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略介绍了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文化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交际
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越来越多,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有斩获,但与之同时并存的是,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并未得到多大改善,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内容,无不包含着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成分,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导入文化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大学教师总希望学生对外语能够掌握并且熟练运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学习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概况、风土人情了解甚少,而且在实际交流中喜欢套用母语的观念方式和习惯去理解对方话语,因而常常会产生交际障碍,因为无论语法知识多么巩固,英语说得多么流利,如果没有从文化角度深刻理解外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也就永远无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由此,在交际中产生文化冲突,在理解上产生偏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也是可以预见的。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行跨文化导入,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注重英语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是对目的语和母语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从而保证对英语理解和翻译的正确性以及使用的得体性。由此可见,文化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内涵。外语教学离不开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要素,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常常可以体现该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语言就一定要教文化。而仅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脱离社会文化语域,早已不能满足当今英语教学的要求,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大开眼界,拓宽思路,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机械地死记硬背,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地道而灵活的英语。
(一)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流,使得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倍受重视,语言教学本身的发展也使得文化意识得到更多的重视。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谓联系密切。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文化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在学好英语的同时,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满足学生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涉及文化的内容,是一种与该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场景相联系的文化,没有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所谓文化教学,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新形势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达到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外语人才,除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其他业务素质外,对英美文化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三)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就有很大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语言上,具体表现在,包括句法、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语境、得体性等方面。如果不能做到尽可能了解这些差异、适应这些差异,就很难学好英语。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高年级时,交际的主要障碍已经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文化交际模式的适应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并了解英美文化,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使学生在增加英语语感的同时,对英美文化能够熟悉并且认同。
(四)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想基础,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语言是文化的媒介,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两者相辅相承,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因此对两者不可偏颇。如果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分割出来,学好语言只是一句空话。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仅仅取决于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取决于他对该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两者同时并举,才能真正得体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
四、文化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目的语文化的习得。在文化习得方面应以目的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共时文化为主,同时要消除文化定式,减少偏见,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母语文化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教师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只有具备比较广泛的本民族文化知识,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另一种新的文化。因此,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就不能仅着眼于英语文化,母语文化也应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就要做到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教的每一堂课中,都无不包含着跨文化内容,应在备课时精心准备,除基本知识的传授外,应着意发掘每节课内容中的文化差异,并就此着重介绍,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考虑所讲授文化知识的相关实用性,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需要借助所教的语言知识导入文化,把认知文化行为作为每一课的组成部分,使学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社会文化能力,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跨文化的认知能力。在此目的下,作为文化传播中起着桥梁作用的教师也必须严格要求:通过阅读大量的原文文学作品,通览当前英美杂志,观看原声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结交外国朋友以及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教学中做到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三)为学生营造具有一定文化氛围的语言环境,教师可根据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扮演这种文化氛围中的角色。一个丰富的圣诞晚会,一场西式的婚礼表演,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这些文化背景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的原则,了解交际人在交际中使用的各种行为模式以及控制这些行为的规则,使学生在实际的操练中能积极地用英语思维、组织语言,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国君.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对策,2007(3).
[2]张静.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与高校英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3]王欣.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高教视窗,2008(6).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交际
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越来越多,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有斩获,但与之同时并存的是,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并未得到多大改善,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内容,无不包含着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成分,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导入文化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大学教师总希望学生对外语能够掌握并且熟练运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学习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概况、风土人情了解甚少,而且在实际交流中喜欢套用母语的观念方式和习惯去理解对方话语,因而常常会产生交际障碍,因为无论语法知识多么巩固,英语说得多么流利,如果没有从文化角度深刻理解外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也就永远无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由此,在交际中产生文化冲突,在理解上产生偏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也是可以预见的。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行跨文化导入,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注重英语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是对目的语和母语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从而保证对英语理解和翻译的正确性以及使用的得体性。由此可见,文化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内涵。外语教学离不开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要素,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常常可以体现该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语言就一定要教文化。而仅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脱离社会文化语域,早已不能满足当今英语教学的要求,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大开眼界,拓宽思路,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机械地死记硬背,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地道而灵活的英语。
(一)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流,使得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倍受重视,语言教学本身的发展也使得文化意识得到更多的重视。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谓联系密切。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文化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在学好英语的同时,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满足学生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涉及文化的内容,是一种与该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场景相联系的文化,没有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所谓文化教学,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新形势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达到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外语人才,除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其他业务素质外,对英美文化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三)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就有很大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语言上,具体表现在,包括句法、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语境、得体性等方面。如果不能做到尽可能了解这些差异、适应这些差异,就很难学好英语。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高年级时,交际的主要障碍已经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文化交际模式的适应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并了解英美文化,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使学生在增加英语语感的同时,对英美文化能够熟悉并且认同。
(四)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想基础,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语言是文化的媒介,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两者相辅相承,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因此对两者不可偏颇。如果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分割出来,学好语言只是一句空话。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仅仅取决于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取决于他对该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两者同时并举,才能真正得体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
四、文化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目的语文化的习得。在文化习得方面应以目的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共时文化为主,同时要消除文化定式,减少偏见,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母语文化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教师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只有具备比较广泛的本民族文化知识,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另一种新的文化。因此,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就不能仅着眼于英语文化,母语文化也应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就要做到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教的每一堂课中,都无不包含着跨文化内容,应在备课时精心准备,除基本知识的传授外,应着意发掘每节课内容中的文化差异,并就此着重介绍,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考虑所讲授文化知识的相关实用性,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需要借助所教的语言知识导入文化,把认知文化行为作为每一课的组成部分,使学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社会文化能力,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跨文化的认知能力。在此目的下,作为文化传播中起着桥梁作用的教师也必须严格要求:通过阅读大量的原文文学作品,通览当前英美杂志,观看原声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结交外国朋友以及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教学中做到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三)为学生营造具有一定文化氛围的语言环境,教师可根据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扮演这种文化氛围中的角色。一个丰富的圣诞晚会,一场西式的婚礼表演,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这些文化背景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的原则,了解交际人在交际中使用的各种行为模式以及控制这些行为的规则,使学生在实际的操练中能积极地用英语思维、组织语言,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国君.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对策,2007(3).
[2]张静.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与高校英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3]王欣.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高教视窗,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