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突破口是产业化。
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生态和生计兼顾。治沙和致富双赢,绿起来和富起来结合。一言以蔽之,解决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三农”、“三牧”问题,要走“绿化——转化——产业化”之路。
这条路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1984年搞国防科研,在西部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入调查后提出来的,准确的叫法是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是属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
它要求四点:一是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沙漠,把沙地、草地当作宝贵的国土资源,扬长避短,科学开发,按规律办事,讲投入产出,不以绿色画句号;二是以水为先,以水为限,讲规模经济,搞阳光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变生物链为产业链,生产终极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通过应用科技成果,提高附加值含量,变粗加工为深加工、精加工,获取高额利润;四是寓生态环境的保护于科学开发之中,不以环境为代价,也不为生态而生态,要变“花钱买生态”的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坚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它的概念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
它的特点是: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城乡一体、“草畜工贸四结合”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工业化的集约经济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知识密集、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
它的好处是:强调了科学用沙,打破了条块分割,着眼于总体效益,立足于光热转化,致力于脱贫致富,为防沙治沙用沙的“预防为主,积极治理,科学经营,持续发展”指明了极具时代感的前进方向。
它又一次证明了经济学家的如下观点:“时代变迁的全部奥秘,隐伏在‘资源——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时代’连锁反应的过程中”。
从西部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实践中总结的沙产业技术路线是18个字: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好机制、大市场,虽然它是初步的,但它是值得重视的。
全国政协委员王占、夏日、许柏年、陈瑞清在《关于把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提案》中强调了三条:
1.换一种思维看沙漠、草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西部的国土资源沙漠、草原优势尽快变为经济优势,是事关全局、影响世界的大事。
2.保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发展沙产业、草产业。西部不但出现了重大理论成果,而且涌现了有说服力的实践成果。这是中国特色西部开发的一条崭新的路。
3.把沙产业、草产业写进“十一五”规划意义重大。我国的和平崛起要重数量、抢时间,更要重质量、讲和谐。它既要靠知识产权的独立自主,也要靠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我们认为,沙产业、草产业是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破解“三农”、“三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之一。它符合西部的特殊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适应了西部各族群众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必须解决新型的涉农的后续主导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市场开拓问题,解决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未来生存空间的拓展和优化问题。资源变不成支柱,产品变不成产业,品牌变不成名牌,我们和过去就没区别。过去因为穷,我们的农牧民不得不滥垦、滥伐、滥樵,今后如果贫困依旧,5一8年的国家项目补助期结束,我们的农牧民还要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切记“荒漠化”就是“贫困化”的同义语,只有按钱学森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科学推进产业化,才能保证绿化成果不流失,可持续发展有后劲,生存动力、政策动力转化为市场动力,输血机制转化为造血机制。
中央领导的几段批示说明了中央对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化的高度重视。
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教授的报告上批示:“钱学森同志和宋老(指宋平同志)提出,在我国西部戈壁沙漠发展沙产业,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值得重视。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办好这件事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社会和生态意义。”
2003年,回良玉副总理批示:“科学合理地发展沙产业是西部开发和生态建设的一项有效举措,应该有必要的扶持机制。”“我们的造林绿化、治理荒沙的某些政策法规和有些规定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变化的情况和发展要求做相应的调整或改变,目的是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是以阳光产业、节水农业、知识经济为中心的新型沙业、草业系统工程的简称。利用阳光,节水节肥,科学用沙,延伸链条,必须强调“四过转化”:一是“过光(阳光)转化”:把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植物蛋白。二是“过腹转化”:把植物蛋白通过家畜、家禽的消化系统转化为动物蛋白。三是“过机(机器、设备)转化”。四是“过市(市场)转化”。
钱学森院士2000年5月30日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研究者、实践者的信中说:“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我向您们表示祝贺,并预祝您们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
