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新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副网络信息的磅礴画卷,互联网已经悄无声息的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习领域更是如此,其应用范畴越来越广泛。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各类学习APP,远程教育、虚拟课堂、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等,对现行体制下的学校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地冲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学习空间变得无限大,一次性教育正向终身学习转变,终身学习也是时代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我始终在思考,作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一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我们应当勇于打破课堂教学的枷锁,努力将“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大胆实践,将新的方法与课堂知识相结合,真正跟上时代的潮流,为莘莘学子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积淀更为深厚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的艰巨使命。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问题
一是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中职语文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将互联网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是一门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其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能力不一定对等。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运用最多的是多媒体PPT课件,但它往往被用来作为板书的替代品,或者仅仅将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插入课件进行播放,本意自然是增加语文教学的情境功能,让学生体会沉浸式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依然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忽略了学生求异的能力;而对于当下很多APP、网络教学平台或专业课教学中所提倡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极少,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切身体会到,教师对于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理解及运用尚有待提高,而对此类网络教学能力的提高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是教学方法的使用普遍存在固化单一的现象,而教学内容则逐渐与时代脱节。“互联网+”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传统文化、中国文学等众多领域,对于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深厚与中国文学旁征博引的宽广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更迅速的获解途径,这就对语文教师是否能够结合时代需要不断改进课堂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似乎忽略了“知识的宽度与广度的探究”,回避着网络时代、新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不考虑教学真正的所需所用,而执着地采用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不仅不能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更是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略显滞后,对于以就业为发展主向的中职生来说,缺乏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性和文学文化发展的与时俱进,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缺乏兴趣和自我探究的意识,最终使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受到影响。
(二)学生知识的吸纳问题
新时代的学生对文化、技术、新思想、新理念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能够凭借自我探究熟练掌握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能够依靠不懈的努力在互联网这个大舞台上顺利的達到与世界进行沟通,展现自我风采的目的,我们不能不感叹于人类的自我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强大。而中职学生亦是如此,只是他们对于固化的课堂教学与课程内容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而运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过去的灌输式单方受听的课堂学习方式为主向更广阔的互联网+课堂多样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这样的难题,面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大洋和繁芜复杂的教学内容,不论是学生,还是是老师都会出现一些盲从的情况,哪些知识是对的,哪些知识是错的,哪些知识观点激进不应采纳,哪些知识观点陈腐不合时宜,精华与糟粕相杂其间,这就向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提出了一道难题。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挑战,才能逐步地锻炼学生对于互联网信息内容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学生融入信息社会的自我适应力。这是“互联网+”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挑战。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一)强化“互联网+”的教学思维
“互联网+”教学:是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研究学科教学所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包含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教学模型。身处新时代、新环境,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勇敢地面对“互联网+”这个新时代产物,不断接受互联网思维,面对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用“互联网+”的教学理念重构课堂教学阵地,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处理、多媒体操作、微课、翻转课堂的设计、制作、使用能力,在中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用互联网搜索、分析、解决相关教学问题,使互联网这一技术手段,不再仅仅是以教学的工具形式展现于课堂之上,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提高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
除了要鼓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外,广大教师还要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参加相关专业培训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软件,将过去的辅助教学PPT的简单演示,转变为互联网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真正融合,提高语文学科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制作课件及运用互联网工具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通过不断的在“互联网+”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实践、反思,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及教师自身素质的目的。
(三)更新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目前,传统中职语文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由于受到普教语文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影响,中职教师在设定语文课程目标的时候不够贴近现实,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以降低普教语文教学目标的方式来传授课程内容,无法准确找到适合中职学生的目标,教学内容略显随意。针对网络时代的知识更替迅速的现实环境,在传统中职语文课程中不断融入信息技术等方式方法无疑是一条可取之路。以培养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以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发展为总体方向,遵循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将时代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寻找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比如在《神奇的极光》这篇说明后,增加中国神话的课外的阅读,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寻各类中国神话,并探究神话的缘起与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四)开发互联网语文新课程
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传统的课堂语文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不足,应以互联网为阶梯,以语文学科的经典课程为根本,开发适应“互联网+”和语文学科特点的互联网语文新课程。语文的课程建设只有不断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才能不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达到更新的境界。
