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观的百年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缩影,其理论重点演进,具有清晰的逻辑理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从迷信个别论断,到坚持基本原理,再到掌握精髓,最后到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从照搬别国模式,到坚持走自己的路;从强调生产关系变革,到注重生产力发展;从非均衡发展,到社会全面进步。在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从认识革命实际,到认识建设实际;从认识“未发展阶段”的国情,到认识“发展起来以后”的国情。这表明,经过百年历练,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清醒、越来越自信。详细梳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观的百年演进,可以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关键词:实事求是观;基本内容;理论重点;百年演进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86/2021.05.001
文章编号:2096-9864(2021)05-0001-11
党的实事求是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理论整体,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重点是什么等基本问题。详细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丰富内容,尤其是深刻把握其理论重点的演进态势,对于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1],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确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澤东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创造性转化,赋予其十分丰富的内涵,确立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观。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基本内容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首次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2]111-112等重要命题。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我们党开始有目的地批判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1937年7月,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从思想根源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错误思想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296,而一切“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2]295。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801也就是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材料,然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科学分析,从中发现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由此揭示了实事求是的本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按规律办事。这标志着我们党实事求是观的确立。
(2)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态度,是一种优良作风,是党性的表现
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3]835-836,并明确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3]801。这两段话表明,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要求人们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人,而是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认为只有这样,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作风。而强调这种态度也是党性的表现,这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和党性、科学性和阶级性的有机统一。
(3)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使自己的精神获得解放”[3]947。“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3]948,开动脑筋多想苦想。“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3]948-949毛泽东提出的“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包含有解放思想的内容,与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清除从1931年初到1934年底“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内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达到思想上的统一。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理论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党的实事求是观,是回答中国革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对中国革命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具有反映这个时代特征的特定理论重点。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毛泽东详细分析了两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其中,当时对党危害较大的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的特点是,“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若干个别词句搬运到中国来当做教条,毫不研究这些词句是否合乎中国现时的实际情况”[3]988。毛泽东明确指出,主观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3]800。“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3]800与主观主义根本对立的另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它要求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运用它去认真研究和科学分析中国历史中和中国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找出其发展规律,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并在群众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发展。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也只有这样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以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什么的问题
中国的实际问题具体包括中国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又包括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组织、思想等种种问题。政治上需要回答,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的规律等问题;军事上需要回答,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党和军队的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条件下,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军政军民关系等问题;组织上需要回答,在小农意识和小资产阶级意识的汪洋大海中,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在党内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等问题;思想上则需要回答如何实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過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在这些问题上党内存在的认识分歧和思想斗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以上两点涉及理论联系实际中的“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党在幼年时期对这两个理论重点的认识比较肤浅、比较贫乏。为解决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虽然曾经有过曲折和失败,但最终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探索的结晶、留给我们的最大精神财富,就是党的实事求是观及其思想路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观的理论探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此时,我们党在坚持实事求是观方面,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也出现了一些理论失误。
1.取得的理论成果
从坚持实事求是观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候,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设想的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种自然而又必然的选择。1956年,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我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篇文章时,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又说:“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5]742之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对当时面临的国内形势和任务做出了正确判断,提出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6]396。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5]767,其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其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5]770。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论述以及毛泽东的讲话,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和矛盾运动规律,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3)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一时期,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的建设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经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建设就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1956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2月8日,在国务院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指出:“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7]190“各部门订计划,不管是十二年远景计划,还是今明两年的年度计划,都要实事求是。”[7]191讲话对纠正急躁冒进倾向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初步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在经济管理方面,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且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模式,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
2.出现的理论失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建设事业取得很大成就,但也遭遇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严重挫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背离党的实事求是观是主要原因之一。 (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教条化
在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对这一历史课题并没有完全弄清楚,曾经把一些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和做法,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认识和做法,当作“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加以反对;特别是在所有制问题上过于求纯、急于过渡;这实际上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设想和观点加以误解和教条化。因此,尽管一再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但始终缺乏对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违背了客观规律。
(2)社会主义建设脱离实际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状况认识不足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这种头脑发热的现象,不仅领导人有,在党员干部中也较为普遍,是当时那个发展阶段急于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群体心理特征。邓小平后来总结这一段历史时说:“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8]139-140
(3)思想方法上主观主义作风盛行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逐渐不正常,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等现象滋长起来,削弱以至破坏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严重的“左”倾错误不仅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反而在当时的环境下,不断被放大,以致全社会范围内主观主义盛行,各种错误观点大行其道。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人民日报》发表多篇文章,大批所谓“条件论”“悲观论”和“粮食增产有限论”,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宣称“只要我们需要,想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在虚报浮夸的气氛下,居然还产生了“粮食多了怎么办”的忧虑,报刊还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6]484-485。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澄清一些理论上的是非对错,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等,不仅呼唤恢复党的实事求是观,而且也推动着党的实事求是观不断丰富和发展。
1.党的实事求是观的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等,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和论述,完善和发展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观。
(1)阐明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党的实事求是观,实践上这是总结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理论上则在于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9]143,“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8]382。“基础”表明,實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精髓”表明,相对于个别论断、基本原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澄清当时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严重的思想混乱,我们党面临着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评价,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9]114,带领我们党成功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则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此外,邓小平还直接把实事求是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8]118又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8]101
