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和误解,致使教学中出现很多失真的乱象。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一些老师或过分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或寄情声、光、电、影,致使教学常常跳脱课文,游离于“文本”。本文分析了阅读教学远离文本的乱象,提出了回归文本的教学途径和策略,进一步强调阅读教学应走返璞归真之路。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37-01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误解,致使教学中出现很多失真的乱象。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一些老师或过分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或寄情声、光、电、影,致使教学常常跳脱课文,游离于“文本”之外,这种片面追求喧哗、虚浮的表象,严重偏离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无疑这种大力提倡学生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体验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放任思想的泛滥,我们要尊重文本,但不能随意地抛弃文本。
1阅读教学乱象纷呈只因游离文本
1.1离弃文本,代之以现代媒体。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是教学的补充和辅助,它的地位不能超越文本。我们可以利用它引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资源,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不能让它成为教学的重心和唯一手段。让学生远离文本,沉浸在声、光、电、影之中,去接受“第二创作”,只能是一种浅阅读、泛阅读,无法让学生触碰作者的心灵。
1.2引申文本,过度拓展。文本学生还未读懂,就被无限制地引申、拓展,导致“文本缺席”。这种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绝不是“创造性阅读”。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提倡学生知识生成”,但一味地迁就、放任,就会使教学误入歧途。
1.3解读文本,断章取义。解读文本,只为“学生”、“老师”和“文本”三者的对话,这种没有作者出场的解读,容易因断章取义而误读误解。过分地强调“个性理解”常常会戕害文本的原意,歪曲作者创作的意图,也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们不能不顾文章的整体内容,断章取义,肆意发挥。
2回归文本,阅读教学的归真之路
阅读教学,我们一定要尊重文本,敬畏文本,重视作者的创作意图,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渗透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验、感受和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和作者思想感情,要让阅读教学回归文本,返璞归真。
2.1回归文本,就是要让阅读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探究微旨要义。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课文作为阅读的文本,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凭借和依托。阅读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去挖掘文本知识,传承思想文化,获得情感体验,切不能热衷于声、光、电、影等现代媒体,把阅读教学引向浮浅。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引导学生目视其文,心悟其意,意会其理,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去开掘语言文字的背后丰富的知识、思想和情感宝库,如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时,如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赏析作者着力描写父亲形象的妙笔,就能更加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作者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所选用“探、穿、攀、缩、倾”等动词准确、生动,刻画人物十分精细。通过对父亲一连串的“别扭”动作的描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更让人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如果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看改编的电影,不但不能感受文字的语言魅力,同时也会因为游离文本,无法真正体会父子间的深情厚意。
2.2回归文本,就是要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本大多具有文学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审美观点等个性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多元解读不能没有底线,不能脱离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而一味地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怪。我们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的首创精神,要教会他们掌握“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从而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的误读、误解,老师对作者的介绍不能少,要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汇集准确信息,再现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特点,思想内核,作品风格,写作背景等等,帮助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由主观性阅读转入实证性阅读,从而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加深对本文时代意义的理解。
2.3回归文本,就是要忠于文本,不能断章取义,无度解读。
《新课标》指出:“应尊重和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不少老师把西方的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主张“多元解读”,这本是阅读教学追求个性解读和创意解读的进步。然而我们的教学常常矫枉过正,由于过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致使阅读教学常常超越文本,或断章取义,或无度解读,殊不知,尊重和珍视,并不代表认同和肯定。我们不能无视或者褒扬学生“读了《背影》,发现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读了《愚公移山》就提出“愚公实在太迂,移山不如搬家”的悖论等等。
学生受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影响,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误读”,这是正常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而绝不能任由学生思想泛滥,信马由缰,曲解文本。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始终还是“哈姆雷特”,正如李镇西老师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所说的那样,他只能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是阿Q,也不可能是冉·阿让。阅读不能远离文本,远离作者,只有忠实于文本,回归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才能让阅读在智慧的碰撞中,在情感的交流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蔡肇基.《阅读教学一定要导好文本学习》,《中学语文教学》2005.2