实践告诉我们,绝不能干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只要变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就可以逐步实现恢复生态、发展生态、提高农牧民生活“三态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内蒙古有变化,得益于“三个变”,即变单一防沙治沙,为防沙、治沙、科学用沙相结合;变单一的国家抓生态,为国家、企业、全民抓生态相结合;变单一的道义回报,为道义回报和物质回报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有时令一个民族振奋。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光明出路,使我们对中国沙区走出困扰充满信心。
鄂尔多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但各级领导已有了沙产业、草产业的概念,而且民营企业也介入沙产业,特别是有实力、有能力、有眼光的企业家军团进军沙产业,构成我国2004年绝无仅有的经济新景观。他们在沙柳、甘草、沙棘、柠条的产业化上见到了明显效果,促进了沙区的种植结构调整,解决了长期以来植被建设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鄂尔多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50年的变化,老百姓有一首“顺口溜”概括得很准确:“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垦滥伐乱开荒;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21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实践证明,上一次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以来的13年,全国范围的生态形势,已由“总体恶化”阶段转入“人沙相持”阶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步子更快一些,实现了“总体遏制,局部好转”。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应该提上日程。
鄂尔多斯市探索的新模式,实际是我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新型后续主导产业的不同模式,它验证了“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可以相济互补,贯彻防沙、治沙、用沙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势在必行,以防沙、治沙、用沙为切入点,带动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是涉及国土科学利用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大事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植被覆盖度己由2000年禁牧前的25%提高到2004年的70%。大力发展沙、草产业之后,该市粮食生产不但没受影响,而且产量由1999年均69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76万吨;粮、经、草的比例由1999年均68:30:2,调整为2004年的30:27:43。牲畜总头数由1999年禁牧前的725万头(只),提高到2004年的1094万头(只)。农牧民年纯收入达到3908元,比1999年增加1500元。
沙漠化不是地球的癌症。沙漠只要不是地质年代形成的,就是可治的、可用的,可以和人类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出路,中国就有希望。我们的结论是两句话:不以绿色画句号,产业链上做文章。沙区必须在植被建设的基础上科学经营沙漠,发展沙、草产业。日本科学家远山正瑛先生说得好:“21世纪是科学利用沙漠的世纪”,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探索不比日本和以色列差,有理论成果,有实践成果,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推而广之,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生态和生计兼顾。治沙和致富双赢,绿起来和富起来结合。一言以蔽之,解决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三农”、“三牧”问题,要走“绿化——转化——产业化”之路。
这条路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1984年搞国防科研,在西部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入调查后提出来的,准确的叫法是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是属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
它要求四点:一是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沙漠,把沙地、草地当作宝贵的国土资源,扬长避短,科学开发,按规律办事,讲投入产出,不以绿色画句号;二是以水为先,以水为限,讲规模经济,搞阳光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变生物链为产业链,生产终极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通过应用科技成果,提高附加值含量,变粗加工为深加工、精加工,获取高额利润;四是寓生态环境的保护于科学开发之中,不以环境为代价,也不为生态而生态,要变“花钱买生态”的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坚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它的概念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
它的特点是: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城乡一体、“草畜工贸四结合”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工业化的集约经济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知识密集、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
它的好处是:强调了科学用沙,打破了条块分割,着眼于总体效益,立足于光热转化,致力于脱贫致富,为防沙治沙用沙的“预防为主,积极治理,科学经营,持续发展”指明了极具时代感的前进方向。
它又一次证明了经济学家的如下观点:“时代变迁的全部奥秘,隐伏在‘资源——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时代’连锁反应的过程中”。
从西部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实践中总结的沙产业技术路线是18个字: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好机制、大市场,虽然它是初步的,但它是值得重视的。
全国政协委员王占、夏日、许柏年、陈瑞清在《关于把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提案》中强调了三条:
1.换一种思维看沙漠、草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西部的国土资源沙漠、草原优势尽快变为经济优势,是事关全局、影响世界的大事。
2.保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发展沙产业、草产业。西部不但出现了重大理论成果,而且涌现了有说服力的实践成果。这是中国特色西部开发的一条崭新的路。
