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后发优势到局部先发优势
发展优势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有关,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获取竞争地位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发展优势还体现一国或地区主导发展战略的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后来者,后发优势战略是其基本发展战略。后发优势战略的核心是“追赶”,主要表现为:要素投入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上实行跟踪模仿,产业上承接发达国家外部转移,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全球生产体系。
后发优势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主导发展战略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以低端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快速实现初始资本积累。技术上跟踪、模仿和学习策略,在研发能力不足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研发成本和风险,还可以越过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应该说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结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发展战略转型,这一战略转型就是要从传统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从后发优势战略向先发优势战略转变。先发优势是发达国家基于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产业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局部先发优势则是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抓住产业链的某些区段、环节和方面,集中优势要素和资源,打造出局部 “领先者”优势。从后发优势战略向先发优势战略的转换,是适应当代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新变化的需要,也是当下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通讯、交通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跨国公司主导下的FDI、加工贸易和外包,推动了全球产业的地理重组和重新布局,各国和地区间分工的主导形态不再是过去的最终产品,而是以产业链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分工。一国或地区所处的产业链区位、环节或阶段,成为其分工地位的重要体现。目前,发达国家居于高创新率、高水平进入壁垒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和服务环节,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和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和方面。
在这一新格局下,传统上以最终产品为主的进出口结构,已无法准确衡量一国国际分工地位高低。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情况与日本和韩国同一时期所处的国际产业分工模式并不一样。基于最终产品分工的传统产业分工模式,各国产品的生产活动主要在一国国内,其竞争力体现为能够制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最终产品。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间产品进出口结构和最终进出口产品中的增值环节结构,成为考察和评判各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产业结构升级不再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产品间、工序间和环节间的升级。因此,今天发展中国家完全走后发优势战略,通过国际产业价值链底部参与国际分工,势必形成发展方式粗放,发展代价过大,发展收益与发展速度不一致的问题,甚至会陷入低端锁定状态。
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的新变化,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各自的转型任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使发达国家认识到,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带来的危害,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力图通过5年出口翻番重回制造业。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尽快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局部先发优势,也是适应国际产业竞争“倒逼”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已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处于世界100名之后,总体科技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着眼于全球产业新变化,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发展新优势,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新时期我国的产业升级,将是沿着竞争力优选路径,通过工艺升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品牌升级,向产业链中具有主导性的高创新、高增值环节推进,这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这要求我们摒弃长期以来我们所遵循的以后发优势主导战略,尽快向后发优势和先发优势并行战略转变。在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上,通过集中资本、技术、人才等优质生产要素,形成某些领域、环节和方面,领先于发达国家的局部绝对优势,进而通过局部先发优势扩展,实现由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全面转型。
二、中国已具备打造局部先发优势的条件
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9.8万亿元,增长了100多倍,年均增长达10%,是同期全球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
目前,中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包含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一个门类齐全、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形成。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19.8%,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制造业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位,220余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近年来,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已进入重要跃升期。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近13万篇,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排名由世界第13位上升到第8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3.5万件,居世界第3位。2010年中国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接近260万人年,居世界第2位。国家通过大力推进和实施“863”、“973”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2010年国家推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将发展重点放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这些领域将成为打造局部先发优势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我国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互联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系统、高速铁路、深海探测、深地勘探等领域,有可能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2011年,中国内地有61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上榜数量比上年净增18家,上榜数量首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2位,中国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之间在规模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