正是实事求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特殊理论地位,决定了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邓小平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8]382
(2)发展和完善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对其内容的表述却不统一,有时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更多时候则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9]278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规范性表述:“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表述,不仅理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增加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新的内容,使得党的思想路线内容更完善、内涵更科学、形态更完整。
针对改革开放初期,党内严重的思想僵化状况,邓小平还突出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9]279。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因此,“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9]141。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标准,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更不能以解放思想为名,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党的领导,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此外,邓小平还详细分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一是明确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9]144。二是强调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走群众路线。邓小平多次谈到:“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8]382三是强调要“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9]143。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8]372这也是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发展。
(3)强调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在邓小平看来,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更是党员干部在工作、学习、生活,说话、干事、做人等方面都要坚持的一种科学态度、优良作风和基本党性。他说:“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10]又说:“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特别是科学,它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9]57在谈到干部选拔标准的时候,他强调:“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9]75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同样重要,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
2.党的实事求是观理论重点的变化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理论重点即“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8]63,或者说,“没有完全搞清楚”[8]137。与此同时,还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出科学判断。新时期我们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多是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来理解的,甚至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越大、越公越好,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1962年,毛泽东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5]829邓小平也谈道:“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8]116在总结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8]373这一科学概括,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提出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发展生产力的错误观念,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顺应了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世界大趋势,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入到本质层面;另一方面,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设定了目标,即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社会与剥削阶级社会之间的本质区别。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为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和别国模式、别国经验,是典型的教条主义,为了反对这种教条主义,我们党强调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或基本原理为指导。然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表明,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原则教条化,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绝对化,同样会导致教条主义。因此,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更多的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即实事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从迷信个别论断,到坚持基本原理,再到掌握精髓,一方面表明,客观上中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问题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共产党“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繼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8]291的理论自觉越来越清醒。二是更多关注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涵盖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11]222。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8]6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9]251。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为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对中国国情认识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认识我国国情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9]163他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1987年8月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道:“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8]252这里明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提了出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近四十年的曲折探索,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据确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之后,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对该理论又有所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批判“左”和右两种错误思潮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 四、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观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实事求是观角度看,意味着“实际”“实事”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必然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理论与实践新的统一。
1.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观的深入发展
2012年5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题发表重要讲话;2013年12月,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进行了系统阐述。以上内容以及散见于其他报告、讲话中的有关论述,在新时代推动了党的实事求是观的深入发展。
(1)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12]25,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13];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14]。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2)深刻揭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要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11]126。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14]。坚持实事求是,根本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際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3)明确指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指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努力方向。首先,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前提。其次,加强党性修养,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有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正气,敢于担当责任、直面矛盾的勇气,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大气,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再次,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特别是能够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最后,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12]87实事求是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
2.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观理论重点的持续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回答的问题首先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然后是新时代怎样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理论前提,居于基础性地位。
(1)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从中共十八大开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这一段历史时期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加以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从发展阶段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经过长期量的积累,实现了阶段性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具体而言,新时代处于“发展起来以后但还不发达的阶段”,初级阶段结束后我国将进入“发达阶段”。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2]4012015年10月,他又进一步展开论述:“过去,我们常常以为,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15]
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6]这一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同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所发生的根本变化,也不同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阶级斗争从主要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而是原有社会主要矛盾的升级换代,是原有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从制度成熟程度看,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进入“后半程”。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17]
从奋斗目标看,新时代,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由此必然引起我国国际地位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给我国发展既创造了一些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既然我们找到了,那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中共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格局、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确立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因此,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12]23。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结语
中国共产党100年实事求是观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缩影,其理论重点的演进,呈现出一条清晰的线索,那就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从迷信个别论断,到坚持基本原理,再到掌握精髓,最后到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从照搬别国模式、别国经验,到坚持走自己的路;从强调生产关系变革,到注重生产力发展;从非均衡发展,到社会全面进步。在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从认识革命实际,到认识建设实际;从认识“未发展阶段”的国情,到认识“发展起来以后”的国情;从完成“前半程”,到进入“后半程”。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经过百年磨练,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清醒、越来越自信,因此,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中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13.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吴冷西.忆毛泽东: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4.
