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太奇葩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x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在“两会”上发言,说现在的本科生,由于大学盲目扩招,整体素质下滑严重,不被用人单位信任,用人单位只好用研究生,可是实际感受是研究生跟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也没什么区别。崔院士的话虽然刺激了在场的两位大学校长,但只要对中国教育现状不抱偏见,都知道他说的是实情。
  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和1952年的院系调整、近二十年来量化考核大学教师,堪称中国高等教育断筋见骨的三次巨创。院系调整一举隳灭了很多高校自清末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量化考核彻底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而把本该享有尊严的大学教师降格为挖空心思发论文、填表格、申项目的学术民工。大学扩招更是文凭的通货膨胀,它让很多根本没有资格接受大学教育的高中毕业生,也进入了大学。要知道,大多数人智商水平都没有太大差异,是否能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根本在于是否肯花心思在学习上。最可怕的是这些高中时就不专心为学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把放任自流的坏习惯也一并带了进去,大学学风愈来愈差,任凭你再优秀的教师,再能舌灿莲花,学生要么在宿舍打游戏追韩剧,逃课迟到,要么在课堂上神游万里,思接千载。考试挂科,就毫无廉耻地跟老师要分。很多老师也不知检点,滥做好人,却不知学生得到他们想要的成绩后,却再不会给予这样的老师一丁点尊重。
  我有一门课,是给理工科大一学生开设的人文基础必修课,给了61%的不及格,其中几十个学生零分。难道我与学生上辈子有仇,偏要与他作对?实际上我在改卷时的痛心疾首,大概只有同行能明白。以前我听从过同事的建议,只要主观题写满卷面,“不是过分看不起你”,都给过了。但我实在无法面对自己的良心,因此决定再不姑息。手握道德大棒的社会贤达会说:世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胡说八道!果真如此,全世界教师的楷模孔老夫子干嘛要骂宰我朽木不可雕也?况且我的课很多学校外面的人士风雨无阻追着来听,分别就在学与不学耳。
  我的同事遇到的学生更加奇葩。她上一堂课点名,第二节课就有学生找她:老师你点名我没到,因为我走错教室了,就在那个老师的课堂上听了一堂课。同事问:这门课都半学期了,你连任课老师都不认识?学生从容作答:我就第一堂课来了,你长什么样我忘了。这样的对话,大概可以上糗百了。学生丝毫没有尊师重教之心,因为大学扩招导致文凭不值钱,学生当然觉得自己是消费者,是上帝,老师就是给我提供服务的。很多大学校长还专门助长这样的心态,无原则地谄媚学生,学生俨然以主人公自居,却不知这样是自己祸害自己。
  这不是一所学校的情况,全国高校,鲜能独善。那些老牌的名牌大学,扩招得不厉害,尚有些学习氛围,自郐而下的高校,就更一蟹不如一蟹了。这样的本科教育,不要说与民国时没法比,就是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也差之悬远。而堕落的根源,即在本科扩招。
  本科扩招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全民素质,而是为了促进消费,缓解就业压力。但学生家长面对产业化的教育现实,只好拼命存钱,消费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减了。2003年,扩招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只好又开始扩招研究生,曾经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值钱了,研究生呢?本来像北大这样的学校,研究生就是本科生眼中的“三害”之一,扩招后研究生的素质比从前还要差得多。
  一方面,本科扩招后,高校为研究生阶段输送了更多的不合格的毕业生;另一方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改革更導致录取的逆向淘汰。教育部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按一级学科出题,有的学科,甚至要求出全国统一的专业卷。这种考试方法,选不出研究生教育所需要的专而精的好苗子,只会让应试教育延续到考研当中。近年来我连年参加研究生入学面试,对这些过了考研线的学生专业基础的匮乏莫名惊诧。比如问一位考生,何谓《四库全书》,茫然如在云雾中;又问,何谓三百千千,竟然一无所知。毕业论文答辩我也参加过多次,有学生根本就不该让他毕业,但这么多年来,除非因为抄袭或学生的导师太神憎鬼厌,不让通过论文的,我还一例没见过。是的,我也得照顾其他导师的面子,很怯懦地没敢做放炮的。
  由于这些招进来的研究生素质太差,又不得不给他们开设很多的课程。研究生的课程,本该是老师学生一道讨论,现在也不得不变成老师一言堂。内行都知道,光是听课,没有自修研讨,是学不到真学问的。
  中文系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多是要做中学老师的,问题是这样的素质,出去做了老师,大概只会把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带到沟里去。
  相比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研究生素质比本科生堕落得更远,就是因为除了扩招因素,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厥功甚伟。80年代研究生招录,导师权力很大,主要看专业,英语分不够,常可破格。甚至有学历只是初中,而能考入学术大师门下的。现在的制度看似完善,其实却是最坏的。学生在入学后才能选择导师,此前双方毫无沟通,学生不是为了仰慕导师的学术成就,而只想增长求职的履历,导师也同样没有权力选择理想的学生。师不师,徒不徒。
