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收治疑似多发性脑梗死的60例老年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进行综合性诊断,同时采取CT影像检查所有入选者,分析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出脑梗死56例,总检出率为93.33%(56/60),CT检出的病灶大小为(8.53±1.16)mm,病灶数量为(2.36±0.56)个,脑梗死检查时间为(14.56±1.33)min,脑梗死发病-检查时间为(1.45±0.53)d。结论:采取CT影像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推荐使用。
  关键词:CT;老年人;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多发性脑梗死的高发人群老年患者,这种疾病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情感障碍、瘫痪等多种症状,情节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痴呆情况,同时因为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低下,体质薄弱,这种疾病将会对其身心造成巨大损伤[1]。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诊断,才能为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CT影像学检查都是是临床最常用到的诊断手段,本研究分析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收治疑似多发性脑梗死的60例老年患者开展研究,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61岁到80岁,平均年龄(69.66±3.33)岁;梗死时间1.6小时到90小时,平均梗死时间(42.33±2.19)小时;脑梗病因:20例是动脉硬化,21例是高血压,19例是颅脑外伤。
  1.2检查方法
  本次入选的60例研究对象在就诊之后都对其临床症状以生命体征进行综合性的检查,诊断结果与多发性脑梗死的疾病症状、临床表现相符合。之后所有患者均实施颅脑CT检查,具体为:选择的CT机是GE16排,设置CT基线是OML,设置的扫描厚层是10mm,矩阵设置的是512X512,实施兴趣区行,进行5mm与2mm的薄层平扫,根据扫描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增强扫描。
  1.3图像分析
  本次入选患者获得的CT扫描图像都由科学两名具备丰富经验的医师进行分析,根据扫描结果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获得的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脑梗死部位异常情况与不同检查指标。
  1.4  CT诊断标准
  能够将脑白质、脑皮质等大小不同的低密度病灶显示出现,病灶呈现出不规则或者扇形的形状,半卵中心和基底节区等能够看到边缘模糊、圆形的低密度影。
  1.5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获得的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脑梗死部位异常情况与不同检查指标。
  1.6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检查结果分析
  CT检查出脑梗死56例,总检出率为93.33%(56/60),其中脑梗时间小于24小时的检出16例,检出率为26.67%,脑梗死时间在24小时到72小时的检出20例,检出率为33.33%,脑梗时间大于72小时的检出20例,检出率为33.33%。
  2.2CT检查方式检查脑梗死的不同指标分析
  CT检出的病灶大小为(8.53±1.16)mm,病灶数量为(2.36±0.56)个,脑梗死检查时间为(14.56±1.33)min,脑梗死发病-检查时间为(1.45±0.53)d。
  3讨论
  多发性脑梗死对患者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危险,这种疾病具备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而尽早准确诊断这种疾病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2]。目前临床虽然可以通过脑梗死患者的诱发因素、神经受损症状等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但是某些患者自身特殊性影响,单纯依靠其临床症状无法准确进行诊断[3]。因此,必须选择一种高效率的诊断方式实施诊断,获得可靠的诊断依据,才能为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其疾病治愈率。
  CT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常用到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这种检查方式已经被广泛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急性发作的重症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如果需要开展终身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更要准确判断患者的脑梗死发病部位、病灶大小及病灶数量[4]。
  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出脑梗死56例,总检出率为93.33%(56/60)。由此可见,采取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具备较高的准确性,说明CT检查能够有效显示出患者的颅脑相关活动情况。而CT检查时,其中脑梗时间小于24小时的检出16例,检出率为26.67%,脑梗死时间在24小时到72小时的检出20例,检出率为33.33%,脑梗时间大于72小时的检出20例,检出率为33.33%,这表明在多发性脑梗死的各个阶段,CT检查均能够有效发现存在的梗死病灶,这样能够及时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干预缓解患者脑损伤[5]。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CT检出的病灶大小为(8.53±1.16)mm,病灶数量为(2.36±0.56)个,脑梗死检查时间为(14.56±1.33)min,脑梗死发病-检查时间为(1.45±0.53)d,这些数据说明了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时,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以便为患者开展治疗节省更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采取C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可以获得明显的诊断优势,推荐在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劉海涛,王颖.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91-92.
  [2]刘才安,龙小星,龙渊.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医药界,2019,3(2):120-120.
  [3]吕博.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MRI与CT影像检查的应用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1):7-9.
  [4]袁爱萍.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家庭医药2019,2(5):376-377.
  作者简介:张燕(1981-08-),女,彝族,本科,云南保山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处于急性发作期的痔疮患者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予麻杏石甘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予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疼痛、便血、水肿、粘膜改变的症状减轻的程度以及用时长短,以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的时效和疗效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疼痛、水肿的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26±2.32h和1.6±0.4d,皆短于对照组(P0.0
摘要:目的 观察先兆流产实行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82例先兆流产患者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各41例的两组,硫酸镁治疗纳入对照组,间苯三酚治疗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95.12%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05%(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宫缩缓解时间与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均更短,差异明显(P<0.05
摘要:目的 观察尿道下裂患儿实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选2017年9月-2021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对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纳入对照组,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百分比为95.34%,对照组百分比为79.06%,明显前者更高(P<0.05)。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糖尿病无肾病组32例、糖尿病早期肾病组40例、糖尿病肾病组28例,采集尿液并且检测尿β2-MG、尿RBP、尿mALB水平,并分析单一与联合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各项指标检测结
摘要:现如今,氟喹诺酮类药物,通过近些年来不断的研发开发,已经研究发展到了第四代,这其中主要以加替沙星,莫西沙星这两类药物的应用广泛为主。这两种药物的基本结构与氟喹诺酮的化学结构是完全一致的,在临床层面上,将这类药物统一的命名为,氟喹诺酮类药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药理特征、应用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探究氟喹诺酮类药物自身的抗菌作用以及耐药机制等,以此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探讨基层医院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择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将期间在基层医院治疗的54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对比组共2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共2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收治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K达峰值时间以及冠脉再通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经静脉
摘要:目的:本研究病例均采集于2018年1 月-2019年8 月山东蓬莱同步骨科医院骨科初次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9例。方法:通过搜集山东蓬莱同步骨科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病例资料,根据WHO推荐骨质疏松诊断的标准, 根据不同的骨密度将患者分为非骨质疏松A组,骨质疏松B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骨质疏松对于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的影响。结论:通过临床
摘要: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此次入选对象是60例乳腺癌患者,笔者根据给予治疗药物不同分成参照组(单独多西他赛治疗,30例)与实验组(多西他赛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30例),比较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疗效、肿瘤标志物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疾病,实施多西他赛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来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机
摘要:目的 探究ESD于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应用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消化科及普外科收治66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双色球分组方式,传统组33例实施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33例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感染、食管反流等并发症发
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食管癌术后最重要的预后因素[1].通信作者:应敏刚,Email:yingmg@163.co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