[2]周选杰,邹兆文.《新课程背景下知识缺席导致的课堂教学畸变》,《中学语文教学》2005.4
[3]李镇西.《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37-01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误解,致使教学中出现很多失真的乱象。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一些老师或过分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或寄情声、光、电、影,致使教学常常跳脱课文,游离于“文本”之外,这种片面追求喧哗、虚浮的表象,严重偏离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无疑这种大力提倡学生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体验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放任思想的泛滥,我们要尊重文本,但不能随意地抛弃文本。
1阅读教学乱象纷呈只因游离文本
1.1离弃文本,代之以现代媒体。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是教学的补充和辅助,它的地位不能超越文本。我们可以利用它引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资源,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不能让它成为教学的重心和唯一手段。让学生远离文本,沉浸在声、光、电、影之中,去接受“第二创作”,只能是一种浅阅读、泛阅读,无法让学生触碰作者的心灵。
1.2引申文本,过度拓展。文本学生还未读懂,就被无限制地引申、拓展,导致“文本缺席”。这种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绝不是“创造性阅读”。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提倡学生知识生成”,但一味地迁就、放任,就会使教学误入歧途。
1.3解读文本,断章取义。解读文本,只为“学生”、“老师”和“文本”三者的对话,这种没有作者出场的解读,容易因断章取义而误读误解。过分地强调“个性理解”常常会戕害文本的原意,歪曲作者创作的意图,也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们不能不顾文章的整体内容,断章取义,肆意发挥。
2回归文本,阅读教学的归真之路
阅读教学,我们一定要尊重文本,敬畏文本,重视作者的创作意图,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渗透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验、感受和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和作者思想感情,要让阅读教学回归文本,返璞归真。
2.1回归文本,就是要让阅读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探究微旨要义。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课文作为阅读的文本,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凭借和依托。阅读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去挖掘文本知识,传承思想文化,获得情感体验,切不能热衷于声、光、电、影等现代媒体,把阅读教学引向浮浅。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引导学生目视其文,心悟其意,意会其理,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去开掘语言文字的背后丰富的知识、思想和情感宝库,如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时,如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赏析作者着力描写父亲形象的妙笔,就能更加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作者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所选用“探、穿、攀、缩、倾”等动词准确、生动,刻画人物十分精细。通过对父亲一连串的“别扭”动作的描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更让人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如果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看改编的电影,不但不能感受文字的语言魅力,同时也会因为游离文本,无法真正体会父子间的深情厚意。
2.2回归文本,就是要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本大多具有文学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审美观点等个性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多元解读不能没有底线,不能脱离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而一味地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怪。我们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的首创精神,要教会他们掌握“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从而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的误读、误解,老师对作者的介绍不能少,要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汇集准确信息,再现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特点,思想内核,作品风格,写作背景等等,帮助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由主观性阅读转入实证性阅读,从而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加深对本文时代意义的理解。
2.3回归文本,就是要忠于文本,不能断章取义,无度解读。
《新课标》指出:“应尊重和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不少老师把西方的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主张“多元解读”,这本是阅读教学追求个性解读和创意解读的进步。然而我们的教学常常矫枉过正,由于过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致使阅读教学常常超越文本,或断章取义,或无度解读,殊不知,尊重和珍视,并不代表认同和肯定。我们不能无视或者褒扬学生“读了《背影》,发现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读了《愚公移山》就提出“愚公实在太迂,移山不如搬家”的悖论等等。
学生受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影响,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误读”,这是正常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而绝不能任由学生思想泛滥,信马由缰,曲解文本。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始终还是“哈姆雷特”,正如李镇西老师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所说的那样,他只能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是阿Q,也不可能是冉·阿让。阅读不能远离文本,远离作者,只有忠实于文本,回归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才能让阅读在智慧的碰撞中,在情感的交流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蔡肇基.《阅读教学一定要导好文本学习》,《中学语文教学》2005.2
[2]周选杰,邹兆文.《新课程背景下知识缺席导致的课堂教学畸变》,《中学语文教学》2005.4
[3]李镇西.《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