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结构转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内容,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就业结构转型主要包括两方面:社会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结构转换,即从旧结构中产生出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结构,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到社会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增长。
影响或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结构转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力资源状况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人力资源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它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人力资源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有诸多方面还不适应当前阶段就业结构转型的要求。本文拟就内蒙古人力资源状况对就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作一阐述。
劳动力增长快,年龄结构较轻1953年,内蒙古总人口为610.02万人。到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总人口为2375.54万人。其中,15~64岁的人口为1743万人,占总人口的73.4%;65岁以上的人口为127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3%。所以,从数量上看,内蒙古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存量增长快,年龄结构较轻。这种状况一方面表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有较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另一方面则是就业压力大,劳动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十五”以来,城镇有近80万人需要初次就业,每年需要分流就业的下岗职工在20万人以上,农村牧区有200多万劳动力将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而从自治区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就业岗位较少,很难满足新增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要。
农村人口多,城市化水平低,人力资源的二元结构非常典型 内蒙古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经济结构的典型特点是二元化:一元是技术落后、生产率低、自我雇佣的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分工与交换还很不发达;一元是由国家重点扶植的、技术比较先进、生产效率较高的现代化工业经济。与这种二元经济相联系的是人力资源的二元结构。在总就业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截至2003年底,在总人口中,乡村人口为1314.97万人,占总人口的55%;在总就业人口中,乡村人口为652.3万人。
文化、技术素质不高 文化、技术素质对人力资源起决定性的影响。在每10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内蒙古的各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或略高,但与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较大。2000年,每10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上海为6.5%,北京为9.3%,而内蒙古仅为1.5%;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上海、北京同为23%,内蒙古仅为13.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蒙古的文盲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部沿海地区部分省市。内蒙古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13.67%,不仅大大高于上海(5.88%)、北京(4.61%),而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95%)2.5个百分点。文化技术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就业结构转型。以第三产业为例,近年来,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如通讯、计算机、金融、信息)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的人才,但要求就业者要有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平和优良的整体素质,而目前内蒙古由农村牧区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大都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技能,从转移的产业和行业层次上看,是一种初级的“技术粗放型”转移。转移的重点或者是城乡的第三产业,如保姆、清洁工、个体摊贩、饮食和维修等服务行业;或者是转移到城市非竞争性的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强度大、技术简单、城市工人不愿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建筑、纺织、煤炭制品;城镇中的下岗人员中大部分是“三多两低”人员,即女职工多、年龄偏大的中年职工多(30-50岁的下岗职工占全部下岗职工的57.2%)、待岗周期长的多;文化程度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待业人员占60.8%)、生活水平低。这些人严重缺乏对社会其他职业的转向能力、适应能力和在市场上独立谋生的能力。这是造成城镇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
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不合理在影响就业结构转型的诸多因素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状况。经过50多年的发展,内蒙古在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距离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仍有较大的差距。
首先,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过程极其缓慢,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艰巨。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内蒙古农村劳动力绝对数明显增长,1952年为302.6万人,2003年为548.7万人,增长了1.8倍。但是,内蒙古的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很低,荒漠化率和草原退化率为59.27%和20.29%。建国初期,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但这一时期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同步带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分田到户的使用制度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由过去吃“大锅饭”时的隐蔽性失业转变为公开性失业。乡镇企业是吸纳这些过剩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内蒙古的乡镇企业比较落后,已有的乡镇企业由于受到资本扩展、技术升级、市场容量和人力资本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速度已逐渐缓慢,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越来越少。近年来,大量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就业,但这种农转非很不彻底,兼业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人农闲时出外打工,农忙时则回家务农。
其次,第二产业中出现的大量下岗职工,严重制约着就业结构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内蒙古的国有企业数量大增,就业人员从1952年的13.0万人增长到2003年的178.1万人,增长了16倍。但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这一方面是资本深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中存在着日趋严重的就业不足和隐蔽性失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日益暴露出来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和亏损严重等弊端,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明显下降。要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只有实行更彻底的改革。而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必然使原来的“隐蔽性”失业公开化,下岗再就业人数会进一步增加。2003年,内蒙古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5%。