中国经济已全面融入全球生产体系,科技发展已进入实现密集创新的先导期,大型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的新变化,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技术发展周期。中国已进入从过去以后发优势为主,向打造局部先发优势转化的关键时期。当前,实行局部先发优势战略,就是要在产品、服务、组织、技术、品牌、资本等全要素竞争中主动寻找契机,充分研究当前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工序分工和治理机制,精选产业价值链中主攻环节和区位,选择可能突破口,集中优质要素和优质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种子产业链和产业链中的优势环节和方面。通过局部先发优势的扩展,在一些领域和方面,逐步形成绝对竞争优势,向全球产业价值链向高收益环节迈进,引领和带来整个产业实现跃迁式升级。
三、当前构筑局部先发优势的着力点
(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
跨国公司是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主导者,无论是以生产者驱动还是以采购者驱动的产业价值链,其组织者都是大型跨国公司。近年来,中国大企业在规模、营利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2010年,中国内地入围世界500强企业43家,比上年净增9家,排美国、日本之后,位列第三,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达63家。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在经济效益和效率上表现突出。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水平分别为5.79%、3.14%和7.86万元,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由于成长历程短,市场化发育程度不高,中国大型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国际化能力还不强,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工业增加值率为26%,远低于美国49%、德国48.5%和日本38%水平。
当前打造先发优势,要加快大型企业“走出去”步伐,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倒逼”压力和科技革命新机遇,抓紧进行产品和服务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提高大型企业整合海外优质资产、优质品牌、知识产权和高层次人才的能力。鼓励大型企业围绕主营业务大力拓展和延长产业价值链,向产业链前端和后端高创新、高收益环节和区段攀升,进而培育出单独打造产业链经营的能力。努力实现由“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由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一般参与者”向“高端组织者”转型,由“本土型企业”向“全球性企业”转型。
(二)加大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力度
目前,中国很多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已进入充分依靠创新引领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打造先发优势不可或缺的基础。打造局部先发优势要发挥政府对于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组织作用,瞄准重大战略产品、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通过调动优质资源、精心组织实施,力争在科技创新和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上取得新突破。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所取得的新进展,表明集中优势科技资源、选准突破口,完全有可能在技术上创造出局部优势。通过采取“大兵团”作战思路。国家组织相关产业链上1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协同攻关。截止2011年3月,该项目已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成套工艺、关键整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上,打破了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一举迈入国际主流水平,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已改变早期围绕为加工基地服务的应用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转移为主的模式,开始把一些更具核心竞争优势、技术含量更高、更具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类研发中心已达1400多家,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为了争得全球竞争的有利地位,对新兴产业进行全球布局,一些新兴产业的转移成为新热点。
当前,要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力作用,精心组织科学实施,继续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的攻关,推动产业技术平台建设,鼓励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合作,吸收和培养自己的产业和科技领军人才,力争尽快在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
(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品牌
中国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还缺少与其相适应的世界品牌。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世界品牌形成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第一次产业转移给美国造就了通用电气、惠而浦等一批世界品牌,第二次产业转移给欧洲造就了西门子、伊莱克斯等一批世界品牌,第三次产业转移给日本、韩国造就了三洋、索尼、松下、三星、LG等一批世界品牌。当前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创建世界品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世界顶级品牌服务集团(WPP)总裁斯蒂芬·金曾说过,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而品牌是顾客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复制,而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研究表明,全球最具价值100品牌虽然占全球产品品牌不到万分之一,但其销售额却占到全球市场的50%左右,占世界GDP的12%。
品牌是民族产业竞争力的标志,是民族产业的核心财富。打造自己的世界品牌,是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必须迈过的一个“坎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制造企业按照各种国际标准源源不断地输出贴牌产品,为掌握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的国际巨头提供廉价的生产力,却没有改变为别人生产制造的局面。世界品牌的缺失,是中国企业陷于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加工低端环节的重要原因。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
后发优势下依靠成本优势参与竞争的经营模式,造成了企业以差异化为目标的品牌建设动力不足。打造成世界品牌首先要着手改变长期形成的成本优势战略,转向以培育自己核心品牌为主产品差异化战略。用产品和服务在顾客心目中的优越性来锁定客户群,提高品牌信任度和品质认可度。要从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转变。通过优势企业“走出去”,实现国内品牌从“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化,进而实现品牌海外“本土化”,推动已具有国内优势的“中国品牌”早日成为“世界品牌”。
(四)加快实施产业技术标准国家战略
产业标准是产业发展的秩序和规则,是完善产业体系、维护产业利益、推动跃迁式升级的重要工具。现代产业发展中,标准已不再是传统农业时代的计量单位,也不是工业化时代为机器耦合提供的相似性参照,而是有关模块化、兼容性和产业规则制定的依据。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来源于技术和市场先动优势,产业标准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标准的先行者即意味着在竞争中居于支配地位,而后来者只能是标准的接受者,很难得到应有的产业利益和产业发展基本权利。
