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老画鹅逸闻多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它洁白纯净,姿态可爱,人们很容易想起唐代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那首千古流传的《咏鹅》。短短十八字,模拟鹅的叫声,“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鸣叫的神姿,嬉水的情景,“白毛”、“绿水”、“红掌”、“清波”,色彩对比,相映成趣。鹅的曲项高歌与鸡的引颈长鸣显然不同,语言清新欢快,写得自然、真切、传神。入编教科书,深受读者喜闻乐见,给人以鲜明而正确的视觉形象。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正确运用词汇和音乐节奏以及绘画勾勒的能力,是真善美三结合的文艺绝作。
  湖州双林镇水乡灵秀,交通便捷,人文深厚,民风淳朴,费氏祖辈世代生息在这一乐土上,“失而复得,圯而复建;虹影成双,月影成林”。此联描述了双林人拾金不昧,得金感恩重建“还金亭”的故事、和“虹桥串月”特色风光。
  我父费新我青少年代,假日课余常在双林的碧波里游泳嬉水,拥有特好的水性,也改善了他早期羸弱体质,对他今后书写行草都有很大的好处。成群结队的白鹅栖息于水乡的绿草丛中,游荡在池塘水湾,动静映照,有声有色,增添了无限生机,观察写生,把握鹅的各种游姿走态,或探首四望,或相对而语,或埋头潜水,或引颈观天,或游弋水中,或憩息岸边,或梳理羽翼,或悠然自得,或蹒跚其步,或展翅飞舞,或扑水追逐,或埋头觅食,或前呼后应,三五成群,千姿百态,父亲带好写生本把鹅的特点形象,一一记录下来。
  父亲画鹅,情有独钟,有生活,有情感,有技能,有艺术的积淀。但另外还有多重巧合因素:母亲肖常娥,小名阿娥,也养过鹅。“我,娥”和“鹅”乡音相合;父比母大两岁虽同住小镇,21岁完婚时始得相识,风雨同舟70年漫漫人生之路。晚年参加由全国人大、妇联等单位发起的全国一百对“金婚佳侣”评比活动时,父亲讲了一段往事:当初而立之年,已有三个儿子,可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易名“新我”,以示一切重新开始,如若不是母亲全力支持,否则也难有今日。老俩口几十年的事,让三媳詹小娴写成征文稿,很快《中国妇女报》以“新我常新,常娥非常”刊载了。不久,喜讯传来,两老由五弟昌潮陪同去北京领奖捧“双鹤铜雕”而归,并题匾"双鹤居”悬挂家中。我母1997年又获省寿星称号. 百岁寿终。父亲画鹅有特殊意义!
  父当年曾加入由陈秋草主办的,上海最早的职工业余美术研究团体——“白鹅画校”,校名白鹅取其纯洁可爱。他凭精神支撑,食宿简陋在所不惜,求知如渴,日夜兼学,只争朝夕,素描、水彩、油画、人体写生,两年课程一年完成。画校毕业后,父亲回绝了各方邀聘,安贫守业,继入白鹅画会深造、研读画论,筑实基本功底,并随师远出北京、黄山、青岛等地写生,我父长秋草师三岁,师生之谊一如既往,至诚以待,坚守一生。陈后任上海美术馆馆长,一九八五年师生联合举办书画展,陈师作古,父挽联怀念:“曩昔坐春风,回首前情,难忘侍写黄山景;连年罹沉疴,伤心永诀,遗愿追谱白鹅章。”父亲画鹅对画校是一种情结,对老师是一种怀念!
  明代宫廷工笔花鸟画家吕纪有《狮头鹅图》甚为有名,近代徐悲鸿也喜画鹅,每多留世。当年海派画家各有看家绝活,“张善孖画虎、熊松泉画狮、沈一齋画凤凰、孔小瑜画博古”。父亦想专以画鹅为业,后来相识万叶书店钱君匋, 迳自走出一条适应时需的编绘美术教材的路来,一套套铅笔、蜡笔、钢笔画册二三十种相继问世,其中不乏鹅的题材。
  我父画鹅还有个因素,书圣王羲之曾书《黄庭经》换鹅,南朝《论书表》记载,王羲之爱鹅成癖,当时山阴道士以笼鹅换得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后被称为《换鹅帖》,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作为画鹅书法家来说,更会增添画鹅的兴味。王羲之喜鹅是爱其味,求其养,还是欢其体形动态,能悟禽掌拨水之势而得其笔法,或恐兼而有之吧!
  日本《朝日新闻》称父为“墨仙”,林散之先生世称当代“草圣”,均在江苏省国画院共事,素有书画诗函交往。1981年春天,林老提议用一幅《溪山图》交换父画三十只鹅。父亲欣然同意,在南京双门楼宾馆绘就一幅《鹅群图》长卷,亲自送到林老家中,林老观后欣即在画卷左侧上题写了饶有兴味的词句:“心向右军换白鹅,黄庭遗墨至今传。”一晃八年过去,两老相见也互不提及此事,渐入耄耋之年,父亲终于耐不住了,托徐植农先生写信给林老的公子林筱之先生重提此事,并附诗一首:“心同道合连天近,水绕山行去又还。艺趣融融疑是梦,鹅群八载换溪山。”筱之先生回信笑称:“费老用心良苦,以群鹅换溪山八年未得,传为历史趣闻。当时家父欲得三十只,后只得二十七只,不足数,因此家父赖账,拒不付画。古人欠债亦多,诸不如家父巧立名目而拖欠至今,老人已风烛残年手不应心矣!”父看信叹道:林老德高望重,年长我五岁,他决不会赖账的,未能践约主要是年纪衰老,力不从心吧!
