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如何给纳税人减税?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460530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个税、房产税,总是社会争论的热点。征税、纳税,是古今公民都必须的。虽然古代纳税人的“税负痛苦指数”比较高,但古代政府减免方面,也有让纳税人高兴的地方,每个朝代都会有纳税人减税的措施。
  “税其舍不税其物”,古代亦征房产税
  在汉代,刘彻(武帝)当皇帝时出现了“缗钱税”。此税种起初是对现金,即所谓“缗钱”一类动产征税。后来扩大征收范围,将田地、房宅在内的家庭财产均纳入征税范围,这应该是封建时代“房产税”的滥觞。
  房产税的历史源远流长。反映上古周代国政的典籍《礼记·王制》中,即有“市廛而不税”一说,意思是租用公家的店铺则不必再缴营业税。东汉学者郑玄注解:“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这里的“税其舍”,可以理解为收取房产税。
  东晋时出现了“估税”,由此演变出了后世的契税。所谓“契税”,本是一种商税,东晋将之加以发展,规定田宅、牛马、奴婢等的交易均要立契约,根据契约的成交价收税(输估)4%,其中卖方承担3%,买方负担1%。不立契约的零散交易,征收“散估”,税率同为4%,全由卖方承担。
  单一房产税的正式出现,当在唐代,其税名叫“间架税”。“间架税”得名于其征税单位和方式,每屋两架为间,按屋的好坏分为三等,上屋征税2000钱,中屋征税1000钱,下屋征收500钱。
  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少祖石重贵、后周世宗柴荣,均先后开征过“屋税”。
  北宋房产税称为“印契钱”,于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开征。因为当时交易所用契纸,由官府统一印制,故名“印契税”。这是中国“契税”这一税种名称的开始,开征之初,就是向典卖田宅对象征收,税率4%。
  南宋时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印契税易名为“钞房定帖钱”。7年后,即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改称“斟合钱”。
  南宋房产税的征收,相当严格。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十二月,朝廷下令地方州县印发“户帖”,规定老百姓所有田土房舍等都要估值纳税,并领取“户帖”,粘贴于门牌上,以便稽查,称为“买帖”。
  后来,因为估算田宅价值不易操作,干脆以各家各户田宅多少好坏,分出若干等级,分别交税1000-30000钱不等的房产税。在此基础上,南宋首创了“遗产税”。
  元代征收的“房地租”,已与现代的“房产税”税名已非常接近了。
  “轻税入官”,政策性减税
  “税”,在古代中国比较复杂,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和征收手段,“役”、“赋”、“贡”、“助”、“彻”、“租”、“庸”、“调”、“捐”、“算缗”、“厘金”等,名称、叫法多多。古代在税收政策上,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会有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恢复和促进生产发展。
  减税,是古今纳税人的愿望,也是古今通行惠民政策和做法。减税免税这类“薄税敛”的做法,是古代统治者一贯主张的“仁政”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古代政府是如何从政策上“薄税敛”的?
  一般来说,在建国初期,新王朝都会实行减税政策,以利民生、恢复生产力。如在隋朝,隋文帝杨坚便提倡轻徭薄赋,“轻税入官”,积极减轻民间税务负担。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前期减税的基础上,朝廷又将田租户调的应交额降低,并减少了服役天数。接着,还废除了盐、酒官卖制度,停征盐酒税。
  停征盐酒税,和现代取消农业税一样,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从先秦时起,盐税收入已成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盐是生活必需品,废除盐税、酒税,惠及千家万户,大大减轻了老百姓负担。
  宋朝立国后,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对百姓种桑、枣树,开辟荒田等,停征租税。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又诏令全国减免税收:“凡州县旷土,许民请佃为永业,蠲三岁租,三岁外,输三分之一”;同时,还废除工商业的杂税。
  明太祖朱元璋在减税方面,同样做得很到位。明初,首先降低商业税,改税率为“三十税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明令,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都不再征税。
