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光飞逝,经历新课程改革的风风雨雨,心中既有酸甜苦辣也有无限感慨,从当年的紧张和胆怯到今天喜爱和陶醉我的音乐课堂,离不开专家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同行的耐心帮助,可以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通过分析总结本人多年教学经验,特撰写本文为奋斗在一线教学课堂的教师分享本人总结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 备课;理论;细节;共享;
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由于激动而忘记带教具,由于紧张而忘记教学过程,这是我初次教课时的场景,那种尴尬到目前依然历历在目,那种心悸的感觉让我多年都刻骨铭心,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及时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帮助自己改正。我开始特别重视课前的准备,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丰富,我的讲台发生了变化,由最早的疲于应付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我逐渐的爱上了我的讲台,也渐渐的离不开我的平凡而普通的音乐教学生活。我想这和我的“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想法是分不开的,也感谢我这么多年对教学准备的付出。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并记录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帮助自己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重蹈覆辙。
一、重视课时教案设计的内容,要充分认识到教案内容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无论是新还是老教师,一定要学会重视课时教案设计,俗称“备课”,这是音乐教师授课前必须进行的文案工作,也被称之为音乐课课时计划。教师在认真理解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在完成音乐学期教学计划设计和音乐单元教学计划设计后,就进入音乐课时计划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以一课时为单位完成具体的教学方案,通常包括教学选择内容、课题、课型、班级、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教学重点难的原因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教学媒体的准备、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课后小结等多项内容。当然,中小学音乐课教案设计没有较为统一的格式和形式,可以是详案也可以是简案,可以是表格式也可以是文稿式,但是以上内容是不可缺少的。笔者认为,教师是研究者,要想快速站稳讲台,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那就是除了要大量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也可参照各种各样成功的教学案例,可以减少很多弯路。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参照,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最好在案头设计中凡引用成功教学案例都做以标注,并在课后反思中进行有效的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将优秀成果化为己用的目的。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每一个步骤,最好能写明这样设计的理由和原因,要善于总结和反思。
学情分析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往往记住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是独具个性的个体,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想我们所从事的音乐教育事业最终目的也许就是最后那句“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吧!自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一线的音乐教师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一些类似这样的困惑,那就是,在音乐课上忽略或者不重视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或者加大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渗透。但是后续麻烦的事情也接踵而来,学生越来越喜欢课本以外的东西,歌唱的音准也出现了问题,当然欣赏的层次也变得非常低。而另外一种课堂呢,学生开始不喜欢音乐课,觉得枯燥而乏味,有些学生甚至公然对抗音乐课或者音乐老师,一线的教师变得无从下手,甚至有些人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些教育大家也不顾颜面大打出手,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王南钟之争”,北大教育论的课程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王车山先生(凯洛夫主义代表人物)在03年北大学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发表了《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紧接着华东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钟启泉先生(构建主义代表人物)连续发表了《发霉的奶酪》和《填不饱肚子的维C》引发了学术界的思考。但是我始终认为,不管怎么改,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事的是生命的艺术,我们要时刻铭记着一点,从备课做起,做好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们要把学生喜欢不喜欢、是否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否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良好的教学设计的评判标准,而且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而且这里的审美能力我认为包括在学习中使学生遇到知识、技能和相关文化的挑战,帮助他们完成挑战,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有先树立了这种观念,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认真分析学情,创造出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学生快乐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自由和快乐中学习,达到音乐教育所独具的魅力所在。
二、注重理论的学习,要学会品读教材配发的《教师用书》中专家的建议和提示
我一直很喜欢“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这句话,执着于音乐教育事业的人们为我们留言下了大量的宝贵的财富。大量的符合我们阅读的音乐教育理论,大量的实践的优秀案例,加之现在网络、电化事业的发达,上网去看一些优秀的音乐教育评论,去看一些一线专家有价值的讲座,就算是优质课例可通过花较少的钱就购买。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基本每三年就举办一次全国的现场课大赛,而这种观摩和学习就是最好的机会,即使我们不能亲临现场,花费百元左右购买优质课件光碟也是划算的学习机会。足不出户就可以通晓天下音乐教育动态,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换取一些可靠的资本,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少抽一包烟,少买一盒化妆品,在节省一次逛街时间就可以让自己每天快快乐乐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一般音乐教师在拿到教科书的同时也会拿到另外一本《教师用书》以及配套的音响资料或者多媒体课件,《教师用书》是用文字版表述的教学参考书,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及有关参考书目等等,在教学建议中,蕴涵着一些新的教学观念,也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方法。如课时分配的建议、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包含着许多老师宝贵的实践经验。对广大音乐老师来说,这些内容应该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可以少走好多弯路。我们最好能认真地加以研究,创造性地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当然,因为我们音乐教师要非常具体地正对不同的班级、鲜活的个体,因此,要想上好课必须认真品读这些教学建议,化为己用,认真面对学校的实际、老师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所创新的开展教学,千万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我们要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提高我们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呈现的每一个小细节,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
