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基催化剂上CO加氢制C2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来源 :催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红外光谱法考察了Rh—Mn-Li—Ti/SiO2催化剂在CO加氢反应过程中表面吸附物种随压力、温度和H2/CO比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高压有利于提高催化剂表面吸附的CO浓度和活性,高温有利于CO解离;而高温、高压条件不但促进了CO吸附,而且提高并平衡了CO的解离和插入之间的相对活性,促进了C2含氧化合物的生成.H2/CO比的增大有利于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从而促进了CO插入,尤其是CO的解离和加氢活性,但是过高的H2/CO比将导致过高的CO解离和加氢活性,引起CO插入活性的削弱而最终导致C2含
其他文献
生物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功能重建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对生物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生物实验室功能重构
怀着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无比崇敬,我参加了2006年11月在西南大学举办的全国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新农村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我深受震撼与鼓舞。在90高龄却葆有青
高职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高职工科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必须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读者着想,以读者为中心。
近日,《催化学报》与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达成合作协议,自2006年起双方将携手共同出版《催化学报》英文电子版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我们将从每一期中文版《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要改变此种现状,需要高校自身从教育层面进
将V2O5担载在活性焦(AC)上制得V2O5/AC催化剂,通过吸附脱附实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与原位质谱结合,对200℃下NH3在V2O5/AC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C具有吸附
2006年11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在西部地区重点办好一些中等师范学校。然而,中师教材相对老化,特别是美术教材的多处错误,对新课标的冲击前所未有。
合成了新型二水杨醛衍生物,将其与(1R,2R)-环己二胺缩合制备出手性低聚环状salen配体,该配体再与Mn^3+配位制得手性低聚环状salen—Mn(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利用段基对咪唑型离子液体的阳离子进行功能化,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羧基数目及与不同阴离子搭配的N-段基功能化咪唑离子液体(TSILs),进而构筑PdCl2/TSILs催化剂体系以过氧化氢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