  清朝从顺治时起,便在多地蠲免田赋。玄烨(清圣祖)当皇帝的康熙年间,全国有更多的地方实行田粮赋役蠲免。玄烨在位六十多年中,全国普免、各省轮流蠲免以及区域性蠲免,影响较大的便有30多次。
  玄烨在伴期间同,还出现过“天下无税”年。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朝廷将各省钱粮全行蠲免,这样的“天下无税”,在乾隆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都曾先后实行过;乾隆三十年、四十五年、六十年这三年,各免全国漕粮一次,这在中国税收史上是少见的。
  “普天同庆”,临时性减税
  从古代税收史料来看,古代老百姓税赋“痛苦指数”,确实还是很高的,特别是在不太平的年份。考虑到纳税的的疾苦,除了上述政策性减税外,古代政府还有不少临时性的减税手段。
  人头税和土地税,是古代政府最大的种税,也是最主要的减免税种。一般在灾歉之年、皇帝行幸之时、重农劝农、鼓励移民之际,朝廷都会在特定范围、给特定对象减免税收。
  在汉代,减免税收是朝廷经常性使用的惠民、救荒手段。刘费陵(汉昭帝)主政的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是个灾年,《汉书·昭帝纪》记载,当年秋八月,朝廷下诏:“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赈贷种、食,勿收责,勿令民出抑田租。”
  在古代,皇帝外出巡幸,一般也多会减免税收,让当地老百姓“高兴一下”,对皇帝感恩戴德。
  《汉书·文帝纪》记载,前公元177年,汉文帝刘恒从甘泉“幸太原”。刘恒在太原停留游玩了10多天。高兴之余,“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租”。意思是,免了晋阳、中都两地老百姓3年税赋。
  新皇登基、皇帝、皇后过生日、立太子、现瑞象等重大“喜气”的日子,在大赦天下的同时,朝廷也动辄减免税收,实现“普天同庆”。《后汉书·祭祀志上》记载,东汉刘秀(光武帝)当皇帝的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四月份,改元“建武中元”元年,大赦天下,博、奉高、嬴三地,不用上缴当年的租粮和畜草。
  类似汉代这样“赈灾”式、“普天同庆”式的临时税收减免方式,一直到清末都还在实行,并影响到现代税政。
  “大索貌阅”,古代税收大检查
  对于现代不时会发生的偷漏税和拖欠不缴行为,在古代亦常见。相应地,古代对之惩罚亦重。
  隋初减税幅度很大,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隋文帝开展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税收大检查,时称“大索貌阅”。所谓“大索”即大检查;“貌阅”,即实地核查户口,以严堵漏逃税赋。
  唐代征收的“间架税”,对于那些房产多的人家说,税负很重,所交的税金动辄数百缗,所以不时有人冒险隐瞒不报、少报,以偷逃税款。朝廷为此出台税政,如果敢隐匿一间不报者,“杖六十”。为及时发现偷漏税行为,政策出台了奖励办法,举报人可以得到五十缗“奖金”。
  唐代这种“奖励政策”,并非唐朝首创,乃汉武帝刘彻的发明。
  刘彻在推出“缗钱税”后,紧跟着颁布了一道《告缗令》,此令的中心意思就是以物质奖励的形式,鼓励民间举报偷逃税行为。查实后,被举报人的财产一半归举报人,此即《汉书·武帝纪》中所说的,“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告缗令”,可以说是中国税收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一次“税收大检查”通知。
  宋朝规定,田赋逾期缴纳的,按欠税处理。从实际征收情况来看,宋代逃税情况较严重,这在南宋时期尤为明显。当时民间对付征税的办法是交易双方私立契约,不向官府报税,时称“白契”现象。
  针对“白契”现象,南宋也曾进行税收大检查,称为“括白契”。大检查中,要求公民自行申报纳税,隐瞒不报、偷漏税者,一旦查到,将没收其偷逃田房产总价的三分之一。
  同样的,元朝对偷漏税者处罚也很重。比如商税,元政府规定,凡隐匿税课者,物资一半没官。偷漏者一旦被发现,“犯者笞五十”。
  同样的,出于鼓励举报人的考虑,被没收财物的50%,作为奖金奖给举报人。
其他文献
摘要:多感官教学法是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提出的,其精髓在于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让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功能实现充分的发挥,并进行有效的协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眼、耳、手等感官一起调动起来,以尽可能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虽然说,这一方法是针对儿童的特点提出来的,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同样适用,同样有助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都说清朝编《四库全书》,是一大文化盛事。但是,这种盛事也有暧昧的一面,那就是编的时候要审查。如果哪本书有问题,政治上不正确,根本就别想混进去,一把火就给烧了,连个篇目都不留。有一些书问题稍微少的,篇目可以留下,但内容没了。余下的,也得改,凡是有关碍文字的,一律改掉。所以,到了民国,好些文化人说,《四库》书成,图书亡。至少,有些书,还真的因此而亡了。  清朝是个在乎文字正确的王朝,编书先审核,是皇帝
