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将直接影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从SMT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出发,从专业人才的职业工作特点与内容着手,分析该专业人才的素质、知识与技术能力要求,探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表面安装技术(SMT);专业人才;知识结构
表面安装技术(SMT)已成为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据资深专家断言,SMT是当今信息产业十大最具生命力的技术之一。近年来,SMT技术迅速发展为我国电子制造技术的主流,在电子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SMT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企业家、研究员、工程师可以从中发现商机,找到课题,开发产品并促进、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需要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SMT人才作为支撑。与高速发展的SMT产业相比,我国的SMT教育与培训明显滞后,无论是人们的观念,还是发展速度以及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SMT产业的发展需求。由于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跟不上技术发展,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有的企业工艺质量上不去,只能制造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有的企业陷入压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SMT应用人才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提高。
笔者拟从高职SMT专业人才毕业后的职业岗位工作特点与内容着手,探讨其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技术能力结构。
SMT技术应用岗位(群)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
企业SMT技术人才现状分析我们对广东省的大、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SMT技术人才的现状与需求进行了抽样调研,表1是被调查企业的SMT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SMT技术人才工作岗位与能力分析根据调研,企业需要的SMT技术人才分为三个层次、七种工作岗位群。调研中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三个层次的SMT技术人才有不同的要求。
1.“蓝领层”SMT技术人才。“蓝领层”SMT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SMT设备或工艺的具体操作,对SMT设备、贴片物料、芯片物料有一定认识的技术工人。对应的岗位群有综合管理人员(如物料管理员)、设备或工艺操作员等。
2.“灰领层”SMT技术人才。“灰领层”是指在生产线上承担SMT工艺流程、文件与质量管理及物料控制工作的技术人员,或承担SMT设备日常操作、测试、维护、维修等工作的工程人员,对设备操作与管理有少许经验。对应的岗位群有综合管理人员(如品管人员)、班组长、工艺或设备技术员等。
3.“金领层”SMT技术人才。“金领层”是指具备SMT基础理论、技术及生产流程、SMT设备性能及应用、SMT工艺项目管理等知识与能力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对应的岗位群有设备或工艺助理工程师、设备或工艺工程师、经理或厂长等。
高职SMT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SMT是一门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及综合型工程科学技术。在我国,与之相应的学科、专业建设与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刚刚起步,现在大学所设学科专业很难满足SMT的要求。按照教学规律,大学培养出合格的SMT人才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
首先,SMT技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与其说SMT工艺的基础知识来自学校或课程,不如说来自实践,来自实践环境中有经验师傅的传、帮、带。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缺乏实践的学院式教学都无助于SMT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次,企业对“灰领层”SMT技术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SMT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蓝领型”SMT人才可通过中职教育培养,也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金领型”SMT人才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单靠学校是培养不了的。
再次,高职院校通过对SMT实验室建设、SMT专业师资培训、寻求校企合作等的教学改革,可达到支持“灰领层”SMT技术人才教育培养的基本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高职院校主要应以“灰领型”SMT人才为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应为:了解SMT基础技术及生产流程,掌握SMT设备的基本性能及应用,具备设备操作与管理的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SMT设备操作、日常维护保养、SMT工艺及制造、工艺文件编制、制程工艺问题的简单处理、品管(IQC、IPQC、OQC)、物料控制等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SMT技术专业学生的素质、知识与能力要求
(一)职业工作特点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身体、心理素质结构
SMT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