最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比重小。 截至2003年,内蒙古的第一、二、三产业在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9.5%、45.3%;35.2%。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尤其是第三产业偏低,发展明显滞后,不适应一、二产业的发展需求。2003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一产业高15.7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则低10.1个百分点。从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大多数呈“倒宝塔型”,即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相比之下,可以明显看出内蒙古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总体水平低,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行业和先导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了交通运输紧张,邮电通讯能力不足,市场发育不全,资金、物资、信息流转不畅,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就业结构转型。从国际比较可知,一般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应比第二产业大20%左右。以美国为例,2000年,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比例分别为2.6%、22.9%和74.5%,第三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之差高达41.6%。但就内蒙古的情况来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50.43%、16.37%和33.20%,第三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之差只有16.83%。第三产业就业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所以,从内蒙古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上看,劳动力就业过分集中在低次产业,是一种以低级产业为主体的低级就业结构。
人力资源的所有制配置比较单一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逐步确立,非国有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主要方向。1990~1996年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3199万人。其中,个体劳动者新增946万人,私营企业劳动者新增563万人,“三资”企业新增474万人,合计近2000万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如,从1991年以来,温州市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新创造就业岗位20万个,使现有就业岗位总量达到200万个。尽管该市下岗比例为7%,但绝大多数下岗职工“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恋旧业创新业”,转向非国有经济部门就业。
从内蒙古人力资源的所有制配置状况上看,内蒙古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很不充分,还要加快发展步伐。到2003年底,内蒙古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166.1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16%;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51.3万人,只占全区总从业人员的4.7%;城乡个体劳动者为108.4万人,仅为全区从业人员的9.9%。与上海相比,后者在2002年城乡私营、个体两种类型的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32.6%,在其他类型的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在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国有经济,是内蒙古今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方向。而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加大力度向农民、牧民宣传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促进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培训、指导、失业救济、发展第三产业等多种措施、做好城镇再就业工作,将是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使之适应就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容。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影响或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结构转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力资源状况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人力资源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它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人力资源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有诸多方面还不适应当前阶段就业结构转型的要求。本文拟就内蒙古人力资源状况对就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作一阐述。
劳动力增长快,年龄结构较轻1953年,内蒙古总人口为610.02万人。到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总人口为2375.54万人。其中,15~64岁的人口为1743万人,占总人口的73.4%;65岁以上的人口为127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3%。所以,从数量上看,内蒙古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存量增长快,年龄结构较轻。这种状况一方面表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有较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另一方面则是就业压力大,劳动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十五”以来,城镇有近80万人需要初次就业,每年需要分流就业的下岗职工在20万人以上,农村牧区有200多万劳动力将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而从自治区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就业岗位较少,很难满足新增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要。
农村人口多,城市化水平低,人力资源的二元结构非常典型 内蒙古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经济结构的典型特点是二元化:一元是技术落后、生产率低、自我雇佣的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分工与交换还很不发达;一元是由国家重点扶植的、技术比较先进、生产效率较高的现代化工业经济。与这种二元经济相联系的是人力资源的二元结构。在总就业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截至2003年底,在总人口中,乡村人口为1314.97万人,占总人口的55%;在总就业人口中,乡村人口为652.3万人。
文化、技术素质不高 文化、技术素质对人力资源起决定性的影响。在每10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内蒙古的各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或略高,但与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较大。2000年,每10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上海为6.5%,北京为9.3%,而内蒙古仅为1.5%;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上海、北京同为23%,内蒙古仅为13.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蒙古的文盲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部沿海地区部分省市。内蒙古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13.67%,不仅大大高于上海(5.88%)、北京(4.61%),而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95%)2.5个百分点。文化技术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就业结构转型。以第三产业为例,近年来,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如通讯、计算机、金融、信息)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的人才,但要求就业者要有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平和优良的整体素质,而目前内蒙古由农村牧区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大都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技能,从转移的产业和行业层次上看,是一种初级的“技术粗放型”转移。转移的重点或者是城乡的第三产业,如保姆、清洁工、个体摊贩、饮食和维修等服务行业;或者是转移到城市非竞争性的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强度大、技术简单、城市工人不愿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建筑、纺织、煤炭制品;城镇中的下岗人员中大部分是“三多两低”人员,即女职工多、年龄偏大的中年职工多(30-50岁的下岗职工占全部下岗职工的57.2%)、待岗周期长的多;文化程度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待业人员占60.8%)、生活水平低。这些人严重缺乏对社会其他职业的转向能力、适应能力和在市场上独立谋生的能力。这是造成城镇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
