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教育大学生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观念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大学教育 素质教育观念 大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014-01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人类步入21世纪之际,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以前曾作为一年级必修课在各大学开设。后随着文理分科,很多理工农医院校不再开设。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学语文”先后在各高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改革的思路是要重新确立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工科院校文科教学的普及,文学艺术课程的增设正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提高教学效果,不少前辈、同仁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大学生素质教育观念的建立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
1 素质和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从教育理论来看,素质是学生个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后来,素质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含义也有了很大改变,即被解释为后天培养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人的素质最佳塑造期是青少年时期,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团队教育和自我教育等,逐渐成熟起来。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教育的手段,一方面使学生充分发展素质中那些天赋的遗传性特质;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按照社会的需要,在某些方面或某个方面,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回顾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充实和净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准,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言语、气质、性格等等的开发和培训。正是为了克服人才片面发展的倾向,世界各国在大学教育中提出了“回到基础”的课程改革。我国不少大学也设置了人文学院,并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文学、艺术等选修课。这样,大学生素质教育,通过人文科学教育之途径得以实施。
2 明确宏观教学目标,注重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它贯穿在人们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之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过去大学教育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面向21世纪的教育还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和社会要有责任感。这些年里,中国的大学在变革大潮中所受的冲击,远非人才“外流”与“南飞”,人文精神的失落才是真正致命的。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美德,在于团结教育人民,弃旧扬新从而使人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换言之,大学培养的人,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要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我们通常讲的文化包括两个方面: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主要提供工具理性,它解决不了政治信念、伦理规范等问题。它既可以造福于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人文文化研究的是人文世界,主要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为人类提供价值理性。大学语文教学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这种价值理性,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生的完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完善人格。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材选编的作品,要求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个性。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来感染大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教导学生关注人的使命、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看到人和人格力量;体味美感、愉悦进而陶冶性情。可见,大学语文教学本身强调的是对人的教育,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这种观念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观念,指导教学活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方法结构。
第二,民主意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与依赖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被充分肯定和认可,从而焕发积极进取的精神活力。民主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应将民主意识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第三,审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识,才能使审美精神体现在教育之中。审美意识,还体现在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追求真、善、美的完全交融和高度统一。教育观念中有了审美意识的渗透,教育则能达到一种最新境界,并充分体现自身的创造魅力。
第四,思辨意识。文学是人学,是人心之学。文学分析的特点是主观性、历史性、具体性和教化性。文学致力于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作为人的内在精神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体系中,去探索人类的新的理想境界。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提倡批评精神,让学生学会把作品放在历史长河中去分析思索,培养学生对人物命运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思辨中,走向成熟,把握未来。
第五,开放意识。学校教育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缺陷———自身与社会的隔离。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这种封闭型教育的描述。当代社会已走入信息化时代,更需要开放型人才,即适应开放型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生活模式,具有开放型思维方式、多维智能结构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 尹世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86.
[2] 刘淑霞,李广锋.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及实现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90-92.
[3] 杨瑾.大学语文教学的个性化[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74-77.
[4] 黄昆民.从审美的角度谈大学语文教学 [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年03期,34-35.
[5] 李春燕.大学语文教学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对策[J].教育科学,1995年02期,44-45.
【关键词】大学教育 素质教育观念 大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014-01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人类步入21世纪之际,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以前曾作为一年级必修课在各大学开设。后随着文理分科,很多理工农医院校不再开设。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学语文”先后在各高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改革的思路是要重新确立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工科院校文科教学的普及,文学艺术课程的增设正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提高教学效果,不少前辈、同仁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大学生素质教育观念的建立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
1 素质和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从教育理论来看,素质是学生个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后来,素质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含义也有了很大改变,即被解释为后天培养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人的素质最佳塑造期是青少年时期,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团队教育和自我教育等,逐渐成熟起来。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教育的手段,一方面使学生充分发展素质中那些天赋的遗传性特质;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按照社会的需要,在某些方面或某个方面,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回顾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充实和净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准,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言语、气质、性格等等的开发和培训。正是为了克服人才片面发展的倾向,世界各国在大学教育中提出了“回到基础”的课程改革。我国不少大学也设置了人文学院,并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文学、艺术等选修课。这样,大学生素质教育,通过人文科学教育之途径得以实施。
2 明确宏观教学目标,注重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它贯穿在人们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之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过去大学教育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面向21世纪的教育还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和社会要有责任感。这些年里,中国的大学在变革大潮中所受的冲击,远非人才“外流”与“南飞”,人文精神的失落才是真正致命的。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美德,在于团结教育人民,弃旧扬新从而使人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换言之,大学培养的人,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要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我们通常讲的文化包括两个方面: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主要提供工具理性,它解决不了政治信念、伦理规范等问题。它既可以造福于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人文文化研究的是人文世界,主要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为人类提供价值理性。大学语文教学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这种价值理性,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生的完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完善人格。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材选编的作品,要求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个性。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来感染大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教导学生关注人的使命、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看到人和人格力量;体味美感、愉悦进而陶冶性情。可见,大学语文教学本身强调的是对人的教育,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这种观念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观念,指导教学活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方法结构。
第二,民主意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与依赖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被充分肯定和认可,从而焕发积极进取的精神活力。民主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应将民主意识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第三,审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识,才能使审美精神体现在教育之中。审美意识,还体现在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追求真、善、美的完全交融和高度统一。教育观念中有了审美意识的渗透,教育则能达到一种最新境界,并充分体现自身的创造魅力。
第四,思辨意识。文学是人学,是人心之学。文学分析的特点是主观性、历史性、具体性和教化性。文学致力于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作为人的内在精神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体系中,去探索人类的新的理想境界。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提倡批评精神,让学生学会把作品放在历史长河中去分析思索,培养学生对人物命运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思辨中,走向成熟,把握未来。
第五,开放意识。学校教育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缺陷———自身与社会的隔离。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这种封闭型教育的描述。当代社会已走入信息化时代,更需要开放型人才,即适应开放型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生活模式,具有开放型思维方式、多维智能结构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 尹世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86.
[2] 刘淑霞,李广锋.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及实现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90-92.
[3] 杨瑾.大学语文教学的个性化[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74-77.
[4] 黄昆民.从审美的角度谈大学语文教学 [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年03期,34-35.
[5] 李春燕.大学语文教学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对策[J].教育科学,1995年02期,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