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案是为“教与学”设计的方案,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却有意无意地走进了一个误区:“学”的方案往往从属于“教”的方案,更有甚者,许多时候,“学”的方案成了形式或干脆就被省略了。这种为“教”而“案”的作法,其实是对学生主体的极大漠视,很难焕发语文学习的生命活力。怎样才能让教师从“主演”甚至是“主导”的位置上退下来?依笔者之见,其关键在于:把学什么、怎么学的主宰权交还给学生。
笔者倡导的“学案学习“法,并不是主张让学案替代教案,意在强调回归学案之于真正意义教案的主体核心地位。“学案”是学生学到知识、习得能力的方案。学案由什么构成?简单地说,就两部分:一是学生学什么,二是学生怎么学。笔者尝试学案学习法的实践与探索,现将实施学案学习的主要体会分列如下,供同仁指正。
一、甘做绿叶护红花:学会设计学案本身就是高质量的学习
教师设计学案可以让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如何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学案,而学习者本人最终必须学会如何设计有价值的“学案”。实践过程中,笔者运用了“教师代步——模仿尝试——自主创造”这一循序渐进的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教师代步
由于中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的局限,多数学生尝试设计的学案过于浅表化、简单化,无法满足自己深层次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怎样的方案才是有价值的。
2.模仿尝试
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实践,学生对学习方案设计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然而,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其尝试设计的学习方案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比如目标定位不恰当、重点确定不准确、学习内容无价值、学习方法不可行等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学生设计的过程中加强指导,适时地提出修正意见,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学生设计的论证某些本来就不正确(或本身就无法论证)的观点或认识,教师不可一概否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碰碰壁”,获得某种失败的经验,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成功。
3.自主创造
为降低难度,我提倡学生根据水平差异和爱好兴趣自由组合成4人左右的合作学习小组,优势互补,群策群力,设计出适合本小组的学习方案供小组学习。学生在深入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定的学习内容,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然后由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召集本组全体成员对每份设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形成统一的书面学习方案。
二、新瓶还得装新酒:鼓励差异学生呈现差异学案
学案改革应该扎扎实实地由对“教”的设计转向对“学”的设计,这正是笔者所谓“新瓶装新酒”观念的内核。学生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因此,笔者在学案示范时强调各种方案的可选择性,在模仿尝试时强调学案实施的个体可操作性,在自主创造时强调学案体现个性化的创新视点。笔者在实践中指导学生探索了如下几种形式的学案。
1.“弥补性”学案 主要侧重于通过学习活动弥补自身知识或能力某方面的不足的学案。譬如对于文言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将一篇文言文读懂尚属不易之事,如一味地要他探究创新实在是勉为其难,那么他在设计学案时,可以只从如何落实文言字词入手,这样的学习方案才是他力所能及的,也才是真正有效率的。
2.“探究性”学案 主要侧重于通过学习活动对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究或质疑问难的学案。探究性学案其目的不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
3.“展示性”学案
主要侧重于通过学习活动展示学生某方面的学习特长的学习方案。譬如让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写文学评论,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编演课本剧,让喜欢画画的学生用连环画或漫画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等等。其实学生在从事此类创造性的学习的同时,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掌握也是最深刻的。
4.“综合性”学案
相比前三种学案形式,综合性学案是一种更适合多数学生学习的常规学习方案。此种形式的学案以基本的语文基础和能力为立意,比较全面挖掘特定学习内容的学习价值,充分利用学习载体中蕴含的各种语文能力培养因素,从浅层次的知识积累到深层次质疑探究到创新思维训练,多头并进,各个击破。
三、梅总赢雪一段香:挖掘学生潜在的优势智能领域
四种不同类型的学案中,在某个领域兴趣最浓、特长明显的学生最喜欢的是“展示性”学案,学习水平中上、无明显特长的学生多喜欢“探究性”学案和“综合性”学案,而“弥补性”学案多是敢于正视自身弱点、对自己的学习更多理性思考者常用的学习方案,尤其适合高三年段学生的学习。
四、以己之矛攻人之盾:师生在交流中碰撞出共鸣的火花
笔者将“课堂交流”主要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心得交流,二是共性问题探究,三是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优势,教师在学习中的经验优势,都可以在课堂交流中展现出来,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其优势效应,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学习心得交流
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表现形式:知识本身理解的个性化,学习活动感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运用的个性化,等等。把这些个性化的东西让学生的课堂上充分地展现出来,一方面,自己的学习所得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受全体师生的理性评判,可以让知识变得更清晰、更准确,可以使思考更深入、更透彻。另一方面,交流的知识或思想是自己感受最深的,往往就是学习者优势领域的充分挖掘,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说给大家听,往往对其他学生的触动也是最大的。
2.共性问题探究
虽然学生设计的学习方案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但由于学习内容相对同一,因此在不同的学案中总是存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学习问题,而这些共性问题往往是思辩价值最高、学习难度最大的问题,很有必要组织学生共同探究。
3.学习成果展示
课堂交流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组织学生汇报表演。其主要形式有学习报告会、课本短剧表演等等,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展示怎样的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展示成果之前学生用怎样的心态投身学习——成果展示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另外,这种展示性的表演,让学生充分挖掘并发挥自己的学习特长,有时也正切中了其他学生最薄弱的环节,为其他同学的后续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
