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刻的思索 最不思索的热爱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p418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在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
  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吾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亲历过的。满嘴冰激凌的现代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滚过雪球?令之捧着课本吟诵“燕山雪花大如席”,会不会牙疼呢?
  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
  流逝者又何止雪?在新辈人眼里,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
  立于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干舌燥,除了满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天才想象,又如何模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谁还能托起李太白心中的汪洋与豪迈?除了疑心古人夸饰矫伪、信口开河,还会作何想呢?
  今天的少年真够不幸的。父辈把祖先的文学遗产交其手上,却没法把诞生那些佳句的空间和现场一并予之,当孩子动情地吟哦时,还能找到多少相配的物境和诗意?如果说,今日中年人,还能使出吃奶的劲去想象一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毕竟其孩提时,大自然尚存一点原汁,他还有残剩的经验可依),那其儿女们,连这点怀旧的资本都没了,连遐想的云梯都搭不起,连残羮都讨不上了。
  或许不久后,这般猜测古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
  一边是秃山荒岭、雀兽绝迹,一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书声朗朗;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遍遍抄写;一边是霾尘浊日、黄沙漫天,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诗情画意……这是何等遥远之追想、何等费力之翘望啊。明明“现场”荡然无存,现实空间中全无对应物,却要少年人硬去抒情和陶醉,这岂非无中生有、画饼充饥?这不荒唐、不悲怆么?
  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逝。不久,对原版大自然丧失想象力的孩子,将对古籍中那些伟大的美学华章和人文体验彻底不明就里,如坠雾中。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那样的户外,那样的四季——若荷尔德林之“诗意栖息”成立的话,至少这天地洁净乃必需罢。可它们今天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長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夜寂静,今安在?
  从审美资源上讲,古代要比当今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自35亿年前诞生生命以来,约有5亿种生物栖居过,今多已绝迹。在地质时代,物种的自然消亡极缓——鸟类平均300年一种,兽类平均8000年一种。如今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测说:上世纪末,每分钟至少一种植物灭绝,每天至少一种动物灭绝。这是高于自然速率上千倍的“工业速度”,屠杀速度!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视野中被硬生生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每每抚摩这些《诗经》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内心总有一股冰凉的战栗和疼痛。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永远!人类生活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人与自然最相爱的蜜月时光,已挥手远去。或者说,她已遇难。
  由于丧失“现场”,人类正在丧失经典,丧失重温和体验她的能力。我们只能像眺望“月桂娥影”一样待之,却不再真的拥有。
  每个词语本身,无不包藏着巨大的文化、民俗、生态、历史、生物学信息。那“蒹葭”“涟漪”“鹿鸣”“雎鸠”“鹤唳”“猿声”“虎啸”“莺啼”“青山”“白水”……不仅代表一种草本或动物,更指向一种生态文化、一种自然的繁蕤和物种的丰盛,包含丰富的美学含意和社会学信息。她让今人在欣赏一部美好的自然经典的同时,更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有一种对比、检验和校正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给我们矗起了一座纪念碑。她是丰碑,但更是殇碑!一座刻有灭绝物象的冰冷的青苔之碑!
  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伤感和悲情?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种进孩子们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
  如果老师尚做不到这一点,如果那“忧郁”和“哀怨”率先闪现在孩子的眼神里,那老师也应立即醒悟,并亲切地鼓励这“忧郁”(千万不要施加“消极”“脆弱”之类的粗暴评语)。要知道,这“忧郁”是多么的美!她包含一种多么美好的生命看法和价值判断。
  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砍伐的森林、一条将被推土机铲平的古街时,当人们被囚禁在钢筋混凝土牢房里不能凝视明亮的星辰时,当人们被莫名的工业尘埃所吞噬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是有的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一丝迟疑和心痛——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的那一节课、那一支无声的“疫苗”!
  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知觉——那些最早感动过其心灵的生命细节!