当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家标准战略,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在制定本国的标准化战略,各国竞相争取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2009年,中国的特高压力交流1100千伏电压、数字音频解码标准DRA,电信领域的TD-LET等,被相关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国际标准。目前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在有些领域已占得先机和优势。
打造中国的局部先发优势,必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产业标准上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努力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要采用“重点竞争性”国际标准竞争策略,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优势、特色领域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切实推进从后发优势下的“采标者”向先发优势下的“制标者”转变,从技术引领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以此体现我国的技术要求和产业利益。
(五)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与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相伴随的一个现象,就是制造业服务化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当代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形态,相当多的环节、工序和区段,都属于生产性服务环节。产业收益的大部分来源于产品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金融服务等服务之中。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利润分布的“ V ”字形曲线里,前端为研发、设计环节,后端为销售、服务,前后两端的产业利润大概为20% 至25%,中间加工制造环节利润不超过5%。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服务业企业数量超过50%,而其制造业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服务业务收入已经接近或超过制造业收入。目前,一些传统工业时代的制造型企业正在快速向服务型企业转化。美国IBM过去以计算机制造为主的生产型企业,现在是IT服务业的领先企业。
当代产业活动的全球化,将原有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分立,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业以及服务业内部之间的深度融合。制造企业的生产创新引发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创新,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又引致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工业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单纯的制造已不再生产更多的附加值,生产者服务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增值点和盈利点,也是中国推进产业跃迁式升级的着力点。
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要下大气力完善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产业层次。要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部门分割和行政垄断,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打造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服务平台,鼓励制造类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要发挥大城市本身的服务聚集优势,加快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引服务领军人才,加快高端服务人才培养,以体系完备功能健全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为制造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充足的动力来源。
(徐占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发展优势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有关,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获取竞争地位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发展优势还体现一国或地区主导发展战略的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后来者,后发优势战略是其基本发展战略。后发优势战略的核心是“追赶”,主要表现为:要素投入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上实行跟踪模仿,产业上承接发达国家外部转移,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全球生产体系。
后发优势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主导发展战略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以低端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快速实现初始资本积累。技术上跟踪、模仿和学习策略,在研发能力不足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研发成本和风险,还可以越过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应该说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结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发展战略转型,这一战略转型就是要从传统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从后发优势战略向先发优势战略转变。先发优势是发达国家基于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产业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局部先发优势则是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抓住产业链的某些区段、环节和方面,集中优势要素和资源,打造出局部 “领先者”优势。从后发优势战略向先发优势战略的转换,是适应当代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新变化的需要,也是当下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通讯、交通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跨国公司主导下的FDI、加工贸易和外包,推动了全球产业的地理重组和重新布局,各国和地区间分工的主导形态不再是过去的最终产品,而是以产业链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分工。一国或地区所处的产业链区位、环节或阶段,成为其分工地位的重要体现。目前,发达国家居于高创新率、高水平进入壁垒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和服务环节,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和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和方面。
在这一新格局下,传统上以最终产品为主的进出口结构,已无法准确衡量一国国际分工地位高低。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情况与日本和韩国同一时期所处的国际产业分工模式并不一样。基于最终产品分工的传统产业分工模式,各国产品的生产活动主要在一国国内,其竞争力体现为能够制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最终产品。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间产品进出口结构和最终进出口产品中的增值环节结构,成为考察和评判各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产业结构升级不再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产品间、工序间和环节间的升级。因此,今天发展中国家完全走后发优势战略,通过国际产业价值链底部参与国际分工,势必形成发展方式粗放,发展代价过大,发展收益与发展速度不一致的问题,甚至会陷入低端锁定状态。
