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龚琳娜演唱的《忐忑》一夜之间风靡全国,被奉为“神曲”,看似偶然,实际有其合理内在影响机制。本文着力从形式主义美学的角度对“神曲”现象加以解读,并对相应的中国学院派民歌加以探讨。
【关键词】形式主义;《忐忑》;学院派民歌
一首乐曲在音乐厅中回响、氤氲、漫流,如同温润的泉水浸过我们的肌肤,身在其中却不加任何思考与判断,只享受这迷漫的音流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生理性反应。在直觉的引领下,真正体会音乐的妙处,并进入到音乐的深度空间。一片空白的大脑和一颗单纯的心灵所经验到的东西往往比想象和判断带来的信息更丰富和更多彩。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这种最直接的触动呢?这里或许有一个被我们长久忽视的问题——艺术的形式。
关于艺术的形式问题各个艺术领域都有相关的精彩的论述,美术方面有克莱夫·贝尔——艺术就是有意味的形式①;文学方面有20世纪20年代风云叱咤一时的俄罗斯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音乐方面,19世纪德国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也主要是从自律论(音乐自身的形式美)方面研究音乐之美的问题;而中国魏晋时期的音乐家嵇康在其《声无哀乐论》阐述的主旨是音乐美的自律性问题,实际也就是音乐的形式问题。
曾经让龚林娜火遍大江南北的的“神曲”《忐忑》,得到了专业人士和庶民大众的普遍欢迎,“神曲”现象很能揭示声乐艺术形式美的魅力和秘密所在。
龚林娜的《忐忑》,在其视野更为开阔,理念更为超前的德国夫君老罗技高一筹的打造下,充分的发挥出了人声之丰富独特魅力。在这样一首颠覆我们传统声乐理念的作品中,声乐艺术的各种技巧得到了尽可能的展现。唱、吟、喊、吼,真假声的分层次运用,丰富的音色变化,不拘常理的和声进行,大量的滑音、倚音、变化音的运用,使得这首声乐作品在形式上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就说这首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充分的“陌生化效应”,把龚林娜作为一个实力派歌唱家对声乐艺术美的理想全都体现了出来。往常我们听歌时全然灌注于是否好听,而这种好听即耳朵的舒服,其实也是耳朵对形式的适应。不是说声乐艺术无所谓形式美,从《忐忑》的这首歌的走红我们应该明白,声乐艺术的形式之美值得好好的研究和挖掘,只关注于旋律的形式之美实在是让我们失去了发现声乐艺术丰富之美的机会。而人们对于形式美的喜爱是本能的,充满无穷的热情,《忐忑》即是明证。
《忐忑》成为“神曲”有其客观原因,首先,这个作品本身的确是足够好,《忐忑》以高超的形式完美性和富有深意的主旨契合当下人们审美需求。其次,《忐忑》生逢其时。我们的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网络信息发达,人们接收的信息量成几何状增长,在复杂与多变的社会中,人的感受性其实是在降低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常去体验很刺激的娱乐活动的原因。《忐忑》的成功也反衬了我们的声乐工作者长久以来的固步自封与不思进取。
《忐忑》的成功应该促使我们进一步的思考艺术的深层次问题。声乐艺术之为何美?当代声乐艺术该去向何方?尤其和《忐忑》有一定相关性的学院派民歌更应该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是因为龚琳娜本身出自学院派的培养体系,更重要的是,龚琳娜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着民歌的意蕴空间。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的中国声乐艺术不但个性缺乏,甚至起码的艺术的表现力都在不断的萎缩,尤其是我们的学院派民歌演唱,几乎成了糖精水的代名词,除了甜的让人发腻的感觉之外,你似乎很难再从这种声音里获得其它方面的享受了。我甚至在想中国民歌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阴柔、萎靡、让人发腻的甜,干嚎般的力度表达,学院派民歌能进行更深刻和深沉的表达吗?学院派民歌能不能像德奥或者俄罗斯艺术歌曲那样进行更加诗意和内容宽泛的表达呢?我一度对此是很悲观的!因为我们现有的学院派民歌在声音造型方面确实缺乏太多的东西。在所谓的“主旋律”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的学院派民歌和民歌手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利益,在温润的、绚烂的、沉醉的的艺术实践中,学院派民歌渐渐迷失在了自己的话语权所编制起的利益围栏里,丧失了自我批判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所幸,还有龚琳娜这样的艺术家在不断追求和创造。
