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上甘岭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 介
  韩耀玲,1933年7月出生,河北平山县人。1949年5月在浙江参军,分配在11军31师(1950年底隶属于12军)文工队当演员。参加了挺进大西南、解放重庆、成都战役、川西剿匪等。1951年随军赴朝鲜参战。参加了第5次战役、金城防御战、上甘岭战役等。1955年复员,先后在部队家属委员会和制药厂工作。现在徐州12军干休所安享晚年。
  人生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从一个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到如今步履蹒跚、皓首白发的老人。60年了,我的心中只有过—个人,只爱过一个人。他是一个苦孩子,自幼失去双亲,未满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身上落下了8处伤疤,其中一块弹片嵌入肺部,因无法取出,伴其一生。他,就是我的战友、同志、兄长、爱人——原12军副军长赵金来。回想60年前我们在战火纷飞的朝鲜前线相识、相恋,在上甘岭的炮火硝烟中缘定终身,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相濡以沫,这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情 萌
  1949年春天,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了苏浙皖大部分地区。当时我正在国民党爱国人士张自忠将军创办的自忠中学读初三(我父亲曾任张将军的上校军需主任)。这所学校是张自忠将军专门为所属部队子女建立的一所随军子弟学校,学生主要是一些军人子女和遗孤。学校原先在河南商丘,后移至江苏徐州,淮海战役打响后又迁至浙江金华的汤溪。
  1949年5月,浙江解放了。我和同学们一起扭着秧歌,兴高采烈地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欢喜……”欢迎解放军。不久,我和同班同学,张自忠将军的侄女张廉琇一起报名参军,被分配到二野11军31师文工队,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一个“娇小姐”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解放军女战士。
  参军不久,我就跟随部队一路南下,参加了追击国民党残匪的战斗。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一直打到重庆。重庆解放后,我们文工队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川西剿匪和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
  在随军千里跃进大西南的途中,为鼓舞士气,文工队员把竹板当成自己的武器,一路上边走边为战士们演出。当时,我主演的秧歌剧《兄妹开荒》特别受到战士们的喜爱,每次演完都会博得热烈的掌声,战士们把女文工团员誉为“百灵鸟”“红蝴蝶”。
  而那时,我还不知道台下有一双眼睛在默默地关注着我……
  情 牵
  1951年初,我正在重庆川东军区文工团学习舞蹈,突然接到赴朝参战的命令。我们31师原本隶属于11军,但在赴朝参战时根据军委命令配属给同属3兵团的12军。从此,我和12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于1951年初春进入朝鲜,一踏上朝鲜的土地就投入到第5次战役中。文工队经常冒着敌机的轰炸为部队演出。有一天晚上,在前沿阵地演出返回途中经过一条河流,遇到美军的大炮袭击,弹片像冰雹一样从天而降。大家拥堵在河中间,我怕弄湿了鞋子,想寻块石头过河,女兵班长黄丽英大声训斥说:“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找石头,不要命了!”我立即蹚水过河,刚到岸上,一发炮弹落入河中,3位战友倒在了冰冷的河水中,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1952年的春天,我们师正在谷山地区休整。一天,文工队领导突然通知我,师政治部主任李宝奇(后任总政组织部部长、南京军区副政委)要我去他“家”一趟。我一路走一路琢磨着,我一个小女兵,李主任找我会有什么事?难道我犯了错误?
  忐忑不安中我走到了李主任的防空洞前。在警卫员的引见下,我掀开门帘进屋,看见屋里坐着4个人,除了李主任外,还有副师长李长林(全国战斗英雄、原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和参谋长林有声(原江苏省军区司令员),以及一位不认识的年轻军官。他中等身材,四方脸,高鼻梁,浓眉大眼,给人一副硬汉军人形象。
  三位首长见我进来,热情地招呼我:“小韩,快坐,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91团副参谋长赵金来同志……”
  首长都是老红军、老八路,说话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他们直奔主题。
  “小韩,今天叫你来,是想介绍你和赵金来同志认识一下。”
  李主任是山西人,参军前上过师范学校,是位优秀的政工干部。
  “赵副参谋长和你是老乡,也是河北人。他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这些年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一直拼杀在战场上,无暇考虑个人问题……”
  听了李主任的话,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是害羞地低着头一个劲儿地摆弄着辫梢上的蝴蝶结。
  見我不吭声,曾三过草地的老红军李长林副师长用他那浓郁的四川腔对我说:“小韩,你不认识赵金来同志,可他早就认识你呢!”