  (节选自《古典之殇》,有改动)
其他文献
【35分钟限时训练】  游清源山记  ◎[明]王慎中  登高望远,揽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
期刊
我凝望着画中的梵高,清瘦憔悴,他的大衣与背景交融在一起,如幽暗不见底的深渊。只是那一双眼睛,多亮啊,像夜空中的星。  他的生活灰暗,画出的画却温暖而热烈,恰如那向日葵一般。当古典现实主义画风盛行时,他却逆时代潮流而上,拒绝昏黄的光线效果和绝对写实的线条,大胆地使用反差强烈的颜色,在画布上恣意涂抹。他以一人之力与一个时代碰撞,绽放出的绚烂火花闪耀整个“星空”。  他是画不出合乎世人审美要求的作品吗?
期刊
近日,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突然刷爆朋友圈,并在微信端迅速收获“10万+”的阅读量。文章作者范雨素是一位农民工,44岁,初中毕业,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女工。她用平实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从一个爱读小说的农村少女,到大都市的育儿嫂,不管是乡间的光阴、高档公寓里的时日还是皮村的日常片段,她一点点地把自己的生活展现开来。有网友评论称:“没有激烈言词,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作者是自己人
期刊
【9分钟限时训练】  生态影视的困惑与超越  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处境呈现出急剧恶化的态势。生态、环境、自然,日益成为众多媒体经常使用的关键词。生态保护事关宇宙万物的生死存亡,事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媒介宣传,让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可持续发展也才可能成为现实。影视艺术以其特有的光影媒质、数字技术和幻象特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报道,2016年4月14日,22岁的男子于欢的母亲苏银霞遭受催债人杜志浩等11人的侮辱长达一小时之久。接警后赶来的民警警告当事双方不准动手后,随即离开去寻找报警人。混乱之中,于欢摸到一把水果刀乱捅,致使四名催债人员被捅伤。其中,杜志浩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201
期刊
“我有个‘巨婴’姐姐!”和友人相聚闲聊,一位90后朋友的吐槽点燃了聊天的热度。  听朋友讲述方知,她口中的这位姐姐30多岁了,去年也有了孩子,然而她的小家庭却仍然依赖父母养着。事实上,她的父母只是县城里最普通的公务员,本来没有富余的经济条件为女儿在深圳买房,但是禁不住女儿的一再吵闹,虽然步入老年,却要每个月为女儿还数万元的房贷,还要帮着照管小外孙。  “她和姐夫的工资都只有4000元左右,却一味要
期刊
高考作文的阅卷和评分标准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来制订的,所以考生要对高考评分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在备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训练。本模拟考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赋分参照浙江省高考作文赋分标准的补充规定:  基础等级30分以下的作文,不给发展等级分;基础等级30分以上的作文,按如下规定给发展等级分:  基础等级30—34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四等分,即1—3分;  基础等级35—39分的作文,给发展
期刊
【原作雏形】  面对袋鼠出笼的现象,管理员一味加高笼子的高度,却不从根本上去找原因,这种缘木求鱼的方法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岂不是可笑之极?  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行为又与动物管理员的行为有何异?他们只管一味地向前看,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细致的思考,自以为是,最终不但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落得个啼笑皆非的下场。现实生活是如此,历史上也有着像“动物管理员”式的人,最
期刊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称:真理是最重要的,唯有基于理性(类似于逻辑,而不是感情),才是说服别人以及发现真理的正确方法,并且是一个人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命题愈发要求考生在行文中体现辩证思维,注重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鉴于此,笔者总结了可在作文中运用的四种主要的辩证法。  一、特殊性与普遍性(即个性与共性)  个性包含了共性,共性也包含了部分
期刊
【升格佳作】  一線大都市上海竟偷运上万吨垃圾至苏州倾倒,并且这种情况还屡见不鲜。这不禁让人大吃一惊,被人们所赞誉的美丽宜居城市竟是如此被人“化妆”吗?事情被披露后,也只是苏州的相关部门一直在调查,而上海的相关部门似乎未有所行动。  成千上万吨垃圾又不是几卡车的货物,偷运至苏州,沿途留下的臭味、烟尘定当让花草失色、行人变容,上海的相关监管部门怎能不知晓?为何对如此数目的垃圾偷运听之任之?答案必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