3.把沙产业、草产业写进“十一五”规划意义重大。我国的和平崛起要重数量、抢时间,更要重质量、讲和谐。它既要靠知识产权的独立自主,也要靠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我们认为,沙产业、草产业是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破解“三农”、“三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之一。它符合西部的特殊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适应了西部各族群众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必须解决新型的涉农的后续主导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市场开拓问题,解决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未来生存空间的拓展和优化问题。资源变不成支柱,产品变不成产业,品牌变不成名牌,我们和过去就没区别。过去因为穷,我们的农牧民不得不滥垦、滥伐、滥樵,今后如果贫困依旧,5一8年的国家项目补助期结束,我们的农牧民还要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切记“荒漠化”就是“贫困化”的同义语,只有按钱学森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科学推进产业化,才能保证绿化成果不流失,可持续发展有后劲,生存动力、政策动力转化为市场动力,输血机制转化为造血机制。
中央领导的几段批示说明了中央对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化的高度重视。
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教授的报告上批示:“钱学森同志和宋老(指宋平同志)提出,在我国西部戈壁沙漠发展沙产业,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值得重视。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办好这件事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社会和生态意义。”
2003年,回良玉副总理批示:“科学合理地发展沙产业是西部开发和生态建设的一项有效举措,应该有必要的扶持机制。”“我们的造林绿化、治理荒沙的某些政策法规和有些规定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变化的情况和发展要求做相应的调整或改变,目的是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是以阳光产业、节水农业、知识经济为中心的新型沙业、草业系统工程的简称。利用阳光,节水节肥,科学用沙,延伸链条,必须强调“四过转化”:一是“过光(阳光)转化”:把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植物蛋白。二是“过腹转化”:把植物蛋白通过家畜、家禽的消化系统转化为动物蛋白。三是“过机(机器、设备)转化”。四是“过市(市场)转化”。
钱学森院士2000年5月30日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研究者、实践者的信中说:“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我向您们表示祝贺,并预祝您们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
实践告诉我们,绝不能干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只要变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就可以逐步实现恢复生态、发展生态、提高农牧民生活“三态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内蒙古有变化,得益于“三个变”,即变单一防沙治沙,为防沙、治沙、科学用沙相结合;变单一的国家抓生态,为国家、企业、全民抓生态相结合;变单一的道义回报,为道义回报和物质回报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有时令一个民族振奋。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光明出路,使我们对中国沙区走出困扰充满信心。
鄂尔多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但各级领导已有了沙产业、草产业的概念,而且民营企业也介入沙产业,特别是有实力、有能力、有眼光的企业家军团进军沙产业,构成我国2004年绝无仅有的经济新景观。他们在沙柳、甘草、沙棘、柠条的产业化上见到了明显效果,促进了沙区的种植结构调整,解决了长期以来植被建设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鄂尔多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50年的变化,老百姓有一首“顺口溜”概括得很准确:“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垦滥伐乱开荒;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21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实践证明,上一次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以来的13年,全国范围的生态形势,已由“总体恶化”阶段转入“人沙相持”阶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步子更快一些,实现了“总体遏制,局部好转”。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应该提上日程。
鄂尔多斯市探索的新模式,实际是我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新型后续主导产业的不同模式,它验证了“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可以相济互补,贯彻防沙、治沙、用沙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势在必行,以防沙、治沙、用沙为切入点,带动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是涉及国土科学利用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大事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植被覆盖度己由2000年禁牧前的25%提高到2004年的70%。大力发展沙、草产业之后,该市粮食生产不但没受影响,而且产量由1999年均69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76万吨;粮、经、草的比例由1999年均68:30:2,调整为2004年的30:27:43。牲畜总头数由1999年禁牧前的725万头(只),提高到2004年的1094万头(只)。农牧民年纯收入达到3908元,比1999年增加1500元。
沙漠化不是地球的癌症。沙漠只要不是地质年代形成的,就是可治的、可用的,可以和人类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出路,中国就有希望。我们的结论是两句话:不以绿色画句号,产业链上做文章。沙区必须在植被建设的基础上科学经营沙漠,发展沙、草产业。日本科学家远山正瑛先生说得好:“21世纪是科学利用沙漠的世纪”,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探索不比日本和以色列差,有理论成果,有实践成果,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推而广之,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