SMT系列设备的正常运行、SMT工艺制程的规范化实施直接决定着电子产品的生产效率,影响着电子产品的质量。学生在校期间,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从业心态,养成刻苦、严谨、周密细心、不敷衍了事、工作到位的作风。这是学生入职顶岗工作后,保证SMT系列设备正常运行、SMT工艺制程的规范化实施的主观因素。SMT技术工作一般实施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各岗位工作内容是相互关联的,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与健全的心理,要有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SMT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便跟上SMT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有健康的体魄,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要刻苦钻研,克服困难,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SMT技术水平。
(二)职业工作内容与知识、能力结构
“灰领型”岗位群职业工作的内容为:(1)负责掌控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状况及所属工段的物料管理(进、出、存、退、补);负责员工各工序装配技术的指导与操作技能技巧培训;负责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生产记录;参与各类生产异常情况的处理、跟进及改善效果验证等工作;负责填写《生产管理看板》;负责ISO、“6S”的具体落实。(2)负责产品品质保障(人员、物料、技术、图纸、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等);负责SMT文件的管理(BOM、ECN、EN)以及对各项单据的审核;参与文件资料的制定与编写;负责生产线少量不良产品的维修(协助工程部跟进各项工艺改善措施的实施及效果验证);负责技术工程师分配的生产线测试机架、装配夹具等工装夹具的调试指导工作;参与生产线所有不良产品的技术性原因分析,提出改善对策并指导员工实施,杜绝批量性不良产品发生。(3)参与实施SMT设备的TPM(Total Productive Management全员生产维修制度)计划,根据设备相关操作指导书、工艺文件与相关流程,对SMT设备现场操作员进行业务管理,巡查各线SMT设备的运行情况,巡查各线产品的品质状况,检查生产线工艺规程、ECO、WI、程序、回流炉温度曲线等,防止印刷连锡、少锡、偏位、漏印锡、厚度超标,注意钢网清洁,防止焊盘污染、漏点胶、漏点锡等,主动向IPQC询问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提出维修报告。对于异常重大设备故障及时反馈给PM工程师处理。(4)根据设备操作及保养作业指导书完成SMT设备(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检测等)的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并确认效果,保证设备处于受控状态;根据设备点检指导书,实施设备月点检、年点检并确认效果,参与设备软件、硬件安全工作,执行安全管理规定;根据SMT设备手册使用状况,建立SMT经验共享库,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断优化各类文档,提升SMT设备使用水平。(5)参与批量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调查,执行预防措施;培训、引导员工落实各种流程文件、工艺文件、管理规定等规范化文件;针对不规范的情况执行整改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确认最后效果。
“灰领型”岗位群所需的业务知识为:(1)SMT基础知识。认识SMT生产工艺流程(点胶、单面、双面制程),了解印刷工艺、贴片工艺、回流焊接工艺、波峰焊接工艺、检测工艺等工艺参数的设计与调节要求;了解SMT生产环境(MSD、ESD/EOS),认识静电的产生与危害,熟悉静电的防护与释放;认识SMT元器件与工艺材料的特性,了解印制电路板(SMB)可制造性设计(DFM)的概念、基本工艺要求;认识PCB板的可制造性审核标准。(2)SMT设备管理基本知识。了解SMT相关生产与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规程(如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检测等),熟悉SMT的焊接机理与SMT焊接温度曲线的测试方法,熟悉ICT、AOI试、X-Ray测试原理和方法及SMT模板制作的技术工艺要求。(3)品质与现场管理知识。了解品质的控制阶段及过程(IQC、IPQC、FQC、OQC),认识控制产品品质的原则及品质体系(ISO9000、14000),了解品质过程控制的方法(PDCA、QCC、SPC、CPK、QC等七大方法),对SMT生产工厂的“5S管理”有明确的认识,了解SMT的行业标准(如IPC-9850、EIA、EIAJ、JEDEC、MIL、IPC-610C-A等)。
“灰领型”岗位群所需的业务能力为:(1)基本能力。熟识多种计算机办公软件,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可借助工具书阅读英文技术资料,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写、译能力;具备技术报告、工作报告撰写与申报的一般能力;具备工艺信息(数据)记录、收集、整理的一般能力;具备组织管理、沟通协调技术工作及人际交往的能力。(2)SMT设备应用基本能力。具备SMT典型设备(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检测等)调试、使用与维修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SMT设备生产组织、质量控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完成所负责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具备正确使用SMT常用与专用工具、仪器、仪表的基本技能。(3)SMT工艺应用基本能力。具备SMT工艺制程组织管理、工艺生产指导、工艺现场品质管理与异常问题及时排除(遇到异常立即采取临时对策,包括工艺指导书的编写)等基本技能;具备SMT设备、产品组装工艺编程方面的基本能力,在生产统计制程控制中具有分析问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SMT专业人才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是依托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通过研究合作企业对SMT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综合要求,以“订单”方式培养SMT技术人才。可利用学校与合作企业双方的资源优势,以SMT技术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两大教学体系,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第一、第二学年),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第三学年上学期)与岗位素质培养、专门技能训练阶段(第三学年下学期到企业顶岗工作),并应实施“三个结合”,即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顶岗工作与技能学习结合。教学应遵循“实践—理论—实践”双循环、螺旋式推进的模式,经过三年的教学,实现SMT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涂用军.广东省电子制造企业SMT技术人才供求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4).
