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ongj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新的使命和责任,需将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这一使命,需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功能,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当前,诸多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展开研究,就是立德铸魂的体现.这不仅关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思政教育成败,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影响.为此,高校应审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采取有效方法和对策,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其他文献
传统复习课,或是教学方式单一,单纯复习知识,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倦感;或是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对时政热点的贯穿缺乏思考,制约学生能力的发展;或是淡化问题探究意识,影响课堂效率.让复习课趣味盎然、充满时代感,有策略可循:第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复习,夯实基础,保证效度;第二步,在复习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的整合、拓展和延伸,形成知识网络,保证知识站位的高度;第三步,紧扣时代脉搏,选择时政热点,提升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保证课堂的鲜度;第四步,推进情境创设与问题驱动的融合,通过一点三练,打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和育人作用日渐凸显,在当代教育事业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课程思政理念,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构建系统、科学的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在这一背景下,结合教育教学特点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是保证新时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主流价值导向作用的必然选择.
期刊
思政教育作为党中央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要从理论层面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理念,而且要在生活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行为模式,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期刊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文化理念、价值原则等,能够有效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发挥思想熏陶和价值渗透作用,从而全面提升思政育人成效.rn由王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书,立足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教育资源,分别从学科建设、理论教学、品德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全书共四部分.
期刊
中政参创办之后,发展迅速而稳健.在接触中政参并与之共同成长的时光里,中政参给我的印象是:能守正,也能创新;是良师,也是益友;有高度,也有温度;是杂志,也是家园.2022年,中政参将迎来知天命之年.作为众多热爱中政参的读者和作者中一员,愿中政参行稳致远,前景美好!
改革开放后,历经四十余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现如今,我国高校不断扩大生源,在校生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人才培养结构不断改善,高质量、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明晰.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人才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与制度支持,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目标与方向指引.在此背景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高校办学的创新思路,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期刊
思政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依据,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价值的关键媒介.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对思政教育目标、目的 进行解读,旨在明确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继而对思政教育的立论、发展和优化提出更有价值的参考素材,助于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借用牛顿三定律,巧妙化解科研疑惑,可以帮助教师提升科研能力,让科研真正助力教师成长.对此,可以用“思考惯性”解决“我要研究什么”之惑,用“加速度”解决“我要怎么开展研究”之惑,用“反作用力”解决“研究课题有什么用”之惑.
近年来,随着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推广普及,各大学校开始借助这一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建设,通过主题鲜明、行动具体、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互助友爱、团结协作、自主奉献等优秀品质植根于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深处,为青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期刊
“五育融合”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果,而劳动教育在“五育”中起着引领性作用.新时代,我国青少年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当前,要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重塑“五育”中劳动教育的价值地位,打造高质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相互融通的教育结构,优化劳动教育机制建设,形成劳动教育共生化良序系统,实现劳动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