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内涵的演变及其基础

来源 :东方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是判断某一存在能否成为法律主体的标准,它是一种甄别法律主体的法律技术。在人的范畴内,经历了只有少数人是法律主体到所有人皆为法律主体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人格内涵演变的结果。从罗马法身份人格到近代民法平等自由人格,人格内涵如何变化是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观念文化等综合原因作用下立法者价值选择的结果。循着这样的思路和结论,在近来法学界出现的动物人格问题上,我们得以跳出逻辑的框架,从更为广阔的法律外部系统来看待人与动物的关系,从而得出动物不具有人格的结论。
其他文献
“休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词典对其释义大致相同。《新华新词语词典》中该词释义为:“在规定水域和时间内,部分或全部停止捕鱼作业,以保护海洋生态、促进鱼类或其他水生
传统刑法理论用"机器"定位自动柜员机的角色显得过于粗泛,造成了理论上的矛盾和司法实践中诸多的尴尬。认识柜员机的刑法意义,应区分"静态下的柜员机"和"动态下的柜员机"之间
当前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正深入推进,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一农民这个群体,在此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以失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为代价,为推进城镇化作出了历史性的
“啃老族”也称“吃老族”或“傍老族”。指年龄一般在23~30岁,有谋生能力却仍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