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文化的视点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t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圣人论》对中国文化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圣人观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论证。作者首先分析了“圣人”与中国传统人性论的关系。在中国,对人性的分析和理解,是与“圣人”密不可分的,“圣人”观念在中国传统人性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其主要在于:第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被视为人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至善的象征;第二,圣人的教化与变化人性密切相关,是人性讨论所抵达的最终目标;因此,第三,圣人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探讨人性的根本内驱力。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进行这样的划分:一、人性善恶模式的确立(先秦孟、荀);二、变化气质(宋);三、“圣人在我心中”(明);四、复古孔孟(清)。然而,通过对这一发展过程的分析不难发现,从一开始,人性善恶的争论就在中国古代人性论中起着支配作用。而造成这两种模式对立的根源在于“圣人”观念的影响。无论是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其心中首先就有一个“圣人”的观念形象,然后才是能否达到和如何达到的问题。性善论者强调“圣人与我同类”,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性恶论者强调圣人的赏罚功能,用事实判断消解价值判断,着眼点不同,立论自然相左。中国人性论的发展,其重心就在于消解这两大对抗模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是一部缺乏发展的发展史(杨适:《中西人论及其比较》)。
  谈到圣人与士的性格的形成时,首先要明确作为士人精神追求和现实规定的“为圣之道”与“为士之道”的关系。作者认为,这两种“道”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为圣之道”即“为士之道”,“为士之道”是通往“为圣之道”的必要路径,“为圣之道”是“为士之道”的终极目标。对二者关系的这种认识,根源于作者对《大学》中有关士的生存世界的划分。在作者看来,《大学》将士的生存世界划分为三个不同的世界,即自我修养、家庭人伦、国家仕途,在不同的世界中,士的人格的所追求的目标彼此相联,又显示出了差别。把握这三个世界,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传统士人复杂的人格现象和人生选择,特别是关于仕与隐的关系。仕与隐的紧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不同的人生选择,是由“士”的素质和条件所决定的。因为,“士”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弘道”、“以道易天下”是其终极关心的问题。然而,在传统政体下,“以道易天下”并不是完全由行为主体加以控制的行为,它不但取决于士人阶层本身的素质,而且取决于各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条件。因此,瞬息万变的政治气候里,到底以何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十分需要仕隐、进退的智慧。对此,《韩诗外传》卷五就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朝廷之士为禄,故入而不出:山林之士为名,故往而不返。入而亦能出,往而亦能返,通移有常,圣也。”即是说,如果通晓仕隐、进退的人生智慧,也可以称为“圣人”。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仕与隐是中国传统士人在传统政体下的人生选择和所获得的政治智慧。
  至于学问修德与圣人的关系,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分析。实际这二者所关涉到的,就是“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具体分别。从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古人追求从“人”到“圣人”的飞跃,并没有采取宗教信仰的形式,而是选择了以“学”为途径的理性方法,这与整个传统文化中的“重学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学为圣人”便成了中国古人所设计的一种最为伟大的理想,它超越了个人甚至群体和阶层的范围,具有全民性,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不过,理想虽然远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这样一些矛盾:一、“学为圣人”的理想,属于高度综合性的活动,包括知识积累和道德修养,可以说包罗万象。而且这不是一日一时之功所能奏效,而是一种永恒不止的追求。然而由于个人的努力往往是难以实现这样的终极理想的,因此退而求其次,设计一些层次较低的理想目标便成为现实的考虑。二、原始儒学所设计的“三纲领”“八条目”,为文人学士提出了一个如何处理内和外、修身与平天下的难题。由于对“学为圣人”的理想目标存在不同的理解,还由于每个人实际上可能拥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动机,因此历史呈现出来的并非单色调的对圣人境界的追求,而是一幅更为复杂的色彩斑斓的图画。三、在俗世中生存的人并不能时时刻刻只是为了终极理想而活着,名声利禄都是实际的存在,它们又和崇高的道德构成矛盾。因此,作为上述矛盾的具体表述,“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的区别以及由而形成的紧张、焦虑便成为文人学士争辨不休的话题。除此以外,在对“学”的涵义理解上的“正统”与“异端”,“学”的功夫上的“道问学”与“尊德体”的分别以及在“学为圣人”的崇高理想之下调合这些分别的努力,也同样纠缠着传统士人的心灵。这样,尽管学向本来是应该具有知识积累和道德修养这两大功能,然而,由于把圣人视为一切学问所追求的至上目标,那么,道德修养方面的功能便被不断强化,而纯粹意义上的知识获得、知识积累功能却被逐渐弱化,最终慢慢萎缩。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专门学科没有严格的分别就可以从这里寻找到问题的症结。
  本书《序言》的作者三浦国雄先生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从中国文化整体的高度来眺望……,是否允许这么说: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是作为抽象的哲理加以表现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跃动着不断地使形而上学具体化、人格化的力量。换言之,在那里,‘被思惟的思想’和‘活着的思想’宛如搓紧的绳子,相互缠绕在一起。‘圣人’论正是捕捉上述两条思想之流的适当视点。”那么,我们可以说本书的意义与价值就由此而得以彰显。
  
  (《中国圣人论》,王文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四月版,15元)
其他文献
The MAO (Micro-Arc Oxidation) process is applied to a eutectic Al-Si alloy (Al-12.0%Si-1.0%Cu-0.9%Mg (mass fraction)). The oxide ceramic layer was fabricated w
2004年5月29日,中国绿色经济联盟工程所支撑的绿色经济论坛,围绕建立健全系统化绿色标准主题展开实质性论讲,与会官员、专家、记者与企业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提出了“绿色标
1939年9月1日是全世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正是在这一天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从而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疯狂的纳粹战争机器,不仅无情地摧毁了世人和平幸福的生活,它还摧
“军嫂不是缠树的藤。”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人武部部长潘栋岩的妻子曲德清不仅这样激励自己,而且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她下岗不失志,自强自立,10年挣下千万家产;她经商不忘
地区科技指标比较研究课题组┏━━━━━━━━━┳━━━━━┳━━━━━━┳━━━━━━━┳━━━━━━━┳━━━━━┳━━━━━┳━━━━━━┳━━━━━━┓┃
应处理好改革与金融”关系□中共盐都县委书记朱红春在乡镇企业改革过程中,妥善处理改革与金融的关系,积极稳妥处理银行债务,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我县新一轮改革按照
当您收到这一期杂志的时候,已经是秋风送爽、大地金黄的10月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恰好迎来她创刊10周岁的生日。十年前,国家计、经委合并,在原国家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司
本文以郑州市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ZZWEMDSS)为例,详细介绍了GIS技术支持下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点、总体构成和主要功能。其中包括信息查询、模型库、数据
通过对进口旋风分离器的检验 ,探讨了旋风分离器的检验方法 ,对表面硬化层耐磨和开裂的机理进行了一些探讨 ,为了研究旋风分离器堆焊层表面裂纹的扩展情况 ,制作了裂纹对比试
本文针对复色文身中相对较难祛除的棕色文身及治疗过程中伴随的增生性瘢痕问题,以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建立七层光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利用1064nm和532nm波长激光照射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