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从事大提琴演奏和教学已有多年,不断的从自身及学生的演奏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教学中,学生是我在专业领域中探索、前进的动力和源泉,除了要带领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越攀越高,还有就是传授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有效途径。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考试中,独奏还是重奏里,学生带给我最大的也是最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听。听觉——在我看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听觉,不管是小提琴还是大提琴,左手在光滑细长的指板上“行走”的是否精确和稳定,来自于演奏者对听觉的要求是否苛刻而严格。另一种是从头脑、内心发展起来的听觉思维(本文主要内容)。总之,听觉应从头至尾、自始至终的贯穿在练琴和实践演奏中。如何去听、怎样去听是我和学生探讨、交流最多也是最深刻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内心听觉;客观倾听
听——是学习音乐的人必须掌握的才能之一,是尤为重要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练习很多年的专业学生,除了拥有辨别音高、音长、音色、音量的自然听觉能力外,还应建立积极的内心听觉和严谨的客观倾听。内心听觉能在演奏者的记忆中再现听过和演奏过的音乐,并在内心预感将奏出的音响,即在大提琴发音之前演奏者仅凭内心听觉以及手感就能“听”到音响的优劣,并且以这种感知方式去指导演奏。
而在课上,被动和消极的听觉往往在我们身上是常见的。有的学生自然听觉本身并不是很好,也不懂得构建积极地内心的乐感,机械的、不厌其烦的慢练、加速练期待着双手能创造出奇迹。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本身听觉还不错,但是在演奏过程中,两只眼睛自始至终的盯着两只手的动作,不论是左手的高低把位运行还是右手变幻多端的运弓。当演奏完毕后,学生亲口告诉我:“老师,我颈椎脖子酸疼。”让我哭笑不得。在我看来,视觉的确比听觉先入为主,不论是在学琴的初学阶段还是成熟阶段,对左右手的技术把握都需要视觉的仔细观察与衡量,帮助我们找到合理的位置和运行的轨道。不同于美术的是,学习音乐中听觉比视觉更重要,当演奏时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视觉上时,听觉——特别是内心听觉几乎没有使用,降低了自然听觉的敏感度,忽略了内心对音乐的表达和诉说,减少了对高难度技巧准确把握的自信心。面对这种状态,我经常会告诫学生:“请抬起头,向远方看,从内心里流淌出所要表达的声音,站在更高更宽的角度去聆听每一个即将要发出的音,因为技术是服从于音乐的。”大提琴家奥兰多.科尔所说:“我们必须磨练学生的耳朵,使他们不仅有良好的音准感觉,而且有辨别音质的敏感性。”[1]具备这些能力则需要在训练中真正的用心、用脑、用耳朵。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除了对音准听觉的不严谨之外,更多的是对所要表达的作品没有更深层次的内心表述和听觉,只是浅显的做出强弱变化,对比的幅度更是差强人意的。他们直言不讳的告诉我:“老师,我不知如何表达,怎样表达。”不可否认,有的学生对音乐的色彩变化有先天的敏感,但这种敏感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积累、训练出来的。我也在一直告诫学生:“我们不是识谱的机器,不仅仅只是把音名、节奏拉出来就算完成作品了,谱面上所有的音乐术语等要求都要严格的做出来,还有,就是你的内心是否有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意愿。”如聆听现场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会、歌剧、舞剧、戏剧、美术展),唱片等音像资料,观摩大师班、比赛。这些外界环境的刺激、理论知识的储备等因素也在不断的丰富、改变、积淀我们的内心听觉,用心去感受每一种不同的音响效果,清晰的存入记忆,自己在演奏时才会有明确、高品质的音色预感,并且准确的再现出来。
当内心的声音感受发出,我们就要学会接收,认真严谨的倾听每个音符的音准、音量、音质、音色。课上发现,几乎大部分学生在演奏时不注意监听自己实际发出的声音。当音准不是特别准确时,可以忽略不计,当运弓发音不是震动的很好时,可以继续演奏,久而久之,听觉变得越来越迟钝了。忽视倾听能力的培养,对演奏缺乏理智的约束,对声音失去实质的要求,在日常训练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毫无意义的反复劳动上。我常问学生一句话:“你们就这样容忍自己随意发出的声音、创造出的音乐吗?”而且,渐渐地发现学生有的时候是自己主观的对曲目的理解对乐句的诠释替代了自然地、正确的、合理的音乐发展规律,感情的过于表达往往盖过了对声音的客观真实的鉴别,根本不会去仔细的聆听。记得一位学生演奏中国作品《牧歌》,旋律优美绵长,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为了充分表达蒙古民族悠长的乐句呼吸,右手运弓时不同弓段的弓压、力量要随着句子的起伏、高潮、回落而逐渐发生变化,自然、和谐、合理的“唱”出每一句。而学生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赋予到了每一个音符上,随意的在某个音符上做渐强或渐弱,打破了乐句的自然发展规律,声音听起来是一股一股的冒出,俗称“大肚子”音。为了不打消学生想表达音乐的美好愿望,我不断地播放一些浓郁的内蒙民歌、弦乐作品,分析音乐织体的发展特征、脉络,用录音笔录制她们的演奏,让她们客观的真实的倾听自己拉出的声音,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我原来就是这样演奏的吗?”感性的表达和客观、理性的倾听在演奏中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辨别不出音准的细微差异和音质的变化,察觉不出音响的均匀,聆听不到乐曲的旋律,是无法真正创造美妙动听的作品的。
录音机——我认为在训练中适当的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是可行的。当演奏者对作品练习的较熟练、理解的较深刻、还需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时,录音设备可以帮助我们从主观的大脑及耳朵中跳出来,以旁听者的身份客观的倾听自己的演奏,真的会发现很多原来不曾发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塞廖尔·阿肯尔鲍姆,赛达·阿普尔鲍姆编写.张世祥译.世界著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M].上海:海文艺出版社,1982.