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的新变化,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各自的转型任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使发达国家认识到,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带来的危害,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力图通过5年出口翻番重回制造业。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尽快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局部先发优势,也是适应国际产业竞争“倒逼”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已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处于世界100名之后,总体科技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着眼于全球产业新变化,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发展新优势,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新时期我国的产业升级,将是沿着竞争力优选路径,通过工艺升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品牌升级,向产业链中具有主导性的高创新、高增值环节推进,这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这要求我们摒弃长期以来我们所遵循的以后发优势主导战略,尽快向后发优势和先发优势并行战略转变。在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上,通过集中资本、技术、人才等优质生产要素,形成某些领域、环节和方面,领先于发达国家的局部绝对优势,进而通过局部先发优势扩展,实现由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全面转型。
二、中国已具备打造局部先发优势的条件
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9.8万亿元,增长了100多倍,年均增长达10%,是同期全球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
目前,中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包含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一个门类齐全、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形成。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19.8%,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制造业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位,220余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近年来,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已进入重要跃升期。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近13万篇,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排名由世界第13位上升到第8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3.5万件,居世界第3位。2010年中国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接近260万人年,居世界第2位。国家通过大力推进和实施“863”、“973”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2010年国家推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将发展重点放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这些领域将成为打造局部先发优势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我国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互联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系统、高速铁路、深海探测、深地勘探等领域,有可能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2011年,中国内地有61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上榜数量比上年净增18家,上榜数量首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2位,中国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之间在规模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
中国经济已全面融入全球生产体系,科技发展已进入实现密集创新的先导期,大型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的新变化,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技术发展周期。中国已进入从过去以后发优势为主,向打造局部先发优势转化的关键时期。当前,实行局部先发优势战略,就是要在产品、服务、组织、技术、品牌、资本等全要素竞争中主动寻找契机,充分研究当前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工序分工和治理机制,精选产业价值链中主攻环节和区位,选择可能突破口,集中优质要素和优质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种子产业链和产业链中的优势环节和方面。通过局部先发优势的扩展,在一些领域和方面,逐步形成绝对竞争优势,向全球产业价值链向高收益环节迈进,引领和带来整个产业实现跃迁式升级。
三、当前构筑局部先发优势的着力点
(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
跨国公司是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主导者,无论是以生产者驱动还是以采购者驱动的产业价值链,其组织者都是大型跨国公司。近年来,中国大企业在规模、营利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2010年,中国内地入围世界500强企业43家,比上年净增9家,排美国、日本之后,位列第三,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达63家。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在经济效益和效率上表现突出。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水平分别为5.79%、3.14%和7.86万元,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由于成长历程短,市场化发育程度不高,中国大型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国际化能力还不强,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工业增加值率为26%,远低于美国49%、德国48.5%和日本38%水平。
当前打造先发优势,要加快大型企业“走出去”步伐,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倒逼”压力和科技革命新机遇,抓紧进行产品和服务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提高大型企业整合海外优质资产、优质品牌、知识产权和高层次人才的能力。鼓励大型企业围绕主营业务大力拓展和延长产业价值链,向产业链前端和后端高创新、高收益环节和区段攀升,进而培育出单独打造产业链经营的能力。努力实现由“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由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一般参与者”向“高端组织者”转型,由“本土型企业”向“全球性企业”转型。
(二)加大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力度
目前,中国很多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已进入充分依靠创新引领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打造先发优势不可或缺的基础。打造局部先发优势要发挥政府对于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组织作用,瞄准重大战略产品、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通过调动优质资源、精心组织实施,力争在科技创新和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上取得新突破。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所取得的新进展,表明集中优势科技资源、选准突破口,完全有可能在技术上创造出局部优势。通过采取“大兵团”作战思路。国家组织相关产业链上1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协同攻关。截止2011年3月,该项目已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成套工艺、关键整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上,打破了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一举迈入国际主流水平,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已改变早期围绕为加工基地服务的应用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转移为主的模式,开始把一些更具核心竞争优势、技术含量更高、更具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类研发中心已达1400多家,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为了争得全球竞争的有利地位,对新兴产业进行全球布局,一些新兴产业的转移成为新热点。