其他文献
身处闹市的人们,总是会向往宁静洒脱的生活。很多人通过寄托于闲逸潇洒的林泉野径来达到心灵休憩的彼岸。在探寻与自然相处方式的过程中,充满原汁原味自然气息的民宿便成了很好的落脚处。  在苏州一处隐世小村——树山村,有一处空间,它面朝一大片翠冠梨的梨园,背靠鸡笼山,还带有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院。清晨可见山头雾蔼萦绕,夜间有蛙虫鸣叫伴眠。它,就是“这里·树山”民宿。  这里,独享一方宁静   沿着树山村的道路
期刊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人的衣物、包袋都是手工制作的,一把剪刀、一台脚踩式缝纫机,“嗒嗒嗒”的声音里藏着很多人的童年时光。如今,布艺更像是一种消失已久的老行当,鲜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东桥中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名为“爱布释手”的布艺社团,学生们在社团里通过穿针引线来缝纫自己的青春梦。这个社团的指导老师是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她曾两次受邀参与苏州美术馆的手工公益课程活动,担任手工布艺老师。她的手工
期刊
在崭新的楼房醒来,遥望熟悉的虎丘塔。吃过早饭,步行去附近的农贸市场逛一逛。回家做上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午饭,一家三代其乐融融享受美食。饭后的下午去山塘街走走,和老朋友聊聊从前的事。这样悠然的生活,正是家住虎丘街道的老苏州们的日常。  虎丘山边与山塘河畔,不只有千年的风雅,也有着最真实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而在金秋即将来临的日子里,这里的居民正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小康纪事。  从山塘旧房的“倒西太阳”, 
期刊
社区,是烟火味的聚集地,总能藏着几个厨艺高手。他们往往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以及动手烹制的热情。沧浪街道竹辉社区的这位美食达人刘香梅,今年73岁,退休闲暇之余,每到一个节气,她都会动手做几道时令美味,与街坊邻里分享。她觉得,做菜的人用心,吃菜的人开心,这才是美食的意义所在。  ◇ 饮品甜点篇  刘香梅在社区是出了名的巧手达人。日常生活中,她经常把自己的一些美食诀窍传授给街坊邻里,而这些“小秘
期刊
初秋,是准备迎接硕果的季节。长江畔的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工程机械声轰鸣不断,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太仓生物港内的海方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成套检测设备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体外诊断技术“邂逅”港区气质  海方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成套检测设备项目是广州科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港区种下的一棵“大树”。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体外诊断试剂及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期刊
东山原是太湖东南部一长条状基岩岛屿,岸线曲折,湖湾众多。地方志书记載,东山“湾”村地名多达二三十个,或村以湾名,或湾以村名。洪湾,即是其中之一,相传为黄梅雨季时,太湖洪水涌进村内而名。  今年7月中旬,连日暴雨,二三十年未遇的涧水上岸,致使前山响水涧、后山石桥头、陆巷寒谷渡等,到处呈现“涧水瀑布”,所幸“好景”不长,短时间内即自动消失至太湖。半个月后,我专程去了一趟洪湾,发现村前伸入太湖的古码头无
期刊
浙江传媒学院裴雪莱老师在其著作《清代苏州剧坛研究》后记中有这样的话:“随着时间的浸染,我也逐渐喜爱苏州黑瓦白墙、小桥流水的社会环境,逐渐熟悉父母亲友们的布匹商贸,明白了吴地儒商交融的社会氛围确实有利于培养商宦文人等社会群体,也感受到了清幽庭院、亭台水榭的环境利于闲暇清唱。”  雪莱兄是河南固始后居吴江的,我是从晋北地区辗转到到苏州的,如果抛开自身研究专业的因素,挑选一件最能代表苏州的文化符号,我和
期刊
记得上学那会,每每听老师讲到苏州,心里就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墨客如此钟爱此地。江南的水、江南的桥、江南的人、江南的园林、江南的风物……似乎也都为苏州带来了令人向往的力量。  印象中,刚来苏州头几年,时不时问过很多人为什么会选择来苏州。虽然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是对于苏州的喜爱却是每个人都极力要表达的。有一些人甚至真诚地表示,听说江南出美女,所以就来苏州了。  苏州
期刊
要说古往今来谁对苏州最留恋,有位名人不得不提,他便是六下江南的乾隆。乾隆六下江南,每回必到苏州。他南巡到底做了些啥呢?乾隆在《御制南巡记》中也说了,大概是巡阅军队,视察水利,笼络人心,了解风俗,游览风景,顺便收藏江南美女这几大要事。  据史料记载,乾隆最爱去的地方有虎丘山、石湖、灵岩山、穹窿山。纵情江南山水间,这大概便是古代帝王最能释放身心的方式吧!现代人游玩江南,大概也是将这里看做世外桃源般的存
期刊
大上海管时髦的大叔叫“老克勒”,衬衫熨烫得一点褶子也没有,皮鞋擦得锃亮,头发上摩丝抹得一丝不苟,下午习惯去红房子老牌西餐厅点杯咖啡,洋派是洋派得来。大上海往西80公里,“老苏州”又是另一种腔调。  明清时期,带有“苏样”“苏式”“苏意”的“苏造”“苏作”品牌,产品丰美,进京入宫,漂洋过海,独领风骚。明代中后期到清代中前期,苏州人把品牌、时尚、创意做到极致,一度成为宫廷潮流,引领全国风尚,传播到海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