教材是全部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国家对教材的编写、审定和选用严格管理和控制,各个出版社也是集中优势力量,奋力攻关,力求编写出的教材能受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自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前后有11家出版社被教育部批准出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在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展现出新的面貌最突出的是留有许多容许探究的的空间,预设了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活动条件。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以人文主题为统领,整合不同的教学领域,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在教学材料的选取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兴趣和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心理,强调所选歌曲、乐曲呈现方式的美感,将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合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单元教学中,教材的呈现方式很有特色,图文并茂,将音乐知识渗透其中;形象生动的图谱,让音乐技能的学习和音乐要素的理解变得非常简单,在具体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便于学生理解的图形谱,恰到好处的知识介绍,尤其是课后的实践与创造,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而且对于教师备课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对于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和拓展环节的设计有一定的帮助。除了单元教学之外,还有许多丰富的小栏目,如以“音乐是我的好朋友”为题,鼓励学生自我测评;以“音乐小网站”的形式应到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我扪心爱的歌”、“我们喜欢的器乐曲”、“音乐瞬间”等小栏目也为学生提供了音乐学习自由活动的空间。因此我们音乐教师要学会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吃透教科书,创造性的开展教学。
四、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听赏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
每位教师都想在学生中有一个良好的威信,都渴望被尊重和被喜欢。在郭声健老师的《音乐教育书简》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学识修养、教学水平与效果,以及与学生的亲密关系等因素慢慢建立起来的,音乐教师带的课比较多,跨年级的现象非常普遍,周课时一般都在15节左右,可能还要负责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等社团的排练和演出等等工作,可谓忙忙碌碌,我就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每周只有一节课,加上节日放假、学校重大活动、各种考试等等,一般每学期能在课堂上个学生上上15节课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毕业年级尤其是初三年级就把音乐课砍掉了,为此首先记住的是音乐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课上最调皮捣蛋的学生,而那些平时不怎么表现的学生可能毕业了都叫不上名字,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尤为严重,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外界的感受比较敏感,不愿意他人过多的干涉或者管教自己,尤其是女孩子,害羞表现越来越严重,害怕出错,不愿意单独起来回答问题,为此音乐老师叫不上孩子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的目的就必须要教师付出很多的辛苦,有些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我们要承认音乐教师接受良好大学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水平,不过这也是大多数音乐教师忽略的一点,做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学会首先吃透教材和教学内容,对于唱歌内容要做到教师首先能深情并茂的演唱,不仅要独唱,还要学会自弹自唱,有些老师对于自弹自唱中的即兴伴奏感到恐惧,其实这点也不难,每一个教师用书中基本都把教材中的歌曲做了编配,对于音乐教师,只要愿意,花个几分钟在备课中练习一下,完全可以掌握,但是最好是多花点时间琢磨一下降调或者升调的演唱,只有这样反复的备歌曲,才能使我们更快的身临其境,帮助我们找出歌唱教学中的重难点即突破的方法。对教材提供的范唱和伴奏的音响资料也一定要提前拿出来听一遍,听听是否符合授课需要,尤其是要看看学生能否唱得上去。对于欣赏内容,更要反复聆听,一是为了检查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的需要,二是要找出最具影响力和最为感人的乐句以及主题乐句,记住这些乐句,通过填词、哼唱等教学方法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教学目的。
重视课时教案设计的内容,要充分认识到被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注重理论的学习,要学会品读教材配发的《教师用书》中专家的建议和提示;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呈现的每一个小细节,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听赏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以上是我多年从事一线教学以来对我和我的音乐课堂有所帮助的几点做法,当然可能很多音乐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准备当老师的,但是时间久了,那种迷茫和困惑一定会慢慢的被音乐教师所特有的职业幸福感和满足感所取代,而留存更多的应该是强烈的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我们要学做一个享受音乐教学生活的好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去创造无愧于心的不平凡的业绩,去完成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的教育目标。
五、结语
一名合格教师的成长过程是艰辛的,是需要付出汗水的。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减少摸索道路上的艰辛,本人拿出自己在从教过程中总结的些许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以期在未来从教生涯中共同进步,为祖国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理,崔学荣.《音乐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4]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郭声健.《音乐教育书简》.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朱世明,1977年6月27日出生、籍贯:新疆、男、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现为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一中学教师。