“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这是1970年代,人们常挂在口头的一句顺口溜。  到了1980年代,这句顺口溜,已被“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所覆盖。  事实上,在老龄化、少子化压力下,中产阶层早已开始寻求路径生二胎,并成为一种与时代相呼应的社会现象。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生二胎从传宗接代观念升级到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与过去十年相比,生二胎亦从特权、富裕阶层用权力、金钱获取生育指标以
一则搞笑版脑筋急转弯是:如何将美国变成中国的一个省?答案是:派亿八中国孕妇赴美产子,18年后选个华裔总统。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但实际问题却也多多。  回顾2013年娱乐圈新闻,大S的肚子堪称年度热词,好在一切流言都在“我们一家有三口”的微博下化为乌有。过剩的民众热情无处堆放,急需寻找下一个泄洪口,“央视名嘴柴静美国产女”的出现“顺乎民意”。  这一次,被舆论反转的柴静倒在了自己的肚子上,在此之前還
这个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各路商界名人、创业大咖、演艺明星,纷纷往自己的头上浇下一桶冰水,“落魄湿身”的同时依旧乐此不疲。  都是“爱心惹的祸”——这股“澆头”旋风可不是为了凉快,而是一场爱心的国际接力。“ALS冰桶挑战”是由ALS(渐冻症,霍金锁环病症)协会发起的,挑战者可以在24小时内往头上浇一桶冷水,再点名两三人接力。如果拒绝,则要捐出100美元。  你仔细考量过没有,短短几周,冰桶挑战便风靡
一道又一道的调控政策下,房价的坚挺已经让中国人无力吐槽,而可叹的是,咬紧牙关买到房子,“灾难”却正要开始。为什么说是“灾难”?一位朋友在网上感慨:从拿到房子到房子装修结束,整整瘦了10斤——找装饰公司、选设计、挑材料、看现场甚至多次返工,即便是每天亲临现场,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还是会遇到一些强制项目或隐性消费等不公正待遇。怎么办?只能自认倒霉。  中国人的“房事”向来艰难,无论是买房还是装修。然
近日,我在辽宁进行了一场以“收获”为主题的演讲。其实,做企业如同耕地,收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春天的播种,耐心的等待,以及向外部环境借力。  收获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收获就是享受自然的恩赐。不管哪个行业,都会利用太阳,利用空气——虽然太阳从来不跟各位收费,人类一直在这么做。其实人类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智慧的结晶。比如说古人就知道不能涸泽而渔,要是把鱼全打光,以后就没有鱼了。现在有生态理论专门研
1919年4月,北京大学提前实行教务长制,取消文理科学长,新文化主将陈独秀因此基本脱离北大。在胡适给汤尔和的信件中,胡适感叹蔡元培和汤尔和不免“狭隘”,汤尔和的回信也称“以陈君当年之浪漫行为置之大学,终嫌不类,此乃弟之头巾见解,迄今犹自以为不谬”。如此说来,蔡元培竟是完全因为小报宣扬、汤尔和举报的陈独秀“私德太坏”而撤去文科学长,这未免让人有点难以相信。  陈独秀喜欢逛窑子,新老朋友大约没有不知道
摘 要:为破解课改难题,进一步深化我县课堂教学改革。3月21日至29日,在县教体局安排和山西太谷教研室帮助下,我县组织部分小学优秀教师赴山西太谷跟班学习,实地学习太谷课改名校的先进经验。笔者有幸参与,颇有感受。  关键词:学生;课改;学习  下面笔者概述参观过程及学校实际情况,并结合参过所得对我县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几个建议。  一、 综述  我们参观学习了太谷两所学校——实验小学和明星小学。一是参观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就公平就业发文,其中,“国企应公开招聘应届生,公示拟聘人员”的要求广受关注。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桂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社部正制定具体措施,拟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信息发布的范围、公布渠道,以及招聘工作的流程等内容,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一些央企、国企素有“岗位世袭”传统,父一辈、子一辈甚至爷孙三辈都在同一系统中工作的情况屡见不鲜。当然不可能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