我在龚琳娜的演唱中似乎看到了中国学院派民歌演唱艺术的金光大道。她的声音还是那么明亮但却有了更多力度的变化,声腔还是纤细但却充满力量,而且有着西洋声乐艺术中所没有的独有的力量表达。其演唱中的行腔、转合、吐字、发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却充满了力度、音色与情绪的变化,在这种多变的声音形象的支撑下,对作品进行深刻和个性的表达成为水到渠成般的可能!龚琳娜演唱另外一首曲目《相思染》,内容之深刻隽永、意境之幽远绵长、情绪之饱满深刻,换做一般民歌手演唱恐怕连听都没法听。但在龚琳娜的演唱下,中国声乐艺术独有的魅力焕发出了新的光辉,其真声、滑音、甩腔的运用,让原本纤细的民歌充满了力量,甚至有种野性之美!让原本单一的情感表达变得丰富和立体。
当我们意识到艺术品的成败与其形式息息相关时,当我们承认那扑面而来的直觉感受是相当贴近艺术最核心的本质和“怎是”问题时,艺术就不仅仅意味着轻松与好玩,不仅是纸醉金迷的繁华和温柔的舒适,也是纠结的,压抑地,痛苦地。声乐之美也不仅在乎珠圆玉润的音色和撕巾裂帛的力度,在这之外还有多种声音样态,枯槁的、犀利的、黯淡的、嘶哑的等等。生活世界情感生活的复杂性和感受的直观性决定了艺术形式多样性。如此,是不是应该对声乐的形式美问题加以格外的关注和重视呢?
注释:
①(美)托马斯·E·沃特伯格著.李奉栖译.艺术是什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16.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吴洪远(1977—),山东泰安人,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在读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课题:俄罗斯浪漫曲和中国艺术歌曲。
【关键词】形式主义;《忐忑》;学院派民歌
一首乐曲在音乐厅中回响、氤氲、漫流,如同温润的泉水浸过我们的肌肤,身在其中却不加任何思考与判断,只享受这迷漫的音流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生理性反应。在直觉的引领下,真正体会音乐的妙处,并进入到音乐的深度空间。一片空白的大脑和一颗单纯的心灵所经验到的东西往往比想象和判断带来的信息更丰富和更多彩。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这种最直接的触动呢?这里或许有一个被我们长久忽视的问题——艺术的形式。
关于艺术的形式问题各个艺术领域都有相关的精彩的论述,美术方面有克莱夫·贝尔——艺术就是有意味的形式①;文学方面有20世纪20年代风云叱咤一时的俄罗斯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音乐方面,19世纪德国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也主要是从自律论(音乐自身的形式美)方面研究音乐之美的问题;而中国魏晋时期的音乐家嵇康在其《声无哀乐论》阐述的主旨是音乐美的自律性问题,实际也就是音乐的形式问题。
曾经让龚林娜火遍大江南北的的“神曲”《忐忑》,得到了专业人士和庶民大众的普遍欢迎,“神曲”现象很能揭示声乐艺术形式美的魅力和秘密所在。
龚林娜的《忐忑》,在其视野更为开阔,理念更为超前的德国夫君老罗技高一筹的打造下,充分的发挥出了人声之丰富独特魅力。在这样一首颠覆我们传统声乐理念的作品中,声乐艺术的各种技巧得到了尽可能的展现。唱、吟、喊、吼,真假声的分层次运用,丰富的音色变化,不拘常理的和声进行,大量的滑音、倚音、变化音的运用,使得这首声乐作品在形式上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就说这首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充分的“陌生化效应”,把龚林娜作为一个实力派歌唱家对声乐艺术美的理想全都体现了出来。往常我们听歌时全然灌注于是否好听,而这种好听即耳朵的舒服,其实也是耳朵对形式的适应。不是说声乐艺术无所谓形式美,从《忐忑》的这首歌的走红我们应该明白,声乐艺术的形式之美值得好好的研究和挖掘,只关注于旋律的形式之美实在是让我们失去了发现声乐艺术丰富之美的机会。而人们对于形式美的喜爱是本能的,充满无穷的热情,《忐忑》即是明证。