关键词: 备课;理论;细节;共享;
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由于激动而忘记带教具,由于紧张而忘记教学过程,这是我初次教课时的场景,那种尴尬到目前依然历历在目,那种心悸的感觉让我多年都刻骨铭心,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及时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帮助自己改正。我开始特别重视课前的准备,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丰富,我的讲台发生了变化,由最早的疲于应付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我逐渐的爱上了我的讲台,也渐渐的离不开我的平凡而普通的音乐教学生活。我想这和我的“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想法是分不开的,也感谢我这么多年对教学准备的付出。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并记录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帮助自己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重蹈覆辙。
一、重视课时教案设计的内容,要充分认识到教案内容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无论是新还是老教师,一定要学会重视课时教案设计,俗称“备课”,这是音乐教师授课前必须进行的文案工作,也被称之为音乐课课时计划。教师在认真理解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在完成音乐学期教学计划设计和音乐单元教学计划设计后,就进入音乐课时计划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以一课时为单位完成具体的教学方案,通常包括教学选择内容、课题、课型、班级、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教学重点难的原因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教学媒体的准备、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课后小结等多项内容。当然,中小学音乐课教案设计没有较为统一的格式和形式,可以是详案也可以是简案,可以是表格式也可以是文稿式,但是以上内容是不可缺少的。笔者认为,教师是研究者,要想快速站稳讲台,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那就是除了要大量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也可参照各种各样成功的教学案例,可以减少很多弯路。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参照,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最好在案头设计中凡引用成功教学案例都做以标注,并在课后反思中进行有效的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将优秀成果化为己用的目的。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每一个步骤,最好能写明这样设计的理由和原因,要善于总结和反思。
学情分析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往往记住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是独具个性的个体,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想我们所从事的音乐教育事业最终目的也许就是最后那句“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吧!自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一线的音乐教师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一些类似这样的困惑,那就是,在音乐课上忽略或者不重视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或者加大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渗透。但是后续麻烦的事情也接踵而来,学生越来越喜欢课本以外的东西,歌唱的音准也出现了问题,当然欣赏的层次也变得非常低。而另外一种课堂呢,学生开始不喜欢音乐课,觉得枯燥而乏味,有些学生甚至公然对抗音乐课或者音乐老师,一线的教师变得无从下手,甚至有些人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些教育大家也不顾颜面大打出手,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王南钟之争”,北大教育论的课程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王车山先生(凯洛夫主义代表人物)在03年北大学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发表了《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紧接着华东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钟启泉先生(构建主义代表人物)连续发表了《发霉的奶酪》和《填不饱肚子的维C》引发了学术界的思考。但是我始终认为,不管怎么改,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事的是生命的艺术,我们要时刻铭记着一点,从备课做起,做好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们要把学生喜欢不喜欢、是否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否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良好的教学设计的评判标准,而且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而且这里的审美能力我认为包括在学习中使学生遇到知识、技能和相关文化的挑战,帮助他们完成挑战,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有先树立了这种观念,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认真分析学情,创造出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学生快乐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自由和快乐中学习,达到音乐教育所独具的魅力所在。
二、注重理论的学习,要学会品读教材配发的《教师用书》中专家的建议和提示
我一直很喜欢“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这句话,执着于音乐教育事业的人们为我们留言下了大量的宝贵的财富。大量的符合我们阅读的音乐教育理论,大量的实践的优秀案例,加之现在网络、电化事业的发达,上网去看一些优秀的音乐教育评论,去看一些一线专家有价值的讲座,就算是优质课例可通过花较少的钱就购买。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基本每三年就举办一次全国的现场课大赛,而这种观摩和学习就是最好的机会,即使我们不能亲临现场,花费百元左右购买优质课件光碟也是划算的学习机会。足不出户就可以通晓天下音乐教育动态,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换取一些可靠的资本,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少抽一包烟,少买一盒化妆品,在节省一次逛街时间就可以让自己每天快快乐乐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一般音乐教师在拿到教科书的同时也会拿到另外一本《教师用书》以及配套的音响资料或者多媒体课件,《教师用书》是用文字版表述的教学参考书,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及有关参考书目等等,在教学建议中,蕴涵着一些新的教学观念,也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方法。如课时分配的建议、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包含着许多老师宝贵的实践经验。对广大音乐老师来说,这些内容应该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可以少走好多弯路。我们最好能认真地加以研究,创造性地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当然,因为我们音乐教师要非常具体地正对不同的班级、鲜活的个体,因此,要想上好课必须认真品读这些教学建议,化为己用,认真面对学校的实际、老师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所创新的开展教学,千万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我们要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提高我们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呈现的每一个小细节,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