【关键词】内心听觉;客观倾听
听——是学习音乐的人必须掌握的才能之一,是尤为重要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练习很多年的专业学生,除了拥有辨别音高、音长、音色、音量的自然听觉能力外,还应建立积极的内心听觉和严谨的客观倾听。内心听觉能在演奏者的记忆中再现听过和演奏过的音乐,并在内心预感将奏出的音响,即在大提琴发音之前演奏者仅凭内心听觉以及手感就能“听”到音响的优劣,并且以这种感知方式去指导演奏。
而在课上,被动和消极的听觉往往在我们身上是常见的。有的学生自然听觉本身并不是很好,也不懂得构建积极地内心的乐感,机械的、不厌其烦的慢练、加速练期待着双手能创造出奇迹。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本身听觉还不错,但是在演奏过程中,两只眼睛自始至终的盯着两只手的动作,不论是左手的高低把位运行还是右手变幻多端的运弓。当演奏完毕后,学生亲口告诉我:“老师,我颈椎脖子酸疼。”让我哭笑不得。在我看来,视觉的确比听觉先入为主,不论是在学琴的初学阶段还是成熟阶段,对左右手的技术把握都需要视觉的仔细观察与衡量,帮助我们找到合理的位置和运行的轨道。不同于美术的是,学习音乐中听觉比视觉更重要,当演奏时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视觉上时,听觉——特别是内心听觉几乎没有使用,降低了自然听觉的敏感度,忽略了内心对音乐的表达和诉说,减少了对高难度技巧准确把握的自信心。面对这种状态,我经常会告诫学生:“请抬起头,向远方看,从内心里流淌出所要表达的声音,站在更高更宽的角度去聆听每一个即将要发出的音,因为技术是服从于音乐的。”大提琴家奥兰多.科尔所说:“我们必须磨练学生的耳朵,使他们不仅有良好的音准感觉,而且有辨别音质的敏感性。”[1]具备这些能力则需要在训练中真正的用心、用脑、用耳朵。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除了对音准听觉的不严谨之外,更多的是对所要表达的作品没有更深层次的内心表述和听觉,只是浅显的做出强弱变化,对比的幅度更是差强人意的。他们直言不讳的告诉我:“老师,我不知如何表达,怎样表达。”不可否认,有的学生对音乐的色彩变化有先天的敏感,但这种敏感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积累、训练出来的。我也在一直告诫学生:“我们不是识谱的机器,不仅仅只是把音名、节奏拉出来就算完成作品了,谱面上所有的音乐术语等要求都要严格的做出来,还有,就是你的内心是否有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意愿。”如聆听现场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会、歌剧、舞剧、戏剧、美术展),唱片等音像资料,观摩大师班、比赛。这些外界环境的刺激、理论知识的储备等因素也在不断的丰富、改变、积淀我们的内心听觉,用心去感受每一种不同的音响效果,清晰的存入记忆,自己在演奏时才会有明确、高品质的音色预感,并且准确的再现出来。
当内心的声音感受发出,我们就要学会接收,认真严谨的倾听每个音符的音准、音量、音质、音色。课上发现,几乎大部分学生在演奏时不注意监听自己实际发出的声音。当音准不是特别准确时,可以忽略不计,当运弓发音不是震动的很好时,可以继续演奏,久而久之,听觉变得越来越迟钝了。忽视倾听能力的培养,对演奏缺乏理智的约束,对声音失去实质的要求,在日常训练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毫无意义的反复劳动上。我常问学生一句话:“你们就这样容忍自己随意发出的声音、创造出的音乐吗?”而且,渐渐地发现学生有的时候是自己主观的对曲目的理解对乐句的诠释替代了自然地、正确的、合理的音乐发展规律,感情的过于表达往往盖过了对声音的客观真实的鉴别,根本不会去仔细的聆听。记得一位学生演奏中国作品《牧歌》,旋律优美绵长,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为了充分表达蒙古民族悠长的乐句呼吸,右手运弓时不同弓段的弓压、力量要随着句子的起伏、高潮、回落而逐渐发生变化,自然、和谐、合理的“唱”出每一句。而学生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赋予到了每一个音符上,随意的在某个音符上做渐强或渐弱,打破了乐句的自然发展规律,声音听起来是一股一股的冒出,俗称“大肚子”音。为了不打消学生想表达音乐的美好愿望,我不断地播放一些浓郁的内蒙民歌、弦乐作品,分析音乐织体的发展特征、脉络,用录音笔录制她们的演奏,让她们客观的真实的倾听自己拉出的声音,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我原来就是这样演奏的吗?”感性的表达和客观、理性的倾听在演奏中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辨别不出音准的细微差异和音质的变化,察觉不出音响的均匀,聆听不到乐曲的旋律,是无法真正创造美妙动听的作品的。
录音机——我认为在训练中适当的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是可行的。当演奏者对作品练习的较熟练、理解的较深刻、还需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时,录音设备可以帮助我们从主观的大脑及耳朵中跳出来,以旁听者的身份客观的倾听自己的演奏,真的会发现很多原来不曾发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塞廖尔·阿肯尔鲍姆,赛达·阿普尔鲍姆编写.张世祥译.世界著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M].上海:海文艺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