  “他早就认识我?”我心里嘀咕着,抬起头看了看坐在屋角的赵副参谋长,只见他笔挺地端坐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小韩,老赵可是你的忠实观众!从大西南到谷山,你演的《兄妹开荒》,他可是百看不厌呢。”林参谋长是马来西亚华侨,1938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是年轻有为的师领导。
  听了三位首长的话,我心里七上八下的,心想:传说中“拉郎配”的事竟然落到自己身上了!这可咋办?我才19岁,不想这么早就考虑个人问题。但明确拒绝吧,又觉得不近人情,而且眼前的这个人给人的印象还不错,看起来忠厚稳重,长得也英俊。于是我婉转地回答道:“谢谢首长们的关心,我年纪尚小,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况且,我们文工队的女同志全都未婚,我怕传出去影响不好……”
  三位首长见我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觉得有戏,于是又轮番对我展开攻势,让我回去后再好好考虑考虑。
  从此,师领导们经常刻意制造一些机会,让我和赵金来见面接触。慢慢地我们相互有了感觉,两颗年轻的心靠拢了……说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那个年代的年轻姑娘们都钦慕英雄,喜欢军人。
  金来告诉我,早在1949年向大西南的行军途中,我演的《兄妹开荒》就吸引了他。   “你唱的实在是好!尤其是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和笑时两个酒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我认识你,你不认识我……”
  从此,13岁就征战沙场,在枪林弹雨中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从未品尝过爱情是啥滋味的他,第一次在心里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深深地将“韩耀玲”这个名字刻在了心上。这以后,只要有机会他就会观看文工队的演出,在台上寻找心仪已久的姑娘。所以,当师领导关心他的个人问题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就用军人的豪爽,直率地说:“我喜欢文工队的韩耀玲。”
  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现在想想这条红线牵得可真够长的,从大西南一直牵到了异国他乡的朝鲜。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我和金来也不会相识、相恋,更不会有长达半个世纪的美满良缘。因此对我来说,抗美援朝是我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使我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变得豁达坚强,而且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这真是:
  少女从军慕戎装,
  战地飞歌激情扬。
  兄妹开荒牵红线,
  一生相伴恩爱长。
  情 定
  1952年10月下旬,31师奉命从金城前线撤回谷山休整。打了一年多的阵地防御战,官兵们很辛苦,盼望着回到谷山好好休整一下,我也期待着能和久别的爱人重逢。然而部队尚未到达谷山,突然接到李德生副军长的命令,让91团火速赶到上甘岭,支援坚守在那里的15军45师135团。当时26岁的金来已担任91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李长生正在师里开会,接到命令后,金来立即带领4名参谋,一个侦察排,一个通信班,率先赶到上甘岭,把团指挥所设在了上甘岭的最前沿——597.9高地。
  91团是在上甘岭战役打得最惨烈的时候上去的!全团在阵地上坚守了20多天,使597.9高地岿然不动,牢牢地控制在我志愿军手里,从而为上甘岭战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铺平了道路。战后,91团受到中朝联司的通令嘉奖。