[5]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7]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0.
[1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5.
[14]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01).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1-82.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1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84-85.
[收稿日期]2021-03-16
[作者简介]刘志洪(1982—),男,福建省泉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逯叶红(1983—),女,山西省临汾市人,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办事处干部,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实事求是观;基本内容;理论重点;百年演进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86/2021.05.001
文章编号:2096-9864(2021)05-0001-11
党的实事求是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理论整体,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重点是什么等基本问题。详细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丰富内容,尤其是深刻把握其理论重点的演进态势,对于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1],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确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澤东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创造性转化,赋予其十分丰富的内涵,确立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观。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基本内容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首次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2]111-112等重要命题。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我们党开始有目的地批判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1937年7月,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从思想根源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错误思想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296,而一切“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2]295。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801也就是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材料,然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科学分析,从中发现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由此揭示了实事求是的本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按规律办事。这标志着我们党实事求是观的确立。
(2)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态度,是一种优良作风,是党性的表现
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3]835-836,并明确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3]801。这两段话表明,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要求人们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人,而是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认为只有这样,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作风。而强调这种态度也是党性的表现,这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和党性、科学性和阶级性的有机统一。
(3)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使自己的精神获得解放”[3]947。“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3]948,开动脑筋多想苦想。“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3]948-949毛泽东提出的“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包含有解放思想的内容,与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清除从1931年初到1934年底“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内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达到思想上的统一。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理论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党的实事求是观,是回答中国革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对中国革命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具有反映这个时代特征的特定理论重点。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毛泽东详细分析了两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其中,当时对党危害较大的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的特点是,“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若干个别词句搬运到中国来当做教条,毫不研究这些词句是否合乎中国现时的实际情况”[3]988。毛泽东明确指出,主观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3]800。“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3]800与主观主义根本对立的另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它要求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运用它去认真研究和科学分析中国历史中和中国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找出其发展规律,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并在群众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发展。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也只有这样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以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什么的问题
中国的实际问题具体包括中国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又包括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组织、思想等种种问题。政治上需要回答,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的规律等问题;军事上需要回答,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党和军队的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条件下,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军政军民关系等问题;组织上需要回答,在小农意识和小资产阶级意识的汪洋大海中,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在党内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等问题;思想上则需要回答如何实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過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在这些问题上党内存在的认识分歧和思想斗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以上两点涉及理论联系实际中的“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党在幼年时期对这两个理论重点的认识比较肤浅、比较贫乏。为解决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虽然曾经有过曲折和失败,但最终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探索的结晶、留给我们的最大精神财富,就是党的实事求是观及其思想路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观的理论探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此时,我们党在坚持实事求是观方面,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也出现了一些理论失误。
1.取得的理论成果
从坚持实事求是观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候,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设想的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种自然而又必然的选择。1956年,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我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篇文章时,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又说:“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5]742之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对当时面临的国内形势和任务做出了正确判断,提出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6]396。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5]767,其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其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5]770。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论述以及毛泽东的讲话,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和矛盾运动规律,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3)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一时期,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的建设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经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建设就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1956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2月8日,在国务院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指出:“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7]190“各部门订计划,不管是十二年远景计划,还是今明两年的年度计划,都要实事求是。”[7]191讲话对纠正急躁冒进倾向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初步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在经济管理方面,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且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模式,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
2.出现的理论失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建设事业取得很大成就,但也遭遇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严重挫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背离党的实事求是观是主要原因之一。 (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教条化
在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对这一历史课题并没有完全弄清楚,曾经把一些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和做法,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认识和做法,当作“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加以反对;特别是在所有制问题上过于求纯、急于过渡;这实际上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设想和观点加以误解和教条化。因此,尽管一再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但始终缺乏对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违背了客观规律。
(2)社会主义建设脱离实际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状况认识不足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这种头脑发热的现象,不仅领导人有,在党员干部中也较为普遍,是当时那个发展阶段急于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群体心理特征。邓小平后来总结这一段历史时说:“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8]139-140
(3)思想方法上主观主义作风盛行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逐渐不正常,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等现象滋长起来,削弱以至破坏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严重的“左”倾错误不仅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反而在当时的环境下,不断被放大,以致全社会范围内主观主义盛行,各种错误观点大行其道。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人民日报》发表多篇文章,大批所谓“条件论”“悲观论”和“粮食增产有限论”,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宣称“只要我们需要,想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在虚报浮夸的气氛下,居然还产生了“粮食多了怎么办”的忧虑,报刊还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6]484-485。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澄清一些理论上的是非对错,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等,不仅呼唤恢复党的实事求是观,而且也推动着党的实事求是观不断丰富和发展。
1.党的实事求是观的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等,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和论述,完善和发展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观。
(1)阐明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党的实事求是观,实践上这是总结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理论上则在于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9]143,“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8]382。“基础”表明,實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精髓”表明,相对于个别论断、基本原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澄清当时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严重的思想混乱,我们党面临着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评价,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9]114,带领我们党成功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则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此外,邓小平还直接把实事求是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8]118又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8]101