生活中有些现象很有意思:一是学开车。理论知识重不重要?重要,但驾校只给我们一本书,让我们自己学;操作要领重不重要?重要,但师傅却让我们一开始就握住方向盘,不管你说行不行,上路再说。二是小孩学走路。先是父母扶着走,再累也不能放;然后放手让他走,眼看要摔倒连忙扶一把;最后孩子就可以在路上自由自在地跑跳了。简单的生活现象也许蕴含了学习的真谛,是不是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深思?放下师道的架子,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笔者倡导的“学案学习“法,并不是主张让学案替代教案,意在强调回归学案之于真正意义教案的主体核心地位。“学案”是学生学到知识、习得能力的方案。学案由什么构成?简单地说,就两部分:一是学生学什么,二是学生怎么学。笔者尝试学案学习法的实践与探索,现将实施学案学习的主要体会分列如下,供同仁指正。
一、甘做绿叶护红花:学会设计学案本身就是高质量的学习
教师设计学案可以让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如何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学案,而学习者本人最终必须学会如何设计有价值的“学案”。实践过程中,笔者运用了“教师代步——模仿尝试——自主创造”这一循序渐进的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教师代步
由于中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的局限,多数学生尝试设计的学案过于浅表化、简单化,无法满足自己深层次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怎样的方案才是有价值的。
2.模仿尝试
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实践,学生对学习方案设计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然而,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其尝试设计的学习方案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比如目标定位不恰当、重点确定不准确、学习内容无价值、学习方法不可行等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学生设计的过程中加强指导,适时地提出修正意见,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学生设计的论证某些本来就不正确(或本身就无法论证)的观点或认识,教师不可一概否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碰碰壁”,获得某种失败的经验,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成功。
3.自主创造
为降低难度,我提倡学生根据水平差异和爱好兴趣自由组合成4人左右的合作学习小组,优势互补,群策群力,设计出适合本小组的学习方案供小组学习。学生在深入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定的学习内容,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然后由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召集本组全体成员对每份设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形成统一的书面学习方案。
二、新瓶还得装新酒:鼓励差异学生呈现差异学案
学案改革应该扎扎实实地由对“教”的设计转向对“学”的设计,这正是笔者所谓“新瓶装新酒”观念的内核。学生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因此,笔者在学案示范时强调各种方案的可选择性,在模仿尝试时强调学案实施的个体可操作性,在自主创造时强调学案体现个性化的创新视点。笔者在实践中指导学生探索了如下几种形式的学案。
1.“弥补性”学案 主要侧重于通过学习活动弥补自身知识或能力某方面的不足的学案。譬如对于文言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将一篇文言文读懂尚属不易之事,如一味地要他探究创新实在是勉为其难,那么他在设计学案时,可以只从如何落实文言字词入手,这样的学习方案才是他力所能及的,也才是真正有效率的。
2.“探究性”学案 主要侧重于通过学习活动对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究或质疑问难的学案。探究性学案其目的不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
3.“展示性”学案
主要侧重于通过学习活动展示学生某方面的学习特长的学习方案。譬如让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写文学评论,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编演课本剧,让喜欢画画的学生用连环画或漫画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等等。其实学生在从事此类创造性的学习的同时,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掌握也是最深刻的。
4.“综合性”学案
相比前三种学案形式,综合性学案是一种更适合多数学生学习的常规学习方案。此种形式的学案以基本的语文基础和能力为立意,比较全面挖掘特定学习内容的学习价值,充分利用学习载体中蕴含的各种语文能力培养因素,从浅层次的知识积累到深层次质疑探究到创新思维训练,多头并进,各个击破。
三、梅总赢雪一段香:挖掘学生潜在的优势智能领域
四种不同类型的学案中,在某个领域兴趣最浓、特长明显的学生最喜欢的是“展示性”学案,学习水平中上、无明显特长的学生多喜欢“探究性”学案和“综合性”学案,而“弥补性”学案多是敢于正视自身弱点、对自己的学习更多理性思考者常用的学习方案,尤其适合高三年段学生的学习。
四、以己之矛攻人之盾:师生在交流中碰撞出共鸣的火花
笔者将“课堂交流”主要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心得交流,二是共性问题探究,三是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优势,教师在学习中的经验优势,都可以在课堂交流中展现出来,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其优势效应,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学习心得交流
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表现形式:知识本身理解的个性化,学习活动感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运用的个性化,等等。把这些个性化的东西让学生的课堂上充分地展现出来,一方面,自己的学习所得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受全体师生的理性评判,可以让知识变得更清晰、更准确,可以使思考更深入、更透彻。另一方面,交流的知识或思想是自己感受最深的,往往就是学习者优势领域的充分挖掘,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说给大家听,往往对其他学生的触动也是最大的。
2.共性问题探究
虽然学生设计的学习方案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但由于学习内容相对同一,因此在不同的学案中总是存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学习问题,而这些共性问题往往是思辩价值最高、学习难度最大的问题,很有必要组织学生共同探究。
3.学习成果展示
课堂交流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组织学生汇报表演。其主要形式有学习报告会、课本短剧表演等等,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展示怎样的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展示成果之前学生用怎样的心态投身学习——成果展示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另外,这种展示性的表演,让学生充分挖掘并发挥自己的学习特长,有时也正切中了其他学生最薄弱的环节,为其他同学的后续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
生活中有些现象很有意思:一是学开车。理论知识重不重要?重要,但驾校只给我们一本书,让我们自己学;操作要领重不重要?重要,但师傅却让我们一开始就握住方向盘,不管你说行不行,上路再说。二是小孩学走路。先是父母扶着走,再累也不能放;然后放手让他走,眼看要摔倒连忙扶一把;最后孩子就可以在路上自由自在地跑跳了。简单的生活现象也许蕴含了学习的真谛,是不是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深思?放下师道的架子,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