  自从金来上了五圣山,我的心就一直悬着,每天在牵挂和担心中度过,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想立即变成一只鸿雁,飞到那高高的上甘岭,飞到心爱的人身边……
  師首长好像了解我的心思一样,安排我们文工队到前线慰问演出,为日夜坚守在阵地上的官兵们送去精神食粮。由于从文工队驻地到上甘岭一路上要穿越敌人的3道封锁线,所以我们分成了几支小分队,每个队七八个人,只有4名女兵。记得和我一个队的有钟平均、谭宗荣、尚奇,平均年龄只有18岁。
  当我们冒着敌人的硝烟炮火到达五圣山时,只见整个山头被炸得焦黑一片,有许多炮弹还在燃烧,据说那是美军丢下的凝固汽油弹,阵地上的土都被烧焦了。
  我们深入到一个个坑道,为战士们演出,嗓子唱哑了,又渴又饿。但看到战士们那么欢迎我们,疲劳饥渴感顿时烟消云散。我们一首接一首地唱着,上甘岭上久久回荡着我们女兵的歌声。
  下午,我和金来相逢在阵地上,原先准备好的话一下子都忘了,我们只是紧紧地互相握住对方的手,说:“你还好吧?保重!”我轻轻地帮他弹去衣服上厚厚的灰尘,一切尽在不言中……
  演出结束后,当我们4位女兵穿着绿色的裙装(只有演出时才能穿),扎着蝴蝶结和陪同我们的朝鲜人民军联络部的同志一起返回时,碰上正在前沿阵地采访的解放军画报社的一名记者。他见到在一片黑灰色的阵地上,只有我们4名笑靥如花、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兵,顿时来了灵感,于是把镜头对准我们,按下了快门,为我们4名女兵拍下了一张珍贵的战地合影。
  情 誓
  1953年的春天来得格外的早,漫山遍野盛开着美丽的金达莱花。我们这些天性爱美的女兵们时常在演出回来的路上摘上几朵插在头顶上、辫梢上,就像一只只凌空飞舞的蝴蝶,我的心也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1953年6月17日,组织上批准我们结婚了!结婚证书是军政治部颁发的,上写:
  赵金来
  韩耀玲
  你俩的结婚报告,经我们研究同意你们结婚。并希今后互助互勉,努力进步。
  致以:
  敬礼!
  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政治部
  1953年6月17日(第3号)
  60多年了,我们搬了几十次家,但这张结婚证书我一直精心保存着。
  新房就设在山坡上一个简陋的防空洞里。没有锣鼓鞭炮,没有美酒佳肴,更没有婚纱钻戒,但幸福和温馨溢满小屋……
  在祖国慰问团送的“最可爱的人”的白茶缸里,我插了几朵火红的金达莱花,剪了一对大红喜字贴在土墙上。我拿出平时不准带,只供演出用的红绸子,精心地在头顶和辫梢上各打了两只蝴蝶结……
  这时,门被推开了,团长和政委带着同志们前来祝贺,我俩拿出祖国慰问团带来的糖果散给大家吃。大伙儿吃着喜糖吆喝着让我唱歌,唱什么好呢?想了想,我就唱了那曲金来最爱听的,催生我们爱情之花的《兄妹开荒》。
  太阳太阳当呀么当头照,
  送饭送饭走呀走一道。
  哥哥刨地多辛苦!
  怎么能饿着肚子来呀么劳动?
  ……
  一曲唱完,同志们拍手称好,簇拥着我俩走到室外,金来的战友举起了相机,为我们留下了一张浪漫的战地结婚照。
  〔本刊责任编辑 吴 俊〕
  〔原载上海人民出版社《兵妈妈》〕
其他文献
老刘在玻璃厂做工人,一个月工资不到3000块。他为人没太大毛病,就是有点仇富。见到有钱人住着豪宅开着豪车,他的心里就有点不平衡。  自从老刘所在的城市发起抵制日货大游行之后,他便借着“爱国”的幌子宣泄自己的仇富情绪。  老刘没胆量去砸车砸店,他若无其事地混在游行的队伍里,时不时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在别人崭新豁亮的日产车上划上两道痕。让别人损失几百块,他就好像是自己赚了几百块一样高兴。  这天老劉下班
2016年5月26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来自湖南宁乡县农村的何江作为研究生和博士生代表,成为三位演讲嘉宾之一,和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同台演讲,成为首个登上哈佛演讲台的中国学生。因为创造历史,何江红了。本刊记者连线他远在中国农村的妈妈,听她独家讲述了她的育子的秘籍。记者发现,在有着6000多万留守儿童的中国,她是一道最为独特的“风景”。  “我们出去了,孩子就荒废了。孩子要是荒废了,就算再富