教材是全部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国家对教材的编写、审定和选用严格管理和控制,各个出版社也是集中优势力量,奋力攻关,力求编写出的教材能受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自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前后有11家出版社被教育部批准出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在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展现出新的面貌最突出的是留有许多容许探究的的空间,预设了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活动条件。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以人文主题为统领,整合不同的教学领域,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在教学材料的选取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兴趣和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心理,强调所选歌曲、乐曲呈现方式的美感,将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合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单元教学中,教材的呈现方式很有特色,图文并茂,将音乐知识渗透其中;形象生动的图谱,让音乐技能的学习和音乐要素的理解变得非常简单,在具体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便于学生理解的图形谱,恰到好处的知识介绍,尤其是课后的实践与创造,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而且对于教师备课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对于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和拓展环节的设计有一定的帮助。除了单元教学之外,还有许多丰富的小栏目,如以“音乐是我的好朋友”为题,鼓励学生自我测评;以“音乐小网站”的形式应到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我扪心爱的歌”、“我们喜欢的器乐曲”、“音乐瞬间”等小栏目也为学生提供了音乐学习自由活动的空间。因此我们音乐教师要学会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吃透教科书,创造性的开展教学。
四、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听赏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
每位教师都想在学生中有一个良好的威信,都渴望被尊重和被喜欢。在郭声健老师的《音乐教育书简》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学识修养、教学水平与效果,以及与学生的亲密关系等因素慢慢建立起来的,音乐教师带的课比较多,跨年级的现象非常普遍,周课时一般都在15节左右,可能还要负责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等社团的排练和演出等等工作,可谓忙忙碌碌,我就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每周只有一节课,加上节日放假、学校重大活动、各种考试等等,一般每学期能在课堂上个学生上上15节课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毕业年级尤其是初三年级就把音乐课砍掉了,为此首先记住的是音乐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课上最调皮捣蛋的学生,而那些平时不怎么表现的学生可能毕业了都叫不上名字,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尤为严重,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外界的感受比较敏感,不愿意他人过多的干涉或者管教自己,尤其是女孩子,害羞表现越来越严重,害怕出错,不愿意单独起来回答问题,为此音乐老师叫不上孩子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的目的就必须要教师付出很多的辛苦,有些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我们要承认音乐教师接受良好大学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水平,不过这也是大多数音乐教师忽略的一点,做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学会首先吃透教材和教学内容,对于唱歌内容要做到教师首先能深情并茂的演唱,不仅要独唱,还要学会自弹自唱,有些老师对于自弹自唱中的即兴伴奏感到恐惧,其实这点也不难,每一个教师用书中基本都把教材中的歌曲做了编配,对于音乐教师,只要愿意,花个几分钟在备课中练习一下,完全可以掌握,但是最好是多花点时间琢磨一下降调或者升调的演唱,只有这样反复的备歌曲,才能使我们更快的身临其境,帮助我们找出歌唱教学中的重难点即突破的方法。对教材提供的范唱和伴奏的音响资料也一定要提前拿出来听一遍,听听是否符合授课需要,尤其是要看看学生能否唱得上去。对于欣赏内容,更要反复聆听,一是为了检查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的需要,二是要找出最具影响力和最为感人的乐句以及主题乐句,记住这些乐句,通过填词、哼唱等教学方法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教学目的。
重视课时教案设计的内容,要充分认识到被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注重理论的学习,要学会品读教材配发的《教师用书》中专家的建议和提示;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呈现的每一个小细节,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听赏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以上是我多年从事一线教学以来对我和我的音乐课堂有所帮助的几点做法,当然可能很多音乐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准备当老师的,但是时间久了,那种迷茫和困惑一定会慢慢的被音乐教师所特有的职业幸福感和满足感所取代,而留存更多的应该是强烈的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我们要学做一个享受音乐教学生活的好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去创造无愧于心的不平凡的业绩,去完成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的教育目标。
五、结语
一名合格教师的成长过程是艰辛的,是需要付出汗水的。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减少摸索道路上的艰辛,本人拿出自己在从教过程中总结的些许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以期在未来从教生涯中共同进步,为祖国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理,崔学荣.《音乐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4]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郭声健.《音乐教育书简》.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朱世明,1977年6月27日出生、籍贯:新疆、男、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现为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