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好的在场交互感受被阻断,才会泛起文学情愫。
但现在的高铁等交通工具和即时通讯却在逐渐
杀死这些“文学必需的间隔时间”
最近,综艺电视节目里冒出一股“清流”。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节目,没有噱头,没有互撕,没有毒舌,却像静僻山谷里的桃花,安安静静地“红了”。
这档节目的模式很简单——请明星演员现场读信。我目前只看了第一期,却被台湾男星王耀庆演绎《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一封信》给震撼了。温雅羞涩的王耀庆,一站在台筒前,就换了个人似的,抑扬顿挫,慷慨铿锵,把黄永玉的率真和热诚表达得淋漓尽致。王耀庆平日扮演的多是情感受压抑、内心被撕扯的角色(比如《好先生》里的江浩坤,《产科医生》里的肖诚),所以,当王耀庆说出“你为势位所误”“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時,真是金声玉振!——那磁性的嗓音宛如历史隧道传来的启示录,那结巴的快语仿佛对文革压抑的狮子吼,那飘逸的潇洒感则带着六朝文士的气质,能迷死小女生。
可喜欢归喜欢,书信的时代毕竟一去不复返了,据新闻报道,北京的很多邮筒一天只有几封信,而且数量还在减少。
书信如果仅仅是信息、情感交流的载体,被手机短信和微信取代,也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但书信在信息、情感交流之外,恰恰具有文学性的溢出,这才是大家耿耿于怀的原因。因此,要问是什么杀死了“见字如面”,实质就是“什么在杀死文学”?
复旦大学文学教授严锋曾发微博说:“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有一天晚上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家边荷塘,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看到月光淡淡的,忍不住拿出手机,咔嚓一下发到朋友圈:写了句‘今天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木有了。文字木有了,《荷塘月色》木有了,散文木有了。技术就是这样把文学干掉的。”这话深刻揭示了图像对文学的扼杀。
其实,《见字如面》能火,也不只是书信的魅力,更多的是书信节目表演的魅力。请明星朗读书信,正迎合了互联网当下的可视化潮流(微博文字发博下滑,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兴起就是典型)。所以,当书信不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而只是借时髦媒介“还魂”时,恰恰说明了书信的衰亡。
文学性之衰落,也与即时通讯的兴起有关。什么是文学?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认为,作家的意义在于“使所描写的事物以迥异于通常我们接受它们的形态出现于作品中,借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感受的时延和难度。”(见《散文理论》)。比如,说美女“皮肤好”是习惯化日常语言,而说“肤白如雪,吹弹可破”就是陌生化的文学语言。既然文学语言是为了“增强感受的时延和难度”,即让美好感受长久保存,这就暗示我们,时间才是文学性发酵的秘密。
人类通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时间感知系统,比如一天没见孩子就想,半年没见朋友也想,情人之间互诉相思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因此,美好的在场交互感受被阻断,才会泛起文学情愫。
但现在的高铁等交通工具和即时通讯却在修复地理距离导致的时间阻断,从而逐渐杀死这些“文学必需的间隔时间”。
春节期间,我去表哥家拜年。就撞见他通过手机视频聊天,与远在他乡的哥们操着瓶子酒对饮。两人中间还划拳,“哥俩好啊…五魁首啊,六六顺啊”,喝得酩酊大醉,看得我目瞪口呆!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文学情愫,也在即时通讯中耗散了,哪还有心力写书信。
苏轼有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他晚上闲得无聊,去承天寺找朋友张怀民,然后如何美好云云。假若宋代能用手机视频聊天,苏轼就不会出来找张怀民,也就不会有这篇千古名文了。
文学会衰亡吗?至少我觉得,未来的VR、神经模拟、做梦装置可能会取代文学,成为普通人的精神必需品。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二次元的鼻祖、明代“梦圣”董说真是了不起的先知。
但现在的高铁等交通工具和即时通讯却在逐渐
杀死这些“文学必需的间隔时间”
最近,综艺电视节目里冒出一股“清流”。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节目,没有噱头,没有互撕,没有毒舌,却像静僻山谷里的桃花,安安静静地“红了”。
这档节目的模式很简单——请明星演员现场读信。我目前只看了第一期,却被台湾男星王耀庆演绎《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一封信》给震撼了。温雅羞涩的王耀庆,一站在台筒前,就换了个人似的,抑扬顿挫,慷慨铿锵,把黄永玉的率真和热诚表达得淋漓尽致。王耀庆平日扮演的多是情感受压抑、内心被撕扯的角色(比如《好先生》里的江浩坤,《产科医生》里的肖诚),所以,当王耀庆说出“你为势位所误”“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時,真是金声玉振!——那磁性的嗓音宛如历史隧道传来的启示录,那结巴的快语仿佛对文革压抑的狮子吼,那飘逸的潇洒感则带着六朝文士的气质,能迷死小女生。
可喜欢归喜欢,书信的时代毕竟一去不复返了,据新闻报道,北京的很多邮筒一天只有几封信,而且数量还在减少。
书信如果仅仅是信息、情感交流的载体,被手机短信和微信取代,也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但书信在信息、情感交流之外,恰恰具有文学性的溢出,这才是大家耿耿于怀的原因。因此,要问是什么杀死了“见字如面”,实质就是“什么在杀死文学”?
复旦大学文学教授严锋曾发微博说:“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有一天晚上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家边荷塘,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看到月光淡淡的,忍不住拿出手机,咔嚓一下发到朋友圈:写了句‘今天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木有了。文字木有了,《荷塘月色》木有了,散文木有了。技术就是这样把文学干掉的。”这话深刻揭示了图像对文学的扼杀。
其实,《见字如面》能火,也不只是书信的魅力,更多的是书信节目表演的魅力。请明星朗读书信,正迎合了互联网当下的可视化潮流(微博文字发博下滑,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兴起就是典型)。所以,当书信不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而只是借时髦媒介“还魂”时,恰恰说明了书信的衰亡。
文学性之衰落,也与即时通讯的兴起有关。什么是文学?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认为,作家的意义在于“使所描写的事物以迥异于通常我们接受它们的形态出现于作品中,借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感受的时延和难度。”(见《散文理论》)。比如,说美女“皮肤好”是习惯化日常语言,而说“肤白如雪,吹弹可破”就是陌生化的文学语言。既然文学语言是为了“增强感受的时延和难度”,即让美好感受长久保存,这就暗示我们,时间才是文学性发酵的秘密。
人类通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时间感知系统,比如一天没见孩子就想,半年没见朋友也想,情人之间互诉相思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因此,美好的在场交互感受被阻断,才会泛起文学情愫。
但现在的高铁等交通工具和即时通讯却在修复地理距离导致的时间阻断,从而逐渐杀死这些“文学必需的间隔时间”。
春节期间,我去表哥家拜年。就撞见他通过手机视频聊天,与远在他乡的哥们操着瓶子酒对饮。两人中间还划拳,“哥俩好啊…五魁首啊,六六顺啊”,喝得酩酊大醉,看得我目瞪口呆!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文学情愫,也在即时通讯中耗散了,哪还有心力写书信。
苏轼有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他晚上闲得无聊,去承天寺找朋友张怀民,然后如何美好云云。假若宋代能用手机视频聊天,苏轼就不会出来找张怀民,也就不会有这篇千古名文了。
文学会衰亡吗?至少我觉得,未来的VR、神经模拟、做梦装置可能会取代文学,成为普通人的精神必需品。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二次元的鼻祖、明代“梦圣”董说真是了不起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