  这种改革,基于人性本恶的假设,认定高校老师只要有自主权,就会产生招生腐败。不知全世界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研究生需要考,并且需要像高考一样考?据我所知,无论欧美还是我国港台地区,学术型研究生都只需要申请而不必通过统一的考试。最了解学生是否该从事学术的是导师,以为机械的统一的试卷比导师更有判别人才的能力,岂非十分荒谬?这种无远弗届的行政之手,绝非中国教育之福。
  扩招造成的中国教育之疡,恐怕很多年也难以消解,但研究生招考制度变统考制为申请制,却是一个可行的而且立竿见影的方案。有人说申请制会造成腐败,殊不知权力并不必然通向腐败,不受约束的垄断式的权力才必然通向腐败。变统考制为申请制,只要严格毕业论文的核评,规定通过率不得超过一定数额,答辩委员自然不会放水,这才能真正起到衡文抡才的作用。况且,一旦变统考制为申请制,那些学术声誉良好、学问精深的学者,自然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相反,以学位为人情的学者,他们的学术声誉也会彻底完蛋,用人单位可一点也不傻。
其他文献
慢动作  小花去找牙医(yá yī)拔(bá)牙,她问:“拔一颗牙要多少钱(qián)?”  “30块钱。”  “你可真会赚(zhuàn)钱,3秒(miǎo)钟(zhōnɡ)就能赚30块钱。”  “如果你愿意(yuàn yì),我可以用慢动作来拔,那要半个小时。”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耀华里小学董丽洋(会员5669)/荐    吃素的狼  小狼从出生起就吃素。为此,狼爸狼妈很伤(shānɡ)
不bù久jiǔ,尤yóu娜nà娜nà娜nà就jiù发fā现xiàn了le很hěn大dà的de脚jiǎo印yìn,跟ɡēn着zhe走zǒu了le一yí段duàn,可kě是shì,哪nǎr儿都dōu找zhǎo不bú到dào大dà象xiànɡ。在zài穿chuān过ɡuò一yí片piàn枝zhī叶yè茂mào密mì的de树shù丛cónɡ时shí,她tā碰pènɡ到dào了le狒fèi狒fèi。  
令人恐惧的法国的“政治正确主义”和“一句话主义”正在出现裂痕。    法国著名记者艾利克·齐姆尔是电视兼文字记者。他在每周六晚电视二台与另一位记者共同主持一个“讽刺”性节目《我们还没睡》,以“尖刻的语言”、“敏捷的答辩”来评论书籍、电影或戏剧。与此同时,他也在其他电视台主持时政节目评论,在报刊上撰写专栏。他的节目因其个性鲜明、辛辣而广受欢迎。然而不久前他却被召至雇主《费加罗报》总部进行“解雇前的谈
三个难友    一yí个ɡe老lǎo太tài婆pó从cónɡ地dì里li摘zhāi了le碗wǎn豆dòu,打dǎ算suɑn煮zhǔ豆dòu羹ɡēnɡ。她tā在zài灶zào里li生shēnɡ火huǒ,为wèi了le让rànɡ火huǒ烧shāo得de旺wànɡ一yì点diǎnr儿,将jiānɡ一yì把bǎ稻dào草cǎo填tián进jìn灶zào膛tánɡ。在zài往wǎnɡ罐ɡuàn里li倒dào
小涂的宠物是狗,一条大狗。他每天被这只狗牵出去遛(liù)。    美美的宠物是只猫,它和美美一样文静,除了看见老鼠的时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市,威斯康星大学就坐落在这里,校园毗邻着波光粼粼的曼多塔湖,和所有国际一流大学一样,有着宜人的景色。“麦迪逊(Madison)”,很普通的一个名字,在周策纵先生的笔下成了“陌地生”,他的寓所位于市内一条“民遁路”上,推测应是“Minton”之类,寓所的名字叫“弃园”。陌地生,民遁路,弃园。主人的心思情怀,纵然一语未发,尽见其中矣。  对于学者来说,若能在美国顶尖的高等学府谋得
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项目背景  作为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随着中国“互联网时代”向“物联网时代”的过渡,作为物联网发展根本要素的人才培养尤为关键。在新增专业名单中,“物联网”成为最大热门,各高职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而“无师资、无教材、无基地”的尴尬现状则成为横在物联网高端人才培养面前的一道鸿沟。目前在我国从事物联网产业的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半路出家,
每měi次cì,爸bà爸bɑ妈mā妈mɑ出chū门mén前qián都dōu会huì让rànɡ保bǎo姆mǔ看kān着zhe我wǒ,每měi一yí次cì都dōu是shì这zhè样yànɡ。我wǒ告gào诉su他tā们men:“我wǒ能nénɡ管guǎn好hǎo自zì己jǐ。”可kě他tā们men不bú信xìn。   我wǒ不bù喜xǐ欢huɑn保bǎo姆mǔ,所suǒ以yǐ,我wǒ扮bàn
前阵子我的一位人事主管朋友Emma去校招,有几位年轻应聘者不约而同地被问到那个很经典的问题:“高薪不喜欢”VS“低薪很喜欢”的工作,选哪个?我问她:“应该怎么回答?”她耸了耸肩,笑着说:“这个问题首先有个大前提——你有得选。我见过的大部分情况其实是另外两种:第一,高薪的做不了、低薪的不喜欢;第二,高估了兴趣的快乐,低估了薪资的影响。而且,不少人始终跳不出这两个怪圈。”看着我满脸蒙圈,她讲了两个案例
在克里米亚的辛菲罗波尔市,举着俄罗斯小方旗的选民正排队投票,而在克里米亚的边境哨卡处,俄军的坦克保持警戒,在更远的俄乌边境线俄方一侧,普京调集的数万大军正在大规模军事演习。  这是3月16日克里米亚全民公投的一个侧影。公投议题有两项,一加入俄罗斯,二恢复1992年宪法,在乌主权下享有最高自治权,包括拥有自己的军队。3月17日克里米亚官方发布公投结果,有效选民150万人,超过85%的选民参加了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