当前,要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力作用,精心组织科学实施,继续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的攻关,推动产业技术平台建设,鼓励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合作,吸收和培养自己的产业和科技领军人才,力争尽快在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
(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品牌
中国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还缺少与其相适应的世界品牌。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世界品牌形成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第一次产业转移给美国造就了通用电气、惠而浦等一批世界品牌,第二次产业转移给欧洲造就了西门子、伊莱克斯等一批世界品牌,第三次产业转移给日本、韩国造就了三洋、索尼、松下、三星、LG等一批世界品牌。当前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创建世界品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世界顶级品牌服务集团(WPP)总裁斯蒂芬·金曾说过,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而品牌是顾客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复制,而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研究表明,全球最具价值100品牌虽然占全球产品品牌不到万分之一,但其销售额却占到全球市场的50%左右,占世界GDP的12%。
品牌是民族产业竞争力的标志,是民族产业的核心财富。打造自己的世界品牌,是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必须迈过的一个“坎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制造企业按照各种国际标准源源不断地输出贴牌产品,为掌握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的国际巨头提供廉价的生产力,却没有改变为别人生产制造的局面。世界品牌的缺失,是中国企业陷于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加工低端环节的重要原因。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
后发优势下依靠成本优势参与竞争的经营模式,造成了企业以差异化为目标的品牌建设动力不足。打造成世界品牌首先要着手改变长期形成的成本优势战略,转向以培育自己核心品牌为主产品差异化战略。用产品和服务在顾客心目中的优越性来锁定客户群,提高品牌信任度和品质认可度。要从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转变。通过优势企业“走出去”,实现国内品牌从“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化,进而实现品牌海外“本土化”,推动已具有国内优势的“中国品牌”早日成为“世界品牌”。
(四)加快实施产业技术标准国家战略
产业标准是产业发展的秩序和规则,是完善产业体系、维护产业利益、推动跃迁式升级的重要工具。现代产业发展中,标准已不再是传统农业时代的计量单位,也不是工业化时代为机器耦合提供的相似性参照,而是有关模块化、兼容性和产业规则制定的依据。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来源于技术和市场先动优势,产业标准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标准的先行者即意味着在竞争中居于支配地位,而后来者只能是标准的接受者,很难得到应有的产业利益和产业发展基本权利。
当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家标准战略,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在制定本国的标准化战略,各国竞相争取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2009年,中国的特高压力交流1100千伏电压、数字音频解码标准DRA,电信领域的TD-LET等,被相关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国际标准。目前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在有些领域已占得先机和优势。
打造中国的局部先发优势,必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产业标准上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努力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要采用“重点竞争性”国际标准竞争策略,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优势、特色领域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切实推进从后发优势下的“采标者”向先发优势下的“制标者”转变,从技术引领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以此体现我国的技术要求和产业利益。
(五)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与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相伴随的一个现象,就是制造业服务化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当代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形态,相当多的环节、工序和区段,都属于生产性服务环节。产业收益的大部分来源于产品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金融服务等服务之中。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利润分布的“ V ”字形曲线里,前端为研发、设计环节,后端为销售、服务,前后两端的产业利润大概为20% 至25%,中间加工制造环节利润不超过5%。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服务业企业数量超过50%,而其制造业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服务业务收入已经接近或超过制造业收入。目前,一些传统工业时代的制造型企业正在快速向服务型企业转化。美国IBM过去以计算机制造为主的生产型企业,现在是IT服务业的领先企业。
当代产业活动的全球化,将原有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分立,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业以及服务业内部之间的深度融合。制造企业的生产创新引发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创新,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又引致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工业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单纯的制造已不再生产更多的附加值,生产者服务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增值点和盈利点,也是中国推进产业跃迁式升级的着力点。
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要下大气力完善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产业层次。要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部门分割和行政垄断,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打造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服务平台,鼓励制造类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要发挥大城市本身的服务聚集优势,加快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引服务领军人才,加快高端服务人才培养,以体系完备功能健全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为制造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充足的动力来源。
(徐占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