春节来临,大街上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当鞭炮声响起,家家户户的人们享受着节日的温馨时,农垦总局医院的一群白衣天使们却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岗位,忙碌在病房,精心照料病人。  叶晓宜,农垦总局医院普通外科的护士长,从事护士工作十余年。当问起她春节能不能和家人团圆时,她说,早已经习惯了。自打从卫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她的脑海中就没有“过节”这个词。特别是当上护士长之后,每逢节日,她都是主动请缨值班。  28岁的
冬生是独子,爸妈生他的时候已三十多岁。冬生从小到大,爸妈把他当宝贝一样宠着,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他受委屈。冬生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路顺顺当当,没有辜负爸妈的期望。大学毕业后,冬生如愿在城里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又在城里谈了一个理想的女朋友。  春节时,冬生就带上城里的女朋友静子回农村老家过年。  回家的前两天,女朋友很兴奋。静子自小就生活在城里,她还没到过农村。静子是第一次见未来的
青山乡新来了一位年轻的秘书小宋。这一天,他跟着牛乡长到村里慰问贫困户柳大河。这个柳大河,干活拈轻怕重,跟着村里人出去打工,却因为干活不踏实,最后被老板趕回来了。如今柳大河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窝在家里无所事事,成为村里重点扶贫对象。  牛乡长掏出五百元钱,递给柳大河,柳大河说着感谢的话,然后两人握手。小宋赶紧拍了几张照片。  回来后,小宋选了一张照片,写了一篇青山乡牛乡长慰问贫困户的通讯,发到
田家庄有一个风俗,出嫁的姑娘在新郎到来之前,必须先穿上嫁衣,独自绕着村庄走一圈,表示自己即将嫁人告别家乡,最后坐上花车离开。  红儿是田老汉的二女儿,生得极美,今年二十五岁,终于要出嫁了。在田家庄,女孩超过二十二岁还没嫁人,就被称作“老姑娘”了。但田家庄的人从来不管红儿叫“老姑娘”,他们只是替她着急了三年。  人逢喜事精神爽,田老汉逢人就说:“我家二丫头终于找到婆家了!”  别人也会真心实意地接话
多年前的一个黄昏,贵贵独自坐在门前的青石凳上抽着烟。他居高临下地眺望着环绕的群峰、崎岖的山路和散布在零星碎田之中的破败村落,突然萌生去饶城买房的念头。  说突然萌生也不尽然。两天前,贵贵应小平之邀,前往饶城做客,看着小平坐落在高楼大厦里且装饰一新的房子时,这念头便如韭菜般渐渐不能割舍。如果那会儿还只能说是念头的话,那这会儿便是下定决心了。  当然,去饶城买房,决心好下,实现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至
画笔和纸张的接触会呈现出长短不一的点和线,随着手腕和手指的转动,线条或折叠或翻转,或褶皱或蜿蜒,飞溅而起的碳屑,折射出力量的大小轻重。  拿着画笔的人端坐在画板前,嘴角微微向上翘起,眼神在对面的叙述者和画板之间移动。  “眼睛还要小一点儿。”“鼻梁不是很直。”“下嘴唇还要厚一些。”……  叙述者在画像者的引导下,由刚开始的抵触、惊恐、迷茫渐渐地变成了合作、回忆、倾诉,尽可能细致地还原记忆中的影像。
一  城乡结合部有个十字路口,道路两旁没什么风景,路口的四个转角却都被占据了。最显眼的是一栋几十年的老居民楼,是以前某科研单位的职工宿舍,单位早搬迁了,但楼里还是住满了人。路口的一侧有一家汽修店和一个废弃的露天公园,在它们的斜对面则是一家老餐馆。  说来这几家还有些渊源。汽修店老板强叔和餐馆老板孙大爷过去是单位职工,两人都住在老楼里,单位搬离后就在旁边做起了生意。他俩能开店还归功于另一个老伙伴的帮
马中喜欢民间艺术,尤其是手上的绝活,只要碰上,能拍照拍照,能收藏收藏。这天,他无意中听说王峪村有个王莲花,从八岁开始剪纸,到现在六十多岁还在剪。马中想,剪了五十多年,肯定有绝活。于是,恨不得立刻见到她。  王峪村在深山里,马中好不容易才找到,在村口一打听,心里不由得凉了半截。  王莲花因为脾气倔,结婚不到半年就离婚了,再也没有嫁出去,孤苦伶仃,一个人生活。让人不解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她的倔脾气也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