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不合理在影响就业结构转型的诸多因素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状况。经过50多年的发展,内蒙古在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距离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仍有较大的差距。
首先,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过程极其缓慢,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艰巨。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内蒙古农村劳动力绝对数明显增长,1952年为302.6万人,2003年为548.7万人,增长了1.8倍。但是,内蒙古的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很低,荒漠化率和草原退化率为59.27%和20.29%。建国初期,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但这一时期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同步带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分田到户的使用制度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由过去吃“大锅饭”时的隐蔽性失业转变为公开性失业。乡镇企业是吸纳这些过剩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内蒙古的乡镇企业比较落后,已有的乡镇企业由于受到资本扩展、技术升级、市场容量和人力资本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速度已逐渐缓慢,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越来越少。近年来,大量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就业,但这种农转非很不彻底,兼业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人农闲时出外打工,农忙时则回家务农。
其次,第二产业中出现的大量下岗职工,严重制约着就业结构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内蒙古的国有企业数量大增,就业人员从1952年的13.0万人增长到2003年的178.1万人,增长了16倍。但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这一方面是资本深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中存在着日趋严重的就业不足和隐蔽性失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日益暴露出来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和亏损严重等弊端,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明显下降。要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只有实行更彻底的改革。而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必然使原来的“隐蔽性”失业公开化,下岗再就业人数会进一步增加。2003年,内蒙古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5%。
最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比重小。 截至2003年,内蒙古的第一、二、三产业在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9.5%、45.3%;35.2%。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尤其是第三产业偏低,发展明显滞后,不适应一、二产业的发展需求。2003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一产业高15.7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则低10.1个百分点。从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大多数呈“倒宝塔型”,即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相比之下,可以明显看出内蒙古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总体水平低,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行业和先导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了交通运输紧张,邮电通讯能力不足,市场发育不全,资金、物资、信息流转不畅,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就业结构转型。从国际比较可知,一般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应比第二产业大20%左右。以美国为例,2000年,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比例分别为2.6%、22.9%和74.5%,第三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之差高达41.6%。但就内蒙古的情况来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50.43%、16.37%和33.20%,第三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之差只有16.83%。第三产业就业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所以,从内蒙古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上看,劳动力就业过分集中在低次产业,是一种以低级产业为主体的低级就业结构。
人力资源的所有制配置比较单一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逐步确立,非国有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主要方向。1990~1996年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3199万人。其中,个体劳动者新增946万人,私营企业劳动者新增563万人,“三资”企业新增474万人,合计近2000万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如,从1991年以来,温州市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新创造就业岗位20万个,使现有就业岗位总量达到200万个。尽管该市下岗比例为7%,但绝大多数下岗职工“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恋旧业创新业”,转向非国有经济部门就业。
从内蒙古人力资源的所有制配置状况上看,内蒙古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很不充分,还要加快发展步伐。到2003年底,内蒙古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166.1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16%;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51.3万人,只占全区总从业人员的4.7%;城乡个体劳动者为108.4万人,仅为全区从业人员的9.9%。与上海相比,后者在2002年城乡私营、个体两种类型的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32.6%,在其他类型的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在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国有经济,是内蒙古今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方向。而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加大力度向农民、牧民宣传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促进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培训、指导、失业救济、发展第三产业等多种措施、做好城镇再就业工作,将是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使之适应就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容。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