正是实事求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特殊理论地位,决定了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邓小平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8]382
(2)发展和完善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对其内容的表述却不统一,有时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更多时候则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9]278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规范性表述:“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表述,不仅理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增加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新的内容,使得党的思想路线内容更完善、内涵更科学、形态更完整。
针对改革开放初期,党内严重的思想僵化状况,邓小平还突出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9]279。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因此,“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9]141。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标准,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更不能以解放思想为名,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党的领导,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此外,邓小平还详细分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一是明确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9]144。二是强调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走群众路线。邓小平多次谈到:“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8]382三是强调要“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9]143。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8]372这也是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发展。
(3)强调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在邓小平看来,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更是党员干部在工作、学习、生活,说话、干事、做人等方面都要坚持的一种科学态度、优良作风和基本党性。他说:“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10]又说:“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特别是科学,它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9]57在谈到干部选拔标准的时候,他强调:“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9]75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同样重要,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
2.党的实事求是观理论重点的变化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实事求是观的理论重点即“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8]63,或者说,“没有完全搞清楚”[8]137。与此同时,还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出科学判断。新时期我们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多是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来理解的,甚至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越大、越公越好,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1962年,毛泽东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5]829邓小平也谈道:“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8]116在总结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8]373这一科学概括,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提出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发展生产力的错误观念,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顺应了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世界大趋势,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入到本质层面;另一方面,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设定了目标,即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社会与剥削阶级社会之间的本质区别。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为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和别国模式、别国经验,是典型的教条主义,为了反对这种教条主义,我们党强调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或基本原理为指导。然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表明,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原则教条化,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绝对化,同样会导致教条主义。因此,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更多的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即实事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从迷信个别论断,到坚持基本原理,再到掌握精髓,一方面表明,客观上中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问题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共产党“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繼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8]291的理论自觉越来越清醒。二是更多关注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涵盖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11]222。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8]6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9]251。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为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对中国国情认识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认识我国国情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9]163他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1987年8月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道:“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8]252这里明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提了出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近四十年的曲折探索,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据确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之后,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对该理论又有所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批判“左”和右两种错误思潮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 四、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观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实事求是观角度看,意味着“实际”“实事”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必然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理论与实践新的统一。
1.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观的深入发展
2012年5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题发表重要讲话;2013年12月,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进行了系统阐述。以上内容以及散见于其他报告、讲话中的有关论述,在新时代推动了党的实事求是观的深入发展。
(1)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12]25,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13];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14]。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2)深刻揭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要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11]126。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14]。坚持实事求是,根本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際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3)明确指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指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努力方向。首先,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前提。其次,加强党性修养,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有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正气,敢于担当责任、直面矛盾的勇气,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大气,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再次,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特别是能够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最后,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12]87实事求是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
2.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观理论重点的持续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回答的问题首先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然后是新时代怎样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理论前提,居于基础性地位。
(1)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从中共十八大开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这一段历史时期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加以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从发展阶段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经过长期量的积累,实现了阶段性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具体而言,新时代处于“发展起来以后但还不发达的阶段”,初级阶段结束后我国将进入“发达阶段”。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2]4012015年10月,他又进一步展开论述:“过去,我们常常以为,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15]
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6]这一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同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所发生的根本变化,也不同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阶级斗争从主要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而是原有社会主要矛盾的升级换代,是原有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从制度成熟程度看,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进入“后半程”。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17]
从奋斗目标看,新时代,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由此必然引起我国国际地位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给我国发展既创造了一些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既然我们找到了,那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中共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格局、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确立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因此,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12]23。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结语
中国共产党100年实事求是观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缩影,其理论重点的演进,呈现出一条清晰的线索,那就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从迷信个别论断,到坚持基本原理,再到掌握精髓,最后到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从照搬别国模式、别国经验,到坚持走自己的路;从强调生产关系变革,到注重生产力发展;从非均衡发展,到社会全面进步。在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从认识革命实际,到认识建设实际;从认识“未发展阶段”的国情,到认识“发展起来以后”的国情;从完成“前半程”,到进入“后半程”。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经过百年磨练,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清醒、越来越自信,因此,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中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13.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吴冷西.忆毛泽东: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4.
[5]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7]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0.
[1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5.
[14]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01).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1-82.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1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84-85.
[收稿日期]2021-03-16
[作者简介]刘志洪(1982—),男,福建省泉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逯叶红(1983—),女,山西省临汾市人,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办事处干部,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