(五)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语文课程被认为是一门普通的文化课,与各类专业课程相比较,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更加重视语文这门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中的文化传播的作用。中职学生最反感的便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被剥夺发言权的中职生自然而然也便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探究精神。但发言权来自何处,首先他们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够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郭群《科学咨询》2016第六期;
2.《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李玉奎《青海教育》2017第七期;
3.《浅谈中职学校网络环境下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潘晓莉《中华少年》2019第三期。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问题
一是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中职语文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将互联网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是一门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其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能力不一定对等。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运用最多的是多媒体PPT课件,但它往往被用来作为板书的替代品,或者仅仅将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插入课件进行播放,本意自然是增加语文教学的情境功能,让学生体会沉浸式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依然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忽略了学生求异的能力;而对于当下很多APP、网络教学平台或专业课教学中所提倡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极少,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切身体会到,教师对于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理解及运用尚有待提高,而对此类网络教学能力的提高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是教学方法的使用普遍存在固化单一的现象,而教学内容则逐渐与时代脱节。“互联网+”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传统文化、中国文学等众多领域,对于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深厚与中国文学旁征博引的宽广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更迅速的获解途径,这就对语文教师是否能够结合时代需要不断改进课堂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似乎忽略了“知识的宽度与广度的探究”,回避着网络时代、新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不考虑教学真正的所需所用,而执着地采用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不仅不能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更是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略显滞后,对于以就业为发展主向的中职生来说,缺乏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性和文学文化发展的与时俱进,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缺乏兴趣和自我探究的意识,最终使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受到影响。
(二)学生知识的吸纳问题
新时代的学生对文化、技术、新思想、新理念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能够凭借自我探究熟练掌握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能够依靠不懈的努力在互联网这个大舞台上顺利的達到与世界进行沟通,展现自我风采的目的,我们不能不感叹于人类的自我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强大。而中职学生亦是如此,只是他们对于固化的课堂教学与课程内容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而运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过去的灌输式单方受听的课堂学习方式为主向更广阔的互联网+课堂多样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这样的难题,面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大洋和繁芜复杂的教学内容,不论是学生,还是是老师都会出现一些盲从的情况,哪些知识是对的,哪些知识是错的,哪些知识观点激进不应采纳,哪些知识观点陈腐不合时宜,精华与糟粕相杂其间,这就向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提出了一道难题。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挑战,才能逐步地锻炼学生对于互联网信息内容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学生融入信息社会的自我适应力。这是“互联网+”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挑战。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一)强化“互联网+”的教学思维
“互联网+”教学:是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研究学科教学所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包含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教学模型。身处新时代、新环境,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勇敢地面对“互联网+”这个新时代产物,不断接受互联网思维,面对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用“互联网+”的教学理念重构课堂教学阵地,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处理、多媒体操作、微课、翻转课堂的设计、制作、使用能力,在中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用互联网搜索、分析、解决相关教学问题,使互联网这一技术手段,不再仅仅是以教学的工具形式展现于课堂之上,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提高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
除了要鼓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外,广大教师还要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参加相关专业培训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软件,将过去的辅助教学PPT的简单演示,转变为互联网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真正融合,提高语文学科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制作课件及运用互联网工具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通过不断的在“互联网+”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实践、反思,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及教师自身素质的目的。
(三)更新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目前,传统中职语文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由于受到普教语文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影响,中职教师在设定语文课程目标的时候不够贴近现实,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以降低普教语文教学目标的方式来传授课程内容,无法准确找到适合中职学生的目标,教学内容略显随意。针对网络时代的知识更替迅速的现实环境,在传统中职语文课程中不断融入信息技术等方式方法无疑是一条可取之路。以培养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以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发展为总体方向,遵循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将时代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寻找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比如在《神奇的极光》这篇说明后,增加中国神话的课外的阅读,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寻各类中国神话,并探究神话的缘起与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四)开发互联网语文新课程
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传统的课堂语文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不足,应以互联网为阶梯,以语文学科的经典课程为根本,开发适应“互联网+”和语文学科特点的互联网语文新课程。语文的课程建设只有不断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才能不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达到更新的境界。
(五)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语文课程被认为是一门普通的文化课,与各类专业课程相比较,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更加重视语文这门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中的文化传播的作用。中职学生最反感的便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被剥夺发言权的中职生自然而然也便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探究精神。但发言权来自何处,首先他们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够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郭群《科学咨询》2016第六期;
2.《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李玉奎《青海教育》2017第七期;
3.《浅谈中职学校网络环境下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潘晓莉《中华少年》2019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