《忐忑》成为“神曲”有其客观原因,首先,这个作品本身的确是足够好,《忐忑》以高超的形式完美性和富有深意的主旨契合当下人们审美需求。其次,《忐忑》生逢其时。我们的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网络信息发达,人们接收的信息量成几何状增长,在复杂与多变的社会中,人的感受性其实是在降低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常去体验很刺激的娱乐活动的原因。《忐忑》的成功也反衬了我们的声乐工作者长久以来的固步自封与不思进取。
《忐忑》的成功应该促使我们进一步的思考艺术的深层次问题。声乐艺术之为何美?当代声乐艺术该去向何方?尤其和《忐忑》有一定相关性的学院派民歌更应该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是因为龚琳娜本身出自学院派的培养体系,更重要的是,龚琳娜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着民歌的意蕴空间。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的中国声乐艺术不但个性缺乏,甚至起码的艺术的表现力都在不断的萎缩,尤其是我们的学院派民歌演唱,几乎成了糖精水的代名词,除了甜的让人发腻的感觉之外,你似乎很难再从这种声音里获得其它方面的享受了。我甚至在想中国民歌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阴柔、萎靡、让人发腻的甜,干嚎般的力度表达,学院派民歌能进行更深刻和深沉的表达吗?学院派民歌能不能像德奥或者俄罗斯艺术歌曲那样进行更加诗意和内容宽泛的表达呢?我一度对此是很悲观的!因为我们现有的学院派民歌在声音造型方面确实缺乏太多的东西。在所谓的“主旋律”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的学院派民歌和民歌手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利益,在温润的、绚烂的、沉醉的的艺术实践中,学院派民歌渐渐迷失在了自己的话语权所编制起的利益围栏里,丧失了自我批判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所幸,还有龚琳娜这样的艺术家在不断追求和创造。
我在龚琳娜的演唱中似乎看到了中国学院派民歌演唱艺术的金光大道。她的声音还是那么明亮但却有了更多力度的变化,声腔还是纤细但却充满力量,而且有着西洋声乐艺术中所没有的独有的力量表达。其演唱中的行腔、转合、吐字、发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却充满了力度、音色与情绪的变化,在这种多变的声音形象的支撑下,对作品进行深刻和个性的表达成为水到渠成般的可能!龚琳娜演唱另外一首曲目《相思染》,内容之深刻隽永、意境之幽远绵长、情绪之饱满深刻,换做一般民歌手演唱恐怕连听都没法听。但在龚琳娜的演唱下,中国声乐艺术独有的魅力焕发出了新的光辉,其真声、滑音、甩腔的运用,让原本纤细的民歌充满了力量,甚至有种野性之美!让原本单一的情感表达变得丰富和立体。
当我们意识到艺术品的成败与其形式息息相关时,当我们承认那扑面而来的直觉感受是相当贴近艺术最核心的本质和“怎是”问题时,艺术就不仅仅意味着轻松与好玩,不仅是纸醉金迷的繁华和温柔的舒适,也是纠结的,压抑地,痛苦地。声乐之美也不仅在乎珠圆玉润的音色和撕巾裂帛的力度,在这之外还有多种声音样态,枯槁的、犀利的、黯淡的、嘶哑的等等。生活世界情感生活的复杂性和感受的直观性决定了艺术形式多样性。如此,是不是应该对声乐的形式美问题加以格外的关注和重视呢?
注释:
①(美)托马斯·E·沃特伯格著.李奉栖译.艺术是什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16.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吴洪远(1977—),山东泰安人,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在读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课题:俄罗斯浪漫曲和中国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