[3]程江平.高职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
[4]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涂用军(1963—),男,湖北大悟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设计、职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表面安装技术(SMT);专业人才;知识结构
表面安装技术(SMT)已成为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据资深专家断言,SMT是当今信息产业十大最具生命力的技术之一。近年来,SMT技术迅速发展为我国电子制造技术的主流,在电子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SMT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企业家、研究员、工程师可以从中发现商机,找到课题,开发产品并促进、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需要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SMT人才作为支撑。与高速发展的SMT产业相比,我国的SMT教育与培训明显滞后,无论是人们的观念,还是发展速度以及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SMT产业的发展需求。由于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跟不上技术发展,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有的企业工艺质量上不去,只能制造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有的企业陷入压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SMT应用人才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提高。
笔者拟从高职SMT专业人才毕业后的职业岗位工作特点与内容着手,探讨其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技术能力结构。
SMT技术应用岗位(群)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
企业SMT技术人才现状分析我们对广东省的大、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SMT技术人才的现状与需求进行了抽样调研,表1是被调查企业的SMT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SMT技术人才工作岗位与能力分析根据调研,企业需要的SMT技术人才分为三个层次、七种工作岗位群。调研中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三个层次的SMT技术人才有不同的要求。
1.“蓝领层”SMT技术人才。“蓝领层”SMT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SMT设备或工艺的具体操作,对SMT设备、贴片物料、芯片物料有一定认识的技术工人。对应的岗位群有综合管理人员(如物料管理员)、设备或工艺操作员等。
2.“灰领层”SMT技术人才。“灰领层”是指在生产线上承担SMT工艺流程、文件与质量管理及物料控制工作的技术人员,或承担SMT设备日常操作、测试、维护、维修等工作的工程人员,对设备操作与管理有少许经验。对应的岗位群有综合管理人员(如品管人员)、班组长、工艺或设备技术员等。
3.“金领层”SMT技术人才。“金领层”是指具备SMT基础理论、技术及生产流程、SMT设备性能及应用、SMT工艺项目管理等知识与能力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对应的岗位群有设备或工艺助理工程师、设备或工艺工程师、经理或厂长等。
高职SMT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SMT是一门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及综合型工程科学技术。在我国,与之相应的学科、专业建设与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刚刚起步,现在大学所设学科专业很难满足SMT的要求。按照教学规律,大学培养出合格的SMT人才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
首先,SMT技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与其说SMT工艺的基础知识来自学校或课程,不如说来自实践,来自实践环境中有经验师傅的传、帮、带。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缺乏实践的学院式教学都无助于SMT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次,企业对“灰领层”SMT技术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SMT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蓝领型”SMT人才可通过中职教育培养,也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金领型”SMT人才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单靠学校是培养不了的。
再次,高职院校通过对SMT实验室建设、SMT专业师资培训、寻求校企合作等的教学改革,可达到支持“灰领层”SMT技术人才教育培养的基本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高职院校主要应以“灰领型”SMT人才为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应为:了解SMT基础技术及生产流程,掌握SMT设备的基本性能及应用,具备设备操作与管理的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SMT设备操作、日常维护保养、SMT工艺及制造、工艺文件编制、制程工艺问题的简单处理、品管(IQC、IPQC、OQC)、物料控制等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SMT技术专业学生的素质、知识与能力要求
(一)职业工作特点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身体、心理素质结构
SMT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
SMT系列设备的正常运行、SMT工艺制程的规范化实施直接决定着电子产品的生产效率,影响着电子产品的质量。学生在校期间,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从业心态,养成刻苦、严谨、周密细心、不敷衍了事、工作到位的作风。这是学生入职顶岗工作后,保证SMT系列设备正常运行、SMT工艺制程的规范化实施的主观因素。SMT技术工作一般实施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各岗位工作内容是相互关联的,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与健全的心理,要有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SMT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便跟上SMT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有健康的体魄,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要刻苦钻研,克服困难,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SMT技术水平。
