅读”法还可体现在——让学生反复听人机范读,或者老师带动学生品读,或者学生自由读悟,或者师生共同创造可体验阅读环境;让学生在多元阅读中进入体验境界。
   五、“迁移法”深度语文阅读模式的有效性构建
   什么是“迁移法”呢?它又叫“迁移想象法”,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閱读教学过程中,摆脱教材文本的固有限制,从某一局部地方“旁逸斜出”,组织学生开展“别有新样”阅读活动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迁移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就在于——畅通“活水”现象,增加阅读容量,活化学习思维,有效培养语文阅读的思维活动能力和个性发展能力。以鲁迅的《孔乙己》为例。小说结句说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以此为实际抓手,提出问题如下:大家把自己视为文中的“我”,并充分发挥各自想象,说一说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经过兴致勃勃地想象和讨论,最终形成“三种结论”:一是很可能“死了”。孔乙己因“偷”退残,只能以手代足,且好久没有出现。如果没死,他不会不来酒店露面的。二是很可能“活着”。孔乙己毕竟是个“文化人”,有“知耻而后勇”的文人特质,他腿好后很可能远走他乡,重新开始好自为之的另一种生活。三是“无所谓”论。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笑料”,不值得任何人去关注。这难道不是盛开的“迁移之花”吗?
   总之,“教无定法,确有章法。”以上所说的几种深度阅读法,不仅自成一体,而且相互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发展等情况需要,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不断完善深度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有利于在熟能生巧中把学生引向“康庄大道”。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学,江苏 南通 22660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识字学习。但是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以及方式比较枯燥和单调,没有把握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的识字学习参与性和主动性不足。因此,低段学生的识字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方法,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关注识字教学的过程,最终激发学生综合的语文学习素养以及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起点,从而延展到对词语、
【摘要】伴随中国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广播电视作为其核心构成部分,也随之获得了健康、稳定的发展。现阶段,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也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此对广播电视工作人员而言,加强维护方面的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的特征,然后探讨了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的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维护工作;有效手段  中图分类号:TN929
介绍了200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关于通风安全监控设备安装、调控与故障处理、使用与维护、监测数据与报表、便携仪、配气、技术资料的修订依据和执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区永善籍学者,原西南师大教授邓子琴的《中国风俗史》和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
期刊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在2016年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此次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放开发电、售电等竞争性;鼓励使用环保和清洁的能源来进行发电而之后能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