(二)职业工作内容与知识、能力结构
“灰领型”岗位群职业工作的内容为:(1)负责掌控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状况及所属工段的物料管理(进、出、存、退、补);负责员工各工序装配技术的指导与操作技能技巧培训;负责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生产记录;参与各类生产异常情况的处理、跟进及改善效果验证等工作;负责填写《生产管理看板》;负责ISO、“6S”的具体落实。(2)负责产品品质保障(人员、物料、技术、图纸、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等);负责SMT文件的管理(BOM、ECN、EN)以及对各项单据的审核;参与文件资料的制定与编写;负责生产线少量不良产品的维修(协助工程部跟进各项工艺改善措施的实施及效果验证);负责技术工程师分配的生产线测试机架、装配夹具等工装夹具的调试指导工作;参与生产线所有不良产品的技术性原因分析,提出改善对策并指导员工实施,杜绝批量性不良产品发生。(3)参与实施SMT设备的TPM(Total Productive Management全员生产维修制度)计划,根据设备相关操作指导书、工艺文件与相关流程,对SMT设备现场操作员进行业务管理,巡查各线SMT设备的运行情况,巡查各线产品的品质状况,检查生产线工艺规程、ECO、WI、程序、回流炉温度曲线等,防止印刷连锡、少锡、偏位、漏印锡、厚度超标,注意钢网清洁,防止焊盘污染、漏点胶、漏点锡等,主动向IPQC询问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提出维修报告。对于异常重大设备故障及时反馈给PM工程师处理。(4)根据设备操作及保养作业指导书完成SMT设备(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检测等)的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并确认效果,保证设备处于受控状态;根据设备点检指导书,实施设备月点检、年点检并确认效果,参与设备软件、硬件安全工作,执行安全管理规定;根据SMT设备手册使用状况,建立SMT经验共享库,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断优化各类文档,提升SMT设备使用水平。(5)参与批量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调查,执行预防措施;培训、引导员工落实各种流程文件、工艺文件、管理规定等规范化文件;针对不规范的情况执行整改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确认最后效果。
“灰领型”岗位群所需的业务知识为:(1)SMT基础知识。认识SMT生产工艺流程(点胶、单面、双面制程),了解印刷工艺、贴片工艺、回流焊接工艺、波峰焊接工艺、检测工艺等工艺参数的设计与调节要求;了解SMT生产环境(MSD、ESD/EOS),认识静电的产生与危害,熟悉静电的防护与释放;认识SMT元器件与工艺材料的特性,了解印制电路板(SMB)可制造性设计(DFM)的概念、基本工艺要求;认识PCB板的可制造性审核标准。(2)SMT设备管理基本知识。了解SMT相关生产与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规程(如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检测等),熟悉SMT的焊接机理与SMT焊接温度曲线的测试方法,熟悉ICT、AOI试、X-Ray测试原理和方法及SMT模板制作的技术工艺要求。(3)品质与现场管理知识。了解品质的控制阶段及过程(IQC、IPQC、FQC、OQC),认识控制产品品质的原则及品质体系(ISO9000、14000),了解品质过程控制的方法(PDCA、QCC、SPC、CPK、QC等七大方法),对SMT生产工厂的“5S管理”有明确的认识,了解SMT的行业标准(如IPC-9850、EIA、EIAJ、JEDEC、MIL、IPC-610C-A等)。
“灰领型”岗位群所需的业务能力为:(1)基本能力。熟识多种计算机办公软件,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可借助工具书阅读英文技术资料,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写、译能力;具备技术报告、工作报告撰写与申报的一般能力;具备工艺信息(数据)记录、收集、整理的一般能力;具备组织管理、沟通协调技术工作及人际交往的能力。(2)SMT设备应用基本能力。具备SMT典型设备(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检测等)调试、使用与维修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SMT设备生产组织、质量控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完成所负责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具备正确使用SMT常用与专用工具、仪器、仪表的基本技能。(3)SMT工艺应用基本能力。具备SMT工艺制程组织管理、工艺生产指导、工艺现场品质管理与异常问题及时排除(遇到异常立即采取临时对策,包括工艺指导书的编写)等基本技能;具备SMT设备、产品组装工艺编程方面的基本能力,在生产统计制程控制中具有分析问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SMT专业人才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是依托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通过研究合作企业对SMT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综合要求,以“订单”方式培养SMT技术人才。可利用学校与合作企业双方的资源优势,以SMT技术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两大教学体系,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第一、第二学年),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第三学年上学期)与岗位素质培养、专门技能训练阶段(第三学年下学期到企业顶岗工作),并应实施“三个结合”,即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顶岗工作与技能学习结合。教学应遵循“实践—理论—实践”双循环、螺旋式推进的模式,经过三年的教学,实现SMT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涂用军.广东省电子制造企业SMT技术人才供求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4).
[3]程江平.高职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
[4]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涂用军(1963—),男,湖北大悟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设计、职业教育。